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哪个朝代的(三国演义是哪个朝代)

文/红枫虽然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告诉大家《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但实际上,更深一层的了解表明,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达成一致。施耐庵可能是《水浒传》的重要编

文/红枫

虽然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告诉大家《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但实际上,更深一层的了解表明,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达成一致。

施耐庵可能是《水浒传》的重要编撰者之一,但他肯定不是《水浒传》故事的唯一作者。《水浒传》成书时间和具体作者一直不清楚。它是四大古典小说中最神秘的一本书。毫无疑问,《水浒传》是一部“集体小说”。从宋代到元代,再到明代,无数人不断删改水浒故事,众多版本流散于世界各地,中国、日本、欧洲各国。

水浒传是哪个朝代(水浒传死得最惨的十人)

日本浮世绘作品中的武松日本浮世绘作品中的宋武

宋元时期,水浒故事主要通过戏曲、说唱等方式传播,但明太祖朱元璋对这种民间艺术故事深恶痛绝。在明初,讲这种背离朱理学的江湖故事,很容易受到严惩,所以直到明中叶思想舆论管制放松,我们才看到《水浒传》大量印刷出版。

万历皇帝本人就是水浒的热心读者。据说在他的带领下,宫廷太监和宫女们掀起了一股购买和阅读《水浒传》的热潮。明末大起义中,有四个自称“燕青”的义军首领,上至皇帝下至反贼,都是《水浒传》的热心读者。

主张“唐宋变革论”的宫崎骏曾说:要了解中国,读水浒比读四书五经更有用。《水浒传》必然反映了当时底层阶级的社会面貌。水浒传反映的是宋元还是明朝的社会?

其实结论很简单。我们打开知网搜索《水浒传》,看到很多“水浒与宋社”的论文。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昌宪甚至做出断言:“基本符合宋代社会情况。”

之所以说“基本符合”,并不是“全部符合”。不过确实有些方面明显是明人改写的。比如江湖上英雄用的钱主要是白银,这是明朝中后期才有的现象。此外,一些勇者的武器和地名只有在明朝才有。

但除此之外,更多的宋元阴影出现在《水浒传》中。

第一:水浒传反映的是一个好汉们江湖行走几乎没有约束的社会

到处都是山寨和土豪。即使你被关进监狱,也会有勇敢的人基于“友谊”来解救你。

明朝初年,施耐庵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朱元璋本人也是游民出身,但他痛恨“江湖”,实行严格的社会控制。基层实行“李家”制度,要求李家的人互相认识,互相监督。人不能离开“一里”务农,宜就近外出打工。

为了防止流民的发生,明初还实行了向导制度。人们在旅行时,必须持有政府颁发的指南,指南上必须写明身体特征、旅行目的和旅行路线。这意味着《水浒传》中的江湖社会根本不可能存在:英雄不必混迹于北京的花灯之中,离家几里之内就会被抓。

从明朝洪武时期到永乐、宣德时期,关于流民的活动只有零星的记载。在强大的朝廷打压下,几乎看不到“江湖”的影子。

第二,水浒传中江湖形态

与金庸高度理想化的江湖、水浒江湖不同,江湖的地位不是武力可以决定的。为什么只有晁盖和宋江可以做水浒的头领?其实小说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即使在聚义之前,河南、山东的江湖人都在朝家庄、宋家庄一带。

宋江实力不高,但江湖上只要听到宋江这个名字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场雪中送炭的“及时雨”。你可以随时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宋江的父亲宋太公除了在朝廷任职,见多识广之外,还拥有一座庄园——宋家庄,庄园客人随时听候他的调遣。他可以拿出酒肉招待新人,用钱解决问题。

其他主要头目,如柴进、卢俊义等人,也都手握大量财富,可以为落魄江湖人士提供销赃、庇护、情报来源、免费住宿等服务。所以当地的“土豪”自然是江湖盟主。最好的例子就是武功高强的宋武被柴进逼成了打手。

土豪,或者说“富民”,是“江湖”的强大支撑点,他们身边的流民不停地移动、奔跑,形成了一张“江湖”的大网。这也许就是中国历史上“江湖”的真实形态。

这样的江湖形式在宋元时期也可以存在。“但是,县与县之间,以其大小,都是富民。”这是宋人对当时社会的描述。

“秦帝知宣州,河村之州,有酿酒之人,差人查缉。领兵数十代,半夜围家。民者,富者也,见夜间有甲,意为凶贼,即击鼓聚邻,有仆从奴隶武装迎敌。”

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晁家庄。面对夜间被武装包围的局面,宋朝的土豪们立刻判断这是在江湖上打仗而不是朝廷镇压土匪。土豪们巧妙地敲锣打鼓,动员起来,组织了一次平等的武装抵抗。

然而在明朝初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明初,富家主要存在于江南等地。他们在朱元璋的强迁政策下奄奄一息,几乎没有反抗的余地。

第三:大量的语言和社会风俗描写更接近宋朝

再看《水浒传》中容于和雅本写于廖、方腊之前的部分,保留了宋元时期的许多俗语,如段(果然)、(所以)、对立(尚未)、惭愧(幸)、尴尬(可恨)、等。这是宋元说话人留下的痕迹。明朝的人根本不会这么说话。

水浒英雄中有个“菜园”张青。张青是一个以种菜为生的菜农。为什么全世界都能种菜?

随着宋代城市化的发展,在汴梁等大城市周围,农民不愿意种粮,却愿意种菜,因为蔬菜在城市商业中可以卖高价。比如安徽铜陵的丁家洲,专门种萝卜,卖到南京。浙江绍兴梅市盛产鸡头菜,部分农户大规模种植鸡头。正是种菜“种菜不如种稻,得稻不愁饿”的巨大收益,让城市郊区的园艺业更加发达。“一般都城周边都有园林,百里之内没有闲置的土地”。

种菜的好处令人垂涎。比如鲁去东京大昭寺挂单,住持让他负责菜园子。原因是这个菜园的生产经常被附近的一群痞子霸占,不是一般和尚能控制的。我们可以猜测,在宋代做一个菜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一定的江湖层面的话语权和实力。甚至自己必须是一个有江湖地位的“土豪”。

纹身、发卡,甚至火葬、相扑、蹴鞠,甚至颜卿的“守真”(类似成语接龙的小游戏),这么多活生生的民俗、生活细节,说明很多剧情创作者应该有生活在宋朝的真实体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正史之外的另一种历史视角。

参考资料:

实证主义的尴尬_水浒传_版本_作者和著作_张国凤

明初朱元璋的流民治理与社会控制_高锦霞

明代_水浒传_传播学初探_万·

_水浒_宋代民俗_康鹏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30424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