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christmas(lonely chrismas)

文|张震·德里克

lonely christmas(lonely chrismas)

圣诞快乐

孤独寂寞的圣诞节

我想知道我应该把我的祝福给谁。

爱情被我们绑着。

孤独寂寞的圣诞节

圣诞快乐

我能把卡片送给谁?

心碎得像街上的纸片。

——陈奕迅的圣诞结

在今天这一期的《心理时差-圣诞特刊》中,选君在写作前就建了一个歌曲播放列表,按下了“全部播放”键…

我也邀请你戴上耳机。一起朝着这条注定不一样的圣诞之路出发吧。

圣诞节,一个原本应该在寒冷的冬天充满温暖、欢乐、圣诞老人的笑脸和惊喜礼物的日子。

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由谁给这个节日涂上了悲伤的色彩?让我们从一个投票选择题开始…

看完大家的投票结果,下期评选将分三章逐一揭晓正确答案。

01 圣诞节:一个比情人节更适合分手的日子?

圣诞节是一个更好的时间吗

比情人节更适合分手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图:

资料来源:InformationIsBeautiful.net[1]

上图是美国统计信息网Information is Beautiful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根据脸书用户档案中“恋爱状态”一栏的变化,以及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个人状态(如“我分手了”、“我失恋了”),统计人员编制了这张“失恋时间表”。

脸书,我不需要对此多说什么,是吗?虽然很多国内朋友上不了这个网站(原因你懂的),但它是一个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你可以理解为外国人的“微信朋友圈”或“微博”。

结合这张图,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投票中的选项A。答案很明显:

失恋和分手的高峰不在圣诞节,而是在圣诞节前的两周到圣诞节和元旦的两周。

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圣诞节本身会引起情侣之间的矛盾,而是在圣诞节,情侣们平日里积累的一些小摩擦迎来了大爆发。

一位负责统计这一数据的研究员说:

“如果你还把ta当成你的男/女朋友,那么和ta一起过圣诞节就是承诺的象征。”

所谓“爱的承诺的象征”,就是很多普通的小细节,在圣诞节似乎都有了特殊的意义:

冬天在街上牵着ta的手,在寒冷中相互靠近取暖…这些小动作才是两个人“在一起,给对方支持和温暖”的精髓。

好吧,这些温暖的小动作,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温暖,但就是在这一天,很多情侣突然觉得,“我好像离ta没那么近了”。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做不到?为什么我不想和ta亲近?ta不适合我吗?圣诞节这么冷,不跟ta牵手,怎么跟ta取暖?……”

这样的想法和疑惑越来越多,然后…然后就没有了。

让我们去欧洲和美国,圣诞节的发源地。在那里,这种“爱情象征”就更重要了,因为圣诞节是西方文化中相当于春节的盛大节日。

“你的对象?你要去哪里?你什么时候带回去给父母?”这种问题,我们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被“折磨”的,而在国外,是圣诞节,是全家人团聚的时候。

一位受访网友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我想分手,但是我觉得在圣诞节分手或者分手会特别残忍。另外,如果我们在圣诞节那天再分手,会让家人和朋友知道,那会超级丢脸,所以最好在圣诞节前分手。”[2]

现在大家都明白为什么12月中旬到圣诞节这两周会出现“失恋分手高峰”了。

如果把春节和圣诞节的日期倒过来,朋友圈和微博里“我失恋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日期会是春节前两周吗?

选君在国内没有找到类似的数据,但希望没有。

圣诞节,这是一个宣扬“思考爱情”的日子。这种思考的结果,如果分手了,自然会很沮丧,但是有思考总比没想清楚就继续下去好。

这种令人沮丧的想法通常是抑郁症的开始。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圣诞节和抑郁症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02 圣诞综合症,圣诞节的专属抑郁情结?

圣诞综合症=抑郁症?

国外有很多媒体,一直把圣诞节和抑郁症相提并论。在这些媒体中可以找到许多“专家意见”:

“圣诞节在冬天,寒冷会让人不开心。再加上圣诞节期间,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检查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爱情方面的成就,所以朋友和亲戚的存在实际上并不温暖而是更有压力……”

这些“专家”还发明了一个术语,叫做“圣诞综合症”。[3]

多亏了他们,人们逐渐开始在脑海中画出等号:

圣诞节=寒冷=压力=抑郁。

这种“圣诞综合症”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还是一门伪科学?

我们来查阅一下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公认的权威诊断手册:DSM(精神障碍患者诊断与统计手册)。在最新的DSM第五版中,有这样一种疾病:

“季节性情感障碍,简称SAD”[4]

悲伤,连这个词本身都透露着一种悲伤。

这种情绪障碍不是普通的抑郁症,而是特指情绪随季节变化,有规律地产生起伏的那些状态。

SAD患者会随着冬季的气温进入“大萧条”,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睡眠减少,难以愉快地与亲友相聚,与欢乐的节日气氛格格不入。

冬季运动量和日照量的减少是导致SAD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有一些SAD患者天生缺乏一些特定的激素等原因。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体育锻炼、大量的阳光照射(以及直接在医院进行人造光洗礼)和适当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大部分症状。

所以SAD和抑郁症是完全不同的,文章开头的B选项自然是站不住脚的。SAD是特定环境和时间下的短期状态,而抑郁症是患者需要长期与之抗争的恶魔,最终可能无法战胜…

所以媒体广为宣传的“圣诞节=抑郁症”是赤裸裸的伪科学。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伪科学在媒体上的传播:

“像圣诞节和元旦这样的节日是自杀率最高的日子。”

03 主动走向生命的终结:自杀倾向者送给自己的“圣诞礼物”?

圣诞节自杀率:真相还是神话?

你在国内外媒体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吗:

“圣诞节又要到了。这是一年中自杀人数最多的一天。你或你身边的人最近有没有行为异常?平时他可能还撑得过去,但可能撑不过圣诞节!赶紧求救!”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权威数据,50%-60%的线上和线下媒体在圣诞季传播了这种“伪科学”,给全世界人民制造了各种错误认知和圣诞恐慌。[5]

事实呢?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来源: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6]

这幅图揭示了两条重要的信息:

圣诞节,元旦,或者整个冬季……谁说寒冷的天气会导致更多的人自杀?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真实数据显示,冬季是自杀率最低的季节。

然而,冬天过后,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自杀率开始攀升。

这是怎么发生的?心理学家告诉你:

①抑郁情结缺乏适当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还记得刚才的伤心吗?当时我们很乐观:“只要悲伤的患者得到积极及时的治疗,就可以……”问题就出在这个“只要”上。

数据显示,冬季期间,每年节日前后,心理门诊和医院精神科的患者数量并没有增加。那么这些要到冬天才会抑郁的伤心病人在哪里呢?是谁在给他们提供这种“只要得到就能恢复的必要帮助”?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中国自杀现状及对策》中有一组数据:在中国的自杀者中,63%的人患有精神障碍,其中80%为抑郁症,只有9%的人寻求过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专业帮助。[7]

在中国,93%的自杀者从未看过心理医生。每年8万例自杀未遂者中,只有不到1%的人进行了心理评估,社会也没有给予抑郁症患者足够的帮助和干预。[8]

可想而知,这句“只要悲伤的患者得到积极及时的治疗”中的“只要”真是要命。

②“高危人群”容易受到节日环境的刺激。

在假期,我们被朋友和亲戚包围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支持度和存在感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更不容易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如果出现过激行为也更容易被周围的人注意到并得到进一步的帮助。[9]

但也有一些“高危人群”,他们可能已经对工作、学习或爱情生活不满意了。圣诞节的时候,一边和亲朋好友聚会,一边听别人说“他们过得多好”(哪怕对方装得很体面很到位),也要假装自己“也过得很好”。

当假期结束,又回到忙碌平淡的生活中,再加上身边的人际支持突然减少,可能会做出自残的过激行为,不能被家人朋友迅速发现并及时提供帮助。

所以,虽然文章开头投票题中的C选项并不靠谱,但圣诞节后不断增加的自杀率比冬天的无情更让人难过。

愿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不要在圣诞元旦的欢乐气氛过去后,随着折线图中的春天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写在最后

今天是圣诞节。今天的“心理时差”是圣诞特刊。

“精选君,你TMD有病吗?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关于失恋分手、抑郁自杀,你有什么想说的?”

的确,这样的圣诞特刊,没有圣诞老人的笑容,没有红色的喜庆,也没有甜品和礼物,但Chosen君知道,越是欢腾的日子,越会让人感受到无比的煎熬。

对于这样的你,选君想送上最真诚的关心和最温暖的拥抱。

而那些没有陷入困境,觉得身边没有被困者的朋友,请小心。多少次,当我们看到一个生命陨落,我们会困惑地哀叹:

“Ta平时阳光开朗。昨天,我们一起玩火锅玩得很开心。今天怎么了…TA为什么这么辛苦?我不明白?!”

是的,只是因为你不懂!不要在失去重要的亲人朋友后才发现:你今天对ta的理解和你当初对ta的理解一模一样。

其实你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对你很重要的人。

而那些不能和心爱的人牵手逛街,不能在圣诞节互赠礼物的人,选君想告诉你:

振作起来,2018年快到了,情人节也不远了!

梁静茹在歌中唱道,“其实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会过。”

而真正了解自己和ta的人,会在一段感情走到尽头的时候真心祝福对方:“分手快乐,请你开心,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不如从2018年开始,做更好的自己,在遇到下一个爱的ta时,更用心的对待下一段感情。你,你能做到吗?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我们为爱承受的痛苦,会是一辈子的记忆。

从今天开始,学会更好地爱自己珍惜的人,更珍惜自己。这可能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了。

世界和我爱你。

圣诞快乐。

—— —— ——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

[1]麦克坎德莱斯博士;Byron,L. on InformationIsBeautiful.net:根据脸书状态更新的分手高峰时间。

[2] Katrandjian,O. (2010年)。这是单身的季节:节前分手。abc新闻。

[3]网易新闻(2010):《圣诞综合症》。

[4]维基百科:季节性情感障碍。

[5]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假日自杀:事实还是神话?

[6]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通过安纳伯格公共政策中心:每月平均每日自杀率。

[7]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中国自杀现状及对策。

[8]百度百科:中国自杀率。

[9]赫夫利克,《今日心理学》。(2013).假日自杀率揭开假日自杀率的真相。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一心理精选”ID: yixinlijx

想多了解自己和心理。

请继续关注“一心理”头条号

《世界和我爱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782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