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多少算高危(甘油三酯多少算高血脂)

血脂异常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嘉宾的血液甘油三酯过高,超过了11mmol/L,于是出现了乳糜尿,也就是俗称的牛奶血。而正常的甘油三酯只有

血脂异常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在最近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嘉宾的血液甘油三酯过高,超过了11mmol/L,于是出现了乳糜尿,也就是俗称的牛奶血。

而正常的甘油三酯只有1.7 mmol/L,要知道甘油三酯的升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预警作用。

甘油三酯多少算高(甘油三酯最快消失方法)

其实不光是甘油三酯,其他血脂问题都很严重。

一直以来,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间歇性跛行、缺血性脑卒中和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几十年来,我国居民血脂异常问题越来越严重。

但是血脂是什么呢?对于报告中这么多的数值应该怎么看?今天@康复治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什么是血脂?

从名字上看,很多人认为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但其实这句话有点偏颇。

临床上,血脂是指血液中的三种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类。

可以说,这三种物质的统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血脂,在很多医院提供的化验单上都可以看到。

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检查过了。主要参数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队长,不要开枪。我是个好人。”

首先,HDL是好人,越高越不是坏人,所以HDL升高的时候不用太担心。

然而,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你应该小心。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所有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是最重要的。如果占总胆固醇的60%以上,说明非常危险,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非常危险。

3.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与脂肪酸酯化形成的物质。

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脂质,对能量储存非常重要。

4.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游离胆固醇,二是胆固醇酯,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

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数值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二、血脂控制到什么范围最好?

具体控制多少?

直接看表。如果血脂有问题,对应的数值都写的清清楚楚。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要把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当然,如果理想水平不能控制在适当水平。

另外,根据具体情况,血脂异常可分为四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三、血脂高该怎么办?

有些人特别想问,血脂高该吃什么药?

其实在服药之前,很多患者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慢慢降低血脂的。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改善饮食。

每个人每天都在吃东西,但是吃的东西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建议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50%~65%,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而且脂肪的摄入不能超过总能量的20%-30%。

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每天摄入的脂肪总量要减少,食用油不能超过30克。

2.控制体重。

肥胖可以说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很多血脂异常的超重肥胖者,摄入的能量比身体消耗的能量要少,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体重。

最好保持在健康的体重范围内,有利于血脂的控制。

3.适当活动。

最好每周锻炼5~7天,每次要达到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

4.戒烟限酒。

很多人不停的抽烟喝酒,其实这是最错误的生活方式。彻底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对血脂非常重要。

另外,喝酒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能不喝就不喝。

四、该不该用药?

事实上,根据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开始用药的时机取决于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分层。

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措施。

但如果2~3个月后,生活方式治疗仍未缓解,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升高,就该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了。

对于心血管风险被归类为高风险的人,他汀类药物治疗应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始。

目前国内常用的调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和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选择具体的药物,最好去医院问医生怎么服用。

其实血脂的问题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有这种问题,但是不去医院检查,不知道自己血脂异常。

但是,如果你已经有了心脑血管疾病,才知道血脂有问题,那就晚了。

对于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然而,没有这些疾病的健康人被建议每五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治疗血脂异常最有效的方法。

@头条健康#多卡医生超级团队#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𰵈丨丨𰵈𰵈20

半年,扭伤脚踝两次?医生:很多病人都很痛苦。如何看待他们?请阅读这篇文章。

不胸痛能排除心肌梗死吗?医生辟谣:心梗60%不疼。

最近发布的近6亿人口普查报告,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都与吃有关。

进口冷链食品可以吃吗?有一点必须明白:病毒会通过食物传播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76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