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潜艇大家都很熟悉,分为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为了确保安全,它们需要藏在海里。最深下潜600米,他们一次可以下潜好几个月!在海底,潜艇是如何工作的?另外,潜艇内的乘员

潜艇大家都很熟悉,分为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为了确保安全,它们需要藏在海里。最深下潜600米,他们一次可以下潜好几个月!

钠在氧气中燃烧()

在海底,潜艇是如何工作的?另外,潜艇内的乘员每天需要12立方米空的气体。这些氧气从哪里来?今天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潜水艇是如何工作的

潜艇如何上浮下沉,如何在海底导航,如何接收外界信号,其武器如何准确发射?。。

主要说核潜艇吧。

核潜艇是潜艇的一种,它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而设计的。因为这种潜艇的生产和运行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军用潜艇使用这种动力源。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可达20万海里,自持力可达60-90天。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的鹦鹉螺号。1954年1月24日,它首次开始试航,这宣告了核动力潜艇的诞生。全世界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六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印度的核潜艇驱逐舰正在建造中)。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的核潜艇最多。

核潜艇的出现和核战略导弹的应用,使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装备核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水下威慑核力量。

潜艇在水下是怎么获得新鲜空气体的?

为了保持良好的空气体质量,核潜艇专门配备了空气体监测分析系统、空气体再生系统、空气体净化系统和通风系统。主要设备如下。

首先,潜艇装备了制造氧气的装置。

电解水制氧原理

核潜艇上负责生产氧气的主要装置是电解水制氧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离分解法将水(H2O)分解成氢气(H)和氧气(O)。氧气通过全船的通风系统输送到船舱的各个角落供人呼吸,氢气则储存在氢气罐中,适时排出船外。因为电解水制氧机消耗大量电能,所以在常规潜艇上不使用。

潜艇上有补充或应急制氧措施,如氧气再生药板、氧气蜡烛、高压氧气瓶等。再生氧药板由涂有过氧化钠的薄板组成。使用时产生化学反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每盒药板可供40人使用1.5小时左右。氧烛是一种应急制氧用品,由亚氯酸钠等化学物质制成。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点燃氧气蜡烛来释放纯氧。一支氧气蜡烛可以让100个人呼吸大约一个小时。美国早期装备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有200艘,英国每个舱室都有几艘。

下面这段视频是关于宾夕法尼亚号核潜艇的供氧问题:

其次,为了保证空气体的新鲜度,潜艇配备了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

有毒有害气体是影响人们生活的大敌。在潜艇里,有数百种有毒有害的成分。一些污染机舱的气体是有毒的(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氢、汞蒸气、锑化氢、光气、甲苯、乙醇胺等。),有的有刺激性(如硫化氢、丙烯酸、氨等。),有些是腐蚀性的(如二氧化硫、硫酸雾、氟化氢等。),还有一些是放射性的(如氪、氟化氢等。)这些污染气体分散在空室内,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侵入人体,对船员和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据悉,1968年4月,苏联一艘E2级K-172巡航导弹核潜艇因水银蒸汽泄漏中毒,导致核潜艇失控沉没。当时有90名船员遇难。

海底空气体主要控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苯、甲醇等。在核潜艇上,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8%以下。二氧化碳的消除是通过一种特殊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来完成的。

剧毒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烧和高温,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致人死亡。一般规定潜艇舱室每升空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ml。低毒的苯和甲醇主要来源于舱内的电缆、油漆等非金属装饰材料(在一艘核潜艇中,仅电缆长度就有数百公里,油漆用量高达数十吨)。因此,潜艇内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气体,设置了专门的一氧化碳消除器和有害气体消除装置。

氢气来源于蓄电池、电解水制氧厂、核电站的水的辐照分解。氢气的泄漏量虽然不大,但由于在机舱内的积累会增加。当机舱空气体中氢气浓度达到4%左右时,遇到明火可能会引起爆炸。因此,应严格控制氢气,将舱内空气体中氢气的浓度限制在1%以下。潜艇上装有氢气探测器和氢气消除器,保证氢气浓度小于危险浓度。

第三,潜艇上装有过滤空气体杂质的装置。

在密闭的机舱内,一些不干净的颗粒,如灰尘、纤维、有机污染物、气溶胶(包括放射性气溶胶),不可避免地会漂浮在空气体中。为此设计了空气体除尘净化装置、放射性粉尘测量收集装置和活性炭吸附器(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等。)安装在核潜艇上,净化浑浊空气体,保证舱内空气体新鲜。

为了控制潜艇舱室的空气污染源,美国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制定物资禁运,明确规定不允许艇员私自携带一些化妆品、剃须膏等物品上潜艇,因为这些物品可产生含氟、氯的碳氢化合物,经催化燃烧分解为有毒、腐蚀性物质;第二,潜艇下潜前和水下航行时不应使用油漆。应使用水性漆,而不是油基漆。第三,禁止使用发光涂层和含镭化合物,如用于表盘和指针的发光材料。虽然他们的放射性剂量不大,但长期潜航过程中积累的结果却不容忽视。第四,选用耐火耐高温的艇内保温材料。

近年来,考虑到人体的生理需要,我国制定颁布了潜艇连续90昼夜潜水过程中,舱内氧气、氮气和58种有毒有害气体空气体的允许浓度控制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87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