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请举例说明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什么?(结合实际论述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如果你是家长,当孩子质疑你的教导时,你会怎样?如果你是老师,学生反对你教的东西,你会怎么样?如果你是管理者,当你的下属质疑你的决定时,你会怎么样?你会感到愤怒,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如果你是家长,当孩子质疑你的教导时,你会怎样?

如果你是老师,学生反对你教的东西,你会怎么样?

如果你是管理者,当你的下属质疑你的决定时,你会怎么样?

你会感到愤怒,被冒犯,想马上踢这个家伙的屁股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是在用批判性思维来对待你?如果你用粗暴的态度拒绝他们,你可能会觉得干净很多。从此以后,你可能再也听不到这么难受的话了。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25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自己比作助产士。

亚里士多德说:“我承认我没有知识,我要把知识教给别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教人的知识不是灌输给他的。这是他已经拥有的。这些人已经有知识了,就像怀了“胎儿”一样,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我要给他们接生,帮助他们创造知识。”

亚里士多德的助产术就是使用“诘问”法,通过提问无情地揭露对方理论中的矛盾,动摇对方论点的基础,指出对方的无知。

在今天的互联网中,亚里士多德更像是一个“杠杆”,但正是这种杠杆精神,贯穿了西方整个文艺复兴的爆发式发展。#杠杆精华#

从15世纪到16世纪,大量欧洲学者开始对宗教、艺术、社会、法律和自由进行批判性思考。

首先,弗朗西斯·培根发声了。在《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书中,他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探究模式。

法国的笛卡尔认为,思维的每一部分都应该经得起质疑、批判和证实。

牛顿也对当时普遍接受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甚至把他的批评延伸到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

迄今为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的《礼记·中庸》中就提到了:博学、好问、有思、明辨、信。也就是说,做一个学者,首先要广泛学习,然后像囚犯一样审问所学,然后开始仔细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最后认真付诸实践。

作为科学家和学者,他们需要批判性思维,但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批判性思维吗?

下面说说生活中常见的10个观点。你认为其中有多少是正确的?

1.孕期听古典音乐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

2.消炎药可以杀死病毒。

3.人脑只开发了10%的潜能。

4.盲人对触觉非常敏感。

5.如果你碰了鸟,鸟妈妈就会抛弃它们。

6.食物落地后5秒内捡起。没有细菌,还是可以吃的。

7.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多重人格。

8.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永远面向太阳。

9.金鱼只有5秒钟的记忆。

10.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

以上10个观点都是经过研究和科学观察证实的,都是错误的。但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是把它们当做常识。

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接受信息时相信权威和经验,而不是批判性思维。

那么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呢?你首先要了解批判性思维的五个基本原则。

1.任何专家或权威意见都不能作为自动相信他的条件。但首先要看是否有很好的解释和证据来支持他所说的。看这个专家是不是这方面的人?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投入?我们不能相信名人说的每一句话。比如歌手开始讲历史,作家开始给你科普医学知识,等等。

2.越是颠覆性的观点,越要重视。在科学上,越是伟大的发现,越需要绝对的证据来支持。不要被这些颠覆性的观点吓到,然后全盘接受。比如有的广告说可以毫不费力的戒烟或者减肥。

3.任何“真理”如果不能被逻辑分析和实验所验证,就不能被称为“真理”。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如果不能通过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比如有些性格测试问卷提示只有第一次测试准确,第二次测试不准确。

4.注意偏差的存在。不是每个实验都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尤其是当验证的次数相对较少时。就像生活中,连续三个人告诉你同样的经历。如果你不去验证,你永远不知道你这样做是否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5.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应该更加相信证据,并准备抛弃错误的观点。运用批判性思维不会让我们变得偏执。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醒。

比如,当你的朋友表达一个观点时,你可以根据你的质疑提出反驳意见。如果你的朋友接受不了,但又没有其他证据,对你的反驳很生气,那么他的心胸不够开阔。但如果你的朋友马上提出了比你更可信的意见,而你却感到羞愧和愤怒,那么你的心胸就不会那么开阔了。我们对标准的把握要始终如一,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这是基本原则。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说出来。毕竟有些人说一些谣言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有时候,只要我们能把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保持在心里,就够了。

总之,一句话,不要让我们的大脑处于“我不想听到任何与我观点相反的东西”的状态。用批判性思维来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进步,而不是被自己的想法卡在原地。

最后,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糖和脂肪哪个对冠心病危害更大?

这就是本期的内容。如果你喜欢,请点击左上角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轻松心理学知识),这样你可以及时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学知识。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

本文为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1]丹尼斯·库恩《心理学导论——通向心智和行为的大门. 11e》

[2]菲利普·乔治·津巴多《心理学:核心概念与DSM-5更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924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