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有轨电车路线图(大连有轨电车路线202)

据记载,地理名词“大连”最早出现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折中的“大连湾”。1997年冬,俄国强行进入旅顺口,在大连湾零租金设市,取名“达里尼”

据记载,地理名词“大连”最早出现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折中的“大连湾”。1997年冬,俄国强行进入旅顺口,在大连湾零租金设市,取名“达里尼”(俄语“远方”);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管了大连。1907年,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开始大规模实施城市“电铁”准备计划。

大连有轨电车路线(沈阳有轨电车1号线路)插图

1909年9月25日,满铁交通部电务处所在地大连开通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这标志着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城市公共交通的开始。同时,大连将成为继天津、上海之后第三个拥有公交车的城市。

线路从电园(原动物园,现御景中心)经大政通(现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椎桥(现港湾桥),单程2.45公里。

这座位于大连民主广场一角的红色小楼,至今仍是大连市公共汽车电车分公司的办公地址。

当年就是这样(2016年和2017年大连修建的海底隧道计划整体或部分拆除)。

红楼后面是“满铁电车道修理厂”旧址,与1909年大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同时建成。1951年,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在这里设计制造。

建筑的后面是这样的。

1910年11月2日,一号市场(现胜利广场东)电车线建成通车。

大连最早的车辆是30辆11型有轨电车,车体在美国布里斯托尔制造,底盘在英国蒙田吉布森制造,电气部分在德国制造。它们是木制的复合车厢,每节车厢可容纳72人,满载145人。当时俗称“美式大木笼”。

1921年生产的空空气制动的“41型”(从胜利桥到大连火车站运行)。

1925年5月生产的带转向架的“301型”有轨电车。

1928年6月的“满铁”模型。

当时在大连,殖民的牌子比比皆是,电车车身颜色分等级,舒适干净的白色电车专供以日本人为主的外国人使用。中国的人只能坐红色的低级“劳务工车”。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大连有轨电车有11条线路,3个营业所,2个修理厂。然而,1946年大连市政府接管大连大都会运输有限公司时,运营线路只剩下3条,100多辆车中只有38辆勉强能用。

1948年6月,运输公司为女性电车司机举办了第一期学习班。此后,女性电车司机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电车P驾照)。

经过恢复,到1949年,大连市的6条有轨电车线路共有车辆105辆,日客运量超过10万人次。

1951年10月1日,由鲁大运输公司有轨电车厂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1000“成功号”研制成功。鲁大市政府举行了欢送仪式,并向毛泽东总统发去了贺电。1000型有轨电车已经成为大连人的骄傲,也是大连的主要有轨电车类型(1000型有轨电车从1997年开始退役)。

之后迎来了大连有轨电车发展的高峰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多时有11条线路,总长48.9公里,车辆144辆,从业人员5000多人,日均客运量45.33万人。电车成为当时市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上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时速只有10公里左右的有轨电车跟不上时代的快车道。许多城市相继取消了有轨电车。到1977年,

全市只剩下三条有轨电车线路:201路、202路、203路(目前有201路、202路两条有轨电车线路)。

随着20世纪70年代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改善城市市民的出行条件,电车厂研制的7000型电车于1983年1月1日投入运营。

1983年4月1日,我国有轨电车厂研制的第一辆DL-621铰接式有轨电车投入运营。DL-621铰接式有轨电车的运营有效解决了当时“乘车难”的问题。这种长达22米、最多可容纳350人的有轨电车是一种将两节车厢完美结合的“六轴车”。人们称之为“一下子扫光”(因为当这辆车来的时候,所有在站台等车的人都可以上车)。“DL-621”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型有轨电车的定型和批量生产,为我国大容量轻轨车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扫灯》还登上了英国《现代电车》杂志的封面,吸引了欧洲多国的电车专家前来研究。

1997年8月,大连电车厂制造了DL8000型有轨电车。

到20世纪末,原来的DL8000型被大连电车厂生产的大连人牌DL6WA型双铰接六轴现代有轨电车取代。

目前DL6WA 70%低地板轻轨电车在201路和202路运营。

2006年6月10日至2007年12月30日,对201路、203路轨道进行改造,合并两线,线路延伸至海之韵公园。部分车辆更换为DL6WA型有轨电车,同时保留了16辆日本在1935-1938年研制的DL3000型有轨电车。

升级后的3000型街车将简约与现代完美结合,基本恢复了上世纪70年代老款街车的简约风格,并恢复了全车的木质造型和铜制大灯。有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运营至今,201号已成为大连极具时代感的“新景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723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