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冈诺维奇斯小林(卡冈诺维奇 鉴)

马尾县

卡冈诺维奇斯小林(卡冈诺维奇 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研究所

【导读】当地时间2022年8月30日,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争论了30多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的最后一站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文根据当事人回忆录和报刊档案中披露的新事实、新证据,分析了六个长期以来令人困惑的问题:(1)戈尔巴乔夫的“任命”;(2)苏联和美国元首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内容;(3)铁锈事件与华约的解体;(4)卡廷事件的定性和宣传;(5)“八·一九”事变的性质;(6)戈尔巴乔夫在《宠儿协议》中的“不作为”。

作者指出,戈尔巴乔夫是被英美以其“注重个人声望,迷恋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人格特征所抓住,并取得突破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被诱导削弱立陶宛的独立性,并帮助拉斯特事件达成和解散华约。在苏联解体的问题上,有证据证明戈尔巴乔夫事先知道《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也有渠道掌握叶利钦的动向,但最终他放任了导致苏联解体的所有事件的发生,选择签署了一份“和稀泥”的声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苏联解体问题上是有共识的,这也可以从他在苏联解体后的个人待遇上看出来。据他的卫队成员说,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的第一个想法是“自我生存”。“没有国家,就不需要承担责任。”戈尔巴乔夫确实因为苏联解体而避免承担国家解体的责任,但许多俄罗斯学者今天仍然坚持认为,他应该被送上历史的法庭。

本文原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原题《关于苏联解体的六个问题》。仅代表作者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于苏联解体的六个问题

苏联解体至今已有30年。虽然俄罗斯和国外的研究人员撰写了许多关于苏联解体的文章和专著,但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些重要事件——从戈尔巴乔夫“顺利”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到苏美两国元首两次会晤的“交易”,再到突如其来的“八·一九事件”和《别洛韦日协定》的签订等,-仍然令人困惑。本文根据近年来俄罗斯报刊和书籍披露的信息,对与苏联解体有关的六个问题进行了新的分析和评述。

谁“任命”了戈尔巴乔夫的▍?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当时的苏联,正值壮年的戈尔巴乔夫成为总书记,是“意料之中”的。所以很少有人研究戈尔巴乔夫胜利的西方背景。近年来,有关方面的回忆录和报刊杂志披露的大量材料证明,戈尔巴乔夫成功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西方的支持和“工作”功不可没。

在这方面,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第一个。她第一个发现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人”。从1984年戈尔巴乔夫率团访英开始,撒切尔夫人就开始做他的“工作”,并为此动员了几乎整个英国情报机构。从戈尔巴乔夫身上,她看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注重个人声望,迷恋抽象的“全人类价值观”,容易受阿谀奉承的影响。当撒切尔夫人与戈尔巴乔夫会谈时,她能心平气和地解决所有她想解决的问题,而戈尔巴乔夫总是被她打败。

戈尔巴乔夫甚至牺牲了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以获得西方的支持。1984年12月访问伦敦期间,戈尔巴乔夫向撒切尔夫人展示了一张标有机密标记的苏联军队地图,标出了苏联对英国导弹的目标,并承诺“这一切都应该结束,而且应该尽快结束”,暗示他上台后将对自己的国家采取重大的“破坏性”行动。撒切尔夫人又惊又喜。有评论认为,伦敦先于莫斯科批准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玛格丽特·撒切尔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让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

美国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1984年3月,美国裁军大使路易斯·菲尔兹向苏联裁军大使维·伊兹雷里安提出,即将访问日内瓦的美国副总统布什希望在访问期间秘密会见最有可能成为苏联未来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菲尔兹强调“不应该让其他人知道这次会面”。美国试图与苏联领导人之一的戈尔巴乔夫建立非正式联系,但不想让苏联高层知道。当然,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苏联必然受挫。后来,美国委托即将访苏的芬兰总统毛诺·柯伊维斯托为布什和戈尔巴乔夫的秘密会晤牵线搭桥。据前美国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称,两人会面,戈尔巴乔夫得到消息,里根政府视他为未来的苏联首脑,想与他建立非正式接触,进行预备谈判。不少人指出,事态的发展让人以为戈尔巴乔夫并没有拒绝美国的提议。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件是,美国第一本戈尔巴乔夫传记在他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当天在纽约出版。这说明美国事先知道戈尔巴乔夫要上台,急于给戈尔巴乔夫塑造一个好形象。在西方,这一举动立刻让戈尔巴乔夫成了“最好的朋友”:“像魔杖一挥,反苏组织,尤其是犹太保卫联盟,停止了反对他的活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外长安德烈·葛罗米柯的立场。葛罗米柯对提名戈尔巴乔夫为总书记的态度是深刻的。1984年4月,当苏联裁军大使伊兹雷连向葛罗米柯报告美国计划绕过该国最高领导人,与戈尔巴乔夫举行秘密会晤时,葛罗米柯一言不发。可以说,葛罗米柯是第一个知道美国人希望戈尔巴乔夫上台的人。美国人也知道,葛罗米柯在苏联高层德高望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葛罗米柯联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吉洪诺夫和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维克托·格里钦反对戈尔巴乔夫。但在决定戈尔巴乔夫命运的苏共中央全会召开前夕,他的立场突然从反对转变为支持。按照戈尔巴乔夫总统的幕僚长波尔丁的说法,这是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事?你知道只有美国人希望戈尔巴乔夫上台,还是苏联和美国之间还有其他交易?

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发表了大量回忆录和采访,其中不少为自己辩护或反驳一些针对他的“假话”。而戈尔巴乔夫对英国前首相“我们让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的说法,以及美国领导人计划与他秘密会晤的大量材料和评论,采取了“不否认、不肯定、不澄清”的做法。

▍苏美两国元首的高层会晤和苏联解体的“多米诺骨牌”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通过最后通牒宣布脱离苏联独立,引发了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并不意外。苏联和美国于1986年10月(雷克雅未克)和1989年12月(马耳他)举行的两次高级别会议都涉及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脱离苏联的敏感问题。

据戈尔巴乔夫回忆,在雷克雅未克,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坐在壁炉旁,“一对一”地谈了很多内容。根据苏联官方的报道,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雷克雅未克的会面无果而终,但立陶宛保护人瓦·伊万诺夫证实,他曾看到一本1989年梵蒂冈出版的立陶宛文小册子。根据内容,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雷克雅未克讨论的四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是波罗的海三个共和国脱离苏联。

至于1989年在马耳他举行的苏美峰会,美国各方的回忆录已经披露了一些关于波罗的海三国命运谈判的“交易”。前美国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说,“马耳他会议极其重要,在东欧、德国和波罗的海国家问题上达成了非正式谅解”。据老布什回忆,1989年12月3日,他和戈尔巴乔夫在没有第三人参与的情况下,就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进行了“一对一”的会谈。布什威胁戈尔巴乔夫说,“任何(针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压制措施都将引起我国的强烈反应,并将造成使我们两国关系复杂化的问题”。马特洛克还补充说,在会谈中,“布什提醒戈尔巴乔夫,美国从未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占领,现在也不承认”。美国总统明确暗示,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不是苏联的固有领土,他站在争取脱离苏联的势力一边。戈尔巴乔夫没有反驳美国总统干涉苏联内政的话。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向美国总统解释了苏联局势的特殊性,甚至承诺对这三个国家问题的处理仅限于非军事手段。这说明戈尔巴乔夫和布什在马耳他达成了一个秘密的口头协议:戈尔巴乔夫承诺不使用武力,而布什承诺美国不会给戈尔巴乔夫制造更多的问题。马耳他会议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分裂势力加快了脱离苏联的步伐。葛罗米柯之子葛罗米柯认为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彻底失败,马耳他会议是“苏联的慕尼黑”。据报道,布什政府在马耳他会晤几周后宣布,美国不仅要在莫斯科和华约国家之间,而且要在莫斯科和维尔纽斯(立陶宛首都)之间充当调停人。美国对苏联内政的肆无忌惮的干涉暴露无遗。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和美国的高层会晤中,面对西方记者,相当坦率地谈到了苏联的命运,没有细说。1993年5月,戈尔巴乔夫在接受法国《费加罗报》采访时说,“雷克雅未克会议是一场悲剧,一场巨大的悲剧……在那次首脑会议上,我们走得太远,不可能回头”。戈尔巴乔夫的惊人表白,与其说是“表白”,不如说是向西方世界炫耀他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正是他在雷克雅未克无条件地把苏联交给了美国。同时也说明,在他与里根“走到这一步”、“不归”的背后,还有大量内幕或“绝密”材料有待公开。

▍铁锈事件与华约解体

所谓鲁斯特事件,是指1987年5月,年轻的西德人马蒂亚斯·鲁斯特(Matthias Rust)自驾车访问苏联,安全降落在莫斯科红场。这件事成了当时轰动世界的大新闻,羞辱了超级大国苏联。为此,苏联国防部长谢尔盖·索科洛夫被解职。但根据苏联解体后当事人揭露的事实来看,索科洛夫遭受冤狱是肯定的。保证铁锈在苏联的飞行安全空得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默许。其真正目的是为打击那些反对戈尔巴乔夫单方面裁军的苏联高层将领制造借口,为日后解散华约扫清道路。

解散华约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刻意削弱苏联军事力量,彻底结束冷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铁锈事件与华约解体的关系,尤其是戈尔巴乔夫在铁锈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却鲜为人知。据俄罗斯将军伊瓦绍夫称,1987年2月戈尔巴乔夫召见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时,扣留了两张苏联西北地图。有证据表明,这份绝密地图是根据戈尔巴乔夫的要求提供的,戈尔巴乔夫非法扣留了这份地图,从未归还。现有证据表明,鲁斯特的飞行轨迹表明,他对苏联西北部的无线电定位和跟踪站的位置了如指掌。由此基本可以断定,在铁锈事件中,存在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高层的大规模政治阴谋。时任克格勃副主席的傅·克鲁奇科夫说,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指示,他保证拉斯特飞往莫斯科。

索科洛夫辞职后,戈尔巴乔夫单方面削弱苏联军事力量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从1987年12月在华盛顿签署销毁中程和短程导弹条约,到1991年7月1日在布拉格签署全面终止华沙条约议定书,可谓一帆风顺。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避而不谈卡廷事件?

苏联解体前夕,斯大林时期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卡加诺维奇尖锐地指出,戈尔巴乔夫当局试图利用卡廷事件抹黑苏联,瓦解国家。2010年,俄罗斯历史学家凯瑞斯·尼克披露了他在1985年与卡加诺维奇讨论卡廷事件的部分内容,揭露了亚·雅科夫列夫等人围绕卡廷事件的阴谋活动的一些内幕。然而,很少有学者将卡廷事件与苏联解体联系在一起。

1990年4月13日,戈尔巴乔夫指示塔斯社就卡廷事件发表声明。声明说,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重大犯罪活动;根据披露的档案可以得出结论,贝利亚、梅尔库洛夫及其同伙对卡廷森林的暴行负有直接责任。

这一声明推翻了苏联在卡廷事件上的官方立场,对苏联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出现了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作俑者的荒谬论调。令人不解的是,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写了一本书,大谈自己对摧毁“极权制度”的贡献,却极力回避上述塔斯社的说法,并没有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澄清。

根据1992年戈尔巴乔夫交给他的叶利钦绝密文件“一号密封袋”,卡廷事件中有25700名波兰公民被处决。然而,从1981年4月到1991年12月,一直在技术上跟踪卡廷绝密档案的苏共中央总务部六局工作人员魏·高尔丁证实,档案中保存的是《贝利亚报告》——苏共(布)中央政治局决议,记录了2000-3000名波兰公民被处决的情况。他没有看到关于处决25,700名波兰公民的决议。戈尔巴乔夫总统的幕僚长波尔丁证实,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他曾多次阅读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戈尔巴乔夫应该清楚地知道档案中被处决的波兰公民人数是2000、3000还是25700,但他对此只字未提。戈尔巴乔夫很可能会把这个问题带进坟墓,因为如果他承认25700这个数字是真的,他很可能会加入造假者的队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叶利钦公布的数字是假的);如果他如实公开了他看到的档案,他就否认了他指示的1990年塔斯社声明。

▍“八·一九事件”是“八月政变”还是戈尔巴乔夫策划的大规模挑衅行动?

1991年8月19日上午6时05分,苏联副总统扬纳耶夫将军发表声明,称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他将代替戈尔巴乔夫行使总统全部权力。声明还宣布苏联部分地区进入为期六个月的紧急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八·一九事变”。然而,在俄罗斯,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戈尔巴乔夫本人,都经常将这一事件称为“政变”。

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阿·卢克亚诺夫说:“1991年8月19-21日发生的事情不能称为叛乱(国家的权力体系没有被触动)、阴谋(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阴谋,在此期间‘阴谋家’向反对阴谋的人报告事态),也不能称为政变(因为没有政变是为了维护现行制度)。今天已经变得很清楚,这是一次组织不良的拯救苏联现有国家的尝试。”

近年来,根据当事人的曝光,出现了另一种观点。所谓“政变”,其实是戈尔巴乔夫自己策划的一次挑衅事件。前苏共中央委员施瓦伊德曾发表文章说,在“八·一九事件”前,戈尔巴乔夫已获悉,他的总书记职务将在1991年9月召开的苏共代表大会上被罢免,随后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免去他的主席职务,并根据他的罪行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然而,戈尔巴乔夫不愿意让步。他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挑衅行动,使CPSU、克格勃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丧失能力。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戈尔巴乔夫在克留科夫的支持下策划了所谓的“八月政变”。

2011年8月18日,叶利钦的亲信米·波塔拉宁向《共青团真理报》发表谈话,指出组织国家紧急委员会是苏联总统策划的最大挑衅;叶利钦和克留科夫也帮助组织了八月政变;政变前,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交往频繁。

关于叶利钦协助八月政变,自称是国家紧急委员会成员朋友的亚·普罗霍罗夫说,“国家紧急委员会成员是戈尔巴乔夫亲自挑选的。戈尔巴乔夫给他们的任务是三四天夺取国家政权,拘留叶利钦和他的顾问,把‘脏活、粗活’干好,别让戈尔巴乔夫弄脏了手;在国家中央权力恢复和戈尔巴乔夫‘恢复’后,权力将转移到从弗罗斯回来的自己手里。这个任务本来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身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了解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关系内幕的克格勃主席克留什科夫,并没有把抓捕叶利钦的命令交给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领导人卡尔普欣将军。这让叶利钦很快站到了白宫前的坦克上。这时,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的成员感到受骗了,于是要求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但是戈尔巴乔夫把他们赶出了Foros,他们遭到了群众的嘲笑和逮捕。就这样,叶利钦全面掌权,开始指挥军队。通过发布一系列命令,他将所有的中央权力机构控制在自己手中…三天后,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作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本应宣布叶利钦的命令不合法,收回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他的宪法职责。但戈尔巴乔夫没有这样做,从而成为国家政变的参与者。事实上,发动国家政变的是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而不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前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什科夫在“八·一九事件”十周年之际向《文学报》发表演讲时指出,“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和一群当局和有权势的人”策划了苏联的解体。

据“八·一九事件”当事人回忆,戈尔巴乔夫早就知道成立国家紧急委员会的计划。因此,指责戈尔巴乔夫利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进行大规模挑衅活动是不空的。但戈尔巴乔夫在“八·一九事件”中的真实角色,恐怕将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因为在“八·一九事件”后的莫斯科记者招待会上,戈尔巴乔夫就已经表态:“我绝不会告诉你国家紧急委员会的真相!”

▍《别洛韦日协定》和苏联最高指挥官的“不作为”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列克·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的别墅维斯库里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别洛韦日协定》。该协议宣布,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的苏联将不复存在。《别洛韦日协定》是钉在苏联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人们不禁要问,戈尔巴乔夫在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前后到底在干什么?叶利钦去白俄罗斯签署埋葬苏联的协议。苏联总统知道吗?如果是,他为什么不履行宪法赋予总统的职责,制止阴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的最后一站扮演了什么角色?他是以民主为己任,避免流血的“高层”领袖,还是为了自己的“自我生存理念”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成为勾结苏联解体的叛徒?

(一)关于1991年12月5日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会晤

许多人认为《别洛韦日协定》是背着戈尔巴乔夫签署的。如果说的是协议的具体内容,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因为即使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领导人,在会议之前也不一定知道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但据有关方面回忆,1991年12月5日,在明斯克三国首脑会晤前,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就白俄罗斯明斯克会晤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会谈。很难想象,长达4个小时的会谈与俄白签署协议毫无关系。

关于这次会议,至少有三种说法。首先,叶利钦的亲信根恩·布尔布利斯1991年12月10日在苏联议会会见俄罗斯代表时证实,在前往白俄罗斯之前,叶利钦向苏联总统通报了即将举行的谈判。因此,没有根据认为签署《别洛韦日协定》是任何个人行为。布尔布利斯认为,让叶利钦个人承担苏联灭亡的后果是不公平的。其次,叶利钦的另一位亲信米哈伊尔·巴尔塔拉宁(Mi Baltaranin)在《别洛夫日协定》(Belovezh Agreement周年的一次演讲中说,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斗争“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的‘争吵’。其实也没什么挣扎!事实是,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协议。”第三,戈尔巴乔夫自己对这次会晤的说法是:“叶利钦有他自己的计划。所以,在他去明斯克之前的会议上,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带着什么去那里?’我的态度是,乌克兰可以同意(联盟)条约草案的全部或部分条款。他以叶利钦(俄联邦苏维埃)拖延讨论条约为由,提出可以考虑斯拉夫共和国联盟。我说不能接受。我们应该在莫斯科总统会议期间,在乌克兰领导人的参与下,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

据戈尔巴乔夫说,他和叶利钦并没有“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但叶利钦相当清楚地向戈尔巴乔夫通报了他明斯克之行的真正目的。尽管戈尔巴乔夫认为建立“斯拉夫共和国联盟”的提议“不可接受”,但他也表示可以“在乌克兰领导人的参与下,在莫斯科总统会议上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谈判”。

(2)戈尔巴乔夫对1991年12月7-8日俄、白、乌三国首脑在别洛韦日格罗夫的阴谋活动一无所知吗?

第二个重要而令人怀疑的问题是,戈尔巴乔夫是否对1991年12月7日至8日俄、白、乌三国首脑在别洛韦日格罗夫的阴谋活动一无所知。根据各方披露的事实,戈尔巴乔夫获取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克格勃可以随时获得共谋者在别洛韦日丛林活动的确切信息。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叶·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在回忆录中说,1991年12月8日晚10时许,叶利钦就在白俄罗斯签署俄白乌同盟条约一事与他通电话。他刚放下电话,马上就接到了戈尔巴乔夫的电话:“有什么新情况?因为你刚刚和叶利钦谈过。”这说明戈尔巴乔夫不仅自己有畅通的沟通渠道,而且对叶利钦的沟通渠道也有有效的监控。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克亚诺夫斩钉截铁地说,白俄罗斯克格勃随时向苏联总统通报情况,并准备一举抓获该团伙。另据俄媒披露的消息,在叶利钦等人宣布苏联不复存在的当天,苏联特种部队彻夜处于最高级别战备状态,等待前往白俄罗斯抓捕阴谋参与者。根据苏联宪法,总统有权对《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方采取最严厉的措施。然而,无论1991年12月8日还是9日的夜晚,特种部队最终都没有等到苏联最高指挥官的命令。举国上下等待的,是戈尔巴乔夫12月9日与叶利钦的再次会面,以及他当晚的书面声明澄清了立场,没有“激化矛盾”。

③关于“4+1”会议和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9日的声明

《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的第二天,1991年12月9日中午,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和哈萨克共和国总统努尔·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了会晤(原定的“4+1”会晤因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缺席而未能实现)。当晚,戈尔巴乔夫就《别洛韦日协定》发表了声明。

关于1991年12月9日三个人的见面。关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纳扎尔巴耶夫的会面细节,公开的资料很少。当事人之一的叶利钦是这样评价的:“我不想说戈尔巴乔夫支持独联体,但他没有反对,更没有武力反对。”据苏联报纸报道,会议持续了80分钟。“整个80分钟基本上都在讨论戈尔巴乔夫和纳扎尔巴耶夫向叶利钦提出的问题。戈尔巴乔夫提到在新的联合体领导机构中设立总统职位的可能性”。可见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不复存在”并无遗憾。他念念不忘的不是苏联的存亡,而是独联体机构中是否有他的位置。

关于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9日的声明。1991年12月9日晚,俄罗斯电视台宣读了戈尔巴乔夫关于《别洛韦日协定》的声明。研究人员更关注总统助理格雷格·沙赫纳扎罗夫(Greg Shakhnazarov)关于存在“第二种说法”的说法。沙赫纳扎罗夫说,当天他为戈尔巴乔夫起草了两份内容不同的声明。官方的“12·9声明”是避免矛盾激化的“糊涂声明”。虽然声明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命运不能由三个共和国领导人的意志决定”、“停止全苏联法律效力的声明是非法的、危险的”,但又称《亲爱的协定》有其积极的一面,“强调在货币和银行金融体系协调统一的原则下建立统一经济空的必要性”。戈尔巴乔夫甚至对乌克兰参加别洛韦日谈判给予了积极评价,因为乌克兰之前对签署协议没有热情。沙赫纳扎罗夫第二份声明的核心思想是“取消明斯克文件”。虽然人们至今没有看到声明全文,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戈尔巴乔夫签署第二份声明,他将与《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方发生直接冲突。然而,戈尔巴乔夫最终并没有在第二份声明上签字,尽管根据沙赫纳扎罗夫的说法,他之前已经“同意”了这份声明。

由于1991年12月5日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四个小时的会面,以及1991年12月9日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与纳扎尔巴耶夫80分钟的会面,都没有完整的记录(很可能,戈尔巴乔夫故意没有记录会面内容),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最后时刻的“庐山真面目”仍然是黑暗而明亮的,但至少以下几点是清楚的。首先,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的会晤,甚至签署导致苏联解体的“斯拉夫共和国联盟”的可能性。其次,1991年12月7-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领导人在维斯库里别墅密谋。戈尔巴乔夫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随时获得准确的信息,但他没有动用苏联宪法赋予的权力,命令处于最高战备等级的苏联特种部队采取行动。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关键时刻的“不作为”,相当于宣布《别洛韦日协定》自签署之日起生效。第三,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9日关于《别洛韦日协议》的声明,虽然也表明了“多民族国家的命运不能由三个共和国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立场,但放弃签署他已经同意的关于“撤销明斯克文件”的第二份声明,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与他所领导的苏联分道扬镳。

一些俄罗斯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推动苏联解体方面并不矛盾。戈尔巴乔夫知道自己执政期间犯了很多罪,苏联解体对他来说是理想的结果。既然没有国家,他就不必为国家的解体负责。与叶利钦合作,可以为叶利钦追求个人利益留下更多讨价还价的空间。按照戈尔巴乔夫上尉的说法,戈尔巴乔夫一生执着追求的第一个理念是“自我生存”。直到苏联名存实亡的第二天,戈尔巴乔夫还在和叶利钦讨论“在新联合体领导机构中设立总统职位的可能性”,这是他为“自我生存”的想法奋斗到最后一刻的充分体现。

苏联解体近30年的现实证实,上述对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最后一站“不作为”的分析不无道理。虽然叶利钦没有让戈尔巴乔夫在独联体机构中担任官职,但戈尔巴乔夫这个曾经的“政敌”、被戈尔巴乔夫打压的“叛逆者”,基本满足了戈尔巴乔夫的各种待遇要求,包括成立戈尔巴乔夫基金会。至于“没有国家,不需要为国家解体承担责任”的分析意见,就更对了。由于叶利钦是毁灭苏联的元凶之一,他和他的继任者都不认为苏联解体是“犯罪”行为,也不能追究任何人对苏联解体的法律责任,包括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但这不是俄罗斯社会的民意。据报道,考虑到俄罗斯未来的国家建设,俄罗斯许多有识之士仍坚持将戈尔巴乔夫送上历史的法庭。

本文原载《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原题《关于苏联解体的六个问题》。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版权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661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