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羽佳个人资料(翟羽佳 宁波)

作者:翟羽佳(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翟羽佳个人资料(翟羽佳 宁波)

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媒体的发展赋予了文学新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学也在浩瀚的网络文学创作中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传统乡土小说开始了创作转型。在传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融合网络创造的“青春与都市文学”的新质,表达人们的乡村情怀和回归家园的渴望,勇敢担当起紧跟时代步伐的使命,形成网络乡土小说的新格局。

一些网络小说作家擅长描写幽深宁静的田园风光,使之成为年轻人通向舒适精神世界的通道。图为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北山乡跑马巷村风情,郁郁葱葱,自然闲适,令人向往。傅建斌摄/光明图片

在网络小说类别中,“农耕文学”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

如果说网络乡土小说形成了一种新的调性,那么它的起源一定是“农”。《农耕》是受战略网游模式影响的网络小说类型,一般与穿越、重生、空和系统等“金手指”结合。其创作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更倾向于基建类游戏,主角依托自己的根据地不断扩大势力,逐渐拓宽地盘;另一类更多讲述父母缺点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古代封建社会、现代不发达时期或现代乡村社会。主角以一个小家庭或村庄为背景展开故事,更注重细节和人物心理描写。自“农”,必有丰收。“耕”的本质在于渐耕渐得,即“生长-回报”模式的写作结构;读者需要一种从无到有的踏实感和成就感,也就是一种“正反馈”的系统收获。这类作品的主角有足够的拓展空间空和晋升阶梯。对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碰撞产生的现实问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是“农耕文学”情节叙事的核心驱动力。

“农耕文学”的规模不可小觑。根据多个文学网站的检索数据,仅“农耕文学”这一类的余本小说就有上百万本,产量和受众都是巨大的。无论是关于主角拥有可升级系统的系统流“耕作”,还是主角可以种植食物空的空流“耕作”,还是主角在多个位面间来回穿梭的位面流“耕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元素,那就是“金手指”的存在。“农耕文学”在叙事环节上现实与虚构相结合,乡土故事和奇幻情节嵌入其中。像游戏外挂一样的“金手指”降低了主角的生存难度,大大提高了主角的生存期待和生活感,从而让代入其中的读者有更多的空白空去想象未来,造就了网络乡土小说独特的审美趣味。

但在“农耕文学”的大部分叙事中,“乡土”是一种基于经验的错位文学空。相对于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它更倾向于表达田园幻想般的灵魂自洽。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刻意抛弃和脱离传统乡土审美的艰辛和贫穷,希望从乡土的虚幻意象中获得补偿和慰藉。“逃离喧嚣的城市后,理想的落脚点是富饶富饶的土地,在那里他们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因此,大规模、定量化的“农耕文学”以其对闲暇、日常虚拟存在的向往和个人对宏大价值的超前追求,扛起了网络乡土小说的审美大旗。

沉迷于桃花源的幻想让“农”空的价值缩水。

现代性的进程使城市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流动场所,城市化的发展使许多年轻人走进了钢铁大厦和钢铁城市,成为自由的“陌生人”。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分为两个极端:白天紧张忙碌的工作,晚上刺激的娱乐。一些城市居民难以思考社会现实,渴望身体放松和愉悦。于是,充斥着“金手指”、“酷点”、“趣味梗”的网络小说成为了他们通往舒适精神世界的通道,而本土景观则成为了“充电”空室。

在这个空的房间里,读者可以体验到城市缺席的生活细节,暂时缓解忙碌世界中的情感平淡,抚平科技世界带来的震撼和急迫。例如,在《我有一座山》中,主人公于飞因为工资低而被妻子看不起。离婚后,于飞回到家乡,在窗台上发现了神秘的东西。从此,他有了专门的空室,开始了休闲农业生涯。《农家仙场》讲述了主人公从繁华都市回到家乡的故事。技师李青云因为一场车祸有了一个神秘空的房间,他回到家乡开始了悠闲的生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神奇的事件…这样的“农话”比比皆是。由此可见,网络乡土小说从创作到阅读都有一个趋势:在后消费时代,人们在强化竞争本能的同时,越来越向往悠闲的乡土生活。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想象,总是离不开追求安逸感的心态。所以,当一种野趣悠闲的田园空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一种舒适的替代,沉迷其中也是合理的,一方面与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大团圆结局的情感相匹配,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人的农耕天赋和基础设施基因相匹配。

但是,这种精神空根本不是理想的乌托邦,而是一种桃花幻想。“农”作为桃花源想象的载体,不同于表达奋进的主题。它的阅读价值在于“逃避”,希望以不劳而获的手段抚慰个体现实视野无法实现的不甘心情,是主观力量在虚拟场景中瞬间膨胀的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认同成为部分城市青年的文化症候和精神困境。“丧”、“佛”、“平躺”是个体在外界环境下的自我消化,是对压力的消极态度。虽然“农耕文学”可以为这种自我妥协和否定提供一个出口,但其无限的隐蔽和错位也敲响了警钟。不应贬低奋斗拼搏的民族精神,不应让桃花幻想成为都市年轻人的灵魂皈依。直面现实生活,在困境中勇往直前,是网络乡土小说应该传承的文化信仰和责任,当下火热的现实应该成为网络作家创作的源泉。

亲情、社会责任、烟火人生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巧妙融合。

近年来,现实主义网络文学作品频频涌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部分网络乡土小说顺应了时代价值取向和文学原型的发展规律,也开始从[/k0/]的想象中回归现实生活。

目前,具有现实主义视角的乡土小说已经初具规模,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已经正式出版。粗略算来,网络文学网站中的现实乡土小说有近3万部。其中,有的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时代变迁,如《春风庆丰村的故事》、《汹涌黄河的新农村》等。有追求生活,讲励志人生的,比如《一无所有做主人》《我的乡土青春》;还有地方戏和农村故事,比如《乡镇十年》、《白镇纪事》、《圣明村》等。还有教育类的,比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手册》《再造中国乡村景观》。

面对网络现实主义的兴起,农村作为网络世界的一片全新土壤,给网络文学的审美体验带来了新的变异。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沉思”,数字虚拟现实带来了“超现实”的文学体验,故事的回归开始出现在网络文学创作的舞台上。网络乡土小说对资源、生态环境、人类未来、理想价值观等严肃话题带来更多的沉浸式参与。即使他们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穿越、重生、商战、言情”等刺激元素的窠臼,却展现出新的创作视野,带来新的阅读期待。青峰村的故事讲述了村里的第一书记肖光伟和很多驻村干部带领青峰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春风》以主人公徐晨光的视角,讲述了关山镇村干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日常工作。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汹涌黄河新农村”的大学生周红星回到东一村当村官,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的乡土青春》通过记录两兄弟在农村老家创业的故事,歌颂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田园幻想的层面,而是着眼于历史现实,让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获得体验时代变迁的体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烟火人生在网络文学世界中巧妙融合,实现了正义感。

中国人历来充满深厚的土地感情。乡村因其安静、纯真、富足,往往成为逃避世俗喧嚣的隐居之地。但是,无论是人造的“田园诗”,还是绿色的“赞歌”,文学的使命永远是现实的。虚拟的土地上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山海也不应该是“流浪”的家园,而是青春的奋斗场。回首往昔,乡土文学这棵大树已经深深扎根于人类历史的浩瀚空,它的枝干也将被网络世界的文学经验所覆盖。网络乡土小说正迎来接合生长的发展契机,呈现出新的精神指向。

《光明日报》(2022年01月22日09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941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