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和千克的换算公式水(汽油升和千克的换算公式)

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我谈到了度量衡的中文翻译,认为采用别扭名字的关键是译者人文素养的缺失。当熟悉的万米被说成10公里,1000公里被说成1000公里的时候,人们不

在前几天的文章里,我谈到了度量衡的中文翻译,认为采用别扭名字的关键是译者人文素养的缺失。

升和千克的换算公式水(汽油升和千克的换算公式)

当熟悉的万米被说成10公里,1000公里被说成1000公里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想,几年后万里长城会被说成5000公里吗?

为什么要放弃中国人早已习惯的千克公里,而不采用千克公里?两者的国际标准名称都是kg和km,何苦呢?

我们来看看中国人习惯的公里和公斤是怎么来的。

中国从民国开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公制),主要归功于民国时期的两位学者吴和徐善祥,尤其是前者。

吴(1892-1955),福建人,化学家。1912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5年赴美留学,1918年里海大学毕业后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20年回到祖国,先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后于1921年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中国近代度量衡的奠基人之一,历任工业部度量衡局局长、度量衡检定人员培训所所长、中央工业实验室主任、经济部工业司司长、商标局局长。他的两部专著《全国度量衡普查》和《中国度量衡史》是吴先生多年来度量衡研究成果的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技术管理局度量衡处处长及中国化学会秘书长。

徐善祥,生于1882年,化学工程专家,上海人。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他去了美国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东吴大学教授,中央工业实验室主任,中华民国工业部技术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商务印书馆馆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会长。中国是第一个设计接触式硫酸设备的专家,并完成了上海新野硫酸厂的建设,对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著有《关于修改度量衡的名称和定义的讨论》、《新英汉化学词典》、《定性分析化学》、《中国涂料研究》等。曾主编了10部民国时期的新教材(数学和物理)。

材料之所以选择详细介绍这两位老一辈科学家,是为了提醒大家他们的出生年月和学术背景。1912年清帝退位时,吴先生20岁,徐先生30岁。少年时都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扎实的旧学基础。活跃在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都有很好的国学基础,而这两位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都是中西合璧的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科学大师。

王先生和王先生合作撰写了《关于统一国家度量衡的意见》采用以普遍公制为标准的酉制,同时兼顾民族习惯和心理。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他们在研究度量衡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和心理,而不是像现在的计量制定者那样,完全不顾人民的感受和方便。

1929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度量衡法》,规定采用“普遍公制”为标准制,暂设辅助制“市制”为过渡,即1升(L) = 1市升,1公斤(kg) = 2市斤,1米(m) = 3市尺。这就是著名的“一二。改革后的市场体系很快被人们接受,因为它不仅适应人们的习惯,而且容易与公制转换。

同年10月,政府改为国家度量衡局。吴主任负责全国计量标准化工作,主管计量制造所和计量检定员的发展。

我们现在使用的度量衡,基本上都是这种度量衡改革的产物,百年来深入人心。主持这次改革的吴先生,制定了新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有明确的、不可改变的标准。

第二,应与世界和谐相处,实现国际间的相互便利

第三,应该贴近民间习惯

第四,它应该促进科学投入

这些原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除了科学严谨的规范,他们还将国际标准与中国国情完美结合,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工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第三项特别亲民,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习惯,容易接受。请问现在的计量部门,在制定度量衡名称的时候,缺了什么?你考虑过人民的方便吗?

老一辈科学家不仅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科学规范,而且非常注重我国传统计量名称与国际标准单位的有机结合。比如把kg翻译成千克,km翻译成千米,L翻译成升,分别对应国内熟悉的金、李、升等概念。虽然公斤和公里都是新名字,但中国人接受的是丝滑柔顺,没有别扭的感觉。现在,相比千里之外,老一辈科学工作者扎实的科学功底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因为测量命名者的语言水平太差,不配给他们穿鞋。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们来看看吴老师制定的方案,既采用了国际通用标准,又最大限度地照顾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民俗。建立了令人记忆深刻的公制与市制“123”的换算比例,与传统的民间度量衡制接轨,深受各方好评。这些充满科学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举措,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

后来,吴先生主持了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他仍然坚持这些原则,强调外来的东西不要生吃,要和我们的民族形式相结合。他认为:“化学物质名词在中国的正确发展路径是以物质为宾语,参考外来名词,遵循中国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争取其普及。”

另一方面,现在计量名称的制定者不仅没有学好中文,还吃洋文,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他们做的是1000公斤、1000公里、100公里的时速,不仅读起来不舒服,而且制造了人为的语言障碍,给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污染了汉语的纯洁性。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可怕的。

建议有关部门把吴老师的这段话贴在办公室里,每天背三遍:

名词正确的发展路径是以物质为对象,参考外来名词,遵循中国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争取其大众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847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