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锡老婆(普宁毒王陈炳锡)

毒品一度让中华民族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深渊,两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因此,中国人民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有理由痛恨制毒贩毒的罪行。

陈炳锡老婆(普宁毒王陈炳锡)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极为严厉,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然而,在暴利的诱惑下,仍有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从事制毒贩毒活动。最可笑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最大的制毒贩毒团伙,主犯,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的罪行辩护,说他制毒是为了给鸦片战争报仇,他制造的毒品没有卖给外国人。当然,这只是他自己承认的胡说八道。

刘招华口述

这个“爱国”的毒贩就是刘招华。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个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说到曾经央视拍摄的一部禁毒电视剧《黑冰》,王在里面成功扮演了一个伪装成民营企业家的毒枭,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

1965年,刘招华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他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靠向父亲做豆腐为生。

刘招华一生中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即使他独一无二的优点和使他万劫不复的缺点。这就是“聪明”和“大胆”。

刘招华多聪明啊,在学校里,他是一个非常调皮、好动的“孩子王”,但这并不影响他优异的学习成绩。他感知力极强,只要花一点力气读一本书,就能取得好成绩。也许这是一次合作。刘招华特别喜欢能产生千变万化神奇效果的化学。凭借其非凡的天赋和浓厚的兴趣,刘招华曾获得省化学竞赛二等奖。

刘招华以前的奖项

12岁时,刘招华的父亲去世,母亲过度劳累,几年后因病去世。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迫使刘招华在大二时辍学打工。

18岁时,刘招华参军,进入福建武警边防支队。聪明的他很快被提拔成了排级干部。如果他按照正常的人生规划,在部队里按部就班的晋升,或许是一种靠谱而理想的生活。

然而,这不是刘招华想要的。自幼家境贫寒,这使得刘招华对财富有着超乎常人的渴望。他想早点赚大钱,过上人人仰望的富足生活。但是军队干部要服役15年才能转业,也就是说他要在单调的军队呆15年才能赚大钱!刘招华无法忍受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刘招华的情报开始被用在不正当的方面。

为了尽快复员,刘招华想出了一个“违纪”的歪主意。他故意挪用公款,数额很小,只有一百四十五块,属于严重违纪,不足以触犯法律。

就这样,在所有战友的困惑和惋惜中,刘招华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调入福安市人民法院,担任司法警察。

工作期间,荣立“三等功”,是法院“先进工作者”。然而,刘招华心中想赚大钱的愿望总是让他心烦意乱。

刘招华

这时,刘招华的命运终于开始好转。当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就连刘招华所在的朝廷也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来招徕外商,精明强干、经验丰富的刘招华被委以重任。

在招商过程中,刘招华必然要接触大量的外商。刘招华也希望在生活中遇到一个高尚的人,引导自己走向成功之路。这是刘招华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他真的是一个高尚的人,刘招华也会走到另一端。不幸的是,刘招华遇到了一个罪人。

1995年,他认识了广东毒贩陈炳锡。在一次晚宴上,陈炳锡神秘地拿出一小块冰糖,并告诉刘招华它值几千美元。

刘招华立刻被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迷住了。陈炳锡告诉他,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也就是现在俗称的“冰毒”。

作为一名法警,刘招华并不介意自己处于犯罪边缘,但他担心的是它的制造技术。当得知这种东西只能用市售的化学原料而不是传统的药物原料来生产时,刘招华这位“化学天才”顿时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道路!刘招华立即决定与陈炳锡合作制造这种病毒。

刘招华档案馆

于是由陈炳锡出资,刘招华负责生产,刘招华的化学天赋终于派上了用场。原来这种毒品的原料已经被国际警方普遍视为“管制原料”,不容易大量购买,也容易暴露。

刘招华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他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经常“好学”查阅高校的科研状况。最后,他发现用甲胺、盐酸等化学原料制造甲基苯丙胺,这些原料更便宜,不在警方管制范围内。刘招华首次生产30多公斤甲基苯丙胺,纯度达99%!这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有了这种技术,刘招华生产甲基苯丙胺不是以千克为单位,而是以吨为单位!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10月到1999年10月,他一共制造了31吨甲基苯丙胺!疯狂赚3100万,比世界上任何贩毒集团都多!

刘招华确实是最大的毒枭。当时,世界公认的最大毒枭是墨西哥辛纳亚集团的头目古兹曼。他得知国内有人可以用极低的原料和工艺生产甲基苯丙胺,十分惋惜,想联系他,希望重金聘请这个制毒天才。

可惜当时没有沟通渠道,不然东西两大毒枭对世界的危害更大。

长期在武警部队服役的刘招华深知中国对毒品生产和贩运的严厉打击。于是,他决定生产的毒品主要通过福建发达的“走私贩”等渠道销往国外。

刘招华也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他在家乡福建、广东晋宁、更远的宁夏银川建了毒品加工厂。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弃厂而逃。因此,尽管警方几次捣毁这个毒品加工厂,刘招华还是多次设法逃脱。

1999年,刘招华成功将银川加工厂走私的毒品走私出境。他的两个下属被警方逮捕,最后交给了刘招华。

已经当了六年五年武警法警的刘招华,其实早料到自己随时可能暴露,所以当得知两人被捕的消息后,刘招华立即开始潜逃。当广东警方在机场、火车站、主干道布下重围时,他狡猾地骑着自行车,像一个普通农民走在小路上一样逃离了广州。

用这种最简单但最安全的逃跑方式,刘招华一路向北。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拿出了自己用来准备出逃的巨额存款,共计3100多万。按照普通人的思维,在90年代,拿着这么巨量的钱,找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让我老婆过普通的生活,那就不值得了。

然而,刘招华的“大胆”再次让他不甘心失败,他想继续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招华一路来到青岛。他可能想过普通而丰富的生活,因为他曾经在青岛承包过彩票站,经常去大学咨询化学“课题”。他出色的化学知识受到大学教授的推崇,甚至经常被聘请到大学任教,可以算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黑色幽默。

刘招华稳定的生活只持续了不到一年,他因为无法忍受平凡而离开了。他下一步会去哪里?刘招华找到了一个“半仙”并为他计算了一下。半仙告诉他,他的五行缺木,要找一个有“木”的地方,才能转运。

于是,刘招华化名“李森青”,选择了广西桂林东山再起。

2004年,他以投资红豆杉林场为名,承接了大量的荒林。极度贪婪的刘招华为什么要从盈利周期最慢的林业做起?说到第一个原因,很可笑。相当迷信的刘招华还不忘自己的“五行缺木”,所以现在做林木生意还是很幸运的。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用广西最常见的喀斯特洞穴,在林场的掩护下,在洞穴里继续制造甲基苯丙胺。

尽管刘招华隐姓埋名,他仍然不忘结交朋友,到处露脸。他甚至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因为他“勇敢”地抓住了小偷,这显示了刘招华的安心。就在刘招华要梦见桂林一个山洞里的毒枭的时候,公安部的A级通缉令下达到了桂林。

2004年11月的一天,刘招华和一些商业朋友在一家酒店打牌。他身边的电视机在随意播放新闻,没人在意。

就在这时,银屏上播放了一条关于警方通缉令的新闻,出现了通缉犯的正面照片。一个朋友无意间瞥了一眼银幕,对刘招华说:“李老板,你看电视上这个人怎么跟你有点像!”

刘招华扭头看着电视屏幕,直觉热血上涌!电视上的通缉犯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然而,刘招华非凡的勇气在这一刻救了他。他依然淡定地笑着,好像也被逗乐了,问其他人:“你们也这么认为吗?”

或许是刘招华的不动声色打消了别人的疑虑,又或许是刘招华的从容洒脱表情很可怕,征服了几个人。

几个人甚至说:“不,不”

就这样,刘招华继续悄悄地出牌。几个人散去后,他迅速逃离,可见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

知道刘招华桂林呆不下去了,他很聪明,在逃跑前又戏弄了警察一次,于是主动给警察打了个电话,说:“公安局,我是你们要抓的刘招华,我在一个山洞里。请来。”

当警察来到山洞时,果然,洞壁上写着“刘招华来参观”的字样,但是空没有人在那里。

俗话说,做错事就要上吊。刘招华自持的小聪明和一次次侥幸,狂妄地嘲讽警察控制不住自己,岂不是痴人说梦?

在全国警方的全力配合下,2005年3月5日,终日东躲西藏的刘招华终于在福建福安一间破旧的房子里被抓获。等待他的是一场公正的审判。

一审二审之后,刘招华在法庭上突然语出惊人,说自己在银川、宁夏等地办厂,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自己一个人去的,算是贡献。

不仅如此,他还声称自己制毒是为了给当年的鸦片报仇。他所有的毒品都销往国外,所以他应该是一个民族英雄。另外,他被抓后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事实。具有自首和立功表现,请求二审依法从轻处罚。

但是,这些防身的话终究逃不过眼睛。

2009年9月15日,刘招华被押赴刑场,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时年44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7039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