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哪个省属于哪个市(镇江是哪个省会)

北固何以冠三山?“京口三山”是镇江著名景点,长江下游一级景观。它们是位于今天镇江北部的三座小山,夹江相望,自西向东分别是金山、北固山和焦山。据学者徐彤考证,镇江

北固何以冠三山?

“京口三山”是镇江著名景点,长江下游一级景观。它们是位于今天镇江北部的三座小山,夹江相望,自西向东分别是金山、北固山和焦山。据学者徐彤考证,镇江早期地方志中并无“京口三山”之说,而是与其他许多地方名山混杂在一起。“金角顾北”作为一个固定的组合被联系起来,直到16世纪初,也就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一经定型,便脱颖而出,迅速传播,成为文学和绘画史上不断被表达和叙述的流行主题。2004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镇江三山风景区”榜上有名。可见,时至今日,三山仍被视为整体景观。

要给京口三山让座,恐怕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景点去镇江旅游,相信大部分游客会首选金山。毕竟大家都知道白娘子水淹金山的传说。20年前,我和父母去江苏旅游,第一站是镇江。因为只能呆半天,所以只去了金山寺。在我的记忆中,寺庙戒备森严,佛塔摩天,这在少年的心目中定义了什么是巨刹。来到古代的游客会说,角山值得一游,那里有400多处六朝碑刻,以“汉字始祖”和“知何铭”为代表,是真正的古迹。它们于1988年以“焦山碑林”的名义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镇江市首批全国保护单位。

至于顾北,我想它是公众心目中最不知名的。这座山海拔只有50多米,即使走走停停,半个小时也能爬到坎罗吉的山顶。不熟悉历史的人,在途中看到“天下第一山”的石刻,不禁好奇。当你从山顶看着眼前的长江,你也会担心:长江不宽啊!实际上,顾北山前只有一条夹江。如果你在地图上测量,你会发现它的宽度只有一公里。河对岸的土地不是长江以北的扬州地界,而是一个巨大的江心洲。你在河上看不到很多船,因为长江航道仍然在江心洲的北部!

镇江是哪个省(泰州最发达的是哪个区)北固山是江苏镇江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山,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很丰富,这与它的低海拔成了鲜明的反比例。(视觉中国/图)

山不高,河不宽,真实的景观是这样的。游客难免疑惑:夸张的广告标语在我国景区屡见不鲜,而在这里却敢称之为“天下第一”,连附近的金山、焦山都不服气!

然而这种想法不仅委屈了今天的镇江人,也委屈了这前世的传奇。这块“天下第一山”的石刻,不是今天的幻想对墙,而是南宋润州刺史吴俊的题字,不是他的真迹。可见这种赞美自古就有。

我也在文字上认识了北固山。年轻的时候没耐心,读书很快。我认为《三国演义》是最令人满意的。能赶上一两次大战,能做一纸神游,遇见无限山河,以至于只被刘备暗藏杀机和“洪波滚雪,白浪掀天”的长江风光所吸引,但当时对故事发生的地点毫无概念。第二次去镇江的时候,我已经上大学了,我不止一次重读三国,这才注意到坎罗吉招亲的地点就在镇江北固山。作为一个“三国迷”,重游镇江,当然少不了顾北。

因为这种情况,当我在爬山时看到“天下第一山”的石雕时,我的眼睛亮了,我想起了罗贯中关于顾北山的相当独特的文字。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娘刘皇叔的新娘》中,刘备在坎罗吉被吴国太收留后,“孙权送出寺,两人并肩看山川风光。玄德曰:“此为天下第一山!””然后罗贯中突然犯了一个错误,让自己出现了,仿佛是从历史现场汇报:“至今,坎罗吉牌子上写着‘天下第一山’。“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有历史证据,不是他捏造的。

据顺四年(1333年)所撰《顺治镇符江志》记载,历史上的坎罗吉在元初忽必烈时期扩建,史称“碧瓦朱姬,荡月明月”,“无人如今备”。生活在元明之交的罗贯中可能来过这里,想必对鼎盛时期的坎罗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难推测。

北固山“天下第一山”的碑文(视觉中国/摄)

罗贯中嫁接了刘备对北固山的这段赞美,但他不是用空编的,而是另一本书。南宋六年(1170年)六月,陆游在前往夔州途中经停润州,并在《蜀书》中写道,二十三日“去坎罗吉,吃一僧。甘露,盖顾北山也。有一块刻毒的石头,被世人认为是韩昭烈和吴大帝根据这块石头企图与曹石合谋。石头死了很久了,庙里和尚拿一块石头来充数,游人搓多了,和尚小孩子常常窃笑。”(《蜀书·第一卷》)在《三国演义》中,阖闾寺还有一块巨石,被解释为孙、刘决战曹的见证:“玄德从者所佩之剑...说完就拿起剑摔了下去,火光四溅,把石头砍成了两截。......(孙权)剑落在手里,巨石也开。至今,十字架‘恨石’依然存在。”陆游的“狠石”和罗贯中的“恨石”应该是一回事。今天,顾北山有两块大石头,有平坦的裂缝,被称为“恨石”,俗称“试剑石”。

陆游说他看到的是假货,但今天的“恨石”变成了两个,不是罗贯中那天看到的。在历史的流传中换了好几个版本,但也说明北固山最迟从宋代就被认定为三国故里。我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古人相信孙刘氏家族在北固山联合抗曹?

历史上北固山控楚失吴,前山取江。(视觉中国/图)

江岸消涨观盛衰

刘备在北京求爱的故事是两个真实历史事件的马赛克。赤壁曹巩固了孙与刘的关系。战后不久,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有一次去京口看孙权,但地点不一样,是先后发生的。《舒舒书》对此记载得很清楚:建安十四年(209),荆州名义上的统治者刘启病死。玄德曰:“为首者,荆州牧,管治安。有点怕了吧,成妹固。先来北京看看对不对,未雨绸缪。”可见孙权显示了刘备的快速成长和他的异族通婚的主要趋势。婚后,刘备前往京口拜见孙权,进一步巩固双方关系。这应该是两位英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相遇。《三国志》中记载的政治婚姻,被《三国演义》解读为有惊无险的美人计。历史上是诸葛亮赤壁之战到江东劝孙权抗曹,但会师地点是柴桑,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当时孙权驻扎于此,处于战时状态,这也是“儒中辩”故事的来源。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吴栋政权的首都是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刘备和孙权的会面地点为什么在镇江?

需要考察孙集团统治中心的变迁:汉末建安初,孙策平定江东,被朝廷任命为谋反将军、吴王,驻地在(今江苏苏州)。无棣是孙氏军队的大本营,孙坚一族的故乡是吴军富阳。从此孙吴政权的核心力量就是武帝族加上江淮豪杰。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从吴军徙置京(今江苏镇江),也就是这一年,赤壁之战发生,三国鼎立的格局初步奠定。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听从张红的建议,把研究所迁到秣陵(今江苏南靖)。第二年,他在这里建了一座石头城,改名为秣陵建业。此后,为了争夺荆州,孙权一度将统治中心移至长江中游,以新建的武昌城(今湖北鄂州)为中心,兼顾泾阳两州。于是,孙集团的统治中心逐渐由长江下游向上游迁移。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正式建立了吴国。同年九月,建业成为孙、吴的都城长达半个世纪,直至280年被西晋所灭。

所以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顺流而下,自然到当时孙权驻扎的京口迎接。从此,京口再也不是政治权力的中心,但地位依然不可小觑。在卫龙、金、南北朝时期,南京是连续六个朝代的首都,镇江一直被视为保卫南京的门户。两地距离不到100公里,东晋后期战斗力最强的北府兵就在镇江练兵。

顾北上的吴栋古道(视觉中国/图)

镇江不仅北临长江,还有大运河。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要道,而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地形原因,缺乏南北方向的天然河流,所以像大运河这样的人工水道就显得尤为罕见。镇江对岸的扬州之所以崛起,与其地处长江和李倩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密切相关。今人对此不难理解,因为从大地理空来看,古今相同,长江依然是巨轮,而镇江谏壁船闸被誉为“江南运河第一闸”,是京杭大运河南段通江的入口,担负着南方十余省市的船只通行。

但是,具体的地理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明代文徵明的《金角夕阳》中,金山和角山还是江心的孤岛,但今天的金山已经和长江南岸相连,角山和江岸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线。晚清以来江面的不断收窄和运河航运的衰落,成为改变镇江地位的根本原因,而今天在外人看来,它不过是长三角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宋代以前,镇江不仅仅是上述两水交汇,而是三水交汇,另一个“水”是海。今天,镇江和扬州之间最窄的河段是1978年建造的镇江-扬州轮渡的航线。镇江鲶鱼到扬州瓜洲镇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最宽的地方也不超过六公里,就算算上隔江的沙洲。写于9世纪初的《元和郡图册》一书说,润州与扬州之间,“今河宽18里,春秋有奔浪”,换算成现在的制度,有10多公里宽。这是因为在唐代及之前很长的历史时期,长江入海口就在这一带,是一个喇叭口,而镇江在喇叭口的南缘。我们可以用今天的杭州湾地貌来想象。

同样,当时长江口也出现了与“钱塘潮”相同的潮汐。早在秦汉时期,长江口的“广陵潮”就是举世闻名的景点。这是从长江北岸看到的潮水。气势磅礴的景象,西汉梅成在《七发》中记载:“春秋时,有大浪,气势壮。到了长江以北,特别迅猛。”在南岸,当然也可以观潮。唐代诗人王琬曾游南岸。在冬末春初的黎明,他看到了“直到退潮的堤岸变宽,没有风搅动我孤独的帆”。...夜晚让位于太阳的海洋,旧的一年融化在清新中。“涨潮的时候,长江水面特别宽,风一吹,白帆高挂。夜已近尾声,海面上迸发出初升的太阳,这显然是海口的一景。事实上,镇江著名的老字号“京口”,有靠近河口的高地之意,形象地描绘了镇江作为长江口门户的地位。

从内陆交通来看,由于镇江和扬州在海的东面,很难设置渡口,所以在镇江和扬州之间的长江最东端有一个大渡口。之所以能形成渡口,是因为镇扬和扬州之间的河道并不是波涛汹涌,而是有巨大的沙洲作为跳板,否则潮水对于渡江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也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瓜州”。

瓜州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它原本是长江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浅滩。它形成于汉代,大概形似瓜,故名。当时随着河水的涨落时隐时现。到了晋代,积足了沙的瓜州浮出水面,成为长江中的沙洲。岛上逐渐有人居住,出现了聚落,自然成为渡河的中继。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到唐朝中期,瓜州已与长江北岸的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人来人往,留下无数诗句,如白居易的“汴河,泗水,瓜州古渡,吴山有点愁”。胡璋的“夜落潮时,江月斜,两三星火瓜州”。王安石的《京口瓜州一水房》,陆游的《夜渡瓜州一登船》,都在这里。

在长江南岸,瓜洲渡口的对面是大蒜渡口,它位于今天镇江的云台山,也就是繁华的西津渡古街的北面,往东两公里就是顾北山。长江南岸多为滩涂地貌,大蒜山至顾北山一带,因山深入江,围出一天然深水港,成为长江南岸渡口的必经之地,也是绝佳的避风港。任何看过顾北山险峻的人都会有直观的感受。唐代诗人王纨在《北堡山下一泊》诗中停泊的地方,也适合停泊吃水较深的海船,所以从海上来的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带登陆。

俯瞰顾北山和长江水道(视觉中国/摄)

东隆安五年(401),收兵的孙恩率领“十余万兵”,从海上入江,直抵镇江。孙恩亲自“率数万人,叫嚣要登蒜山”,其战略目标显然是控制蒜山渡口,先切断南北联系,再攻东晋都城建康。二十年后,成为刘崧开国皇帝的刘裕仍是北府兵的一名中级军官。他“引领潮流,打破了它。有很多死者投水自尽。若由恩鹏自装,只需退船。”刘裕打赢了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开启了“虎吞万里”的军事征程。大蒜山和顾北山的战略地位也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虽然宋代以前的编年史中几乎没有将北固山与《三国志》联系起来的记载,但凡是涉及镇江地理情况的著作,都必须提到北固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甚至把它放在卷首。如9世纪初成书的《元和县志图册》卷20《江南路》,从浙西“润州”的观测中心开始,第一个提到的地方就是顾北山,说它“面向长江,势险固,因之而名”。再往前追溯,南朝宋高祖、梁武帝先后登上北固山视察军事防御。东晋前期,镇守京口的蔡默、谢安在山中做库,存放军饷。可以说,北固山是理解镇江为什么成为“有用之地”的重点。

大约从唐中后期开始,随着泥沙的沉积,长江口不断下移,在浈阳和浈阳之间江面逐渐变窄,最后空潮痕留存。

古湿地保护区(视觉中国/图)

刘备招亲是在甘露寺吗?

在文学作品中,刘备的结婚地点是顾北山顶的坎罗吉。今天走在这座庙里,还可以看到刘备与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相遇的多景楼,以及孙尚香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后,望向远方献祭自己的临江阁。坎罗吉的宗教功能可以说已经让位于历史纪念。

但学界认为,武帝第一座寺庙是孙权在建业于赤乌十年(247年)为佛教僧团所建。根据一般的解释,坎罗吉因建于吴栋最后一位君主孙皓甘露之年(265年4月-266年7月)而得名。据上一次报道,孙与刘的会面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甘露方(视觉中国/摄)

既然建安时期没有坎罗吉,那么孙刘会的会址还会在顾北山上吗?

我们可以先换个话题,看看早期的江南城市。但人们一想到江南,总会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当然,湿润的平原有很好的生存环境,但不定的洪水灾害也对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扬州、杭州等极具江南韵味的城市,今天给人的印象是城内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当我们想到那里的风景时,首先想到的是西湖和瘦西湖。事实上,这两座城市都是在山里诞生的。

考古工作表明,杨迪为开发扬州而修建的江都宫位于蜀冈之上,蜀冈是今天扬州主城区唯一的天然高地。原因是蜀冈之下是长江的沙滩。只是到了唐朝,洛城这种大城市才在蜀冈以南的平地上建立起来。从此,扬州发展成为面积仅次于当时的长安和洛阳的城市。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平地上建城,主要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镇扬与镇扬之间淤积,沙洲两岸平行,江面大大收窄,开发了原有的江滩。杭州也是如此。隋代,周城位于凤凰山,即西湖南山的东部。这座城市建在一座山上。

扬州和杭州虽然都延伸到平地,但山地依然是权力中心,适宜指挥统治。唐代扬州以蜀冈为副城,设都督府,而凤凰山脚下的吴越国副城旧址,北宋时为杭州衙门,南宋时为帝都,为杭州留下了大名,如白居易、苏东坡等,当时的办公地点都在山中!

在山势更为密集的宁镇,情况也是如此。今天的镇江顾北实际上是顾北的后峰,也就是主峰。南面有海拔略低的中峰和前峰,三峰由一根长柱相连。根据文献记载和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孙集团在山前建都是明确的。当地有座山叫“敬仙山”。这座城市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依山而建,依山而形。此后长期作为治所,今天的镇江城也起源于此。因为很强,后人习惯称之为”。孙权在镇江的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城市工作过,所以刘备见孙权,作为正式的外交场合,也应该是在铁翁城,而不是在今天坎罗基所在的顾北山的后峰上。

依山建城,有军事保障和防洪的作用,可以说是三国时期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的一个特点。

坎罗吉塔(视觉中国/摄)

我们都听过辛弃疾的感叹:“中国往哪里看?满眼都是顾北大厦的辉煌。古往今来多少事起起落落?你你别让长江滚滚来。”几句话,就给了顾北山,你能感受到你所能看到的天下兴亡的大格局,但更多的,恐怕是从历史维度的判断。最近一段时间,顾北的势头更差了,它从一个军事要塞变成了一个纯粹的风景区。

耿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9648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