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校训16字(黄埔军校校训是什么)

广州黄埔岛——一个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岛,却因拥有一所学校而闻名于世。夏天,裹着南国温暖的海风,我们走进今天的黄埔,走进它的历史。

黄埔军校校训16字(黄埔军校校训是什么)

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做出了建立陆军军官学校的重大决定。当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黄埔军校是在国共合作背景下创办的军校,无疑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对黄埔军校历史颇有研究的原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省政协文史研究专员曾,讲述了很多关于黄埔的故事。

“黄埔岛办军校的历史并非始于1924年。”看着颇感意外的记者,曾说,早在1887年,黄埔岛上就出现了第一所军校,即广东水陆师学堂。

历史为什么选择黄埔岛?

黄埔岛又称长洲岛,位于广州东郊,南临虎门,珠江为枢纽。从广州市中心到东郊码头,当时坐汽船一个小时的车程就看到黄埔岛挺立在江中央,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广州的门户。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长洲要塞。据记载,孙中山选择此地作为军校校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黄埔岛远离市区,是广州东南的门户;二是这里有山有水,适合军训;而且在前军校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

今天的黄埔岛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黄埔岛西侧,一座拥有10所高校的大学城拔地而起,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这里起航。

战场上的文凭

九十七年前,一群热血青年乘船登上黄埔码头,在远处看到码头牌楼上挂着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到别处去,怕死不要进大门。”横着的标语是:革命者来了。办学者希望最优秀的年轻人和最坚定的革命者进入这所军校。

黄埔军校成立之初,纪律严明,全方位规范学员的学习、训练、饮食、着装、卫生等日常细节。文件记载:吃饭时必须安静,不得说话或故意拨弄碗;吃饭姿势一定要正确。你不能随意把你的胳膊肘放在桌子上或者把你的脚放在凳子上…严格的纪律和严格的训练,让这些年轻人迅速成长为军人。

保定军校以教室为特色,云南吴江馆以操场为特色,黄埔军校以战场为特色。

黄埔一期的学生,学生去当教官的时候没读完。”第一批学生的毕业证书甚至是在东征途中收集的.”曾说,许多黄埔军校学员已成为推动民族独立和复兴的骨干军事力量。他们平定了勾结帝国主义的商业集团,两次跨过广东、云南的叛乱军阀,进军北伐。他们参加了“六·二三”反帝斗争,支持了各省和香港的总罢工…

“这是我们革命军第一次对敌作战,为行为主义而战。”黄埔一期学生蒋先云曾在十字军东征中记录黄埔学生。“打淡水城的时候,学生率先夺城,不知道什么是生死。同学李青头部受伤,用血裹住毛巾,勇敢进城。同学,蔡光举,他一拳打在肚子上,我去扶他。他只说,‘云第一!快医治我,叛军正在杀害我们!这种精神是日常训练的结晶。”

黄埔时期国共合作的“蜜月期”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创办的学校。共产党非常重视先进思想在师生中的引领作用。

刚从欧洲回来的担任政治部主任,回、等中共党员在黄埔军校当教员。鲁迅还应邀在黄埔军校作了革命时代文学的演讲。

△周恩来

黄埔军校实行军政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不同的革命思想和理论的教育方针。“凡有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以及同情我党或拥护我党政策、对我党有很大帮助的刊物,除指示政治部随时购买外,本校学生均可购买”。

黄埔军校出版大量期刊,如《黄埔潮》、《黄埔日报》等。,紧密结合形势,宣传革命思想,有的发行量高达5万份。此外,还出版各种讲义和书籍,进行革命宣传,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政治素质。

1927年4月前,黄埔军校政治活跃,教员和学员分属国共两党,其中有些人是双重党员。虽然存在激烈冲突,但双方合作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军事院校的课程,既有三民主义教育,也有社会主义教育。党员,共产党员,在军队中也是国民党特别党部的执行委员或监察委员。作为军校的总理,孙中山先生为军校制定了著名的校训“亲爱的诚”。

何香凝回忆说:“周恩来同志当时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仲恺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期间,他们一起工作,相处得亲密而真诚。”

曾任卫生部部长、黄埔军校代教育长、代校长的方鼎英回忆说:“在国共合作下,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建立了军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事情,使广东的革命空精神异常强大,军政训练突飞猛进,大有可为。”

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委员杨琦看来,黄埔军校的国共合作有一个“蜜月期”。在蒋介石清党之前,有不同信仰和见解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员工联手教书育人。想法不同的青年学生们共享班级,同吃同住一室,各个兴趣阶层的人和平共处,互相帮助,这在“碎片化”的时代是极其可贵的。“共产党人为了维护团结大局,付出了很多耐心和牺牲。”

这种共同的学习和战斗生活,自然形成了师生、战友、上下级的关系,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共重回团结合作埋下了伏笔。

“黄埔精神”的力量

曾经常走进省委党校大院,这里曾是广东造币厂的旧址。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时,正在广东造币厂“坐镇”。

“我一直在想,中山舰事件意味着什么?”因此,曾开始研究黄埔军校的历史,然后研究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的关系。几十年来,曾亲自走访了早期指导老师、一年级学生王益昌、四年级学生,并多次采访了许、陈赓、、曹渊等人的亲属。他还沿着黄埔学生北伐的路线去了粤北、湖南、湖北等地,甚至去了东北的深山老林,寻找东北抗联活动的足迹…

在不断探索历史的过程中,曾找到了国共两党军队最终走向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答案。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左右势力的较量日益尖锐。蒋介石把国民党引向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共”政策和大革命的宗旨,转而采取“反共”政策。“分裂对双方打击都很大,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原来的黄埔师生,在战场上成了朋友,也成了敌人,刀枪相见。

每年的6月16日是黄埔军校的建校纪念日。海内外黄埔同学会回到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回忆起当年轰轰烈烈的军校生活,老人们情不自禁地唱起黄埔军校激昂的校歌:“怒涛汹涌,党旗飘扬,这就是革命的黄埔!发扬光大;不远。不要惊讶。亲爱的,真诚的,坚持下去,发扬我们学校的精神。”

在战争中锤炼的黄埔精神,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甚至包含着一脉相承的民族基因。有救国救民的情怀,有团结协作的胸怀,有振兴民族的志气,有统一中国的信念。

黄埔精神传承至今,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让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主编:张武文字编辑:宋彦林标题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永凯

来源:作者:人民政协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300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