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什么成分)

“咖啡、奶茶、苏打水...(里面)都是添加剂。如果你喝了它们,你就完了。”德社相声《母爱》中张九龄和栾的对应物,虽是玩笑话,却是许多母亲深信不疑的“科学真理”:

“咖啡、奶茶、苏打水...(里面)都是添加剂。如果你喝了它们,你就完了。”德社相声《母爱》中张九龄和栾的对应物,虽是玩笑话,却是许多母亲深信不疑的“科学真理”:食品添加剂是“洪水猛兽”,“零添加”食品更绿色、更天然、更安全。

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是什么成分)

然而,食品科学领域的专家告诉我们,这个“真相”并不科学,而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那么,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有哪些误解呢?

误区一:食品安全事故都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科技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人认为过去食品安全事件中检测出的食品中添加的一些“物质”就是食品添加剂,但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然而,造成这种误解的关键原因是人们未能区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之间的关系。

首先,只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名单》的物质才能称为食品添加剂。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其次,如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如染色馒头中的柠檬黄,根据相关标准只能用于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糖果、果冻等食品),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如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量,则违反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如用香精腌制鸭肉来假冒牛羊肉)。

再次,一些众所周知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非法添加的“主角”,如鸭蛋中添加的苏丹红,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剂。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生产的食品”将被严格禁止和严厉打击。

2008年以来,全国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先后发布了六批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名录,有力打击了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误区二:天然食品添加剂比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更安全。

告诉《中国消费者报》驻钟凯记者,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无论是天然提取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要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科学检测,也就是风险评估。只要通过风险评估,获得批准,并按照标准规范使用,两种添加剂的安全性没有区别。

从食用的角度来说,食品添加剂用量的确定是以经过严格的实验评价确定的“最大无害量”(ADI)为标准,这是正确使用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也是衡量食品添加剂毒性的标准。

以天然黄色素姜黄素为例。一个体重50kg的人,姜黄素的ADI只有5mg,而类似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黄的ADI是375mg。换句话说,天然的姜黄素比化学合成的柠檬黄危险75倍。所以,认为合成食品添加剂是“危险可疑物质”,而天然食品添加剂是万无一失的,是违背科学的。

误区三:零添加剂、无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

钟凯说,在现代食品工业的环境中,很难找到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但一些商家热衷于宣传“零添加剂”、“无防腐剂”、“无香精”、“无色素”,客观上抹黑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理性认知,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恐慌。

首先,所有国家标准允许的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不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盲目追求“零添加”和“无防腐剂”可能会增加风险。

比如含油量高的食品容易发生脂肪酸腐败,添加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或延缓食品油脂成分的氧化变质,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同样,我们每天吃的食用油,如果不添加抗氧化剂,不仅保质期短,而且更容易出现哈拉的味道;比如香肠,一般使用防腐剂亚硝酸盐,主要作用是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繁殖,肉毒杆菌可能会产生一种剧毒毒素,即肉毒杆菌毒素,比砒霜的毒性还大。所以,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其实可以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或者反过来说,一些应该合理使用以保证安全的食品,却故意不使用防腐剂,反而可能增加风险。

其次,一些所谓的“零添加”“无防腐剂”只是营销手段。这是因为这些食物根本不需要防腐剂,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腌制食品(高盐)等。,微生物本身很难生长;第二,在现代食品工业的环境下,很难找到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至少在整个加工链条中几乎不可能使用加工助剂。比如,即使是纯酿造酱油,在酿造过程中通常也会使用酶制剂来提高发酵效率和效果,酶制剂也是作为食品添加剂来管理的。(记者李健)

●相关链接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需要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或天然提取等方法生产。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其中香辛料有1800多种),品种和数量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食用香料等。

酱油中的苯甲酸钠、果酱中的山梨酸钾等常见防腐剂;食用油中常见的抗氧化剂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常见的甜味剂如口香糖中的木糖醇、饮料中的阿斯巴甜;腐乳中的红曲红、饮料中的焦糖色等常见色素。

维生素C、维生素E等人体必需营养素也是食品添加剂。还有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加工助剂,如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活性炭、各种有助于食品加工的酶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科学家将继续开发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新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和食品行业的需求。(李健整理)

历史悠久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不仅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酿酒酵母中的转化酶(转化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酶制剂。2000多年前,古人点豆腐的“卤水”,本质上是一种食物凝固剂。虽然这些物质是天然提取而非化学合成,但仍是食品添加剂。

(李健整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645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