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是什么意思(72物候有哪些)

[作者说]现象学是有节奏的,它开花了。-《江南二十四节气》中的美与质金苑(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花草树木知时节,鸟语四时鸣。”自然界中,动

[作者说]

现象学是有节奏的,它开花了。

-《江南二十四节气》中的美与质

金苑(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

“花草树木知时节,鸟语四时鸣。”自然界中,动物的休眠、复活、鸣叫、繁殖、迁徙,植物的发芽、落叶、开花、结果、落花,以及霜的冻结、融化,都随着季节而运动,所以它们本身就成为季节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以物候确定时间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渔猎和早期农业生产中。古人对植物、鸟类、动物、昆虫和天气现象的长期观察经验被纳入二十四节气系统,以补充节气的物候标志。每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特征,可细分为三期七十二期。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应该是季节性气候变化的标志,它们的起止时间在这套时间认知序列中建立了精确的节点。

方菲是世界上季节性最强的地方。

物候学是自然的语言。节气物候将复杂的气候变化和线性的时间概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生命现象,使节气呈现出独特的自然美和精神气质。

物候是什么意思(72物候有哪些)比如蛰来了,大地回暖,打雷了,唤醒了土壤里蛰伏的昆虫,自然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被蛰的三个阶段是“桃花开的时候,马蹄蟹啼的时候,老鹰变成鸽子的时候”。不仅虫蚁醒来,黄鹂鸣叫,桃花也开了。桃子是春天的使者。《诗经》和《国风》中的“桃花谢了,花开花落了”这句诗传唱了千百年,“桃花带脸”的爱情传说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到了春分,郊区和农村的田野里一片绿意,各种野菜都出来了,一个个嫩嫩的,绿绿的。被郊游吸引的人都忍不住把他们剜出来。这时候的人,步履轻盈,在大自然中感觉很舒服。

到了清代,江南还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春歌,歌词是:“春风春动,春水顺春江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连八个‘春’字,韵间颇有春之灵动。

元·《江南二十四节气》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麦草是世界上最时令的,所以有“二十四花信风”的说法。一阵风吹开当季的花朵,人们选择花期最准确的一朵作为这个季节和气候的代表,称为“花信风”,意为带来盛开的信息。古人以五日为一时,三番为一节气。从每年的小寒到次年的谷雨结束,共有八个节气,即“二十四花信风”。梅花打头,楝树开花收尾,每个季节都是五颜六色,颜色各异。其中小寒花心为梅花、茶花、水仙,梅花有婆娑高贵的姿态;茶花叶子鲜艳,充满生机;水仙花芬芳优雅。三伏天,风来花有信仰,为萧瑟的世界增添色彩。

人生的旨趣在逐渐增长。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在观测天文和物候、感知自身变化、记录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独特时间体系。是天文学、物候学、人事活动共生融合的综合知识体系。在传统农耕社会,它被视为一个可靠的时间框架,一些特殊花草的出现,天气的变化,虫鱼鸟兽的迁徙,都被视为相应节气的“自然”事实。于是,物候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存在形式,在社会运行的节奏中被赋予了生命之美。

这种终身的主动审美体验,是历史形成的生活习俗中所蕴含的趣味和情感认同,是生活世界中孕育的生命力。人们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同时又将自己细腻的感情、朴素的生活期望和愿景融入其中。

每年立秋前后,农民们都忙着“晒秋”,选一个地方空在屋前屋后,在屋顶平台上,一个接一个地晾晒地里收获的蔬菜和粮食。当时有红辣椒、金菊花、黄玉米、酱色干菜、绿山茶果等。,被铺在太阳牌匾上,在阳光下晒干,从各家各户伸展出来,像一幅油画。颜色丰富得化不开,好年景的喜悦像水波一样荡漾。同时,在植被美丽的基础上,生活的情趣也逐渐滋长。

万通春图(局部)钱伟成【清】图选自江南二十四节气。

再比如江南的“三白”——栀子花、白兰花、茉莉。沿街叫卖的老奶奶把花小心翼翼地放在篮子里。它们又香又白,像是从祖母幽深的厅堂里飘出来的气息。姑娘们用稻草编小灯笼,里面放茉莉花,或者放在小花篮里,挂在闺房里,枕边就会芳香四溢,充满梦想。于是时间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而是有情节的时间故事,帮助人们协调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旨趣。

还有清明节,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在阳春三月,天地明净。人们四处流浪,奔向野外,去扫墓祭祖,挖竹笋,采野菜,放风筝,万物和人自然都萌发出勃勃生机。

与人类物候的密切关系还体现在其危机预警功能上。农民传统上“测天占天气”,认为物候异常可以用来预警一些自然灾害,从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由此产生了很多农业谚语。例如,“春水淋牛头,农夫愁百日”,意思是如果在春日开始的“春鞭牛”仪式期间下雨,今年将会发生春旱。还有“长夏雷鸣声,早稻害虫多”等等。此时,节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闸门,物候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形象,更是基于人们对生活直观感受的情感投射。

文化哲学由此而来。

作为节气的象征,物候的内涵在人们的重复生活中不断强化和拓展,并逐渐脱离具体的自然场景,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符号,融入各种习俗、传说、仪式和娱乐之中,代代相传。

例如,在记录中,梧桐被视为秋天的使者。明代名人张岱认为这种说法源于“梧桐叶落,天下知秋”的古诗。“吴彤报秋”曾是宫廷仪式。《孟良录》第四卷记载,当时的都城临安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立秋那天,泰关石穿着华丽的衣服,拿着一根水竿,到了立秋节的时候,他大声地唱道:“秋天来了!”在汹涌的声波中,“当时叶舞掉了一两片”,非常贴切。南宋布衣诗人刘汉久居临安,写了一首《立秋》诗,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伴着秋声睡去,找不到地方,看得见叶与月。”梧桐是有灵性的,能“悟秋”,知四季。

还有冬至唱“数九歌”的游戏,把冬至到春季的各种物候现象都归于此。这种游戏指的是从冬至开始最冷的一段时间。从此“会冷到一九八一年九月”,称为“数九”,俗称“立冬九天”。《数九歌》记载了人知物候记寒暑的习惯,所以各地的歌词内容也不尽相同。《贾青录》记载了苏州的一首歌:“1929年,我请傅拍。九,二十七,树篱在吹。四点三十六分,晚上睡觉就像在外面睡觉...八九七十二,猫狗卧地。81年9月,这个可怜的人受苦了。刚伸脚睡觉,蚊子就出来了。”《数九歌》朗朗上口,亲切自然,“九”是最高太阳的数字,自有“一日一冬”之意。歌谣与“九”相连,寓意吉祥,故取此意。押韵之间,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画卷缓缓展开。

具有民俗内涵的物候符号也受到作家的喜爱,是传统诗词歌赋和评书小说创作的重要资源。在作家个体创作意识与集体情感的共振过程中,节气的物候美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化审美符号。如初霜一过,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火焰般点燃深秋的绚烂,正应了杜牧“驻足坐爱枫树晚,霜叶开二月”的感叹。

古人观察自然,从天文现象和天体中获取智慧,将植被、鸟虫等物候符号运用到农耕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二十四节气时间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中,它不断演变、凝聚和升华,并进一步转化为象征符号,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审美对象和地方传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即使在当今这个喧嚣的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总是生活在宇宙和自然的节奏中。当下,时趣与物候之美的传承,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吸收传统文化资源,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回应人们对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缺失的焦虑,从而生成新的生活文化和审美文化,并转化为文化自信和生活福祉。

《光明日报》(2022年3月14日第1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34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