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是中国的内海吗(南海是中国的领海区域)

为什么南海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因为中国海南岛的渔民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和占有南海岛礁,在航海时代,只有中国海南岛的渔民才有技术、手段、能力和动力去探索和开发南海,所以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海是中国的内海吗(南海是中国的领海区域)

看南海地图,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南海九段线”可以切到海上邻国的家门口?为什么茫茫大海中的岛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周边国家比中国更靠近这些岛礁。为什么他们在古代不拥有它们?下面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古代中原王朝向海南岛的迁徙催生了中国人对南海的探索。

在古代,由于海南岛远离中原王朝,所以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异乡之地。中原王朝对海南岛的控制和开发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南岭以南设项县,海南岛在项县之外。后来赵佗成为南越国王,海南岛并入南越版图。汉武帝时期,富博将军吕伯德、娄传将军杨普平定南越,在海南岛设立朱雅郡、雅尔郡。海南岛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对海南岛进行直接统治。

汉代以后,中原王朝向海南岛移民的人数逐渐增多,主要是为了逃避战乱饥荒、官员贬谪等。移民给海南岛注入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海南岛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逐渐增强。明清时期移民潮达到高峰,其中以闽南移民为主。目前,海南岛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是闽南移民的后裔。海南岛在融合了黎语、粤语、潮汕话和客家话之后,形成了闽南语的一个分支——雷琼语,为岛上大多数居民广泛使用。闽南移民渡海后,首先到达并定居在海南岛东部和东北沿海,如琼山、文昌、琼海、万宁等地。,逐渐成为古代海南岛文化和科技最发达的地区。

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中间是五指山和莉姆山脉,周围是沿海平原和丘陵。闽南移民集中的北部沿海平原有一个著名的“琼北火山群”。这个火山群在大约一万年前曾有过一次猛烈的喷发,火山岩覆盖了海南岛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导致该地区土层很薄,农业生产力有限。此外,海南岛东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的沙土大多肥力有限,难以大规模种植水稻。此外,台风经常登陆,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往往导致一季作物歉收。很显然,海南人的祖先在土里挖食物是不容易的。由于土地的生产力有限,海南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大海。

海南岛地形图

海南岛沿海以沙滩为主,海岸附近沙质较浅,不利于船舶靠泊,优质深水港较少。在移民集中的闽南东部地区,仅有的好港口有文昌埔前港、文昌清澜港、琼海潭门港等。但就是这几个渔港,把浩瀚的南海纳入了中国的怀抱。

二、海南渔民开发利用南海路书——《更路书》

海南文昌、琼海的老渔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郑和七下西洋停靠海南岛,船队教当地渔民如何航行到南海的岛礁。渔民们按照指令驶向南海,并根据实际航行情况一次次修正偏差,最终形成了南海航行的“路书”。

再写一页路。

据学者考证,海南渔民发起的南海“改路书”形成于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之前,盛行于明朝中期、清朝和民国初年。《换道书》是一本航海手册,记载了航行时间、航行方向、以海南方言命名的岛礁名称以及辅助航行的水深、潮汐等信息。其中“偶数”代表两个岛礁之间耗时的航行。古人把一天算成10班(每班相当于2.4小时),两地之间航行的时间用“班次”的数量来表示。因为不依赖航海图,所以不需要用海上难以测量的长度来表示两个岛礁之间的距离,而是用航行时间来表示,然后根据经验根据风向、风力、海流等因素进行微调。如果把单位班次的数量换算成距离,根据海南渔民的经验,1个班次距离的长度相当于10海里。“路”指的是指南针的方向。把这些“更”和“陆”按岛礁顺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更陆书》。如《换道书》中依次记载“自白芝子至双石,将航干海,平二十八归”,解释为:自白芝子礁(西沙盘石屿岛)至双石礁(南沙北子岛),航二十八可达双石。

路书上记载的岛礁名称都是用海南方言命名的。

海南渔民在南沙海域的作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岛、礁、沙、滩、礁、滩等。,东面到达繁华浅滩(渔民称之为洞头义新,意为带着罗盘义新向东走,可以看到菲律宾连绵起伏的群山),西面到达日本礁(渔民称之为西头义新,即罗盘义新往西),南面到达南坪礁(渔民称之为莫瓜线)。以太平岛(黄山马)为界,《路改书》所标示的南海作业航线可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和通往新加坡的航线。

根据路书,你可以在谷歌地图上找到渔民在南海航行的大致路线。

在19世纪70年代摩托艇发明之前,大量欧洲古代地图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航海图很少标注南海岛礁。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地图上南沙群岛的岛礁几乎是空白色的,这片岛礁众多的区域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具有地图证明力的周边国家的资料,像《海南换道书》一样,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长期占有、开发和利用的。

第三,天气(季风)、地理位置(区位)、贸易(贸易)决定了航海时代只有海南渔民才能开发南海。

1.季风和位置

与地球上其他地区风向以信风为主不同,南亚和东南亚以季风为主。在南海,每年4-9月盛行西南风,10-3月盛行东北风,半年一个来回。从海南岛以东到西沙、南沙再到新加坡,正好在季风的上风侧。为海南渔民往返南海各岛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自然动力。

冬季南海季风示意图,从海南岛到南海顺风航行。

航海时代,每年12月左右,文昌埔前、清澜、琼海潭门前的渔民向南航行,顺着季风到西沙,再到南沙群岛(因为西沙海域台风多,渔民更喜欢在南沙海域作业),然后将海鲜运到新加坡等南洋大城市出售,换取银元、煤油、布匹等商品。次年5月,我们乘季风向北航行,沿越南沿海返回海南。这就是季风给海南渔民带来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和资源。还有一些渔民,带够一年的口粮,长期待在南沙较大的岛屿上。住在岛上的渔民建造房屋,种植椰子树,捕捞海鲜,然后第二年直接装船,大大提高了捕捞效率。

夏季南海季风示意图。从新加坡出发,可以沿着越南海岸返回海南岛。

海南渔民驾驶的渔船是我国传统渔船,采用硬纵帆,帆由竹条编织而成。成本低,操作简单,即使在风力不利的情况下,也能逆风曲折航行,且头方底平,抗风浪能力强。是南海航海的利器。

相反,地处季风方向西侧的越南,距离西沙南沙相对较近,但如果要去南沙和西沙岛礁从事渔业生产,需要穿越与季风垂直的南海,落后的航道和造船技术(越南人使用的渔船俗称“簸箕船”,为圆形,用竹条制成, 涂上桐油防水,不能用于远洋作业),这使得航海时代的越南人根本不可能到达西沙。 航海时代,据海南老渔民口述,世代在西沙南沙捕鱼时,从未见过越南人。

越南传统的“簸箕船”只适合近海捕捞,不适合近海捕捞。

2.渔业贸易

自19世纪以来,大量中国人前往东南亚寻找新生活,华人在东南亚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上升。以新加坡为例。1821年,新加坡开埠后,3000多艘商船抵达。岛上的居民从1819年的几百人增加到5000多人,其中包括1000多名中国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给新加坡的华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在新加坡从中国购买丝绸、茶叶和海鲜,然后卖给欧洲商人,再把印度商品卖给中国。新加坡已成为亚欧贸易的重要中转地之一。

海南渔民在南沙捕捞的主要海产品是海参、甲鱼、牡蛎和马蹄螺,其中马蹄螺和红海参被运到新加坡,卖给中国中间商。由于新加坡有很多闽南和海南移民的后裔(大约10%的新加坡人仍说海南话,海南鸡饭是新加坡名菜),渔民与他们有便捷的语言交流,带动了海鲜贸易的繁荣。19世纪末,新加坡市场上的马蹄莲螺(其壳珍珠层用于生产工业涂料)最高价格达到100多银元一担。一个渔季,一艘普通渔船可以捕捞500多只马蹄莲螺,产值5万银元。当时1银元的购买力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约130元,那么一艘渔船的年产值可以达到650万元,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海南渔民从渔业贸易中获得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同时投入资金购买新船。当时南海的渔业贸易几乎被海南渔民垄断。海南渔民不仅仅是渔民,而是作为跨国商人驰骋南海,成为当时中国跨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文昌埔前港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建于清末民初的南洋式骑楼,就像当时的富人区一样。它们的主人很大一部分是在南海获得第一桶金的“渔民”。海南渔民的远洋航行不同于郑和下西洋,而类似于欧洲大航海时代,通过远洋贸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海南省文昌市埔前镇骑楼组

结束:

综上所述,海南渔民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占有南海岛礁。在航海时代,只有海南渔民才有手段、能力和动力去探索和开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南海。

随着帆船时代的大幕缓缓落下,新一代的海南渔民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卫星导航,驾驶机动渔船,依然在祖辈用生命爆发的南海和上海打渔耕耘。

博物馆里泛黄的《换道书》和风雨中默默伫立的店前骑楼,就像潭门老船长脸上被海风刻下的皱纹,永远铭记着属于海南渔民的大航海时代,将海洋探险精神深深嵌入中国文化的基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818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