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旭主教(丁绍光老师)

1954年7月22日至8月6日,中国基督教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图为会场。

丁光旭主教(丁绍光老师)

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和洪水灾害打破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平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就,抗洪救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基督教界也为疫情防控、防洪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坚持“双暂停一延迟”,有效防止了因教堂集会和宗教活动引发的疫情扩散。疫情期间,广大教牧工作者和信众捐款2亿元。在抗洪救灾方面,基督徒积极捐钱捐物,表现了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勇往直前的爱国精神。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中国的基督徒会有这么高的爱国热情,这与三自爱国运动70年来持续不断的爱国教育有关,也是改变“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的“洋教”的结果。如此美好的见证,是三自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果。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和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40周年。70年来,中国基督教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实现了“推动一个中国人自己主持的中国教会”的期望。今天,“三自”原则深入人心,神学思想建设不断推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中国化步伐坚定有力。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历任教会领袖、牧师和工作人员如吴耀宗(1893-1979)和丁光训(1915-2012)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为什么要发动三自爱国运动?

从自力更生运动开始,对中国“三自”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止。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传教士在这些条约中植入了传教条款。此外,他们热衷于掩盖诉讼,强行购买房屋和土地,有的甚至直接参与情报收集等殖民侵略活动,引起人们的仇恨,甚至频频教案。有研究资料显示,鸦片战争后80多年,各地的教案多达600起。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宗教计划,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事件”,也是“许多重大涉外事件的导火索,是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掠夺更多殖民权益的借口”。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国列强侵略和一些传教士恶行的总爆发,这使得一些开明的传教士不得不反思他们以前的传教策略。

中国基督教的有识之士,为教会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意识到基督教作为“洋教”受到国人的批判,开始提出“自立”的主张。1873年,广东自力更生运动的先驱陈·(1840-1882)创建了“广东中国传教会”,并设立了中国传教会。他说:“此道为天,在外国为外国,在中国为中国。我们要自己设会,自己传法,才不至于被称为洋教。”余国桢(1852- 1932)是上海一位自立门户的领袖。1903年与谢鸿运(1873-1916)、高凤池(1864-1950)、宋耀如(1863-1918)等组织“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教会的所有成员,不分彼此,不分地域,都会和几个同志团结在一起,打成一片。“青岛的刘守善(1863-1935)在自力更生运动中也很有影响。1901年开始组织自立协会,但规模不大。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认为“国体要更新,信仰要自由,急需利用时机努力发展”。1913年,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成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基本实现了自立。五卅运动爆发后,开封内地基督教徒宣布与英国传教会决裂,成立“中国开封基督教会”,并大声喊出“为国家人格而战,为教会人格而战,为基督徒人格而战”的口号。自力更生运动是基督教在中国近代最早的尝试。

20世纪20年代,“无基运动”的爆发再次强烈冲击了知识界的基督教。表面上看,导火索是定于1922年4月4日至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学生联合会第十一届年会遭到反对,而深层原因则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下,知识分子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影响,再次将矛头指向基督教。这场运动持续了六年,几乎所有持各种政治观点的人都加入了进来。虽然有一些基督教学者进行了辩护和辩解,但更多的基督教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本土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包括程景毅(1881-1939)、赵(1888-1979)、吴磊川(1870-1944)、许(1892- 1944)、(1891-1947)、谢富亚(1892-1944)

中国成立后,基督教是否会与帝国主义断绝关系?是否应该承担起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的责任?说到底,是不是应该拥护和热爱新中国?成为摆在教会面前的一个关键选择。周恩来总理曾指出:“中国人民对基督教印象不好,称它为‘外来宗教’。他们认为基督教与帝国主义侵华密不可分,所以反对基督教。”在总理周恩来的启发下,吴耀宗等教会领袖发起了三自改革运动。到1954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中国教会初步实现了主权独立,基本实现了自治、自养、自传的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恢复和落实。为了加强教育行政的指导,1980年在中国第三次基督教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中国基督教协进会。丁光训主教提出逐步将中国的教会从“三自”转变为“三善”,即治愈、养育和传播。“三自”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按照“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已成为大多数基督徒的共识。1998年11月,“晋安会议”通过了丁光训主教倡导的《关于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神学思想建设是一场更深层次的三自爱国运动。

在我们教会,三自爱国运动一直是代代相传的。在吴耀宗、、罗冠宗(1920-2011)、韩文藻(1923-2006)、季(1932- 2019)、等不同时期教会领袖的领导下,中国教会的“三自”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与实践》白皮书,宣布中国现有基督教徒3800多万人,教堂和聚会场所约6万处。“三自爱国运动最大的成就是,它使中国的基督教不再是帝国主义利用的工具,改变了人们对基督教的看法,使曾经充满教派甚至互相攻击的中国教会,按照互相尊重的原则实行联合礼拜,进入了‘后教派时期’。‘文革’后,帮助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收回房屋,开办教堂,重印圣经,出版灵修书籍,开办神学。

二、什么是三自精神?

随着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的临近,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三自精神?我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三是中国基督教界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中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精神,三是适应时代在中国办好教会的精神,三是中国积极探索中国化基督教会的精神。自我精神之所以能代代相传,除了摆脱“洋教”的表象,也是办好我们教会的唯一正确途径。“三个一”的核心是独立,“三个一”的本质是爱国爱教,“三个一”的基础是促进团结,“三个一”的目的是办好教会。正因为如此,按照“三自”原则办教会,得到了广大牧师和信徒的支持。

1.第三,中国基督教领域的爱国精神。

中国的基督教历来有爱国主义和支持进步事业的传统。除了思考教会本身的未来,前面提到的自力更生运动和自我反省也是爱国主义的一大动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极大地触动了一些基督教知识分子,以爱国为荣成为基督教的一种时尚。范(1866- 1939)在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先爱身”、“先爱家”、“先爱社会”的思想。溥任(1887- 1974)也说:“如果我们不能忠于中国的人民,我们能忠于天上的人民吗?耶稣若使弟子为道受辱,闻之,而绝闻而毁山河他国”;刘婷芳认为:“中国的基督教会…..他的首要任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让社会重生。他的组织和计划要以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基础,要契合中华民族的心理”。

中国在基督教领域的爱国主义也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他说:“自五四运动以来,基督教中就有进步人士。在中国革命期间,他们同情中国革命。例如,在大革命期间,基督教青年会和其他宗教团体中的进步民主人士涵盖了一些从事工人运动的革命者和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基督教青年会和其他宗教团体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基督教进步人士同情并参加了反蒋反美斗争,反对独裁和内战,受到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迫害。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后,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有宗教界的进步民主人士参加。在全国基督教人大第一个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基督教爱国主义史迹陈列室”里,陈列着许多这样生动的例子。

1955年2月26日至3月4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分组讨论。

三自革新、三自爱国运动的开展,是中国基督教选择爱国道路的集中体现。《中国基督教努力建设新中国之道》(简称“三自宣言”)强调,“中国基督教教会和组织全力拥护共同纲领,在政府领导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努力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繁荣的新中国。《三自宣言》发表的当天,《人民日报》就发了一篇题为《基督徒的爱国运动》的社论。社论说,我们欢迎基督徒发起的自治自养自传运动,这是基督徒应有的爱国运动,使中国的基督教摆脱帝国主义的影响,走向宗教化。自力更生是爱国运动,这个定义很明确。为此,吴耀宗先生曾豪迈地说:基督教改革运动是“使其脱离西方社会传统的影响和旧社会思想的羁绊,恢复耶稣福音的本来面貌,使基督教成为新中国建设的积极力量”。

三自爱国运动70年的历史,是一部与祖国和人民同心同德同行的基督徒和团体的爱国史。正如Xi·仲勋同志所总结的:“历史证明,中国基督教实行三自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的基督教徒和信教群众可以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国的基督教事务。”

2.第三,中国独立基督教会的精神。

独立自主办教会,关系到教会的主权,关系到“三自”的核心。中国的旧教会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洋教”色彩,是“基督教在中国”。因为不同的传教背景,教会脱离了中国文化,分属于不同的家族,相互批判。三自爱国运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面貌,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大家都放弃了宗派隔阂和成见,按照“团结如一”的圣经教导实行联合礼拜,在三自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实现了大团结。这是三自极其可贵的成就。所以罗冠宗先生曾经提醒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中国教会的主权”。在中国建立和维护基督教自我,即使之具有中国特色,而不是作为西方传教的传教点,是多少代基督徒的期望。自爱国运动使之成为现实,至少在组织形式上,成为中国独立自办的基督教会。

自诞生以来,它一直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不仅被国内外敌对势力“抹黑”“抹黑”甚至“诅咒”,国内一些基督徒也不理解。改革开放后,西方政治势力打着宗教人权的旗号,极力攻击中国的宗教人权状况,希望摧毁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和我国教会的独立精神。尤其是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加紧了对基督教的渗透。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和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密切关注中国的宗教人权,连续21年在所谓的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将中国列为“特别关注国家”。洛桑世界福音派大会后,一些国际组织与中国一些民间聚集地联系密切,希望整合力量反对两个基督教协会和政府部门,以扶植中国反政府势力。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利用宗教打压中国到了极点。2018年7月和2019年7月,举行了两次促进宗教自由部长级会议,设立了国际宗教自由基金,资助国际宗教自由活动,支持所谓受迫害的宗教人士。2020年5月,台湾省长老会和其他人权团体联合发起了宗教自由国际论坛。蔡英文和美国在台协会(AIT)总干事应英杰都出席了。这种宗教问题与“独立”融合的新动向值得特别警惕。

近年来,他们深入内陆和边境地区,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甚至西藏这些过去基督徒很少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其中有来自韩国的邪教组织,如新天地教会、安尚宏教会、马哥楼教会、伯里亚派、上帝教会等。,都在中国很活跃。在这次疫情中,李万喜的新天地教堂因为新冠肺炎的聚集性感染而引发众怒。

以上情况说明,广大牧师和信徒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其基督教信仰的表象所迷惑,警惕其背后的政治动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独立这根弦。正如曹圣洁牧师所指出的:“教会必须由自己的信徒独立经营,教会的主权必须掌握在自己的爱国信徒手中,这样教会才不会被外国势力所利用。”好,思妍!

3.第三,中国基督教与时俱进的办好教会精神。

基督教之所以成为普世宗教,与其在不同时代的适应性有关。基督教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跨民族、跨地域的交流史,也是一部信仰的本土化和地方化史。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基督教产生以后,保罗特别强调适应性。他总结为:“我要成为我所成为的”(林前1。9: 22).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与其说是对教廷的抗议,不如说是对民族社会文化的适应。我们注意到,当马丁·路德举着“唯独圣经”的大旗时,他要做的就是把基督教“德国化”,于是他首先把圣经翻译成了国语——德语。英国圣公会离开教廷时也是这么做的,由其形成的英语“钦定版”至今影响广泛。基督教的生命力在于它对不同制度、文化和社会的适应性,中国的基督教也不例外。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三爱国运动开展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督教有了一定的发展。近年来,基督教信徒的数量从快速增长逐步稳步增长。总的来说,中国基督教走的是三自爱国之路,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基督徒也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的人物、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不同领域的带头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说到办好教会,西方人往往有一个误区:他们的唯一准则就是按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来运作。只有这样的政府是好的,教会才能支持它。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无神论政府不可能善待宗教。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丁光训主教说:“一些西方基督徒指责我们不反对共产党,在与共产党打交道时缺乏斗争精神。他们一直认为共产党作为无神论者会迫害甚至摧毁宗教,基督徒毫不犹豫地与之抗争,甚至殉难。我们没有接受他们的意见,轻易地不顾教会和国家的利益,要求信徒‘殉难’。只要基督徒和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只要我们有空继续崇拜、见证和教会生活的空间,只要统一战线内部关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的对话和协商渠道保持畅通,我们就没有理由敌视无神论者。”我国教会有自己的情况,适应新时代,按照“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当前,中国的基督教正走在世界前所未有的变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这样的机会是我们按照“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机会。爱国运动以来的70年,是与祖国同甘共苦的70年。70年来,我们实现了共同崇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两会制度。广大基督徒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绝大多数基督徒遵纪守法,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这次疫情中,基督徒按照“双暂停一延迟”的要求,顾全大局。正如王作安同志所言,“宗教界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展现的大局观念、法治意识、科学态度和大爱精神,丰富了新时期宗教界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参与抗击疫情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国坚持中国宗教方向、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内在精神动力。”经过70年的努力,“三自”原则日益内化为中国教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支柱。基督教在中国的好故事也在普世教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4.第三,中国基督教会积极探索中国精神。

第三,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中国化的基督教在中国的道路。丁光训曾说,“就教会而言,三自只主张教会的中国及其发展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在中国的中国化已经开始了。三自爱国运动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实践基础,神学思想建设是中国化基督教的关键,中国化基督教的基本要求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自爱国运动从教会和社会实践上为中国基督教神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98年“济南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后来在神学思想建设上形成了一些共识。神学思想建设是三自爱国运动的深化,是更深层次的三自爱国运动,是三自理论的神学升华。这一切都是基于三自爱国运动的实践经验。

通过三自爱国运动,我们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独立,而在神学思想上,西方殖民神学和当代新保守主义神学对我们的牧师和信徒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在神学上独立,那么基督教在中国的中国化就会沦为空,就不会有真正的“中国基督教”。那么,建设一个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和谐健康的中国教会的愿景将难以实现。

自律不仅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重大的神学意义,因为它的根本目的是办好教会。总结三自爱国运动70年的历史,就是要让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的道路行稳致远。我们走了一条符合圣经教导,有中国特色,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条道路是积极探索和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条成功的道路可以视为宗教领域的“中国模式”,为所有愿意摆脱西方神学思想和组织形式羁绊的第三世界教会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教会对普世教会的独特贡献。

第三,中国基督教是三自爱国运动的长期使命。

基督教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督教全国人大作为全国性的宗教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除了制定和实施《中国推广基督化五年工作计划纲要(2018-2022)》外,还要充分利用天风、慧讯、金陵神学、中国基督教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宣传、挖掘和整理教会前辈关于基督教化的大量著述。我们要总结过去的经验,继续坚持中国方向的讨论和宣讲,同时充分发挥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的作用,在中国多组织中国基督教方向的宣讲。神学院校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基地,也是中国基督教的孵化器。要在高校加强中国教育,开设专门课程或讲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

坚决避免提及基督教时“向西看”的倾向。要积极探索礼仪、赞美诗、教堂建筑的中国风格,使中国的基督教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元素,这也将丰富普世基督教的神学和文化。这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经文。现行版本的《联合圣经》已经使用了一百年。总的来说,这个版本很好,得到了信徒的广泛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译本明显带有圣经翻译时间的烙印,所以要进行圣经的解释和翻译。充实《大路问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影响面广,发行量大,对坚持信义,反对邪教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办好新时期的中国教会,必须不断深化“三自爱国”的内涵,以基督教中国化为长远抓手,不断丰富和完善神学思想,充分发挥神学院现有人才和资源的优势。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完善,不断培养德、智、体、群全面发展的教会型人才;要重视在职教牧同工的再学习和深造,努力把同工塑造成“政治上可靠、宗教上有造诣、道德上忠于大众、起骨干作用”的合格人才。因此,基督教全国人大应制定中国基督教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推动神学院校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尽快制定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我们必须继续扩大三自爱国主义的基础。除了进一步增进两个基督教会内部的团结,还要正视私人聚会场所的团结工作,总结和完善“以点带堂”的有效做法和经验,用爱心相互包容,用平和的心态相互沟通,通过加强联系增进相互了解,通过积极服务解决困难问题,利用好教会内的媒体平台,讲好三自爱国和中国的故事,明确三自爱国运动的意义和目标,有效剔除部分。

2014年8月5-6日,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暨中国基督教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基督教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多代人的努力。所以不要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成绩突出。而是要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以信徒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懈努力。今后,我们还是要不断消除我国基督教的“洋教”形象,推动我国基督教在社会上做出光和盐更好的成绩,从而尊神利民;继续在神学上建立和完善真正的“自我”,逐步建立我国的神学思想体系,推动我国的基督教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

基督教化是按照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教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长期使命,是党和国家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界的殷切期望,是牧师和基督徒的共同责任。

各地基督教协会、教会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的指示和讲话,特别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思维;要进一步落实中国基督教条例和中国基督教教牧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依法依规办好教会。从组织保证上看,基督教的两个协会应该是中国基督教的重要推动者。为此,各地基督教协会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夯实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在爱国爱教中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我国教会朝着民主、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尊神惠民,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信教群众之间的坚强桥梁和纽带。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我们庆祝三个自主倡议70周年,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让我们继承我国教会老一辈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不断传承“三自”精神,始终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开创我国爱国爱教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洪)

编辑陆晓蓉

本文发表于《中国的宗教》2020年08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6632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