人体最长的骨头是哪根骨头(人体最长的骨头是大腿骨吗)

人体是极其精密的“高级机器”。我们之所以能自由行走,主要是骨骼在支撑。人体的骨骼,由关节连接后称为“骨”,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体型,还保护着他的重要器官。骨骼支持

人体是极其精密的“高级机器”。我们之所以能自由行走,主要是骨骼在支撑。人体的骨骼,由关节连接后称为“骨”,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体型,还保护着他的重要器官。

人体最长的骨头(人体206块骨头列表)

骨骼支持肌肉、脂肪、神经等。人体的一部分。试想一下,如果人类没有骨头,就像没有柱子的帐篷,在地上可能会像章鱼一样软绵绵的。

骨--人体的支架

骨骼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和骨髓,看起来可能像一块死了的“硬石”。事实上,骨头是活的。

骨的最外层是坚硬的松质骨,内部是蜂窝状结构的松质骨,中央有糊状的骨髓。这样的结构使人的骨骼坚硬坚韧,但并不沉重。

人体骨骼坚硬结实,主要由碳酸钙(70%)和胶原蛋白(30%)组成,其中含有血液和其他生物物质。

我们知道,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种物质的存在,让骨骼像牙齿一样坚硬,但“过于坚硬,容易折断”也恰好是胶原蛋白的存在,抵消了这种脆弱。

我们的骨骼中活跃着多种“活细胞”,如成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等。其中,成骨细胞可以重建或修复骨组织,如果一块骨头开裂或断裂,它可以完全重新生长。

这一特征也将人类与蜗牛等无脊椎动物区分开来。如果它们的壳破了,就只能死了。

直立行走使人类骨骼发生改变

直立行走是“猿到人”的重要标志。人类骨骼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产生了适合直立行走的特征。

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可以站起来走两步,但其骨骼结构不适合这种姿势。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行为之一。

直立行走使人的智力和能力迅速发展,颅骨逐渐由脊柱支撑,为大脑的进一步扩大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站起来”之后,人类祖先的前肢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了更多的优势。

然而,人类也为直立行走付出了“代价”。脊柱小,腰椎大,使得腰椎间盘突出成为人类的“独特现象”。

人类除了遭受背痛之外,还要遭受膝盖的伤痛。下肢承受的重量更多,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压力更大。

此外,直立行走的进化结果也使人类女性的骨盆变窄,她们在分娩过程中要承受一定的痛苦和风险。

总的来说,直立行走利大于弊。骨骼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位置和作用,身体的哪个部位缺了一块骨头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

基本上,一个成年人总共有206块骨头。但新生婴儿出生时,骨骺会把骨头分成几段,骨头的数量会高达305块,但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融合在一起。

人体骨骼主要分为颅骨、躯干、上肢和下肢四部分,约占我们体重的14%。

其中,最长的骨头是腿的股骨,通常占人体身高的27%左右;最小的骨头是耳朵内部的镫骨,大约只有0.2-0.4厘米长,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很难相信不同人群的骨骼数量会有一些差异。人的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这是基于全世界人类的“总体”。

一项调查显示,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而中国人普遍只有204块骨头。哪两块骨头不见了?

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人比欧美人少两块骨头,也就是第五指骨。

大部分欧美人的第五趾骨有三块骨头,而中国只有两块,每只脚少一块,所以只有204块骨头。

第七军医大学在《解剖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根据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人群的调查,指出约73.34%的中国人第五趾有两个趾骨。

在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日本高达80.4%的人第五指骨只有两块骨头,而欧美只有35.5%的人骨头形状相同。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和生命史上的重要事件。然而,人类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学界未解的难题。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道路上,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人迁移到不同的地方,相关的基因也经历了自然选择,在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下产生适应性进化。

就像肤色一样,随着纬度的增加,人的肤色逐渐变浅。不同肤色的出现是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结果,骨骼数量的一些差异可能只是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人普遍缺少的这两块骨头,并没有影响日常活动。事实上,受文化、生活习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东亚人在很多形式上都不同于其他种族,甚至更占优势。

-结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959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