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创业项目(出境游的创业项目)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蒋欢欢(左二)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旅游。新闻客户端8月24日讯——盛夏,昆嵛山遮天蔽日,凉爽宜人。在昆嵛山脚下,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旅游创业项目(出境游的创业项目)蒋欢欢(左二)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旅游。

新闻客户端8月24日讯——盛夏,昆嵛山遮天蔽日,凉爽宜人。在昆嵛山脚下,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嵛山镇石军村的村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接待游客,经营民宿,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村民忙碌的是石村军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欢欢。2018年,在外打工十年后,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她毅然辞去“铁饭碗”,回到家乡带领全村发展旅游。在这位“80后”年轻党员的带领下,一个曾经坑坑洼洼的居民出门都不敢崴脚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旅游明星村。

前不久,江欢欢荣获2022年第一季度“烟台好人”称号。这个喜讯传到村里的当天,《爱在烟台》摄制组就来到石村,听姜欢欢一个人讲述这个《乡愁》里的创业故事。

“农村需要像我这样的年轻人”

早上7点,送完孩子上学,蒋欢欢还要从市区驱车20公里到石村,完成最后一个夏令营的收尾工作,参观考察村容村貌...这种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日常生活,成了她回国后四年的日常。“因为爱人经常出差,我基本都是接送孩子上下学。”江欢欢笑着说:“习惯了,也不觉得累。”

位于昆嵛山脚下的石军村,是江欢欢现在工作的地方,也是她曾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2015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军石村修建道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社区化管理。村里的环境改善了,但老百姓并没有富裕起来,这让一直眷恋家乡的蒋欢欢有了回乡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

当时,江欢欢已经在中石化加油站工作了十年,靠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站长,工作稳定,收入也很高。在亲戚朋友眼里,她有一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不拿着铁饭碗回村?周围的人都觉得她“傻”,但蒋欢欢却很坚决:“石村单靠传统的苹果种植无法进一步发展,但还是要发展旅游业,这需要年轻人,所以我想回来。”

蒋欢欢辞职是因为亲友的不理解,以及“到底要家庭还是要事业”的疑惑。2018年,32岁的蒋欢欢加入村党支部旅游办,成立了烟台将军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职业装换成了草帽,开始了她的乡村旅游创业之路。

“特色旅游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走进石村,远处的昆嵛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阳光照耀着大面积的橘黄色萱草,村民家中的小猫正在粉丝旁打盹...悠闲幸福的画面令人陶醉,但这个旅游明星村的建设之路并不平坦。

起初,在前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村里的旅游红火了一段时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员调整、启动资金短缺……一个接一个,发展陷入困境。江欢欢意识到,特色旅游不是搞农家乐、吃农家饭那么简单。想做好,就要做足功课,想办法,找到自己的路。

江欢欢一开始就开始“学习”。她重新拾起自己的专业知识,走访了一家旅行社“取经”,通过调研充分了解了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她挨家挨户走访村民,挨家挨户做工作,让大家都来关注和参与村里的旅游。她还定期组织团体参观和学习,让人们树立发展家乡旅游的信心。

在她的影响和感动下,石村军18名党员筹集了3万元启动资金。在党支部办的合作社的带领下,该村的特色旅游又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他们先后建设了十几个基础旅游项目,如军事花海、孔雀园、小猪运动场、渔场、冬夏营地基地、帐篷房车营地、8个B&Bs、6个林家乐酒店、两个可容纳100多辆车的停车场。根据该村的特色资源,开展了农耕班、传统美食班、人与自然班、红色旅游夏令营等十几个旅游研学项目,还开发了养生旅游、团队建设、红色教育等多个特色旅游项目。

四年来,石村面貌焕然一新,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

“我们前两天刚接待了一批夏令营的学生。有一个学生参加过三次夏令营,说下次再来。刚刚一个旅行团也确定了近两天的行程。”站在冬令营夏令营基地前,江欢欢挥舞着手机,笑着对记者说。

如今,村里的特色旅游如火如荼,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村里赚得最多的那个,2018年到现在,光农副产品收入就有10万元。”蒋欢欢告诉记者,到去年年底,该村旅游收入已达110多万元。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寻常百姓家的农副产品也“供不应求”,销售范围更广,村民收入渠道更多元化。

四年来,家乡的面貌变了,村民的思想变了,但江欢欢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为了在石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周边村庄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规模化发展,姜欢欢打算带领团队成立昆嵛山旅游服务平台公司。在市场化经营管理下,整合各种分散闲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广黄精茶这一特色农产品,为石村探索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虽然在老家打工的日子很忙很辛苦,但是可以带着老乡创业致富。我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满足。”蒋欢欢期待的是乡村旅游的未来,也是属于家乡的未来,值得期待。

(请关注“烟台后郎”视频号,观看“爱在烟台”栏目视频)

全媒体记者张赵阳实习生赵雨璇摄影报道

编辑:纪

修改:刘琳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38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