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是哪个省的简称(琼是哪个省的缩写)

海南是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比较年轻的一个省份: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讨论纪要》,随后开始考虑海南建省。1988年4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原属广东省的海南行政区、南沙、西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和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1988年诞生的海南省,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成立时间仅早于重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所以海南省确实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

琼是哪个省的简称(琼是哪个省的缩写)

这是从34个省级行政区计算出来的。实际上,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分为四类: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海南是中国23个省份中最年轻的。海南作为一个省份虽然相对年轻,但历史并不短。到目前为止,海南发掘出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三亚人的化石,距今已有一万年,但岛上没有土著人历史的文字记载。夏、商、周三早朝的疆域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冲击平原。春秋时期,岛上的百越族建立了一个政权,名为“姬尔国”。

通过秦始皇南征百越,把疆域扩大到岭南珠江流域。秦始皇在岭南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海南岛作为当时的“象郡外堡垒”。秦二世死后,经历了楚汉之争。驻守岭南的将军赵佗,借中原战事之机,向南岭各城门的部队传达了冒险的指令,并借机杀了秦安插在南海郡的官员,安插上了自己的亲信。公元前204年,赵佗揭竿而起,吞并桂林郡、大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南越建国后,开始向今天的海南岛和越南中北部扩张。

公元前112年夏,汉武帝刘彻出兵10万,对南越发动战争,并于公元前112年冬将其消灭。在这个过程中,富博·卢博德将军率领他的军队来到了海南岛。这是中原王朝的军队第一次踏上海南岛。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朱雅县(今琼山)、楚尔县(今儋州)。这是中国海南岛最早的两个行政名称,从而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直接统治海南岛。元初五年(公元前82年),汉昭帝将楚尔县并入朱雅县。

中原王朝统治海南的前期,叛乱频繁。西汉末年,自以为是的朝廷决定放弃海南岛。公元前46年,西汉取消了朱雅县的行政区划。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富博将军马援平定海南岛。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岛上设楚尔郡和朱雅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海南再次陷入无政府状态。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中原政权在海南的行政建制时而建立,时而废弃。直到隋朝统一南北,海南的行政建制才逐渐稳定下来。

唐朝时期,海南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统治。而唐宋时期的海南,更多的是与流放联系在一起。今天,海南岛上的武功庙是为了纪念唐宋时期被贬海南的李德裕、李刚、李广、赵鼎和胡荃五位历史人物而建的。唐朝至少有60名官员被流放到海南岛。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元朝第八任皇帝土铁木尔也被流放到海南。明朝朱元璋将海南岛划归以汉族为主体的广东省,同时在岛上实行府、州、县三级管理体制。琼州政府作为全岛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全岛三州十三县。

从此,海南与广东相连,成为广东省最南端的地区。明朝中叶,明政府从广西向海南岛派遣大量苗兵,镇压当地人民起义。这些苗兵镇压起义后留在海南岛,成为今天海南岛苗族居民的祖先。这一时期,大量广东、福建商人移居海南。明末清初,闽粤沿海一部分人为躲避战乱,迁居海南岛。清中叶,乾隆皇帝为了缓解广东、福建两地人多地少的矛盾,颁布了“开荒琼州”的命令,鼓励广东、福建的农民到海南开荒。

在明清时期,大约有240万人在这些移民中移居到海南岛。人口的大量增加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从而为海南岛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大量来自mainland China的汉族人迁移到海南岛时,西方殖民势力也在海南岛周围兴起。与海南岛隔南海相望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相继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1840年,英国人终于用炮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虽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郑和和郑成功这样探索海洋的代表人物,但古代中国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农耕国家。

被外国列强从海上强行打开后,发展海防、建设海防、巩固海防成为当时中国古代面临的时代课题。以左、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官僚,创办北洋、南洋、闽粤四大近代海军和培养海军人才的福州船政学堂。但是,海军事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中法战争爆发时,中国的现代海军事业刚刚起步。马尾海战后,法国远东舰队完全掌握了中国沿海的制海权,一时间中国沿海任何地方都处于法国舰炮的攻击威胁之下。

当时受法军威胁最大的是台湾省和海南两岛。与大陆一海峡之隔的台湾和海南,很可能在战争状态下与大陆隔绝。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原属福建省管辖的台湾省岛及其附属岛屿升格为台湾省省。清政府之所以在台湾省设省,是考虑到台湾省的重要战略意义。台湾省省的设立无形中对海南造成了示范效应:陆地面积比台湾省岛略小的海南岛,与大陆之间隔着琼州海峡。这种地理交通的阻隔,导致广东对海南岛的管理有些鞭长莫及。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台湾省设省,加强了海南岛的防御。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下令铺设海南至广东的海底电报线,并在岛上各县修建电报房。同时增加海南驻军,从德国购买先进的克虏伯岸防炮,保卫沿海地区。这些只是具体战术层面的兵力和武器的调整。相比之下,张之洞认为更关键的问题是从战略上改变海南岛的防御机制。张之洞认为,海南岛最大的问题是与海外隔绝,战争状态下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大陆的增援。所以海南的防守一定要立足于自身。

一个地区的军事建设和战争潜力取决于其经济实力。没有足够的粮食、钢铁等战略物资,就不可能构建强大的防御体系。然而,海南岛是当时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在传统的小农社会,海南岛这个孤岛的发展程度如此之低,以至于长期被朝廷视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张之洞为了改变海南的贫穷落后,下令在岛上修建十二条公路。这些道路极大地方便了岛内的商业交流,从而为海南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推进海南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张之洞感到海南行政区划的设置阻碍了海南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海南属于广东,很多建设项目都要由广东来规划,不利于海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经济建设。军事上,海南的军队隶属广东,这将严重制约海南当地驻军战时的作战部署。张之洞经过深思熟虑,建议朝廷效仿台湾省的先例,在海南设省。而此时清政府正处于动乱状态,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操作海南建省这样的事实。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9月在北京参加广东同乡会的一次活动时,明确提出将海南从广东分离出去,成立一个独立的省。然而,孙中山的这一倡议被二次革命的爆发所打断。1921年第二次执法运动爆发后,孙中山回到广州,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任总统期间再次提出将海南升格为独立的省级行政区。然而,这一次,海南省的建立被陈炯明的叛乱所打断。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一中国,海南成为独立省份的呼声才再次响起。

1931年,孙中山的儿子孙克提出了将海南岛改为特区的建议。1936年,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担任要职的陈诚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出了在海南建立特区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然而一年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海南建省一事再次被搁置。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一度再次提及海南建省,但不久随着内战的爆发,再次搁置。直到海南解放近40年,海南一直是国防前哨。在当时全球冷战的大背景下,海南从未被视为重点经济发展地区,而是长期处于“孤岛区”状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海南在全国经济布局和国防布局中有了全新的战略意义。20世纪70年代后,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于是东南亚国家开始思考南海岛礁。因此,南海成为国防的战略要地。同时,南海也是中国面向海外的窗口。海南作为最靠近南海的陆地,在经济和国防上具有全新的战略意义。为此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和巨大资源,不是一个行政级别的政府能够完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后,中央政府先后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虽然四个经济特区中有三个位于广东,但当时隶属广东的海南几乎无法直接从中受益。珠三角、潮汕等地活跃的市场经济辐射到粤南湛江,早已是强弩之末。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我们都无法穿越海峡覆盖整个海南。长此以往,海南将成为广东省最落后的地区。1983年,国家把海南和广东的领导叫到北京,商讨海南开放的相关事宜。

此后,中央政府开始考虑设立海南省。1987年6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说:“海南岛发展得好,真了不起”。这被外国人解读为中国将开放海南岛的信号,大批外商来到海南岛考察。然后中央政府给去海南岛投资的国内外商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国不仅要开放海南岛,还要把海南从广东分离出来建省,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中央决定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

取而代之的是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13天后,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海南从广东所辖行政区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这里指的是狭义的省份,不是广义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国土面积只有3.54万平方公里,还没有青海省海南自治州大。但同时,海南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省:陆地面积只有3.5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省,海域面积却有200万平方公里。

就南海在中国经济布局和国防布局中的战略意义而言,用一个地级行政公署管理这么广阔的区域,必然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疲劳。将海南由地级行政公署升格为单独的省,将更有利于广大南海地区的管辖和发展,从而对维护我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和经济建设具有特别突出的战略意义。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中央政府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1991年12月,海南实行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1992年1月,海南第一家公共证券交易场所开业。

1993年4月,海南将企业申请改为直接登记制。1994年1月,海南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卡取消。在此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和商人等不同群体来到海南旅游。一时间出现了堪比“闯入深圳”的“闯入海南”,其规模一度被媒体称为“十万人才去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一直努力成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30年来,海南GDP增长21.8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0.3倍和24.7倍。与同时期的台湾省省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相比,海南近3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大幅提升。

2000年,海南省率先实施落地签证政策。2003年在国内率先开通第三、四、五类航空空运输经营权。2017年,进一步扩大国际航线数量至56条。2011年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试点实施,海南由此成为全球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的岛屿。2018年4月,中央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海南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央对海南提出六点具体要求,说明对海南定位高,期望高。同时,中央政府也提出了欢迎各地投资者来海南投资,要举全国之力、四方之财来支持海南。

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战略支点: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到东南亚的商业枢纽,如今依托“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优势,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战略支点城市。随着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旅游企业纷纷加紧在海南布局:近年来,凯撒旅游、众信旅游、携程、复星旅游等知名旅游企业,都堆积在海南。2020年,海南爆发了两件喜事,足以激励全省乃至全国人民。

2020年4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决定。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迄今为止,在国家层面,只有香港和澳门享受过这种待遇。这意味着海南未来可能获得“特殊政策”,成为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开发区和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两大新区之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甚至开放力度可能超过之前的特区和新区。

2020年6月1日,中央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说,总体规划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打基础和全面推进。打基础的第一阶段是从现在到2025年。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是:突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促进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行。预计三年左右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面封关打下良好基础。

然后,可以进入全面推进的第二阶段:2035年前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政策。总的来说,自由贸易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自由贸易区。迪拜、香港、新加坡等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区的建设无疑值得期待。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器“田文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未来将肩负发射嫦娥五号测深空探测卫星的重任。无论是“自由贸易岛”还是“太空岛”的建设,都预示着海南的未来真的很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2163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