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电简介(贺信和贺电的区别)

none

文/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7位开国上将中,董和陶志跃是“特殊”的两位。他们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然后他们都是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更特别的是,董和陶志跃都是1982年入党的(其中董的党龄从1980年1月24日党支部会议通过他的入党申请算起),年龄分别为83岁和93岁。他们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最老和最晚的开国将军。

两人都是“著名抗日军人”

董于1899年11月27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的一个贫苦家庭。6岁时,他在叔叔的私立学校学习。17岁进入河津县高中。19岁时,当他听到山西巡抚阎锡山开办的叶斌中学招生时,他决心参军。用儿时好友董攀银等人资助的10块银元,走了800多里路到太原,考了第一名。临近毕业,他因为得罪了阎锡山总督府的人,愤然离校。

1924年,董随刘振华赴陕西加入军,并当了一个短时间的排长。曾在国民革命军第2军服役两年,参加北伐战争,晋升为中校。后来,蒋介石下大力气裁掉了自己的部队,董也丢了工作。天津警备司令傅听说天津正在扩军,就写了一封入伍信。经过傅的考试,董和几个学校官员从他的同龄人被任命为队长的参谋人员。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想当小官,但董坚持留下来,终于得到了对他才华的赏识。

◆董

董对长期的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九一八事变后,他立即写下战书,呈送傅请求抗日。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北平以东的怀柔县阻击日军血战15小时,击退敌人10次进攻,帽子都被敌人炸弹吹掉了。1936年11月,绥远抗战开始,首战是董指挥的红嘎图战役。用奇袭摧毁了日军司令部和土匪头子,击落了一架敌机。当时给南送去了他的亲笔信和绣有“保卫祖国不受侵略”的锦旗表示慰问,称绥远抗战为“全民族抗战的先声”。

全面抗战开始后,董参加忻口战役时被日军炮弹炸伤。简单包扎后,他仍然坚持在火线指挥。董接见了八路军军长贺龙,多次听取了贺关于抗日战争的坚持和游击战术的理论阐述。此后,他在河套地区运用灵活的战术,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多次取得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出任第35军军长。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他对腐败的国民党政权越来越失望。

绥远起义前,蒋介石派飞机送董去广州,但遭到拒绝。飞机飞回来的时候坠毁在兰州附近。董对人说,“上天不会杀我,上天会支持我走和平的道路。”在董的领导下,绥远起义部队得到了改造和迅速解放,称赞“进步之大,速度之快”。

陶之岳,1892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陶佳是湖南宁乡有名的地主,拥有一座名为“活龙洲”的巨大庄园。童年时,陶之岳生活优裕,不知人间疾苦。他从小聪明好学,6岁就开始学习。12岁考入长沙市城南师范小学,14岁考入钟秋中学。后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迁至北京清河镇,改名陆军第一预备学校。陶之岳1914年毕业于该校,1915年春,陶之岳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1916年,陶之岳毕业后回到长沙。他在湖南省军事监察厅参谋处做办事员,不久就当上了上尉参谋。1917年,陶之岳奉命训练从青林招募的“字卫营”。由于指挥出色,训练有功,他被提升为某独立工兵营营长。

1926年,陶之岳任国民革命军第2独立师师长。独立团第2师立誓北伐后,进入湘鄂交界的马晖玲地区,担负主力任务,配合北伐军其他部队一举收复江西。1927年,独立团第2师进入安徽,在当涂浴血奋战三天三夜,取得战斗胜利。与兄弟们一起收复了南京,陶之岳被提升为少将军长。1927年4月,陶之岳经何耀祖介绍加入国民党。次年,国民党部队统一整编,陶之岳任第四十军第三师师长。1928年5月,陶之岳部队进驻济南。此时,侵华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由于国民党当局一再命令部队不得进攻,陶之岳领导的第7团被日军强行缴械,军长何耀祖被撤职。虽然陶之岳被免于刑罚,但他看到蒋介石不顾民族尊严、自取其辱的嘴脸,觉得济南大屠杀是他“一生之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陶之岳担任国民党第8师师长,奉命由陕西增援上海。在云枣浜地区,全体官兵众志成城,一举击溃守敌。接着,日军空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势。尽管敌我实力相差甚远,陶之岳仍带领官兵顽强抵抗,坚守阵地21天,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美誉。

1938年,陶之岳调任陕西河防部队,先后任国民党第1军总司令、第34军副总司令、第37军副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等职。事实上,胡宗南多次剥夺陶之岳的兵权,陶之岳在河西并无实权。

两人做出了果断而明智的选择。

用“绥远办法”解决绥远问题是董人生的转折点。

1949年1月22日,在平津战役刚结束4天、北平和平解放后的第二天,董飞到北平,向傅求教。傅向董介绍了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指出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1月23日,中共中央指出绥远可以不战,维持现状。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进驻北平、正式接管北平的仪式。2月23日,毛泽东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会见傅、邓宝珊时,首次提出用“绥远办法”解决绥远问题。三月五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绥远办法’的目的是要保持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分不变或基本不变,就是说,对这部分军队作暂时的让步,以便有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一边或保持中立,使我们能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势力的主要部分。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例如,几个月后)

◆1947年,陶之岳在新疆天山。

后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聂和政治委员薄一波的直接领导下,绥远和平协定于5月28日在北平西交民巷东口银行俱乐部华北局会议室签订。6月8日,由毛泽东批准的绥远和平协定开始生效。6月14日,傅派王等人到绥远;6月20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成立中共绥远工作委员会,以为书记,同时设立华北人民政府驻绥远联络处,协助董将军实施起义。

8月25日,傅、、邓宝珊受、委派到绥远推动起义。8月26日至9月10日,傅、邓分别会见了驻桂绥、包头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和各界知名人士,向他们传达了中共中央和的指示以及对绥远的方针政策,坚定了他们走和平起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9月19日,以董为首的绥远39名军政干部和各界代表,向主席、朱德总司令、华北军区聂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发出起义电报:“我军全体官兵和各级行政人员,今天在绥远发动了光荣起义,向人民庄严宣布,我们已经正式脱离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等依靠美帝国主义的反动残余,坚决地来到人民一边。绥远和平解放了,我们要庆祝新的生活。……我们热切地希望人民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各界民主人士来指导和教育我们,以便我们在新社会中忠实地为人民服务。”从此,十万绥远部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民族解放战争。

9月20日,和朱德联名向董发来贺电。

10月1日,绥远广大军民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开国大典和绥远和平起义。当晚,董激动地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为春节排除万难,义旗终于插在了青山之巅。弃光明党引路,起死回生,胜券在握。从现在开始,我决心勤奋改革,我将做出贡献来弥补过去。不管任务有多难,我都喜欢看所有人倒挂。”

新疆“九·二五”和平起义是陶之岳军旅生涯中最光辉的一页。

1949年春,陶之岳被任命为西北长官公署副主任兼新疆警备总司令。那是2008年秋天,解放军直逼兰州,新疆和平解放迫在眉睫。在张治中将军的启发下,陶治岳召开各种会议,教育部属以大局和新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重,统一骨干思想。9月18日,当张治中起义的电报从邓力群发往迪化时,陶治岳高兴地向邓力群介绍了新疆的军事情况,邓力群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希望。后来,毛泽东在京收到陶之岳两封准备起义的电报,转交给张治中将军,并给张治中写了一封信。9月22日,张接到的信和陶之岳的电报后,即发电报鼓励并指示陶之岳立即派员与彭副总司令联系,宣布起义。22日,陶之岳第八供应区司令员曾振武会见了彭副总司令。9月25日,陶之岳发动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在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被编入人民队伍。

毛泽东委员长和朱德总司令在9月28日回信说:“你们9月25日和26日的电收到了。我们认为你的立场是正确的。你宣布离开广州反动残余政府,转到人民民主阵营,接受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听从中央人民政府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这种态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你们希望团结军政人员,维护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配合现在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争取人民新疆的建立。”

毛泽东和朱德的回信在报刊上发表后,全军官兵和新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争相转告,庆祝新生活的开始。

◆董签署绥远起义通电。

陶之岳在酒泉期间,与彭、、谈了一夜,谈了军队的整编和改造,派解放军入疆,组建军政委员会等问题。

军队整编后,陶之岳先后任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部队开垦戈壁滩,汗流浃背,创造了戈壁滩植棉、兴修水利、植树造城等诸多奇迹,使新疆逐步走出了落后贫穷的古道,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示范区。

他们两人都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认可。

1950年4月27日,在丰泽园会见了董,谈话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在给他讲了许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之后,毛泽东问道:“你现在不是共产党员了吧?”正是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CPC)的信念。

1955年春,人民解放军总授衔方案下达后,军级以上干部在讨论研究中,一致同意董为上将军衔,但董本人认为定得太高了,于是让杨成武给去信,要求降级。信中说:“就我个人而言,起义前,我只是一个中将,但起义后,我已经对党和毛主席心存感激,没有理由把我提升军衔。”

杨成武劝他说:“给你一个将军,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信任起义军,有利于台湾省和大陆统一的事。”董真诚地对杨成武说,“毛主席对我的信任和关怀是深刻的,我是知道的。但我总觉得如果接受了将军的军衔,我会感到余生的不安和尴尬。”

◆董(右)与杨成武(左)合影。

看了信后,坚决不同意董的请求,要杨成武转告董:“他(董)是著名的起义将领。根据他的功绩、贡献和资历,应该授予他将军军衔。谁也不能贬低他的观点。这是党的政策。但是你和杨成武不一样。你是共产党员,可以授予将军军衔也可以不授予,而董却要授予将军军衔!”回来后,杨成武急忙找到董,向他转达了的指示。听了董这话后,感到一阵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里,董还对妻子姚钦秀说:“毛主席真伟大,共产党真伟大!”

1950年2月,陶之岳赴京向、朱德、、和彭汇报。在中南海,陶志跃第一次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毛泽东。

“你是宁乡先锋乡的,对吗?我知道,县城玉潭南门外,我去宁乡,益阳,常德,都路过你家。不知道多少次了!”毛泽东握着他的手,高兴地说。“新疆的情况怎么样?”“靠着人民解放军,靠着共产党,靠着王镇同志的有效指导,工作还过得去。我呢,一切还是门外汉。以后向王镇等人学习!”陶之悦认真的回答道。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眼看天色已晚,陶之悦起身告辞。

“该吃饭了。”毛泽东说:“当我们在家乡泡茶时,我们应该喝茶,吃饭。请不要客气,吃顿便饭。我已经告诉他们准备饭菜,吃家乡菜。”

一碗红烧肉,一碗萝卜,一碗白菜,外加一个汤,简单的湖南家常菜,两个人边吃边聊,越聊越亲近。

至此,陶之岳不禁想起了1930年在蚌埠车站会见蒋介石的情景。当时,他对蒋介石说话毕恭毕敬。蒋介石只是微微点头,鼻子里咕哝了几声。他看起来非常傲慢。与毛泽东相比,这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陶之悦

晚饭后,他们继续聊到深夜。毛泽东从未感到厌倦,谈话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关于国家大事的,也有关于家庭事务的。

毛泽东非常关心陶志月的进步,希望陶志月好好学习,不断进步,闯过三道关。第一关是解放战争,现在顺利过了。第二关是土改关,马上就过了。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层次,还没开始,但要有思想准备。

当时的陶志跃虽然对社会主义了解不多,但也没觉得不好意思问。他只知道:不管发生什么,跟共产党走一点都不会难过。从那以后,每次陶之岳在京开会,总是满面笑容地走上前来和他握手,亲切地称他为“陶将军”。刘少奇、朱德等。经常真诚地向他请教。我感觉共产党是真心待人的,所以他认为自己要真心待人,否则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两人多次申请,最终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CPC)。

1950年7月,董在京召开会议,第一次向杨成武提出入党的愿望。他说:“几个月来,毛主席的讲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想知道像我这样的起义者是否还能加入共产党?”杨成武明确鼓励他说:“共产党的大门是敞开的,毛主席的话就是希望你将来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杨成武的话进一步激发了董入党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董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并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董以为自己拥有房产和家产,不是无产者,不安分,于是对杨成武说:“我过去在战场上亏欠党和人民,经济上是资产阶级。我不仅拥有一套房子,还有七个小企业。我愿意做一个无产阶级,把这些东西都交给国家。”

“你的经济状况在正常范围内。它属于过去的你,属于未来的你。你可以向组织解释清楚,但是现在不能交。关系到党对起义军的政策,也会影响起义军的思想稳定。”杨成武笑着对他说。

董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还是不甘心,于是写了一份财产清单,向书面报告:“我请示毛主席批准,把我的私人财产机密交给国家。”接到信后,毛泽东作出指示:“我们应该对起义干部的经济问题划清界限。起义前的事我们不管,起义后的事我们要管,但房子总要住。”

朝鲜战争爆发后,董毅然申请率先参加朝鲜战争前线,以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毛泽东批准了他证据充分的请求。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率兵团回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董·任军长。

1956年,董向第69军党委要求再次入党。他觉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名无产阶级,住房问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于是他再三要求党委或者军区首长作出决定,把自己的房子收归公有,自己成为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

◆1954年,王镇和陶之岳在垦区。

1958年,董率队在十三陵水库工作时,听说中央首长也要来工作。他安排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安保主任尽快部署安保工作,但这个主任没能落实。董批评了他,但他拒绝接受,并说这是风凉话。董亲自去落实了。事后,杨成武知道了,提出辞退、调离局长。赶紧叫住董,恳求道,“请不要和这位局长有任何瓜葛。我先回顾一下这个。起义已经89年了,我依然没有改变一个共产党员对我的看法,只能说明我改造的还不够好。我相信有一天我的行为会影响他,我希望和他成为朋友和同志。”

1962年初夏,东南沿海处于紧急状态,董给军区党委写了一封信,要求所在部队参战,同时再次申请交出私宅。他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军区不收,我一旦投身战场,就会给我留下终身遗憾。”

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再次提出交出房产。“请长官背诵我的诚意,请收下。”但还是失败了。但几天后,董召开家庭会议,经妻女同意,将存放在家中的300余两黄金,连同以长女董建民名义存入银行的53000余元,一并上缴国库。董的无私行为得到了和的高度肯定。

1980年初,81岁的董以政协副主席的身份第三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根据董的表现,北京军区党委迅速作出研究,支部全体党员一致通过,然后上报党中央、中央军委。不久,中央统战部负责人专程来到董家,对他说:“你过去虽然没有办理入党手续,但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了。我之所以推迟为你办理入党手续,是考虑到你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我认为你暂时留在党外,对党的工作更有利,可以在统战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听了这话,董非常感动,当即表示,“我完全服从党中央的安排,服从党的利益和党的工作需要。”从此,很多人叫他“党外布尔什维克”。

◆陶之悦和董。

1982年,觉得自己老了,身体不好。他决心在有生之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于是第四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坚持入党。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考虑到他申请入党30多年,再次提请党中央研究批准他入党。不久,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指示,正式批准董入党。

听到这个好消息,83岁的董热泪盈眶。她对所有人说:“我终于有一个光荣的家了。”我立即写了一条横幅:“我将把我的余生献给人民,虽然我听说我永远不会失去我的志向”,并写了一首诗《我入党的感想》:“我很高兴在盛世和平,我愿意把我的一生献给人民。看华夏乐小康,世界更和谐。”

陶志跃第一次接触入党是在1952年。在一次闲聊中,一向豪爽的王镇开门见山地问道:“老陶,你考虑过加入共产党吗?”

此时的陶之岳已经六十多岁了。听了这话,他百感交集。他既兴奋又害怕。他嗫嚅了半天,然后说:“和共产党人一起工作,我觉得很踏实,很放心,能学到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我也很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不敢冒昧地说……”

一个月后,王镇和陶志跃去石河子调研。路上,王镇又问陶之岳:“陶司令,你对共产党有什么看法?有哪些要求?不愿意入党?”

当然,陶志跃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他心中,入党是他一生中的大事。他刚参加起义几年,没什么贡献。入党为时过早,所以他说了八个字——“我做了我想做的,但我不敢要求。”

几天后,当王镇来找陶志跃谈把石河子建设成新兴城市的想法时,陶志跃向他透露了自己入党的想法——

“加入国民党之初,我对共产党的性质一无所知。后来,蒋介石投奔了革命。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我参加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军阀混战。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成了反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工具。然而,我在感情上对共产党没有偏见。所以,长期的内战让我感到深深的迷茫和痛苦。”

陶志跃继续说:“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印象始于与共产党人共事。首先,我在酒泉见到了你和副总司令彭。……在北京,我见到了平易近人、向我吐露心声的毛泽东主席和毛主席,不仅关心我的工作,而且极其关心我的思想转变。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跟共产党走是一条光明的道路,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

新疆和平起义后,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和保卫边疆的沸腾岁月里,陶之岳对共产党的认识逐渐加深,感情越来越炽热,做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到1965年,陶志跃已经和共产党人斗争了15年。这年夏天的一天,陶之岳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这个不寻常的申请他考虑了十几年,改造了自己十几年。现在,他认为是时候了。

◆陶志岳、张参加了复垦工作。

此时,王镇已调离新疆多年。张接到陶之悦的申请后,一直念叨着:这是陶将军对自己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改造后的思想和行为的评价!

张立即向兵团党委作了汇报。党委意见很统一,他决定上报党中央。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对陶志跃的申请非常重视,并据此向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报告:陶志跃同志已符合共产党员条件,我自治区党委准备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邓小平表示完全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随即要求陶志跃填写入党申请书,报请中共中央批准。但遗憾的是,当陶志岳等党中央批准后,“文革”开始,大量工作陷入混乱,陶志岳失去了党籍。

直到1970年,年过八旬的陶志跃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从北疆跑到南疆,决定辞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的职务,准备退休到长沙养老。

乌鲁木齐火车站,政委张等到机场为陶志跃送行。张韩中紧紧地拥抱着陶之悦,说:“陶司令,我没有尽到政委的职责。我对不起你!”陶之悦盯着张看了一会儿,爽朗地笑了:“不不不,你尽到了你的职责!”张又说:“你可以在新疆入党,也可以在湖南入党。全国各地都有党组织。加入哪里不一样?”“好在入党没有年龄限制。回湖南后我可以继续申请!”陶之悦自信地回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陶志跃于1982年5月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类社会事业有益的实践。”他承认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我不仅为加入共产党感到自豪,更重要的是,在党的直接教育下,我可以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9月28日,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多年的愿望实现了,饱含热泪的陶之悦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各行各业我都喜欢,风景更美。”魏共产党,喝水一定要想到源头。四化长征,跟随着好运。望着阳光大道,我很高兴看到鞭子。”

93岁时,陶之岳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董和陶之岳两位开国将军都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始终把自己的生命维系在中华民族的安危和繁荣上。每当祖国危难之时,他们总是挺身而出,投身于保卫国家和人民的正义斗争。尤其是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弃暗投明,果断领导起义,走向人民,成就了永载史册的民族大义。纵观两位将军的一生,可以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信仰坚定,独立自主,侠义凛然,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为党史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268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