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原文(琦君散文精选春酒)

none

通过前段时间对《红楼梦》这部剧的讨论,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原著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娱乐方式就是“看戏”。过生日要搭台唱戏,贵妃和省亲要买戏班唱戏。在重大节日,比如元宵节和中秋节,我们也要去听歌剧。

其实《红楼梦》里除了看戏,还有一些高雅的娱乐方式。今天,我们将利用一个空间来一起思考古代游戏。

1 从一句唐诗说起

个人比较喜欢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杜丽”。他的诗歌构思非常新颖,对诗美的追求可谓极致。李商隐的爱情诗更是凄美动人,如朗朗上口的《雨夜给北方一个朋友的字条》,读来让人把别离之痛感受得淋漓尽致:

“你问了很久,

秋池在晚雨中升起。

当他切断西边窗户的蜡烛时,

说到晚雨。”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要讨论李商隐的诗美,而是要从他的诗中找到一些线索,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红楼梦》联系起来。

这就要从李商隐的一首七言诗说起。他曾经写过一首无标题的诗,全诗是这样的:

昨夜之星,昨夜之风,画室之西,桂香堂之东。

没有蔡凤身上的翅膀,不可能比翼双飞的齐飞;心似灵犀,情相通。

猜拳勾心斗角,酒暖暖心;这群人来了酒友的赌注,一场烛光下的输赢红。

唉,听到五更鼓声就该去晨间点名了;策马到兰台,如风中之风。”

这首诗里“隔着春酒,趁它暖我,我提示你如何下注,在那里,一组一组,我们在绛灯下掷骰子”提到了两个古代的游戏:一个是“别席送钩”,也叫“藏钩”,意思是在古代的宴席上,钩子互相传递后,藏在一个人的手里,让人猜;再一个是“射盖”,也叫“射盖”——射就是猜,盖就是盖什么,分曹就是分组。所以,这是一个把物体藏在器皿下,分组让人猜的游戏。很久以前,古代的命理学家为了锻炼自己的预测能力,发明了这样一种游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人们酒桌上的游戏。最早的“射盖”游戏已经失传,后人根据之前留下的一些线索对游戏进行了重新编程。

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出现了这种“改编版”的射击游戏。

原著是这样说的:

探春道:“我喝一杯。”。我是指挥官,不需要我来宣布。我只是听我的任务。我点了骰子和盆子,‘从秦美扔过来,往下扔,投准点。’琴一扔就是一个三,还有琉璃,宝玉等。都投错了,直到香菱坊投出一个三。宝琴笑道:“室内也要有春天,到了室外就没主意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罚一杯。你重复一遍,他开枪了。鲍芹想了一下,说“老了”。凌就是按这个顺序出生的,但我一时想不起来。房间里没有与“老”字相关的成语。湘云先听了听,然后环顾四周。突然,门斗上贴上了“红香铺”二字,他知道宝琴身上贴的是“铺”字,“我不如我的老园子”。见香菱射不中,便击鼓催促,悄悄拉了香菱一把,教他说“药”。黛玉见了,说:‘快罚他,私传。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湘云拿筷子去敲黛玉的手。”

仔细读完这一段,大概就能明白游戏的规则了:探春是游戏的总负责人,不仅要维持整个游戏的秩序,还要亲自参与其中。一个参与者先掷骰子,其他人依次掷骰子。如果有人投出与第一个人相同的点数,他们两人将作为一组开始比赛。第一个人“重复”,第二个人“猜测”。如果你三次都猜不到,对不起,我得去弄杯饮料了。

然后,“赋”方要用房间内或室内能看到的物体映射出一段诗句或典故,并说出与之相关的一句话;“射”方会以这个字为线索,找到屋内的物件,猜出这个典故或诗句,只说其中一个字。这有什么好看的?从游戏开始到结束,双方都不会说出答案是什么,仅仅依靠双方说出的两个字就达到了“然而我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

2 射覆的高难度系数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知道了射击游戏的规则。现在是时候看看它的难度系数了。

鲍芹掷骰子,掷出三点。岫烟和鱼宝轮流掷骰子,但没有一个是三分。只有香菱和鲍芹有相同的观点。于是宝琴“盖”,香菱“射”。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很迷茫。因为宝琴想了想,就说了“老”字。负责“猜”的香菱,从小没读过这么多书。到了大观园之后才开始跟黛玉学写诗。各种诗句典故她都不熟悉,满屋子都是看不到和“老”有关的东西。

这时,坐在旁边的湘云四处浏览,发现门斗上贴着“红香铺”二字,于是猜测来宝琴盖的“铺”字应该是“我不如我的旧园”。于是她悄悄告诉香菱,要说“药”。结果正巧黛玉看见了,她当场就发现了湘云的“出轨行为”。于是湘云喝酒被罚,气得用筷子敲黛玉的手。

我想,看完这一段,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还是处于一种蒙着眼睛的状态:这些“老”、“幼”、“医”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香菱的问题答案是“药”?

“我不如我的老苗圃”这句话出自《论语·鲁兹》。原文是这样写的:

“樊迟要求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请作为托儿所学习。岳:‘我不如旧圃。’离开樊迟。孔子说:‘小人,徐帆!好礼,百姓不敢不敬;好仁义,百姓不敢拒绝;诚信,百姓不敢爱。夫若如此,则四角之人必无子而至。“他们怎么能使用农作物呢,””

我们都应该熟悉这个对话。这是关于樊迟问孔子如何种植作物。但是,孔子说:“我不如一个老农。”所以樊迟问如何种植蔬菜。谁知孔子答道:“我不如一个老菜农。”樊迟走了。孔子说:“樊迟真是一个恶棍!位高者喜礼仪,人不敢不敬;地位高的人喜好道德,人就不敢违逆;地位高的人喜欢老实,所以人不敢不老实。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世界各地的人都会背着他们的婴儿前来避难。他们在哪里可以种植自己的作物?”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这样说的中心思想是,他认为社会应该有分工。为官一任,要潜心学习修身,做好自己的本分,百姓才会服气。官员们自然不用操心自己怎么种庄稼和蔬菜。集中精力做国家栋梁才是他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知道了“我不如我的老苗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老”对应“苗圃”。但“药”的起源是什么?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了诗集《剑南诗稿》。其中有一首诗叫《药圃》,里面有一句:“幸而我闲少,可以治地开药圃。”这样,“药”为什么对应“托儿所”的谜团就解开了。但是,如果把这个游戏放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些典故和诗词组成的谜题,就足够我们花些脑筋了,真的不容易。

3 宝钗猜的谜折射出她今后的命运?

如果解决了宝琴和香菱之谜,要解决探春和宝钗之谜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探春的“赋”是一个“仁”字。在这一点上,宝钗显然不知道探春指的是什么,因为“人”这个字太笼统了。于是探春又加了一个“窗”字,缩小范围。

宝钗有了这个线索后,看到桌上的鸡,就猜到探春用的是“鸡窗”和“鸡人”这两个典故。于是她拍了“奎”字,用的是“鸡生于奎”这个典故。这组游戏圆满落幕。

“凤窗”的典故出自南朝刘宋时期的作品《游明路》:

“晋兖州刺史郭培宋楚宗,尝买了一只长鸣鸡,爱养它,放在窗前,鸡会说人话。他和楚宗谈得很有智慧,整天不停地谈,楚宗进步很大。”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代兖州刺史宋楚宗买了一只长角鸡。他非常珍惜这只鸡,经常把这只鸡的笼子放在他的阅读窗前。而这只鸡突然开口说话了,每天都和宋楚宗聊天,聊天的内容非常富有哲理。久而久之,宋楚宗的演讲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后人把书房称为“鸡窗”。

“鸡人”的典故出自《周礼》:

“鸡,掌鸡祭,辨其物。一个大祭祀,一夜百官。凡大客、协会、兵役、丧,亦是如此。”

“养鸡人”是指负责饲养家禽和家畜(如鸡)的人。到了大祭祀,早上快天亮的时候,鸡人会报时提醒官员。除了祭祀仪式,国家元首会见重要客人或举行重大活动、葬礼时,属鸡人都要提醒并告知时间。

宝钗拍的《鸡窝里的鸡》出自《诗经·君子役》。上面写着:“鸡住在窝里,天快亮了,牛羊下来了。君子在役,何乐而不为?”这里描绘的场景是,黄昏时分,家禽牛羊都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圈舍,而一个女人却在远方盼望着在远方工作的丈夫早日归来。

至此,不得不提:《红楼梦》第21集,贾宝玉和袭人吵架,生气了。他闷闷不乐地翻看《南华经》。在这里,脂砚斋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批语:“如果别人得到了宝钗的妻子和麝月的丫鬟,是否可以弃之出家?”这句话其实点出了书的结局,宝玉出家了。得知这个结局后,再看看宝钗在玩射盖游戏时的“鸡窝里的鸡窝”——已婚女子独自期待丈夫早日归来,宝钗作为闺中密友空孤苦伶仃的命运在这样的游戏中传递出来,可见曹雪芹的语言功力。

我想,提到宝钗的命运,有些读者应该会想到原著第二十二章的一个重要情节。袁春命令人们从宫殿里发出一个灯谜让每个人猜。贾母感受到了袁春的快乐,非常高兴,所以她让大观园里的每个人都自己做灯谜来参加。庚本认为宝钗出的灯谜是这样的:

谁携带两袖烟,钢琴边总是错过。

不需要鸡来筹钱,但是五个晚上没有讨厌的女仆来加。

第一次还是黄昏,日复一日。

时光流逝,一定要珍惜,风雨会变。”

这个谜语的答案是古代特制的一种香,时间是根据香点燃后剩余的长度来估算的。其中的诗句“谁带两袖烟入宫,谁绝得琴行”和“焦守朝犹黄昏,日复一日心煎”也隐隐约约透露出宝钗婚后无缘相见枕,独自煎熬,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与冷酷。

4 李纨和邢岫烟:“你懂的”

探春、宝钗之后,再来说下一组射手。正巧李纨和邢岫烟算着分,李纨在“瓢”字上盖章,后面是岫烟的“青”字。于是,“他们两个互相理解,喝了一口。”

当我第一次看到红楼梦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就像看哑谜一样,双方互道“你懂的”,作为观众的我完全被冷落了。

这种“没教养”的感觉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我查了《说文解字》,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答案。

“瓢”的本义是“用切开的葫芦做成的瓢”,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瓶”。宋代诗人苏辙写了一首诗叫《九日三首》:

“瓢雕像空挂在墙上,九天是喜庆的时刻。

白发难逃,黄花已停。

酒羞客,风吹。

赖有的陪伴,穷人有自己的宽度。”

如果“瓢”是从这里来的,为什么邢岫岩把“绿”字弄对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时写过一首诗叫《致雪》,诗中有一行:“瓢里无青,灶里火似红。”你什么意思?安史之乱后,杜甫长期被困在长安城内,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葫芦已经丢了,杯子里一滴酒也没有了。连取暖用的柴火都快烧完了,只剩下一点余烬勉强维持。

所以“瓢”对应“青”,都和酒有关。李婉和邢岫岩也默契的喝了一口酒,结束了这一轮比赛。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古代诗句中多次出现“青酒”。比如陆游有一首诗叫《丑正月初二》,其中有一句是“朱妍未老画人,青酒追欢梦”;诗中白还写了一句“白发对青酒,强唱心已灭”;白居易《春来》诗中也有一句,“谁家青酒一夜醉?红楼哪里能睡瞎?”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实际上,古代的酿酒技术并不精良先进,酿出来的酒是无色液体,还夹杂着一些浑浊的杂质。这种杂质聚集太多就会浮在酒的表面,看起来就像一层淡绿色的泡沫。

除了这种泡沫杂质与“绿”有关之外,古代人认为水原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当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呈现出“绿水”的效果。比如“青山绿水”这个词就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诞生的。酒是用水和粮食酿造的,所以“青”的意思也用在酒里。

在了解了各种文化内涵之后,终于默默的说了一句“你懂的”。

5 “敲断玉钗红烛冷”的悲歌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与你交谈过。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巧妙地融入了戏剧的元素,通过戏剧传达出一种悲剧感。

这样的悲剧意识不仅仅是通过戏剧传达出来的——在“射与复”这种看似晦涩的游戏中,曹雪芹不着痕迹地写下了一首悲歌。

我们来看看宝玉和宝钗的这一轮博弈。宝钗遮住了“宝”字,宝玉猜到她指的是自己的“通灵宝玉”,就把“宝”字拍了出来。众人不解之时,宝玉解释说,古诗词里有一句话,“碰落玉簪,烛残年寒”。这里既有玉又有钗,正好符合规矩。香菱加了一句她刚念过的诗句“这家乡多宝”,而李商隐也有一句七言绝句说“宝钗不长尘”。

我们先来看“这个家乡有很多宝贝”这句话。其出处是唐代著名诗人的《送张下南海》:“此镇宝石多,小心不累贫。”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了脂砚斋在原著第十九章留下的一个注解。当时的场景是袭人回家探亲,宝玉去看她。袭人的母亲和哥哥为了招待宝玉,摆了满满一桌子的水果,袭人却觉得这么多东西里没有什么“可吃”的给宝玉吃。就在这句话之后,智彦斋评论道:“要说清楚宝玉从小到大是多么娇气,这句话就留在下面,几十遍之后,就是警示后人不要太过分。唉!”

你什么意思?这里,脂砚斋点出了宝玉未来的命运。以后,他会在下雪的冬天用破毡子盖在身上取暖,吃咸菜充饥。结合射击游戏中的那句“这个家乡有很多宝玉,但要注意不要被穷累了”,可以知道他们之间的相互呼应,猜测宝玉后来的命运注定要经历贫穷。

那么,宝玉的那句“打掉玉簪,让红烛冷”出自唐代郑谷的诗《题屋间墙》。古代有很多诗句写的是“玉簪”。如宋代严有“玉簪头磨双凤小”之句,西汉的《美人赋》中也有“玉簪挂臣冠,袍袖拂臣衣”的名句,但宝玉却选择了“打掉玉簪,使烛寒”这句话。

你记得在开头,我提到过:重复最初是古代数学家为了锻炼自己的预测能力而发明的一种游戏。那么《红楼梦》就是通过重复这个情节来设计的,也是用重复的“预言”向读者揭示主要人物的未来命运。在李纨与邢岫烟的博弈中,“瓢瓶青,炉不停火似红”所表现出的穷困潦倒,也折射出贾府未来的败局。在“敲落玉簪,红烛寒”这句话里,明确地告诉读者,宝玉和宝钗将来会有个了断,“金玉姻缘”到最后会彻底解体。

香菱还加了一句:“宝钗什么时候才不蒙尘?”。这首诗出自李商隐的诗《残花》。这首七言绝句是这样的:

“残花哭露莫刘春,锐发怨谁。

但如果你把梦想藏起来,宝钗就永远不会出生。”

全诗还表达了一种荒凉冷清的气氛:最美的春色已经逝去,当所有的花都凋零时,一个年轻人在感叹美好时光的逝去。这是一部“无才”的悲情之作——时间长了,再美的“宝钗”也会蒙上灰尘,于是发出了苦涩的控诉。我们很容易理解古代的男人没有遇到自己的才华,但是对于古代的女人来说,得不到丈夫的珍惜和疼爱的辛酸也不过如此。

一场雅俗共赏的宴席游戏,看似一出大家庭的戏,曹雪芹将这一场景与人物命运、诗词典故巧妙结合。《红楼梦》包含了几乎取之不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下一篇,我会继续和大家探讨其中的乐趣。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245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