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符号大全(跑跑符号名字)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真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了您的讨论和分享,也为您带来了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你的支持。

跑跑符号大全(跑跑符号名字)

2008年汶川地震7年后,一封道歉信在网上流传。作者是记者吴从岭,她道歉的对象是范美忠,一位在十年前的地震中抛下学生独自逃走的老师。

信中的一句话如下:

“所以,当你着迷于在地震中幸存,却听到一些不好听的话时,你生命的存在也被否定了。逃,也成了私生女。”

范美忠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地震发生时,他正在都江堰市光亚学校教书。地震后,网民们给他起了一个更有名的名字——“范跑跑”,以表彰他丢下学生当老师,独自逃跑的行为。

因师德受到批评甚至被网络曝光的范美忠,在接受道歉时,并没有表现出平反昭雪的喜悦。他只是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温柔的消息,说收到了道歉。

与被举报后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态度不同,范美忠现在似乎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事情已经过去14年了,仍然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们:人类老师范跑跑为什么要选择丢下自己的学生逃跑?为什么他被批评的时候收到了媒体的道歉?他后悔他所做的吗?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一天,是故事的开始。

本能

5月12日下午,像往常一样,范美忠腋下夹着一本书来到教室。这个时候,他没想到,这个稀疏平常的日子,会成为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人生的转折点。

上课中途,他在指导学生分析《红楼梦》中“抱梦”的表述时,地面突然颤抖起来。一开始,他并不在意。他趁机嘲笑学生们关于地震的知识,并安慰他们有事时不要惊慌。

一言不发,窗外传来拖拉机般的轰鸣声,整个教学楼开始剧烈摇晃。桌椅板凳瞬间移位,头顶吊灯相互碰撞。在强烈的震惊中,范美忠立即做出了反应。这不是以前那个小地震了!这是一场大地震!

求生的本能驱使他不顾周围的一切,疯狂地向楼梯跑去。此时,范美忠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逃命吧!你现在应该逃命了!

因为恐慌,地面不停地摇晃。跑向楼梯时,范美忠摔倒了,摔伤了头。他来不及喊疼,就连滚带爬地跑到了足球场中央。

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地上又是一阵剧烈的晃动,足球场旁边的围栏瞬间倒塌。范美忠吓坏了,喘着气四处张望。他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一切都可能被轻易摧毁。

当老师和学生们陆续聚集在足球场时,脱离危险的范美忠发现,他跑的时候没有带着学生。

好的教学楼比较坚固,经受住了8级的毁灭性地震。广雅学校无人伤亡。学生们跑出教室后,范美忠好奇地问他们:

“你怎么这么晚才出来?”

他的学生心中大喜,拍拍他的肩膀说:

“他们几个人和你一起跑了,但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我们不得不钻到桌子底下,等到震动停止。”

过了一会儿,那个学生又问:“哎!那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跑?”

范美忠耸耸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珍惜我的生命。在最后的午夜大火中,我是第一个跑出来的。”

学生平时和他关系很好,也没放在心上。就算他们嘲笑他几下,事情也就过去了。

很快老师们就开始安抚学生,组织转移,一个个送到家长手中。

都江堰是地震的重灾区,甚至比汶川县城更靠近震中,随时可能再次发生余震。范美忠的家人住在成都,成都比都江堰安全得多。

按理说,灾难发生后,范美忠根据其本能反应,应该急于回家,迅速逃离都江堰这一危险区域。

后来,光亚学校的校长卿光亚回忆起地震后的事情,说范美忠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老师。

这段时间,他一直和其他老师一起护送学生回到家人身边。直到晚上九点多,他才被学生家长搭车回成都。

回到成都十天后,范美忠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屋外的一切都被地震的余波放大了,他一直处于恐惧的状态。

逃亡成了他那段时间最重要的人生话题。于是他拿起笔,写下了自己在原震中的逃生经历。

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后来,我告诉对我失望的同学们: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人,但我不是一个敢于在别人面前牺牲自己的人!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刻,只有为了女儿,我才能考虑牺牲自己。”

“其他人,哪怕是我妈,在这种情况下我都不在乎。”

他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就把自己送进了舆论的漩涡。

道德与责任

这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文章,详细叙述了范美忠在地震中的心路历程。

他提到地震时逃跑对他来说是本能反应,他不可能为了救学生而做出不必要的牺牲。作为一名教师和长者,范美忠认为在“决一死战”中放弃责任是可以理解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范美忠的言论一出,立刻遭到了斥责。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范美忠为自己的逃亡辩护激起了人们内心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

在一线报道中,无数老师在地震发生时组织学生疏散。也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而受伤甚至牺牲。与他们相比,范美忠的弃寒而不顾和漠视学生生命的行为是优越的。

有人认为他的言行是在挑战道德底线,在灾难时刻降低人们的道德追求;

有人能理解他的行为,这是人在灾难面前的本能,但不能理解他在地震后宣扬自己把学生留下的想法。

有人说,他追求的自由和正义,抛弃了人应有的道德。在骂伪君子的同时,他也在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小人…

一时间,所有的谴责涌入范美忠。一位网友还在文章中用明显的讽刺和侮辱给他起名叫“范跑跑”。

许多名人都撰文评价“范跑跑”,批评他在地震中的逃生行为。就连他的母校北京大学也曾说:“出了范跑跑这样的毕业生,真丢人。”

后来,他的一些同事和一些家长也站出来,要求广雅学校开除范美忠。他们认为地震时逃跑,地震后狂言的人不配当老师。

面对来自网络的批评和来自现实的反对,范美忠一直特立独行,在坚持自己的言论时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复课前,他跑去问清校长是不是真的不该跑。

青校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把问题留给了他以后去寻找答案。青校长也给他点了。生死之前,跑是本能,其他行为是自己的事。

在地震中,不仅有像谭千秋这样受人尊敬的老师。千千有无数的普通教师。

灾难发生前,他们没有受过训练。在灾难面前,他们也是无助的普通人。

求生,是普通人唯一最真实的反应。范美忠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但他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自由”的名义讲述故事并为自己辩护。

范美忠认为“教师”是一个被夸大的词,他认为教师并没有为了拯救学生而牺牲自己的职业道德。奉献和牺牲不是他追求的人物。他追求的是自由和正义。

人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任何人的选择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所以他认为自己的逃跑是人的选择,是面对危险的正常做法,他的行为和言论不应该受到千人千面的批评。

这与中国的民族传统道德相悖,《孟子·告子》中提出的“舍身取义”的道德为他所不齿。用自由谈论自由是范美忠被谴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范美忠反驳了传统的言论,并探讨了他的童年经历。

1977年,范美忠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一个偏远村庄。农村人收入少,一年到头只能靠卖猪的两三百块钱生活,买点基本的生活用品。

他母亲身体虚弱,父亲嗜赌。经常杀猪后,他爸拿钱去喝酒赌博。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又不敢和父亲争,让他拿出钱来过日子。

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最小的范美忠敢于站出来指责他的父亲。他希望父亲能通情达理,把钱拿出来。而每一次等待他的,都是父亲坚硬的拳头和无尽的谩骂。

对父权制的挑战使他屡战屡败。慢慢地,在父亲的打骂下,范美忠变得习惯于提防和质疑任何规则和权威。

高中以后,他的成绩并不突出。范美忠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没有能力教学生。

他经常逃课去看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顾学校的规定。日子慢慢地过去了,他反抗他的父亲,质疑他的老师。他这样下去,四川可能会多一个农民,少一个秀才。

但有一天,范美忠突然发现,他将和父亲、哥哥一起被困在这片他痛恨的土地上。读书是他逃离这片土地的唯一途径。

他能听的,他就跟着老师,然后自学。知识他不听,就自学。可惜他天资聪颖,加上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北大历史系。

在这所中国最高的高等学府里,他以为可以获得自己想学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但是,长期的质疑和批判,已经让他习惯了鄙视一切。

很快,他就对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不满意了,认为他们的观点也不过如此。由于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他变得懒散了。

看看课,应付考试,剩下的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大学毕业时,他拿到了毕业证,还写了《评北大历史系朱老师》,当年很流行,骂自己不喜欢的老师。

出了社会,讲究的就是人情世故。那时候,北大毕业生还很少,到处都受欢迎,但范美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他想起自己这些年接受的教育要么照本宣科,要么刻板保守,于是决定成为一名教师来改变现状。

他回到四川,在自贡市曙光中学教历史。厌恶应试教育的范美忠不按课本知识讲课。

他经常讲世界各地的故事,想从这些故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对老老师的教案不屑一顾,说了一大堆不好听的话,让人觉得挺头疼的。

学生高考,老师不讲课本。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很多家长的投诉,校长和院长也经常限制他上课的内容。然而有一个学期,他愤然离开,没有留下辞职信。

之后去深圳等地采访,做过编辑,作家,都失败了。2004年,他回到四川,进入传媒行业。

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时政。可惜刊物刚好就被迫解散了,就因为痛骂了一个教育工作者。

天地间,是不是没有栖身之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生来就是反错误的范美忠对现实感到失望。他把激情寄托在鲁迅身上,把生命寄托在自由主义上,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的伯乐和安身之所。

没过多久,他的朋友推荐他去了都江堰市的广雅学校。这是一所私立学校,学生不用参加高考,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范美忠的任务是教学生文学批评和论文写作。

范美忠的教育模式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必约束自己的意见,可以发表任何意见。如果你觉得这门课没用,你可以不来上课,去宿舍睡觉。

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他可以表达自己所有的意见,不用担心突然被举报或投诉。

他经常去都江堰水利工程看内外河的水,喝茶。暴戾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安慰,虽然表达的观点有时很偏激,但很少有人会反驳。

和范美忠的同学关系也很好,经常称兄道弟。在光亚学校的三年时间里,他结婚生子。甚至在某个时刻,我觉得这样活着也挺好的。但谁也没想到,2008年,一切都被打破了。

现在,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范美忠首先会发表那篇有争议的文章。不可否认,范美忠的生活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重新审视

2008年,在舆论的影响下,都江堰教育局吊销了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证。

范美忠对此并不信服,他仍然认为“教师没有义务牺牲学生的生命来拯救他们”。地震后,他多次以综艺节目为平台发表观点。

面对“老师是否应该在地震中丢下学生”的争议,他在节目中坦言:《那一刻地动山摇》中的部分内容是他刻意虚构和夸张的表达。

当时他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描写灾难前的人性,质疑“崇高”和“崇尚牺牲”的价值。

在2008年之前,鲁迅是范美忠的偶像。以笔为刃,质疑自己在社会上面临的问题。他所倡导的价值观也是西方自由主义中产生的个人意志和价值观的展现。

鲁迅

他在自己的辩护中无限抬高师德与生命的联系,把遵守师德等同于牺牲生命。他以此为由讽刺主流社会所崇尚的“英雄”价值观,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

在他所论述的“自由”中,所有的人都把我放在第一位,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人性。

他的成长让他无法相信世界上会有无私奉献。他在大谈趋利避害的人性的同时,也忘记了除了人和动物生理结构的差异,还有人性和动物性的差异。

如果一个人不自私,那他是装的。把动物性等同于人性,是利己主义者提倡的观点。

因为他的坚持,“范跑跑”这个名字成了他永远摘不掉的帽子。

2015年初春,向广雅学校青校长递交辞呈。

青校长知道,对范美忠来说,光亚学校是避难所,是受害者的地方。这几年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的范美忠仍然没有走出2008年那篇文章的风波,不断地质疑他曾经坚信的概念。

尽管范美忠卸任时情绪不稳,清总统还是批准了他的辞职信。路总要自己走,范美忠总有一天会意识到的。

这次辞职后,范美忠开始深挖中世纪哲学领域,希望找到出路。

时代变了。2015年,范美忠收到了当年报道他的记者吴从岭的道歉。此时的他,在庄子里已经变得相对平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在乎社会会不会道歉。比起道歉,他认为人和自己的对话更重要。

他也从别人的角度谈了自己对“范跑跑”的看法。这个骄傲的人不好意思这么说,但旁敲侧击地说,他为自己的言行感到有些后悔。

同时,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教师责任的态度。他和妻子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一所开放学校。利用废弃的农房作为教室,为不想上学的学生提供其他学习场所。

范美忠仍在谈论文学。他从世界各地挑选合适的作品,带领不同年龄的学生去品味和欣赏。在业余时间,他还在网上讲授对他影响很大的鲁迅和庄子。虽然没几个人听,但他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

从对他的采访视频评论和弹幕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观点还是持不同看法的。但总的来说,他的评价要温和很多。

虽然他们大多不认同他的做法,但都选择听取他的观点。另一部分是思考范美忠对当前教育和道德的批判。社会在宽容范美忠的同时,也在反思对范美忠的盲目批判。

2022年,当我们回头看范美忠事件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的想法有多高或多低,我们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性格方面,他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也是一个很固执的人。

年少轻狂时,面对非议和网上曝光,他不停地写文章,上电视,出口捍卫自己的观点。现在的他在寻找,从西方文化回到自己曾经鄙视的传统文化的怀抱,在早年浮躁思想的基础上更深一步。

从范美忠到范跑跑,又从范跑跑到范美忠。舆论强加于他的符号以道歉归零,但并不代表我们认同他当时的“逃跑”行为在国难当头的背景下值得提倡或宣扬。

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在我们的社会里,从来不缺少为他人和理想献身的人。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可以为他所坚持的正义平静地死去;法国大革命中的自由主义者可以为了他人的自由而牺牲自己;五四青年用鲜血警醒了人民,震撼了当局;且不说抗日战场的一寸热血,十万青壮年,十万战士。

抗日战争

“牺牲”和“奉献”从来就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对美的追求中。

只是经过几年的文化包容,今天的社会大众已经开始接受不完美、不理性的人性,愿意在这个动荡的社会中尝试听取各方的意见,在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做好事。

这是一种在认识到人性并不完美的前提下,正视自己的懦弱,追求良好品德的勇气。

读者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821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