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缓解拥堵(北京交通状况的改善)

二环路上更加人性化的骑行环境,更加严格的机动车违章执法,更加无障碍的自行车道...“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两级改造自行车道3218公里,核心区主干道自行车道全覆盖

二环路上更加人性化的骑行环境,更加严格的机动车违章执法,更加无障碍的自行车道...“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两级改造自行车道3218公里,核心区主干道自行车道全覆盖,初步建成自行车步行系统连续网络。

在北京,骑自行车和步行变得越来越舒适,汽车为自行车让路,尊重慢行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在北京“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中,“慢行”已被放在首位,交通发展理念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慢行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也在从“无”到“有到有”。

交通部门预测,到今年年底,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4%左右,到2025年将达到76.5%,到2035年将达到80%。

北京缓解拥堵(北京交通状况的改善)10月10日,二环路真的“骑”得很精彩——二环路慢行系统公益骑行活动期间,骑行者经过朝阳门大桥。新京报记者李摄

尊重慢走正在成为社会共识。

10月10日,在精彩的二环“骑行”二环公益骑行活动中,很多参与者感叹,在二环上骑行可以如此舒适惬意。发现路比以前宽了很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路口有很多保障措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段有明确的自行车优先标志,一些大路口有新的“自行车左转红绿灯”。骑车人可以直接左转骑车过马路,不再需要直行两次过马路,进行“直角转弯”。

其实大家发现的这些变化,都源于北京正在推进的慢行系统的改造升级。

2019年底,北京提出了“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从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方面体现了“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让尊重慢行成为社会共识。

“绿色出行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说,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还可以缓解拥堵,提高整体路网效率。”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绿色出行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根本。

根据交通部门的工作安排,今年北京将继续推进慢行系统改造升级,主要实施京藏辅路慢行走廊综合整治和二环路慢行系统优化升级工程,推进回龙观自行车专用道东延南展工程。

用科技手段遏制非法车辆。

一项针对慢行系统的调查显示,超过54%的北京市民认为机动车干扰是影响乘坐舒适度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违法停车”和“停车位设置不合理”更为直观;还有相关部门调查,秩序是影响骑行体验的重要问题。近七成骑行者认为秩序是影响骑行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保障路权,北京正在逐步整治存在问题的停车位,不断加强慢行系统的秩序管理,加大对机动车路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去年7月23日,市交委、市交管局联合发布《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从精细化设计的角度,突出了步行权和自行车权,并根据道路停车位的设置条件,对影响自行车道的停车位进行整改,保证慢行优先,还自行车权。将非机动车道最小有效通行宽度由2米提高到2.5米。

近年来,市交通委对电子收费停车位进行了逐步的检查整治,影响慢行的停车位被列入各区的整治名单,通行空位被退回自行车道。未来新增道路电子收费停车位也将提前审核,满足非机动车道宽度才能设置。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手段和惩罚措施也逐渐落地。近期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慢行交通系统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全市道路停车改革全覆盖,加快非现场执法和路侧停车视频设备赋能,加大机动车路侧违法和非机动车违法查处力度。

探索跨环路自行车道的创建。

除了升级现有的道路,在未来,市民也将有更多的骑行路线可供选择。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已经计划逐步研究、设计和开放跨环路的自行车道。

近两年,在加快骑行的同时,三网融合、林荫计划也提上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日程。通过统一规划,将北京的自行车道、步道、自然景观充分融合。在某些点上,通过“三网融合”的方式,可以实现自行车跨环路的交通需求。

三网融合,即河巡路、园林绿道、城市道路的有机衔接,通过节点工程改造、标志导向优化等手段,在有条件的滨水河道、绿道引入慢行系统。盘活城市滨水空房,在满足休闲健身需求的同时,兼顾通勤需求。

在昨天的骑行活动中,清华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杨也完成了全程骑行。杨参与了北京市慢行系统的改造升级。他建议,除了完成环城慢行系统的管理,还可以探索跨环城自行车道,在北京建设一个步行和骑行相结合的新型绿色廊道系统——“城市风轮”。

据杨介绍,城市风轮由12条绿色廊道组成,贯穿三环路主干道,连接二环路和四环路。绿色走廊和环形道路的构成与北京风车相似,被命名为城市风轮。城市风轮系统使用10条河流(如通惠河、小月河、巴河、马良河等。)穿过三环的,以及铁路的可用空间(京张高铁西直门-清河地面段)等。,通过完善人行道路铺装,安装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设施,打通关键节点,从“推着大车过立交桥”升级为“骑自行车走捷径”。

“这些辐射形成的自行车道将给城市带来更多的跳跃,让市民骑自行车出行更加方便。”杨对说道。

北京缓解拥堵(北京交通状况的改善)10月10日,完成全程骑行的参与者展示纪念奖牌。新京报记者王桂彬摄

一些确保绿色出行的计划和指导方针将很快公布。

慢行系统质量的提升,需要交通、交管、规划、水务、园林、城管、各区、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把北京建设成为步行、骑行的友好城市,让慢行交通逐渐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两级共改造自行车道3218公里,核心区主干道自行车道改造全覆盖。一个连续的自行车步行系统网络初步建成。除了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市逐年编制了《北京市城市慢行交通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年初提出工作任务,年底进行考评,形成工作闭环,从源头上保证慢行交通首先得到落实。去年的规划明确了“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这是北京首次将“慢行”放在交通发展理念的首位,慢行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从“无”到“有所为有所优”。同时修订制定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完善技术指南》、《关于规范道路停车泊位规划规划工作流程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指导慢行系统建设。

目前,《北京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2020 -2035)》、《北京市“十四五”期间慢行交通系统品质提升规划》、《市水务局北京市城市滨河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市交管局非机动车道交通组织设计指南》均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批。

新京报记者闫剑飞

摄影师李

编辑贾爽校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84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