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杯9盎司是多少毫升(9盎司是多少毫升多少克呀)

有人会疑惑,这还是个问题吗?行业内不是有固定的标准吗?一开始我也没注意这个问题。虽然我知道精品咖啡馆的手工咖啡数量肯定比星记少,但毕竟精品咖啡主要是用来品鉴的,

有人会疑惑,这还是个问题吗?行业内不是有固定的标准吗?

一开始我也没注意这个问题。虽然我知道精品咖啡馆的手工咖啡数量肯定比星记少,但毕竟精品咖啡主要是用来品鉴的,不是用来解渴或者独霸座位的,所以我并不介意。

但最近一两年,在连锁店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有一种“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感觉。是我胃口大吗?很好吃,但还不够。不好的话,我连抗议的机会都没有,还剩下半杯。稍加注意,我发现,手上的咖啡真的是少量的:

Star的高脚杯(不管人们叫它中杯还是小杯)是12盎司,一盎司液体是29.27毫升,也就是350毫升。那隐藏的短杯呢,9盎司,263 ml,而精品咖啡馆的手冲咖啡正常是225 ml左右。用了很多让人记不住的短杯空。

即使和同店生产的牛奶咖啡相比,一杯拿铁也要300~350 ml,标准咖啡杯就那么大。都是一起过来的客人。为什么我用手点的咖啡比拿铁少?

笔者与咖啡师交流后确认,手工冲泡的咖啡基本都是225ml左右:咖啡豆15g,水1:16,咖啡渣中剩余15ml水,出来就是225ml左右,这是老师教的。

是“正常”。偶尔能遇到一些不“正常”的事,让你苦不堪言,怒不可遏。不到190 ml,杯子能空给1/4的那种。

不“正常”有几个原因:

首先,相当多的咖啡师为了提高浓度和口感,使用1:15的水和面粉比例,少了15 ml。或者对于烘焙度较重的豆子,采用低萃取高浓缩的方法,水粉比较低,可能导致咖啡液较少。

其次,挑剔的咖啡师应该“控制”每一杯咖啡的质量。倒出一些时,他自己先尝了尝,手抖得比较厉害,掉了5~10毫升。

最后,一些不熟练的咖啡师为了防止冲泡结束时出现苦味,会捏捏尾巴。......

中国人有一个讲究,就是酒满茶的时候,敬酒要倒满,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以八分灌茶为宜,以防烧焦。咖啡怎么样?是酒还是茶?但是经过几分钟的煮沸,咖啡并不热。况且人家八分饱的茶是随时端上来的(如果你在茶见底的时候不续,潜台词就是你该滚蛋了)。

看来这咖啡不太满意,和尊贵的客人也不搭。

中国人喝茶还有一个规矩。对于两个以上的客人,端出的茶要呈均匀的茶色,以免有偏袒之嫌。我洗手比喝拿铁还不受欢迎?

是咖啡店服务行业,客户体验是第一重要的。咖啡的分量应该优先考虑客户体验吗?严格使用15克咖啡豆,生产的咖啡量因豆而异。这是客人适应咖啡馆的规则吗?

人们常说,教育顾客的目的是让他们了解咖啡,学会品尝咖啡,而不是教育顾客接受和遵守你家的规矩。咖啡的量和服务态度都是这样。

一个从业者怎么可能用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来本末倒置:先确定生产的杯子数量,然后再推回需要的咖啡豆数量?学校的咖啡老师只培训咖啡制作方法,并没有规定一杯手工咖啡要用15克咖啡豆。

说到这里,我突然对精品咖啡馆里那些富丽堂皇的咖啡杯有了另一种看法:是为了掩盖分量不足吗?高,不透明......

难怪现在用共享壶装手工咖啡几乎不可能了。毕竟200ml左右的咖啡液,也就是锅底,看起来很丑。

精品咖啡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鼓励分享。一壶香浓的埃塞俄比亚叶加谢菲尔德,几位客人每人一杯。喝完之后,他们会发出咕咕声,互相赞美。客人开心,咖啡师也开心。这很舒服。这也是为什么底部接收咖啡液体的底壶在洗手时被称为共享壶的原因。现在,接下来是锅底。为什么不分享一下呢?赶紧自己无聊吧。

当然,手冲咖啡的数量影响的是顾客体验,而不是口感或者质量,归根结底是咖啡店自己的事情;就像餐厅的菜品一样,咖啡的量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所谓的法定标准。我只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和期望:更多,分享。

咖啡馆自己设定上菜量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顾客体验?或者,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据我所知,一些精品咖啡馆一直在增加手冲咖啡的量。一杯用了18到20克的豆子,每份用了300毫升。

迷路的客人不会好心回来跟你打招呼。

结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958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