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和蚂蚱的区别图片(蚱蜢和蚂蚱的区别图片 叫声)

人类是从吃它们的皮毛喝它们的血的时代过来的。早在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没有驯化动植物,他们的生存依靠采集和狩猎。但是狩猎并不容易,因为狩猎意味着要去食肉动物的

人类是从吃它们的皮毛喝它们的血的时代过来的。早在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没有驯化动植物,他们的生存依靠采集和狩猎。但是狩猎并不容易,因为狩猎意味着要去食肉动物的领地,食草动物基本上都是“快跑者”。所以人类祖先的肉源有相当一部分是靠各种昆虫支撑的。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虰蜢和花腿区别)

因为我们的祖先有很长的吃昆虫的生涯,即使在今天,我们的食物中仍然含有许多昆虫,如蝉、蚕蛹、蚱蜢等。

在这些可食用的昆虫中,蚱蜢是我们当中最常见的。记得小时候,每年秋天,我都带着弟弟去地里抓各种各样的蚱蜢。当时家里没有冰箱,我妈想了个好办法,可以长期存放。就是先把蚂蚱洗干净,然后放在大锅里蒸,再放在太阳下暴晒,最后放在塑料袋里关起来,这样就算过年也能吃。

蚱蜢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害虫,因为它们会吃庄稼,导致减产,一旦让它们聚集起来形成巨大的规模,就会出现让人谈之色变的蝗灾。

资料显示,从夏朝到清朝末年,中国发生大规模蝗灾800多次。每一次大规模的蝗灾都代表着一次严重的饥荒,人们流离失所,尸体遍地。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有一个疑问:既然人类吃蝗虫的历史悠久,那为什么在蝗灾时不吃蝗虫来渡过难关呢?其实原因很复杂。

什么是蝗虫?

上面,我们提到了蚱蜢和蚱蜢。很多人以为这就是通用名和学名的关系,其实不是这样。蚱蜢其实是蚱蜢的俗称,蚱蜢是直翅目锥形目中所有昆虫的统称。

既然提到了直翅目,那就简单说说这个项目的两大成员吧。第一个是剑尾鱼,包括蟋蟀亚目、鲚亚目等等。我们常见的昆虫如蟋蟀、鲣鱼、蝼蛄都在这个项目中。它们的雌性都有一个像剑一样的产卵器

第二个是圆锥足亚目。芋螺的昆虫产卵器相对较短。像一把小锥子,它们头上的触角还不到它们体长的一半。我们常说的蚱蜢,其实是这个亚目所有成员的统称,包括蝗总科、蝗总科、蝗总科(也称蚱总科)等等。所以蚱蜢其实拿蚱总科和蚱蜢来说。

我们说的蚱蜢,其实指的是蚱蜢总科。它们和其他蚱蜢最大的区别是触角明显长于头部,前胸的背板也比较规整。相比较而言,蚱蜢总科下蚱蜢的背板一直延伸到尾部,而蚱蜢总科下蚱蜢的背板从侧面看是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

目前已知所有能引起蝗虫灾害的蝗虫都属于蝗总科。例如,2020年席卷东非的蝗灾是由蝗总科的沙漠蝗虫引起的,而蝗总科的昆虫东亚飞蝗在中国造成的蝗灾最多。

所以真正的蚱蜢是蝗总科所有蚱蜢的统称,和蚱蜢、蚂蚱没有关系。相同的是,在正常情况下,这三个超级家族的昆虫都可以被油炸,变成美味的食物。

蝗灾是如何形成的?蝗总科是一个大家族,有超过10,000个不同的物种。它们生活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甚至沙漠中。2020年非洲蝗灾的主角是生活在东非沙漠中的沙漠蝗虫。

但一般情况下,除了交配,蝗虫之间几乎没有交集,即使是蹬力很强的巨蝗(也叫棉蝗,俗称蹬下山)。小时候抓过很多中华巨蝗,它们喜欢在野外的一些小槐树上。我从来没有在一棵小槐树上抓过两只同性别的中国巨蝗。

既然如此,为什么它们会突然成群结队,形成蝗虫呢?这和事物的极端有关。一般情况下,蝗虫往往是单个的,最多两个,但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它们会改变之前的习性,成为“群居动物”,而这里的巨大变化通常与降雨量有关。

如果一个地区本来就干旱少雨,降雨量突然增加就会导致蝗灾的形成,反之亦然。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2020年的非洲蝗灾,因为东非沙漠频繁降雨,会使卵孵化率极低的沙漠蝗虫发生质变,大量卵在水的加持下孵化成功。

反之亦然,也就是干旱极端的时候,必须杀蝗虫。干旱持续时,部分河床大面积裸露,给蝗虫提供了充足的产卵室空,不仅提高了卵的孵化率,还增加了产卵的个体数量。于是,蝗虫爆发了。

由于沙漠和干旱缺少食物,所以很多蝗虫集中孵化,它们必然会寻找食物。这时,它们开始聚集,形成一场令人恐惧又无可奈何的大规模蝗灾。因为蝗虫是食草动物,数量巨大,经过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这对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饥荒。

蝗虫能吃,为何不吃蝗虫度过难关?

在古代,每一次大规模的蝗灾都可能造成大规模的饥荒,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从食物的角度来看,蝗虫不仅可以食用,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它们是一种营养水平相对较高的食物。正因为如此,许多食虫鸟类的主要猎物之一就是蝗虫。

既然如此,为什么蝗灾时人们不吃蝗虫来渡过难关呢?原因有三:

第一,收藏有限。一场蝗灾期间,蝗虫虽然遮天蔽日,但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蝗虫很难抓到,因为一场蝗灾中的蝗虫有一个特点,就是“特殊的飞行能力”,所以很难抓到。从食物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一天至少要吃一百只蝗虫才能保证他的食物需求,饥荒是持续性的。即使我们抓到几麻袋,一家人很快就会把它们都吃光,所以收集的数量。

第二:停留时间。蝗灾时,蝗虫的数量非常多。以东非的蝗灾为例。它们的密度已经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5亿只蝗虫的惊人数字。这些蝗虫不停地吃着,飞着。在一个地区,它们停留的时间很短,因为在短短的一天里,它们可以吃掉35000人的食物,所以它们必须不停地飞行。

这确实给一个地区的人们留下很少的时间去捕捉,也就是蝗虫把我们能吃的东西都抢走了(只剩下大树了,树皮还能嚼),但留给我们的捕捉机会稍纵即逝。

第三,蝗灾蝗虫不能吃。笔者查阅一些蝗灾的文献资料时,发现了一个现象。无论是文字资料还是图像资料,都没有动物,它们是鸟类。按理说,食虫的鸟没有一只能抵挡住蝗虫的诱惑,但是蝗灾爆发的时候,我们在天上看不到抓蝗虫的鸟空。显然,这不是因为鸟儿被蝗虫大军吓到了,而是因为其他原因。

由中国科学院乐康院士和魏加宁副研究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给了我们答案。原来蝗虫能从独居切换到群居,是因为它们体内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变化。这种基因的改变导致它们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而这种化合物在独居蝗虫体内几乎检测不到。

苄腈,也称为苯乙腈,被列为第三类受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动物吸入后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上呼吸道刺激、意识丧失等症状。很明显,鸟类也嗅到了这种危险,所以它们不趁蝗灾来吃东西。

也正是这种挥发性化合物的输出,使它们有了社会意识和行为,但这并不是终点,因为当蝗灾中的蝗虫遇到威胁,比如被抓住,它们体内的苯妥英就会转化为氢氰酸,氢氰酸是一种剧毒物质,不仅具有挥发性、易燃性,而且具有致命性。

如果这样的蝗虫被抓回来,即使能填饱肚子,体内氢氰酸的积累也足以杀死重要人物,而这也是蝗灾时人们宁愿抓蝗虫碾碎也不愿吃掉它们的真正原因。

总结

本来蝗虫和其他蚱蜢一样,都是独居昆虫。然而,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它们的数量大量增加时,它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改变会导致他们群居而不是独居。由于食物的缺乏和数量的增加,它们开始成群结队地扫荡,导致蝗灾。

在蝗灾中,虽然蝗虫很多,但人们宁愿啃树皮也不愿吃蝗虫。主要是因为蝗灾中的蝗虫毒性大,而且速度快,所以即使能吃,也不能成为一种持续的食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90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