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网林州新闻(红旗渠网上展览馆)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红旗渠网林州新闻(红旗渠网上展览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雄的河南省临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重理山河”的坚强决心,在渭太行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为临县布下了引水、蓄水、灌溉、提水相结合的水利网,结束了这里九年干旱、水贵如油的历史,锻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这是蜿蜒穿过太行山的红旗渠干渠(2019年7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整理临县的河山”

位于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临县,辖地20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山区。1944年解放时,全县水浇地面积只有1.2万亩。在550个村庄中,有307个村庄常年饮水困难,181个村庄必须步行五英里以上才能获得水吃。据统计,红旗渠建成前,临县人民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漫长崎岖的取水路上度过的。一盆水由几户人家轮流洗,还要喂牲口。一首歌谣形象地反映了老林县的样子:“老林县,真可怜。有光秃秃的山坡和干涸的河滩。雨水冲刷的粮食不收,无雨干旱的种子缺。”

中国成立后,农民通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形式集中资源,具备了合作生产的能力。他们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解决了以前单个家庭解决不了的问题,修建了英雄渠、抗日渠、秦安渠、贝奇渠、天桥破渠、南古洞水库、公上水库等众多中小型水利工程。

1957年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后不久,中共临县二届二次党代会通过了县委《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努力五年,重新整理临县山川》的报告,誓要从根本上改变临县山区的面貌。然而,正当临县人民如火如荼地治理山水时,始于1959年春天的大旱却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半年不下雨,几条过境河流几近断流,新建的运河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秋播无法进行,连人畜饮水都困难。

严酷的现实让人们意识到,要想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就必须把目光放远,到县外寻找可靠的水源。经过深入调查和协商,最终决定从山西平顺修建引水渠,将漳河的浊水穿越太行引入临县。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林县3万多人在县委领导干部的带领下,踏上了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道路。

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农民工代表大会上,该工程被正式命名为红旗渠。

“自力更生是法宝”

数以万计的修渠民工同时开工,住房、材料、工具、交通……都需要解决。每天,谷物、蔬菜和取暖用煤需要15万公斤。红渠开工建设时,党和人民正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难以调配力量进行建设。

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做打算?还是等而不倚,迎难而上?

林县子弟选择了后者:“与其吃苦,不如努力。”红旗渠修建之初,县委书记杨贵在会上说:“我们要明确,单靠国家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知道,全国的繁荣是由各省搞好生产组成的,全省搞好生产是由各特区县组成的。如果全靠国家,国家的钱和粮从哪里来?”

“自力更生是一个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运河的建设不能靠国家,要靠双手去创造。”林县委在村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在施工第一线。干部和农民工有“五个相似”:吃饭、生活、工作、学习、讨论解决问题。由于山高坡陡,修建水渠的材料运输不便,各公社组织先遣队,架桥填沟,修筑简易公路。修水渠的民工按受益面积分配,自带口粮和工具,不足部分由集体补贴。工地上没有房子,他们就住在悬崖上,建石庙,挖窑洞,搭帐篷。隧道深处没有灯光。在隧道里点灯耗油熏眼,所以用镜子反射阳光。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们就利用业余时间挖野菜,摘叶子,和玉米粉、红薯粉、麸皮粉等粗粮混在一起。没有到建设一线的干部群众也尽可能地节约口粮,支援红旗渠建设工地。

劳动力、工具、干粮可以自筹,但是炸药、雷管、钢钎等。开山筑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项目启动之初,县里有300多万资金可用,主要用于购买此类物资。随着项目的推进,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修建的第二年,县里决定抽调干部成立劳务管理队,组织工程队外出到其他城市承建工程,弥补红旗渠修建资金的不足。根据建成后的测算,整个项目总投资6865万余元,其中国家投资1025万余元,占总投资的14.94%;县队投入5840多万元,占总投入的85%以上。

当时的艰苦程度,从当地水利史书的记载中可见一斑:“提杆折断,改成镐柄,镐柄折断,做成锤柄(枪锤、手锤),锤柄折断,当柴烧石灰。筐和车筐使用量大,容易坏。新的用铁丝包着,旧的用旧的,磨坏了再修,直到磨坏了,再用柴火和石灰烧。钢钻短了就改成撬棍(手撬)。撬棍改成手钻,手钻缩短加工钢村。鹤嘴锄头坏了就自己修,再加工成炮锤、瓦刀、浆勺。”

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质资源并没有抹去临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反而百倍地磨练了他们的刚毅,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施工需要大量水泥、炸药等材料,采购所需资金量大,渠道难找,采购周期长,跟不上使用需要。该县建立了自己的水泥厂,在土炉中烧结,在土筐中筛选,连续供应70%以上的水泥。当开山所需的炸药无法供应时,临县人民就多积累有机肥,从化肥中省下硝酸盐,用锯末、煤粉、谷壳等碾碎。,也就是自制炸药。产量能跟上需要,但成本降低到购买炸药的1/4。施工用炸药2740吨,自制1215吨。建造运河石需要大量的石灰。虽然原料石灰石遍地都是,但传统的小石灰窑产量低,耗煤多,烧成后再运又费时费力。林人在施工中发明了“明窑堆石烧灰法”。不再建窑,而是把石灰石和煤一层层堆起来,然后密封烧制,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近一半的煤。

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位于金鸡岭山下琅琊山的悬崖上。山陡石硬,只能用[/k0/]打洞,借不到。通常,锤下去只会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隧道里很少有工作面。为了加快进度,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的300多名青年男女组织成7个突击队,在掘进时发明了“三角炮阵地炸药锅爆破”的方法。每天的进步从0.3米增加到2.8米。年轻的突击队员在工地的岩石上泼墨:“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决心修运河。为了实现水利,再累也难。”

红旗渠修建之初,林县水利技术人员不到30人。经过10年的修渠,林县儿女夷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了211条隧道,架设了152条渡槽,创造了“渠水在坝中流,河水在坝上流”的空心墙坝,修建了“沟下有洪水,渠水在沟中流,沟上有交通”的跨河桥,发明了“绝壁绝壁”。3000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带领施工的班组长和技术人员,涌现出总指挥马、“排险组长”任阳成、“神枪手”常根虎、“打洞能手”王士存、农民水利技术员吕银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一把锤子、一把钻头、一双手”,林县儿女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人间筑起了这片天河。

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在数十年后回顾这段艰辛历程时,依然充满自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他们不乞求别人,站起来,做正确的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共产党人搞社会主义建设,就得努力工作,花钱要精打细算。”

“众人拾柴火焰高”

红旗渠站点多线,仅干渠一期就长达70多公里。施工现场涉及河南、山西两省多个村庄,多如牛毛的人和物资需要统筹协调。据统计,在总人口约55万的临县,有30多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建设,而仅当初开工时,就有3万多名农民工同时在施工。如何才能有效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集合修渠大军的意志力和战斗力,高效协同地进行建设?

党员干部走在最前列。

从县级机关和公社抽调干部,成立红旗渠党委和总指挥部,建立各级各类组织,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是经验丰富的县委领导。工地上经常能看到他们,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和工人们一起搬水泥、搬石头。在建设之初,没有足够的芦苇垫设置。县委书记杨贵带头从被窝里拿出芦苇席,送到工地。各单位政府官员也拿出芦苇垫支援修渠,从每月仅有的29斤口粮中挤出两斤支援工地建设。排险队队长任阳成回忆说:“当时共产党员打头阵,然后共青团员上去,群众紧跟在我们后面。”1960年春,红旗渠渠首的大坝工程不得不在汛期前截流,漳河的水被拦腰截断,引入红旗渠。漳河径流平缓,初春枯水期有20多条流量。截流用的沙袋和石头被冲得无影无踪。为了保证拦河坝顺利合龙,突击队里的党员提出用人墙阻隔沙石。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入冰冷的激流中,手挽手排成人墙,民工们迅速跟上。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他们终于止住了汹涌的河水。

设计了红旗渠第一张蓝图的吴祖太,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林县毕业的技术人员之一。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原本分配到地区水利局工作。为了支援山区水利建设,他主动提出到山大沟深处的林县当水利技术员。红旗渠的坡度只有1/8000。稍有差池,渠水就无法流向临县。吴祖太带着勘测队翻山越沟,反复测量,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艰巨的野外勘测选线任务,解决了许多问题。项目开始后不久,吴祖太在检查隧道裂缝和土壤脱落时遭遇了屋顶坍塌。不幸的是,他27岁就去世了。根据他生前的遗愿,中共临县县委批准他为中共党员。

红旗渠建设制定了各种纪律和制度文件,收支有据,笔笔可查。红旗渠修建十年来,从未出现一例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的情况。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或挪用渠道建设的材料。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切行动都要听从指挥,“行动要战斗化,生活要集体化,管理要民主化,任何人都不能搞分散主义”。工地上有民工营地,甚至有党团组织。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学先进,争上游。特级劳模、女营长李改云回忆说:“我在工地上12点前不睡觉。四个大队的干部聚在一起,看看哪个大队进步快,哪个大队进步慢,然后互相问:你们怎么进步这么快?你用了什么方法?我在这里很慢。这里有什么问题?我得向你学习。”

“全国一盘棋”、“阶级兄弟如一家”、“你给我挑水,我给你送碗汤”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最好的体现。该项目从山西省平顺县取水。平顺人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也给翻山越岭而来的临县人民带来了家一般的温暖。建设之初,临县农民工没有住宿,一路上很多老百姓和他们的家人挤在一起,腾出200多间房子给农民工住。红运河在平顺有40多英里的运河线路。施工时,要尽可能集中力量,加快工期,减少对附近群众生活的干扰。运河线路占用的土地、山坡、房屋、树木等财产全部按国家标准补偿平整,并约定“充分发挥水的最大效率,合理节约用水”,“保证运河沿线村庄吃上水,灌溉土地”等等。河南省委为红旗渠建设调拨运输车辆、炸药、雷管等物资,从省里省下来的行政经费中拨款扶持红旗渠。

红旗渠修建期间,解放军部队在临县巡察。得知消息后,派出教练支援煤炭、水泥运输,组织部队官兵在工地作业。信阳缺粮,林县挤出1000万斤储备粮支援灾区人民。当时全国很多地方连年受灾,经济陷入困境。中央和省政府对红旗渠工程的财政支持相对有限,但他们始终关心临县人民的生活和红旗渠工程的进展。工程开工后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人与岩石》,盛赞临县人民面对穷山硬岩的英雄气概:“太行山的磅礴气势,在人民的冲天干劲面前黯然失色。”有人认为红旗渠是瞎的,是杨迪皇帝修建的。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研究,中央和省里对林县“办大多数人民迫切需要的事”、“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的良好作风给予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在太行山上辛勤劳动的林县人民。

由于各方的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最困难的一期工程——总干渠工程竣工,从陕西顺利流出的河水终于到达了临县。正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聚了改造山河的磅礴力量,使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临县人民实现了“劈太行山、过漳河”的壮举。正如县委书记杨贵在总干渠开通仪式上所说,“漳河水来之不易。当你用红旗渠水灌溉土地、做饭、发电、加工、洗衣服时,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的支持、兄弟县和单位的帮助,以及干部和农民工为红旗渠的每一滴水付出的汗水。

参观者在红旗渠纪念馆拍摄红旗渠通水庆典照片(2019年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红旗渠精神永在”

红渠还没完全贯通,就已经开始发挥效益了。1964年,临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10公斤,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提前三年实现国家农业发展纲要中黄河以北地区亩产400公斤目标的县。此后,随着红旗渠工程的推进,一直在攀升。时至今日,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仍在不知疲倦地灌溉着这片土地,使昔日的“成荒地”变成了“不畏旱涝,年年丰收”的肥沃山区。除了电力、水利的直接效益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就像这涓涓细流的渠水一样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奋斗,不断创造新的非凡业绩。

红运河的故事通过报道、展览、纪录片、电视电影等形式广为人知。《梦里的人造天河可能降临在太行山上》记录了林县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打天地的英雄气概。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身影,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吸引了省内外、海内外的一批批人,奉献给所有在困难中漂泊的人。红渠精神不仅是林州(成立于1994年)和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红旗渠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建成的,现在也不在话下。”这是林县人遇到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临县人民奏响了“战斗太行、走出太行、富裕太行、美丽太行”的“创业三部曲”。如今的林州,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成为“有山、有水、有精神”的文化旅游胜地。

编辑:纪

审校:高涵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67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