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致大海的写作背景(普希金的致大海读后感200字)

无边无际的海洋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海洋广阔无垠,是容易触及诗歌的领域之一。这群白鹭正在广西北部湾的茅尾海浅滩觅食和休息。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文艺观潮】“一带一

普希金写致大海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致大海朗诵)插图无边无际的海洋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海洋广阔无垠,是容易触及诗歌的领域之一。这群白鹭正在广西北部湾的茅尾海浅滩觅食和休息。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文艺观潮】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现实背景。思考中国当代海洋诗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是理解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现状和未来走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海洋诗,是指以海洋为观察对象,书写主题,表现主题而创作的诗歌。一般来说,海洋诗歌主要包括以下类型:描写海洋自然风光的诗歌,如普希金的《大海》和林莽的《绿色港湾》等。以海洋为背景空展现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诗歌,如的《海边的孩子》、舒婷的《双桅船》、雷的《海的渴望》、《海的大解说》、的《海的探戈》等。以海洋为诗歌表达和思想扩散的原点,对世界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进行宏观审视和深刻反思的诗歌,如艾青的《面向海洋》、昌耀的《抓挠、抓挠、父辈》等。它是一门文学的学问,而海洋诗歌虽然始终离不开海洋的书写,但最终还是要通过海洋这个独特的对象来折射人类的精神现象,展现人类的命运和精神世界。因此,在上述三种海洋诗中,第二种占主导地位。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海洋诗所占的空间极小。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和格局。古人与陆地和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海洋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海洋很少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空和审美的对象包含在诗人的艺术表现中。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中国人世界观的不断开放,海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海洋诗歌的篇幅也随之增加。相比较而言,百年新诗中的海洋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优于古代。现在,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海洋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海洋诗歌的篇幅也会不断增加。同时,顺应新时期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当代海洋诗歌将呈现出新的面貌,体现出新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优势。

以海洋为媒介和对象,歌颂历史的诗歌就会层出不穷。海上丝绸之路是和平之路、财富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从海上丝绸之路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明史、进化史和对外交流史,于是有人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和香料之路,也是文化传播之路”。然而,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虽然中外通过海洋进行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时有发生,但这毕竟不是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形式。海上丝绸之路潜在的文学意义尚未被充分激活,其独特的诗学特征也没有被历代诗人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海洋诗数量有限可能与此有关。如今,随着海洋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海洋为纽带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势必促使诗人重新审视、重新审视历史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海洋为历史吟唱起点而产生的海洋诗歌数量必然会大大增加。

在表达国际主题的当代新诗中,海洋诗歌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以往反映国际题材的新诗,往往是诗人“写在国外、外国的诗”。这些诗歌或描绘外国的名胜古迹、虚实,或表现中外人民的深厚友谊。而这些具有国际题材的诗歌所表达的外国形势和中外交流,更多的是在“陆地”的视野里,而不是在“海洋”的视野里。如今,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步形成,海洋将成为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中外交流、合作、对话日益频繁的“国际故事”将频繁上演。中外朋友将在海洋这个独特的经济文化走廊谱写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外合作交流的感人故事,一定是充满诗意和独特情怀的。它必然会进入当代诗人的艺术视野,被诗人神奇地感动和精彩地描绘。近年来,在《诗歌》杂志“一带一路”专栏发表的许多诗歌都是国际题材的海洋诗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推动中外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推出的国际题材诗歌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与此同时,体现家园意识、生态意识和能源意识的海洋诗歌不断涌现。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类,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物证。无边无际的海洋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有责任共同维护这个家园的和谐与完整,分享这个家园提供的便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这个共同家园的保护下开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在这种历史语境下创作的海洋诗歌,自然离不开对家园意识的阐发。而且以突出生态保护和能源节约为主题的海洋诗歌具有特殊意义,具有生态意识和能源意识的海洋诗歌大量涌现。这些海洋诗歌体现了家园意识、生态意识和能源意识,从艺术层面强化了人类历史意识中的命运共同体。

海洋诗歌所体现的“海洋”视野将为当代诗歌格局的拓展和境界的提升提供重要的审美资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促进中国当代海洋诗歌的繁荣。随着海洋诗歌数量的增加和艺术品质的提升,必将给其他类型的诗歌带来难得的“海洋”视野,注入新的艺术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类型诗歌的创新。海洋是空之间的独特领域,具有开放性、广阔性、动态性、多变性和风险性等特点。在认知基础上生成的海洋诗歌也呈现出视野开阔、气象万千、纷繁复杂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特征。事实上,开放、壮阔、动态、复杂的“海洋”视野并不是海洋诗歌的唯一专利,也为其他类型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指导和启示。“海洋”的视野会促进当代诗歌的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依赖,也会促进诗人对大地、河流、山川等陆地景观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丰富的想象,从而带来当代诗歌格局的不断拓展和境界的不断提升。同时,海洋景观和海洋意象作为当代诗歌的重要审美元素,将不仅仅局限于海洋诗歌的空间,还将渗透到更多的诗歌文本中,当代诗歌的内在审美肌理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作者:张德明,岭南师范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96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