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是什么意思(了解背景知识的意义)

[作者说]我在不同的大学教了三四十年书,也教了很多各种课题的课程。所以备课和写讲义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但是,这样一来,从讲义到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包括我的

[作者说]

背景知识是什么意思(了解背景知识的意义)

我在不同的大学教了三四十年书,也教了很多各种课题的课程。所以备课和写讲义占据了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但是,这样一来,从讲义到著作已经出版了很多,包括我的两卷本《中国思想史》和我的三卷本《思想史研究课堂讲义》,原来都是讲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葛系列讲座》也是我从教以来给学生讲过的讲座集。分别是《亚洲史研究方法》、《学术史讲义》、《中国古代文化讲义》、《中国十大经典》。

给大学生常识;硕士生的方法;给博士生一个视野

我曾经有一句关于大学人文学科教学的话,“给大学生常识;硕士生的方法;很多朋友都引用了《博士生的愿景》,我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然而,毕竟,用这种方式真正上好一堂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写讲义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为了准备讲座,我经常用纸和笔写一份详细的提纲,然后在这些提纲上粘贴各种抄录史料或经历的签名纸;经过一两轮的叙述,这些花花绿绿、杂乱无章的纸张被转录成电脑格式的文本,然后打印出来,在上下左右各种文字注释,继续贴满打着补丁的签名纸。就这样,经过三五轮增删,就成了最后的讲义,等我把最后的讲义发完了,就不再给这门课了。为什么?现在写完了,我没有新鲜感了。这就像《世说新语》中王子猷在一个雪夜访问戴奎时说:“我心血来潮,但我回来了。我为什么要见戴?”其实一个好的讲师自己的旁白也是需要“走一遭,回一趟”的。一本讲义书教了几十年的东西,我真的做不出来。

毕竟讲义和书是不一样的。作品要有思想,要有新意,讲义最重要的不仅是要懂,还要有知识。《葛讲义集》收录了我多年来讲义的最后修订。该系列包括以下几种讲义,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国十大经典与宋代文学十讲》,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史讲义》,研究生的《学术史讲义:七课》,博士生的《亚洲史研究方法:聚焦近代东亚海》。将来如果有余力,可能会编一本博士生用的《中亚宗教、思想、文化交流》丛书出版。

重新界定“学术”/“学术史”的边界

《学术史讲义》是近二十年来我给研究生上的《中国学术史专题》课的讲义。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反复修改这个讲义。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改变目前文史类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如何让刚进入硕士阶段的研究生知道什么是中国奖学金,什么叫做“学术研究”?当然,学术史对于不同领域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但归根结底是观察前人做了什么,前人怎么做的,谁做得好谁做得差,谁的研究是典范,还有哪些课题可以做。

我希望在这门课中,研究生能尽可能地阅读最基本的历史文献和经典学术著作,我也希望他们能切实理解以下三点:(1)当前的学术心境和思考。这里所谓的“情绪”,可能是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社会和知识背景,激发了研究某个问题的冲动。这里所谓的“思考”包括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前提、趋势和方式,分析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查找材料的范围等。(2)能够知道中国学术界有哪些困惑和问题,会面临哪些学术瓶颈。不知道这个,就不知道往哪里推。(3)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中一些有影响的问题和话题总是来自欧美日而不是我们。

我们有一个习惯,把思想、文化、学术笼统地写进学术史,不管“学术”和“思想”。此外,总的来说,古轴心时代思想学术的独立与繁荣,秦汉大一统时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中古佛教的传入与思想界的变化,隋唐时期佛教的成熟,禅宗的兴起与三教的合流,宋明理学的兴盛, 朱成和王陆之间的学术分歧,清代考据学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所谓“学术史”和所谓“思想史”的书籍中找到。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经学即理学”传统观念的影响,仿佛谈思想不能“无根”,需要学术基础,学术和思想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大学对“思想史”和“学术史”没有一个合理、清晰、简单的定义。

然而,虽然中国古代的思想和学术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但在现代,学术和思想往往是分裂的。这种分化可以称为“现代性”。是现代让各个学科重新划分,让不同领域的知识重新呈现、组合、认知。因此,当中国古代经典和历史的子集在现代被重新划分为文学、历史和哲学时,许多混合在一起的古代知识、思想和信仰将不得不加以区分。所以我觉得学术史应该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什么是学术史?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学术史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个问题是有些人把学术史变成了怀旧,抒情,批判现实政治。比如对王国维的追忆,对陈寅恪的敬仰等等。这些有时代的合理性,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史,而是思想史(有人说是“生活史”或“精神史”)。现在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把学术史变成学术八卦史。现在各种学者的日记、书信大量出版,让一些人钻了牛角尖找漏洞,找章节找句子。当他们是学术史的隐士时,他们用放大镜在巨人身上寻找瑕疵,好像他们像习语说的那样沉迷于疥疮。

第二个问题是,学术史研究者往往缺乏对学术本身的把握,他们似乎总是在学术领域之外发表评论。很多人研究王国维,关注的是他的清身份,他的精神追求等等。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学问。比如甲骨卜辞的研究,辽金孟元史的研究。很多人也研究过陈寅恪,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当时学术界对于中古史和陈寅恪中古史研究的意义,更谈不上陈寅恪早期蒙古源流和佛教史研究在所谓“前流”国际学术中的意义。

第三个问题是研究学术史的学者对近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和近代中国的国际意义认识不够。事实上,中国学术史尤其是现代学术的许多问题,离开了国际学术背景是无法理解的。比如20世纪的满蒙回藏研究和西北西南民族研究为什么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等一下。

第四个问题是没有针对当前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领域、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学术史不仅是“史”,也是过去的“史”,更是一种为现在和未来推动学术研究发展的学问。

所以,学术史研究的意义,既不是“怀旧”(批判现实),也不是“褒扬”(见思奇),而是知道“代代相传的问题与方法”,大概在四个方面:

1.通过学术史,了解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现代学术”是如何从“传统学术”转化而来的?2.透过学术史,这种“学术转型”的背景和动因是什么?是域外刺激,还是学术体制的改变,是新材料新方法的推动,还是政局和国际环境的作用?3.通过学术史了解当前的学术研究动态、理论和方法。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应该改变的?4.通过学术史,未来学术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问题和“增长点”的学术领域是什么?

我用了四个“通学术史”来说明学术史也是上岸的木筏,是“得了鱼忘了赏”的“木筏”。学习学术史的最终目的是知道如何做学术工作,而不仅仅是把学术史讲一遍。

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

要学好中国学术史,要把重点放在基础文献的阅读上。其实精读文献是老传统了,只是现在学术界浮躁。很多同学习惯看各种“文选”、“参考资料”、教材,却不知道这些东西其实是别人筛选、挑选、咀嚼过的二手货。现在很少有人认真阅读完整的原著文学,所以关于文学的常识并不多。

我觉得还是要看现代重要的学术著作。首先,它们是构成现代学术史的基本文献。在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顾颉刚、傅斯年、陈寅恪等人应该好好看看。至少,他们要选择重要的、经典的东西来看,大致了解现代学术史的来龙去脉。其次,我们可以学习以前的学者是如何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写论文、“学法”的,学习这些好的作品,哪怕他们写的“只是其中之一”。

其实在所有的研究领域,我们都会涉及到现代人的研究,所以还是需要有一系列现代学术史的知识。否则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要用现代的眼光、方法、取向、规范去研究这些传统的学术领域。在“现代学术”的阅读部分,我选取了八位重要学者作为新史学的倡导者(梁启超)、近代史教科书的编写者(夏曾佑)、用西方方法整理中国知识(胡适)、新史料新问题的发现(王国维)、现代性与客观性的历史(顾颉刚)、作为史料与民族主义史的史学(傅斯年)、中国学术。我想让你看看中国的现代学术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要用这种现代的学术手段和视野去研究古代的思想学术和文化?细读之后,你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传统与现代学术方法嫁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所、历史系文科资深教授葛赵广)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8634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