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黄埔地产集团()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4日电【中新经纬与深蓝财经联合打造】两个月前,李嘉诚旗下公司出售成都程楠都汇项目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和记黄埔地产集团()

结合李嘉诚近年来的一系列操作,此举再次引发了“撤资”的争议,甚至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高呼“不要让李嘉诚跑了”。

两个月后,也就是昨天,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发布的一纸禁令,再次将李嘉诚和他的和记黄埔推到了风口浪尖。

成都禁止和记黄埔融资是因为有地盖、有板盖。

长江集团:非附属公司

9月23日上午,一份疑似成都高新区财政局下发的文件在业内流传。

文件称,由于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捂地捂市的不良行为,经研究,禁止高新区金融机构向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及其项目公司提供新增融资和贷款,禁止高新区金融机构为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提供帮助。

来源:网络

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成都金融机构了解到,该局确实发了上述函件。报道还称,和记黄埔地产这次触怒高新区监管机构,或与刚入驻成都的地王项目程楠都汇有关。

天空调查显示,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上半年。成都是继北京、广州、深圳、重庆之后,和记黄埔地产进入内地的第14个城市。

程楠都会,是和记黄埔在成都的第一个作品,也是和记黄埔在成都唯一现存的项目。

2004年,长实集团以总价21.35亿元拿下该地块,总占地面积1036.47亩,成交楼面价1030元/平方米,创下了当时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单块土地最高价。

根据和记黄埔此前的规划,程楠都汇项目计划分八期建设,共23000多户(含住宅和商铺)。然而,16年过去了,这个项目仍未开发。到目前为止,程楠都汇仅推出了6款产品(总计超过16500户)。

因为房地产开发时间长,成都本地人质疑和记黄埔“捂盘”。

公开资料显示,程楠都汇项目最近一次开盘是在2016年9月,当时的预售参考价格为12000-16000元/m2。

之后,程楠都汇开业的消息总是传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今年5月,有网友在留言板上投诉“程楠都汇8期7期商品房即将竣工,开发商却一直不卖。”

地图显示,程楠都汇北面靠近火车南站,南面靠近金融城和成都银泰中心。

据微信官方账号《城市战争》报道,金融城是成都房价最高的地段,达到每平方米29000元。

程楠都汇所在的高新区是成都二手市场房价最高的行政区。

目前程楠都汇二手房均价超过23000/m2。

来源:链家

也就是说,虽然程楠都汇已经开发了10多年,但是因为土地升值,高新区的地价几乎翻了20倍。1000元的拿地成本涨到今天的1万元,李嘉诚家族可谓坐收渔利。

不过,对于和记黄埔的“封杀”,长江集团回应称,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不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不受集团控制。常石还强调,公司所有开发项目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不存在囤积土地的情况。

来源:财通社APP

23日晚间,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回复证券时报记者称,发函禁止和记黄埔成都公司融资贷款。

“为落实上级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关要求,坚持‘住不炒’的定位,坚决打击囤积居奇行为,近期,我局正联合本地区相关部门查处包括程楠都汇项目在内的一批囤积居奇项目。”

南城汇被转卖。谁是接收者?

7月23日晚间,长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实集团”)发布重磅消息:成都程楠都汇被以约78.47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一家名为“RZ3262019 Limited”的境外公司。

此次发售的程楠都汇包括一至八期住宅、商业、停车场,其中住宅、商铺共6750套。

长实预计,此次出售将带来38.1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34.4亿元)未经审计的收入。

据披露,买方“RZ3262019 Limited”的公司股东为渝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州集团”)和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瑞卓”)。

但长实此次仅出售约50%的股份,仍为项目公司的大股东,并将在项目公司保留一名董事协助程楠都汇的经营。

继承者之一的宇宙集团,成立于1994年,起源于厦门。与港资房企类似,禹洲集团秉承稳健经营的理念,在追求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同时,非常注重风险控制。2009年,宇宙集团在港交所上市,2016年将总部迁至上海。

相对于闽南和华东,渝州集团的地产项目对成都人来说有点陌生。

但在去年5月的一次拍卖上,渝州集团开始以“新地王”的身份进驻成都。

在当时的拍卖现场,渝州集团以1840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和134.37%的溢价率拿下成都三圣乡地块。

拍卖现场图:“成都37度”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今年4月,禹洲集团再次以3640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刷新邛崃楼面价。

这两年,渝州集团在成都房地产市场赚足了眼球。

另一家成都瑞卓,隶属于重庆爱普地产,前身是重庆隆鑫地产集团。目前,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已在成都布局了川大花园、龙信九溪、龙信东方印象、龙信十里画卷等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转售中,长实集团似乎将和记黄埔成都公司的员工集体打包给了渝州集团和成都瑞卓。

事后,和记黄埔成都公司只是口头通知了员工。

然后薪酬等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导致员工维权。

长实集团迅速回应,内容如下:

来源:天府新城那些事

国内卖,国外买买买。

2018年,90岁的李嘉诚宣布退休。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李嘉诚的退休也被外界称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很长一段时间,李嘉诚是香港人眼中的“超人”,也是香港梦的代表。李氏家族在“地产霸权”的基础上,垄断了香港人几乎所有的方面。

李嘉诚因为家世显赫,被香港工人视为残酷的剥削者。

除了这两个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之外,李嘉诚近年来的一系列出售行为也备受诟病。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李嘉诚开始了在香港和内地的出售模式。6年时间,李嘉诚至少抛售了2500亿港元的香港和内地资产。

深蓝金融地图

另一方面,李嘉诚将资金投入到了欧洲市场。

深蓝金融地图

这一系列向欧洲市场抛售国内资产的行为,不仅让李嘉诚家族陷入舆论漩涡,李嘉诚本人也多次被媒体问及相关问题。

2018年再次被问及是否从内地撤资时,李嘉诚坦言:

退出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点。我卖的东西,钱都是回香港然后投资。这笔钱永远属于公司。什么是卖点就是撤资?一些同行已经卖掉了所有的资产,但没有人说他们退出了。有些资产我们卖掉,有些我们回购。比如这两年我们在香港建了1000多个房间的酒店,在荃湾建了商场,都是买的租的。有人专门打击高调的人,说我套取资金。其实除非我卖股票,那就是提现。

深蓝财经注意到,和记黄埔地产因占地和市场被监管部门点名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0年,和记黄埔地产因在上海和北京拥有两块空置地块,被有关部门列入黑名单。

现在,李嘉诚家族又一次迎来了政府的攻击。深蓝财经将继续关注后续事态如何发展。

财坛是由中新经纬和深蓝财经共同打造的财经深度研究报告栏目。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财经新媒体,传播财经信息,解读经济政策,讲述商业故事。深蓝财经起源于财经记者的社区平台。是国内财经新媒体,关注热点财经事件,深度研究分析公司财报。(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抄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1107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