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如何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说)

关于创作主体与文学风格的关系,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文如其人”。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严谨,总有质疑者。“作为人写作”的“人”挺有意思的,理解“作为人写作”的关键在于“

关于创作主体与文学风格的关系,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文如其人”。但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严谨,总有质疑者。

“作为人写作”的“人”挺有意思的,理解“作为人写作”的关键在于“人”。一个全面的“人”,不仅包括气质、性格、才能、兴趣等人格因素,还包括性格、思想、德行等道德因素。所以对“文学如其人”的理解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品格,通常把品格修养作为衡量人的行为的首要尺度。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如其人”的“人”的理解,往往只是指人的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了人格决定文风,性格决定文质的结论。“文如其人”虽见于苏轼《答书》:“深不甘人知,文如其人也。”但是,关于人品和文风的讨论,自古就有。

儒家尤其重视个人道德的培养。孔子最早认为“人品决定文质”,“德”与“言”的关系在《论语》中有所论述。“有德必言,言则不必有德。”孔子强调“德”在“言”中的决定作用,有好德的创作主体,一定能写出有词的好作品。

汉代杨雄继承儒家思想,在《法眼》中进一步提出:“言者,心也;书,心画也。图之形,君子小人见之。”杨雄认为,观察文字和阅读书籍可以揭示人的道德修养,并将道德在文学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区分君子和小人。

之后,王充在《论衡》中说:“黛米米,黛米张文米明。成人之德扩展其文学成就,小人之德积累其文学斑,官员之繁则尊,文则尊。这可以看作是杨雄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分的延续。在王充看来,“德”与“文成”密切相关,“文成”、“明成”、“文成”等文成特征都归于德。强调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决定外在的言语表达。

综上所述,“人品”决定了“文学作品”在先秦两汉时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文学作品如人”所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与伦理道德的符合。

如何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插图

这种观念在汉末魏晋时期没有进一步强化。这一时期战乱频繁,军阀割据,儒学松懈。当时各地割据势力在拉拢人的时候,强调的是人的才能,对素质的要求不是很高。曹氏父子重才,唯才是举,开启了标志主体人格的大幕。文学创作也转向关注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陆机的《文赋》提出了《爱经》的“爱”,首次指向个人情感,与先秦儒家“以爱为始,以礼为终”的伦理道德情感明显不同。曹丕提出了“文气”论,认为“文以气为主,气清则浊,气不可强...虽是父兄之间,不可动子”,强调创作者先天禀赋对文学风格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物质性》说:“只有勇武俊朗、刚柔并济、学识渊博、学雅敦厚、受其情感影响而陶冶染凝的人,才是为笔区所惑、为文园所惑的人。”它既继承了曹丕的“文气论”,又弥补了其只重视先天因素而忽视后天因素的逻辑漏洞。认为在创作主体的天赋、精神、学识、学识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文体,仍然是创作者的个性与文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总的来说,汉末魏晋更注重主体的人格,而对人物的要求显然更为宽容。魏晋名士不受礼法约束的洒脱风度,体现在文学理论上。这个时候,人们并不认为品德可以影响文学创作。

然而,我们知道,儒家思想经常被用来巩固政权。所以,一旦涉及到治理世界,儒家思想很快就会成为主流,一大批学者会呼吁儒家思想回归。

隋唐以来,儒教、政治、宗教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人品决定文学质量的说法自然再次兴起。

隋末大学者王通,自诩为周公、孔子的继承者,儒学色彩浓厚,强调文章“坚守道”。在《钟君》中,他详细分析了六朝士人的品德和文章风格:

谢灵运是大反派!如果你是骄傲的,绅士是尊重的。沈文是个恶棍!君子是书生,君子是书生。赵,江淹,古者。投诉很急。吴郡,孔齐,古狂人也。生气才奇怪。谢庄,王戎人,古代人。其文本已损坏。徐陵,庾信,古之赞人。它的生日。

从王通对谢灵运、沈约、鲍照、江淹等才子的贬评中,可以看出他的观点。王通认为,品格低下必然导致文学素质低下,而品格是决定文学素质的重要标准。

初唐四杰入唐后,力图扭转以往萎靡不振、华而不实的宫廷诗风,赋予诗歌新的艺术生命。“以道为文”的主张始于初唐王统、四杰,直至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达到高潮,儒学的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其实,在韩、刘之前,古文运动的先驱如李华、杜、、梁肃等。都重视道统,强调加强主体的道德修养是文章的重点。韩愈也热衷于古道。他还根据孟子的“养气论”发展了“文风”——“如果你精力充沛,短长的文字就适合声音高的人”。来自创作主体道德修养的文风,决定了所写文章的用词水平。

进入宋代以后,文士们更加注重儒道思想和人格修养。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陶渊明的地位在宋代之前得到了提升[/k0/],陶独立于二主的忠信得到了高度认可。此外,他的诗风还表现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所以宋代的老师们不断地赞美陶渊明和他的诗。不仅是陶渊明,杜甫在诗坛的典范地位也是在宋代逐渐确立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杜甫的忠君情怀和忧国忧民情怀,尤其激励了南宋后期的民族英雄,比如文天祥。(关于杜甫诗歌典范地位的确立,改天再写一篇吧。)

决定文学作品品格的判断逐渐加强,甚至将品格视为文学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文学领袖欧阳修主张韩愈的道统思想,指出:“一般而言,道胜,文不难,自导也。”说明“道胜”是文学创作达到极致的关键和基础。

主体的品德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许多批评家所公认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一方面,这与儒家思想的中心地位有关;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许多具有良好品格和文学素质的名人都证明了这一点,如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

从不,然后向右...

应该说,古代有很多品德低下,文学创作突出的反例,引起了人们对“写作如其人”的质疑。元好问第一个从理论角度正式批判“像男人一样写作”。他的《论诗三十首之六》说:“心与意总是扭曲的,文章不如被人看。爱是永恒而悠哉的,争取安仁的信任,拜路尘!”

“安仁”即,《晋书·潘岳传》记载:“岳性情温和浮躁,贪图天下之利。他总等贾谊如石崇,拜尘埃。”潘岳是一个热衷于追名逐利、善于奉承的人。然而,他的《闲居赋》却表现了他对闲适与隐逸的极端追求,也就是说,潘岳作为诗人具有双重人格。可见,杨雄所谓的“心声”和“心画”并不完全正确。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北宋宰相蔡京是著名的奸臣,“六大盗之首”。但他的文学艺术天赋极高,诗歌、散文、书法均可圈可点。“送别不破柳门,送别不晒酒”的诗句。而“柳”与“松”的崇高境界,与他们取西陵松之枝时的性格相去甚远。他的书法风格是迷人的,充满活力的,平静和快乐的。如何从作品中看出创作者的性格?

明朝奸臣严嵩陷害钟良,写了《灵山堂集》,史书阮大铖附了奸臣,写了《永汤怀集》。他们的诗仿照陶渊明,飘逸灵动,甚至有“晚节霜留自保”的诗句。如果隐姓埋名,只读正文,谁能把这样的作品和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奸臣联系在一起?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不到文学作品真正的艺术魅力。当然,既然元好问质疑了,还是有很多人坚持从他的人品角度去看他的文章或者其他艺术创作。如清代《谈诗》中说:“以一流之态度,一流之学识,斯有一流之真诗。”

创作主体的个性与文学作品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只有不被别人丢弃他的书,我们才能现实地评价艺术。

现实生活中,人物与文学作品错位的现象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既有杜晖外在的历史原因,也有创作主体自身的原因。身处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一些创作者要么隐居山林,漠视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安逸生活;要么被迫屈服于强权统治,无力反抗,背负不名誉的污名。

虽然他们的外在行为可能违反了传统礼仪,但他们对创作有着热情和真诚。相反,外界的不满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转向文学创作,长久地充实自己的内心,通过创作传达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真情。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创作主体,他们既不隐居,也不被迫就范,地位显赫,身居要职,却贪图权位,收受贿赂,祸国殃民,却能创作出完全违背其性格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社会道德的制约和监督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会影响文学创作。一些创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往往通过“装”或“作伪”来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内心。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上一代的优秀作品可以借鉴。明末清初的魏诺说得好:

魏晋以来,文章发表于今,不传世。古人能做到万事有备,有好榜样,有法可学,忠孝仁义各有千秋,智勇双全各有千秋。当天晚上就能搞清楚,大奸大恶可以是大忠言,笨手笨脚可以打机灵。孟子虽知其言,但不能以文取人。

魏晋以来,各种风格特色的文章都有。如今,人们“学习”自己的风格和方法,没日没夜地揣摩自己作品的风格和创作方法,做出与自己个性不符的作品,这并不奇怪。

此外,某一时期强烈的文学思潮掩盖了创作个性,也使得“文学如其人”难以成立。李东阳《怀庐堂诗》曰:“人囿于气化,欲超脱时代之土,岂不难乎?”

文学创作虽然是主体个性的体现,但在一定时期,时代的风气、既定的文学传统或正式的制度都会对创作主体产生强烈的影响,创作者的个性风格无法清晰展现。

齐的诗歌充满了华丽的辞藻,缺乏刚健的内容和健康的审美力量。初唐的当务之急是改革前代遗风。然而,浮夸的诗风仍然对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初唐四杰的创作题材虽由亭台楼阁逐渐转向河山大世界和边塞大漠,为他们的诗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但他们的诗歌仍保留着浓厚的六朝气息。推崇的风格,推崇他的作品“勇、挫、艳、艳,金”。但他的诗歌创作仍然难以摆脱自卑、自卑的“世袭”弊病。

明清八股文主要用于科举选拔人才。八股文的名称来源于其严密的组织结构,即破题、承题、开讲、起、中、回、装订,其中起、中、回、装订字由平行字和对偶字组成。八股文的形式约束大体相同;而内容呢?必须“代圣贤说话”,写作时不能发表个性化的意见,否则不记录。八股文是一种束缚文人灵魂的思想,使无数文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于孔孟之道。看八股文看不出作者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文如其人”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文如其人”这句话是否合理,取决于理解的角度和立足点。仅仅凭借儒家思想来讨论“像人一样写作”过于简单武断,这种说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作为创作主体,“人”的性格、文学修养、审美追求等个人因素直接影响着创作风格。这些与文风的关系比道德品质更密切。当然,性格与文质相符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扩展阅读:

陶渊明“平淡”的诗风沉寂了五百多年,终于在北宋引起了巨大的回响。

从艺术真实的角度读诗,不必“真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535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