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图片女子(清朝汉朝明朝服饰图片)

摘要:明代官服是明代服饰文化中“礼”的代表,具有区分等级,辨别尊卑的作用。官服体现了对唐、宋、元服饰的继承与创新,但实体文物展出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图片资料

摘要:明代官服是明代服饰文化中“礼”的代表,具有区分等级,辨别尊卑的作用。官服体现了对唐、宋、元服饰的继承与创新,但实体文物展出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图片资料为主的数字化资源只能从二维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明代文武官员服装为例,研究其形制与结构特点。选取孔府旧藏中朝服、公服、常服,在复原其结构、面料纹样基础上进行三维建模与展示,提出成套服装的组合建模方法,得到明代文武官员服装完整的数字化复原效果。通过数字化复原明代官服,探寻实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播之路。

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民族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载体,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礼”和“俭”,标志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但实物文物在展出时需要及时维护,有空的时间限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许多学者尝试基于三维虚拟展示软件对服饰进行复原,如对四川苗华女装[1]、乌珠穆沁蒙古袍[2]、羌族女装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选取了明代男装的代表性服装体系——文武官服,在复原旧儒服的基础上,开展了明代典型官服体系的结构研究和三维虚拟复原,总结了服装三维展示的关键技术,完成了宫廷服、公服、常服三套男性官服的组合造型。中国传统服饰的数字化呈现有利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等民族服饰进行建模和复原。通过服装的结构还原和面料处理,以及在服装虚拟展示软件中的三维建模,完成服装的虚拟效果展示。针对汉族服饰,张等人明代官服制度及其特点利用CLO软件完成了汉族服饰的改良设计;杨若冰等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服饰继承了唐宋的制度,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元朝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明朝非常重视服饰等级制度的建立。第一,服饰作为礼仪的象征,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二,服装在明代成为区分官阶和等级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颁布了详细的服饰等级制度,规范了不同阶层的人在不同场合所穿的服饰形制、颜色、面料等内容。明朝的服饰制度是洪武年间朱元璋建立的,永乐、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成了一套宋代女装的设计与造型。在传统服饰的造型和复原研究中,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实物服饰的复原,而汉族服饰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服饰设计和立体展示。推测这种研究差异是由于少数民族服饰现存实物较多,而汉族服饰在清朝以后经过改革,传世样品较少,考古文物失去了色彩,难以准确复原。同时,现有的关于虚拟展示的研究多以汉族女装为主,整套造型服装都是上下一体,很少有研究考虑增加里子服装的组合展示。

[3]

[4]

[5]

1.1明代文武官服概述

明代官服包括文武百官、礼客、内使、生活妻、内外官员亲属的冠服[6]。从服饰体系和穿着场合来看,文武百官的服饰主要有朝服、祭祀服、公服、常服、忠孝静冠服等。据《明史》记载,明代文武百官在成、郑丹、冬至、圣节等盛大仪式上,以及发布圣旨、入表传令时,都要穿朝服。衣服有红衣服,红裙子,绿裙子,白纱,绿裙子。在皇帝祭拜郊庙的国家,文武百官在供奉和陪祭时都要穿祭祀服。祭祀礼服顶部为绿色,底部为红色,内有单层白纱,形状与帝王礼服相同。北京的官员每天晚上玩东西,伺候课,谢恩,看演讲;外国官员一大早坐在公共座位上时,穿的是公共制服。之后每个月初一,十五穿公服,其余时间穿常服。公务员制度是圆领右水袍。经常在朝廷任职的朝臣和官员经常佩戴。有绣有“胸背”的圆领袍,又称补药,用以区分文武官员和不同等级。圆领袍常与帖内、护肩一起穿。明代的一些款式的便服,如直身、袈裟等,也可以用补丁装饰后作为制服使用[7]。仲景观复是文武官员燕居服。始建于明朝世宗嘉靖七年。它有直领和右领。它的衣服是深蓝色的,边缘是蓝色的。上述官服制度有严格的等级,不仅规定了整套礼服的搭配,还对不同等级的官员所穿礼服的颜色和图案做出了区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文武百官,如吉服、礼服、便服等。,不包含在冠服系统中。在季节、节日、生日、宴会、婚礼等吉祥场合为官[8]90;衣服是皇帝给的,分为蟒蛇服、飞鱼服、斗牛服等。根据他们的等级,通过他们的服装式样来区分彼此。便服是明朝男人穿的。这些类型不限于服饰的形制,样式丰富,如圆领袍、直身袍、道袍、拖拽袍等。穿着吉祥服装和礼品服装。男士休闲服主要有袈裟、直身、里子、腰封、衬衫等[7]。

1.2明代官服的结构特点

从服装的整体结构来看,文武百官服装常见的造型有圆领袍、直身、道袍、帏、衬、拖等。它们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如表1所示。

表1明代文武官员的常见着装

表1明代文武官员常见的服装造型与结构

明朝服饰图片(明朝服装图片女装图片)上接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明代官员的服饰结构整体上符合与传统服饰一脉相承的“十字形”平面结构。在服装的细节结构上,可以按照领、袖、摆来分类。礼服的领子可分为直领、圆领、长袍、垂饰等。领子是直领,圆领代表礼服是圆领袍。袖子按长短可分为长袖、短袖和无袖。根据袖肥,袖子可分为大袖和小袖。袖肥的形状与服装系统密切相关。通常长袖大袖为正装(皇袍、祭祀袍、公服),短袖大袖为燕子服,小袖短袖为常服,如常服中的帖衬[9]。官服中的“摆”,又称“侧耳”、“角”等。,指官服左右开叉处多余的布料部分,通常起到遮挡内衣的作用。可分为向外摆和向内摆。圆领袍、束腰、拖拽、直身等服装都是向外摆,道袍是向内摆。据《卓中志》记载,直体形制与道袍相同,只是在外面有一些地方。可见两者结构上的区别只是在地方。按袖端闭合与否分,皇袍、祭祀袍、公袍、忠恕冠袍袖端不闭合;有袈裟、直身、拖、衬结构的服装袖子是封闭的。

明代官服的立体展示

三维服装展示技术是指通过人体建模、服装建模等技术对服装穿着效果进行预仿真。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发了功能齐全的专业服装虚拟展示软件,如韩国公司开发的CLO3D和美国EFI公司的Optitex软件。中国领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Style3D软件,其原理是在虚拟模特身上排列缝制图案,从而获得服装的立体展示效果。将传统服饰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通过服饰虚拟展示软件实现服饰的数字化复原,解决了参观实体博物馆和空的时间限制,比二维图片更直观全面,有助于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服饰文化传播。

2.1服装三维展示的关键技术

2.1.1明代官服结构研究

目前,对明代服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制、面料图案、工艺、演变过程等方面。,但对结构的研究很少。崔莎莎等[10]还原了孔府旧藏中几个典型男性的服装结构,研究了领、褶、摆、大袖等细节的裁剪方法。常陆等[11]对明代官服中的“耳”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工艺分析,并提供了两幅带“耳”的衬领和圆领官服结构复原图。常陆[9]还从服装结构、工艺、面料、图案等方面对李玉来先生收藏的明代服饰进行了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包怀民等[12]研究了孔府旧红罗服的“内耳”结构,绘制了红罗服的结构图。此外,山东博物馆制作的《孔子的旧衣——斯文·扎伊兹》和《大服》画册中收录了孔子旧衣的大部分图片和尺寸信息,以及少量的结构图。本文以图集和文献中收集的图片为基础,参照古籍和文献中的官服形制,绘制出待展示服装的结构图,并根据仿真效果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结构图的绘制方式有两种:专业的服装CAD软件模板绘图工具比较全面,适合结构复杂的纸样;三维服装展示软件的2D图案窗口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图案绘制工具,适合绘制简单的图案和修改服装图案的细节。

2.1.2明代官服面料的复原

中国的传统服饰色彩丰富,图案多样,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服装的立体展示中,需要注意面料的还原。织物修复包括织物图案、颜色和物理性能等细节。本文选取传世的古代儒家服饰,面料保存程度比较完整,色彩鲜艳,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服饰之美。三维展示中使用的面料纹理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和画册中的图片资料,因此需要对拍摄的面料进行污损处理。对于具有规则素色或图案的织物,采用“最小单元法”选择未受污染的织物单元进行扩展。同时导入面料法线贴图可以增加服装面料质感的立体感。虚拟展示软件提供了常用的面料参数,透明度、经纬强力、对角线张力、弯曲强度、变形率、变形强度等参数根据复原的面料材质进行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面料的真实性。

2.1.3多件衣服的组合和叠加

从服装整体性和协调性的角度,进行了内外服的组合仿真。针对组合过程中内外层混淆、面料冲突、面料层数增加等会降低仿真速度的问题,根据服装层数和覆盖层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同一层的服装覆盖层和不同层的服装覆盖层。

同一层次的服装叠加主要是上衣和裙子的叠加,叠加的服装只有部分面料重叠,所以处理比较简单。当两块服装面料重叠时,在非模拟状态下将外层服装的板材向外移动,模拟时借助定针工具进行调整。不同层次的服装叠加主要是指服装内外层的组合,如宫廷服饰中的白纱单与红罗服装的组合。难点在于面料重叠部分多,容易产生冲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外部服装与内部零件结构叠加法”:即通过结构优化,优先考虑外部服装与外露内部服装结构的叠加。常见的重叠部分如衣服领子、袖口等。这种叠加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减少面料冲突,增加模拟稳定性,同时也不会影响服装模拟速度。但是,当外衣的透明度较低或者内层外衣的裸露部分较大时,就需要将两件外衣完全结合起来。此时模拟的难点在于,当内外衣都宽松时,面料不易控制,需要减少内衣的经纬缩率使其更加贴身,然后再加上外衣,外衣模拟完成后再逐渐将内衣的缩率调整回100%。内外衣的叠加需要注意腋下、袖口、摆等细节。

2.2明代官服的三维建模与展示

本文基于三维虚拟展示软件CLO3D,选取了古代收藏的孔子的长袍、军服和制服进行建模和仿真。服装三维建模和展示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服装的三维建模和展示过程

图1服装三维建模与展示流程图

2.2.1法院服务

1)皇袍介绍。如图2所示,整套皇袍可分为红袍、红袍,以及束冠、云鞋、护膝、大带、皮带、丝带、玉石等配饰。,内有白纱,形制与红袍相同但大小略有不同。袍长116厘米,腰宽62厘米,两袖长249厘米,袖宽73厘米。交叉结构和“四切”模式。形似道袍,直领,大前裙,大袖。领子,前裙,袖子和下摆四英寸(约13厘米)宽,带绿色纱边,有内摆。裙子长91.4 cm,腰围132 cm,分为两片。每片由三片组成,每片左右各有四个褶,侧边和底边用薄纱。白纱单根长121 cm,腰宽65 cm,两袖长258 cm,袖宽66 cm,青纱[8]边17-28。

图2明代服装

图2明代的宫廷服饰

2)皇袍的三维建模与展示。通过对比红外套和白纱的单支尺寸可以看出,白纱的单支长度比红外套长5 cm,两袖的长度都比红外套长9 cm,所以穿着时白纱的领口、袖口、下摆都会露在红外套外面。袖宽比赤罗衣窄7 cm,便于穿在赤罗衣里面。

《衣观大成》中的红外套结构图精度较高,但底摆和后摆的结构图在面料的内外方向是颠倒的。修改“摆”处的结构,增加“领”处的纸样,完成赤罗服装纸样的绘制,如图3所示。长袍采用“两件式和三件式”结构。根据现有尺寸,画出池洛上的结构,如图4所示。白纱单片的形状与赤罗衣相同,但细节尺寸不同。在赤罗服装模板的基础上,修改细节尺寸,完成白纱单片的绘制。在服装三维展示软件的三维界面中布置待仿真服装的位置,用缝纫工具缝纫完成三维建模,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纸样结构。

图3长袍结构示意图。

图3宫廷服饰上部结构图

图4长袍结构示意图。

图4宫廷礼服裙摆结构图

服装的图案结构和数量会影响仿真效果。以池洛尚的褶皱效果为例,三块布分割线的位置是影响其展示效果的原因之一。通过实验发现,折叠角度为180°时织物冲突最小,显示效果比折叠角度为0°或360°时更稳定。优化池洛上的结构,如图5所示。在模拟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织物功能来调整褶皱细节。将修复后的织物纹理导入系统,添加法线贴图,增加织物的真实性,如图6所示。在系统中,丝绸类面料选用与纱罗面料性能相近的面料,并设置其物理性能,完成单件服装的建模。

图5晨衣结构优化示意图。

图5宫廷礼服裙摆结构优化图

图6长袍马褂的面料修复和正常粘贴

图6宫廷礼服上部面料复原及法线贴图图

从内层到外层,按照红裙、白纱单衣、红裙的顺序给人体模特添加衣服。使用“冷冻”处理可以减少外层服装在穿着调整时对内层服装仿真效果的影响。白纱中单红大衣组合时,首先调整白纱中单根纱线的经纬缩率,减少其松散度。在实验中,当纬向收缩率为75%,经向收缩率为65%时,大袖刚好与主体面料分离。此时仿真可以有效减少白纱与红外套的重叠,弱化面料冲突。如果面料缩水率降低太低,会因形状差异太大而影响面料缩水回调。调整后,白纱的收缩率将逐渐恢复到100%。最后调整领口、袖口等细节,得到整套宫廷服装的立体展示效果,如图7所示。

图7宫廷服装的三维效果展示

图7宫廷礼服的3D效果

公共服务

1)引入公共服务。孔府的公服是猩红色的长袍,如图8。圆领,大裙子,大袖子,两边摆动。圆领袍长135厘米,腰宽65厘米,长249厘米,袖宽72厘米[8]42。

图8番茄红素纱袍

图8红色丝绸纱袍

2)公共服务的三维建模与展示。公袍和皇袍的结构区别在于领和摆。制服为圆领,左右开叉向外甩,腋下有两块类似扇形补丁的补丁。根据常陆等人[11]对“侧耳”的结构复原,其实际结构是由一系列矩形织物的褶皱完成的。考虑到模拟的局限性,在绘制结构图时,本文直接根据图片数据绘制最终形状。根据“十字结构法”,参照图片数据和具体尺寸,画出公务圆领长袍的结构,如图9所示。

图9公共服务的结构

图9正装的结构

根据结构图对公务进行三维模拟,根据显示效果着重调整圆领处的曲线结构。由于公务需要穿“衬衫”,参考《边贡无钱画像轴》(山东博物馆藏),可以看到里面衬衫的领子是直搭的,除了领子没有露出其他部分。因此,将衬衫的直领和圆领长袍结合起来,模拟一套公务服,如图10所示。

图10公务服模拟效果

图10宫廷礼服的仿真效果

定期服用

1)特勤局简介。本文特勤是用大红色暗花纱绣满圆领,如图11。其身长132厘米,腰宽60厘米,两袖长242厘米,袖宽63厘米,袖口宽27厘米。结构是圆领,大翻领,大袖,两边摆[8]50-52。

图11大红色暗花纱绣云和方圆领

图11红绫薄纱圆领长袍,图案精致,绣有云鹤图案的方形布片

2)特勤三维建模与仿真。两种制服都是圆领长袍,大翻领大袖,两边摆动。除了尺寸差异,制服的袖口都是收紧的。与公务圆领长袍的平纹纱不同,公务制服的面料是四合一的图案,带有一个补丁。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修改袖口和调整服装尺寸,以获得公共服务的结构,如图12所示。采用“最小单元法”还原隐纱四合一图案,得到整个织物。正装主要搭配一件上衣,一件夹克,一件圆领长袍。搭配后只露出直领,直领和衣圈中央的圆领长袍的组合给出了均匀的仿真效果,如图13。

图12特勤局的结构

图12非正式服装的结构

图13特勤模拟效果

图13非正式服装的模拟效果

标签

本文对明代文武官员的着装制度进行了研究,将文武官员的着装分为服饰等级内的皇服、祭祀服、公服、常服、忠孝静冠服,等级外的吉祥服、礼服、便服。从整体结构上总结了圆领袍、直身、袈裟、帏幔、衬、拖等常见的服装造型特征,并从领、袖、摆等细节上进行分类。通过分析三维服装展示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多件服装的组合和叠加,并利用服装虚拟展示软件CLO3D对皇家、公共和服务套装进行建模和展示。三维展示技术与传统服饰的结合有助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为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资料来源:Silk,第58卷,第12期,2021年

发布: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770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