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亩是多少平方米,多少个足球场(500亩是多少平方米面积)

新华社呼和浩特九月十二日电。标题:塞外北疆生态协奏曲-内蒙古见闻新华社记者王瑾晔殷瑶李来房秋天将至,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村村民郑杰顶着烈日,给山坡上的2亩葡萄园浇

新华社呼和浩特九月十二日电。标题:塞外北疆生态协奏曲-内蒙古见闻

新华社记者王瑾晔殷瑶李来房

秋天将至,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村村民郑杰顶着烈日,给山坡上的2亩葡萄园浇水。葡萄将在几天后收获。今年,他将从葡萄中赚大约6000元。

除了种地,59岁的郑杰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护林员,负责巡逻村里500亩林地。

马鞍山村森林覆盖率达90%,是内蒙古山河湖草沙综合治理和万里绿色长城建设努力和成果的缩影。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自然形态的内蒙古,正在成为中国北方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是2020年10月27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廉贞摄

“保护好草原,生活会更美好”

科尔沁右翼前旗有桃树和苏木,山峦起伏,江湖纵横。连片的草原上整齐地“画”着小方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广场是芦苇沙障,里面的草是人工播种的草籽长出来的。”桃木苏木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布仁赛音说,过去沙化严重的地方,现在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草。

去年5月,陶河木苏木启动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投资900万元,采取自然封育和恢复为主,人工干预和恢复为辅的综合措施,治理退化草原6万亩。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科右前旗草地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8.67个百分点。旗区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这是2022年8月16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拍摄的科尔沁沙地造林成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华伟光摄)

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大草原,不时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这里按照16亩一只羊、80亩一头牛的标准核定草地载畜量,牧民获得每亩近4元的草畜平衡补贴。

蒙古族牧民萨仁高娃有1万多亩草地,另有1万亩是租赁的,还有200亩土地已经还草。她养了100多头牛,近700只羊,数量比过去减少了一半。“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保护好草原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她说。

高仁·瓦雇了两个牧羊人,把自己奉献给了乳品业合作社。在她家旁边,一个占地330平方米的乳制品生产车间,刚刚开业一个多月。

“我们生产牛奶豆腐、酸奶、奶酪等。,带动牧民增收。”高仁·瓦说。

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图布其嘎查,过去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

牧民白告诉记者:“以前春天一到,沙尘暴经常刮好几天,门下、窗台上都是沙子。”

吉林白依拉曾是贫困户,住了20多年的土房一下雨就漏水。2017年,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搬进了政府修建的80平方米的砖房,里面还配有牛棚。这一年,当地全面禁止放牧,他的牛开始圈养。

几年前,嘎查沙化土地上种植的1500亩沙棘林,已经长到了1米多高。56岁的护林员白经常向村民宣传生态保护。最近几天,他和村里4个人一起收割青贮玉米,给牲畜准备草料。妻子刘梦兰业余时间在家做蒙古族传统刺绣,美丽的草原是她常见的图案。

嘎党支部书记金扎拉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养了2800多头牛,圈养养牛成本较高,但改良后的肉牛品种每头比以前多卖了2000元左右;沙棘林的生态效益已经显现,明年就能看到经济效益。按每亩100公斤沙棘果实计算,1500亩可产15万公斤左右,每公斤可卖14、15元。这个收入很可观,集体经济也会随之增长。

这是2022年6月23日在乌兰毛都草原拍摄的牛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目前,科右中旗沙化土地有效恢复率达90%以上,草地综合植被覆盖率由2017年的35.17%提高到70%。

数据显示,10年来,内蒙古累计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治沙1200多万亩,沙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农田是我们自己的,环境是大家的”

晨光照在平静的乌梁素海湖上,鸟鸣阵阵。

湖边,来自乌拉特前旗赛湖东嘎查的刘秀珍和几个老姐妹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伸着懒腰。

“我们经常在农闲季节来晨练或散步,这里相当通风。”51岁的刘秀珍说。她的窗户窗明几净,家具崭新,窗台上摆满了鲜花绿植。

“这几年乌梁素海的环境变好了,所以我们装修了房子。前几年周围环境太差,想搬走。”刘秀珍说这个湖以前是棕色的,而且很难闻。现在水清了,鱼和鸟也多了。从未见过的鹅去年冬天来到湖边。

乌梁素海水面上嬉戏的天鹅(2020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廉贞摄

乌梁素海位于黄河河套灌区,面积293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区污染不断加剧,爆发了大面积的黄藻。长期农田过量施肥是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以来,当地政府通过激励措施和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引导农民和企业绿色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农田是我们自己的,但环境是大家的。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的土地。”在刘秀珍,80亩土地从玉米改种小麦,农家肥被用来在没有覆盖的情况下人工拔草。

她家的小麦一直作为无公害产品应用,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再加上政府补贴,一年能增收4万元。

阿拉善盟贺兰山脚下,植被茂盛,偶尔有几只粗壮的岩羊跑过。当地人说,最近出现了雪豹这种稀有动物。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贺兰山一直在大规模开采煤炭,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再加上过度采伐和过度放牧,林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2016年以来,阿拉善盟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三年时间,拆除洗煤厂57座,永久关闭历史遗留的煤矿竖井67座,对矿区1150万平方米渣台进行覆土种草治理。

2022年7月11日拍摄的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北贺摄

“现在贺兰山的生态保护不错。与20年前相比,森林的边缘前进了5到10米。”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哈拉乌工作站副站长董力说。

数据显示,2021年,内蒙古气优天数空的比例比2015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比2016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一座荒山变成了“金山”碉堡和“聚宝盆”

赤峰村因一座马鞍形的山而得名。在村口的牌楼附近,整齐平坦的道路两旁种着窄窄的花。村里的砖房错落有致,绿树成荫。在一个山坡上,游客接待中心的设施正在建设中。

10多年前,这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由于开荒和过度放牧,“山上光秃秃的,下大雨就发洪水,石头都冲下来。”村党总支原书记张国志说。

“我们制定了‘谁种谁有,不影响别人’的政策,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植树造林。”张国志说。

这是2019年7月15日拍摄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马鞍山村共退耕还林造林3000亩。山青水绿时,榛子、蘑菇、杏子等山货给村民带来收入。直播卖货的小伙子杜中伟说,去年他靠采摘野生蘑菇赚了一万元。

山葡萄和旅游业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种植野生葡萄3500亩,建了两个酒厂。2017年,马鞍山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去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00元。

近年来,马鞍山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全村190户的厕所都进行了改造,设置了分类垃圾箱,让村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我们将继续绿化,打造5A级景区。”该村党委书记刘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内蒙古农牧区正在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旅融合和绿色发展。从乌兰浩特市驱车10多分钟后,我们到了高根营子嘎查。经过一片稻田,一个热闹的水上公园映入眼帘。成人和儿童在海滩和浅水区玩耍。附近是一家“乡村振兴”火车餐厅。

据这位干部介绍,这一段地是洮儿河的老河道,后来变成了废碉堡和垃圾场。自2019年以来,政府利用援助资金对旧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建设了沈骏湾生态体验区,吸收了35名村民就业。经营者每年向村集体上缴45万元,按收益比例向村集体分红。

“海滩非常适合孩子们玩耍。湖水也很美。”18岁的邱毅在和姐姐乘船游览了景区后告诉记者。他们和他们的亲属总共有12人从这个城市来到这里。

在景区巡逻的高根营子嘎查农民彭殿其,乐观干练,戴着太阳帽,穿着保安服。他把土地转给了儿子,把房子租给了糕点厂,和妻子住在城里小儿子的房子里。

“几年前这里很臭。谁想到‘破碉堡’现在变成了‘聚宝盆’?”60岁的彭殿启笑着说。他每天骑电动摩托车上班,月薪4500元。

“过去,我穷得吃不上,穿不上。现在也不能说自己有钱了,实现了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他觉得是党的好政策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景区建设项目负责人介绍,未来这里将进行冰雪旅游,并建设民宿街和露营地,吸引更多村民就业,更好地实现和提升绿水青山的价值。

“仍然靠森林吃饭,但方式不同”

呼伦贝尔辽阔的草原上,马、牛、羊悠闲地吃草。机器制造的圆柱形稻草捆每隔一段距离就躺在草地上,等着主人运走。这是牧民为牲畜过冬做的储备,在别处也有出售。

2022年7月25日,我们拍摄了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包包。新华社记者彭远摄

位于呼伦贝尔根河市大兴安岭林区,五彩缤纷的树叶铺展开来,正是“秋收”时节。松子、蘑菇和松茸等山货已成为当地人的收入来源。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林业公司北岸林场的工人们正忙着在山上挖坑,为明年春天植树做准备。

“现在生态保护是我们的主业。”北岸林场58岁的队长周说。过去,他们的主要业务是木材生产。2015年,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后,他从砍树转为看树,负责森林防火、抚育、补植、补植和管理。

在大兴安岭西南的阿尔山市,周长河和妻子2017年告别了“板泥”房,住进了新楼房。整洁的客厅里,墙上挂着“家和万事兴”的牌匾。妻子周秀荣喜欢和姐姐们一起跳广场舞。

71岁的周长河是一名退休的林业工人。他负责维护运输木材的小火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林区封山育林时拆除小火车车道的场景。

“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没事情做。但是,封山育林是为了子孙后代,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他说退休后每年都去山上采蘑菇,看到树又高又密,真的很开心。

老周在林业工作了一辈子,对保护森林非常敬业。他上山时,提醒身边的人注意防火;看到外面挖野菜的,叫他们不要连根一起挖出来。

如今,旅游业是阿尔山的支柱产业,当地三分之二的人口从事相关服务。

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阿尔山市周边林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彭远摄

蒋惠新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人员,负责游客安全、植被保护和环境卫生。他的父亲从1987年开始在林场当电锯工。“天不亮,父亲背着电锯出去砍柴,晚上很晚才回来。这很难。”蒋惠新说,“后来,用材林越来越少,春秋两季刮风日、沙尘日越来越多。”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他的父亲从伐木工变成了护林员,植树造林,种沙棘。在公园里,姜慧心提醒游客不要破坏树木和乱扔垃圾。在家里,他经常教他5岁的儿子尊重和保护自然。

“我跟他说,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要好好爱护。”蒋慧欣说。

“我们仍然在森林里吃东西,但方式不同了。有美丽的森林,旅游业发展了,生活更好了。”他说。(参与采写:于佳、王健、卜韩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61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