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学校秋千门(最近长沙学校学生被杀)

none

光明日报记者李玉兰

新学期开始,“紧张”不再是学习生活中最突出的关键词。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五年级的家长李云告诉记者,女儿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跳着活泼有力的舞蹈,画着有趣的沙画,体验着传统的民间技艺,还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实验。“即使是一根小棍子,孩子们也可以玩花,把花做成微型乐器、笔筒、秋千、书架、水车、小人儿等东西……”说起女儿,李云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云认为,中小学校园生活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不仅是“双减”的结果,更是女儿学校的“宝藏课程”使然。

家长们所说的“宝藏课程”,就是各个学校特有的“校本课程”。

3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马路小学种植爱好组的学生在观摩自己种植的无公害蔬菜。李长林摄影/光明图片

4月20日,老师正在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上自然科学课。胡摄/光明图片

8月31日,在重庆市大足区龙符实验学校科技馆,学生们正在上新学期的第一堂科学课。黄舒摄/光明图片

从觉醒到绽放:校本课程的魅力在哪里?

在北京星河实验学校国美校区,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如何制作绒花——完成一朵金花茶,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木工——完成一个榫卯结构的小木制品。这是他们的校本课程。

“每个年级都开设一般绒花、木工课程的历史、文化、基本功和技法课程,保证每个学生在小学六年里上12门一般校本课程,为的是让孩子们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北京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教学主任毛玉说。

毛玉介绍,“其中,技术好、兴趣好的学生,将通过全校招聘、基础知识竞赛、动手能力双选会,经过师生双重选拔进入优秀校本课程班,深入学习绒花、木工制作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传承人。这种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让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湖南省衡阳市铁一中学的孩子都要学种地。每周六,学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到当地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梨园镇劳动,锄地、除草、修枝、抓鱼、采摘…他们还把自己的技能带回学校,利用校园空土地和游廊开辟“绿色苗圃”,种植蔬菜和花卉。秋天,学校会举办美食节,把基地劳动收获的萝卜、辣椒、白菜等和校园“苗圃”收获的西红柿、紫薯等聚集在一起,烹制成美味,开心地吃着。从种田到关爱,再到收获和品尝,劳教其实已经回归了本义。学生们丰富而深刻的经历和感悟,不是一句“学农技,懂农耕文化”就能概括的。

类似的校本课程,全国每个学校都有,但每个都不一样。

从特色到素养:校本课程的定位是什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涵盖了从文艺、体育、劳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传统技能到国际教育新时尚、主课补充等方方面面。课程还包括上课、动手、游学等。,可谓因地制宜,百花齐放。

“校本课程相当于学校日常餐桌上的‘家常特色菜’。它要求学校设定自己的菜系类别、营养结构、特色造型和文化风格。至于设置成开胃菜,还是佛跳墙之类的养生大菜,还是民间小吃,主要是学校独立,自洽。最后,端上桌的菜质量也要看学校自身的技术和实力。”文化学者、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前主席吕文清说。

2001年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至今已实施20余年。今年刚刚公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22年版)》将校本课程定义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既完善了国家课程体系,又满足了教育主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和个性,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空间。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体验,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成为有特色的主体,真正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生存发展需求。”国美星河实验学校教师罗金玉说。

本学期伊始,校园生活因“双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那么,校本课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双减’对应的是学校作业,其实就是‘双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依托丰富的课程设计,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参与课程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回归校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花期,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发展的校本课程中茁壮成长。”毛玉说,这意味着教学实践对校本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校本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吕文清说:“新课标增加了很多内容,这些内容需要校本课程的支持。校本课程如何定位,再次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

比如劳动教育不能在黑板上完成,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田地、托儿所等环境条件。可以说,因地制宜是这门课程的必然属性。

从需求到宝藏:校本课程的潜力在哪里?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功能或特点,我觉得这个词就是觉醒。因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希望用更有意义的课程来唤醒他们无限的、不可思议的潜力,让他们健康、快乐、丰富、充满阳光。”罗金玉说道。

校本课程可以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那么,基于“双减”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应该如何推进呢?

吕文清说:“优势在于融合、校本和个性化的程度。比如劳动教育课程,要探索如何结合学科,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富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和亲身体验。这不仅将涵盖劳动教育的所有要素,还将在学科本质层面整合深入研究,还将产生跨学科的实践创新成果。”

“前不久,根据新课标,我们做了锯木头研究树轮的跨学科项目教学实验。在中科院植物园,1-3年级的学生参加。首先提出一些关于年轮研究的引导性问题,然后两人一组合作锯木头,比赛计时,每人锯一小段木头。然后,观察研究,查找资料,讨论说服,得出结论,接受提问。效果超出预期。”吕文清认为,这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几个要素——利用现场环境资源(校本)、带着待探究的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劳动实践(丰富和整合)、引导儿童获得解决问题的原有知识和技能(个性化)、建构新概念和新知识(高质量)。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为学生设计的一份“食谱作业”,类似于对木头树轮的研究:“测量校园大树的高度”。光看题目就知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知识。事实上,学生不仅要依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完成这项作业的综合能力。其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在‘双减’的背景下,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要超前,校本课程的建设要升级。”吕文清说,一方面,学校在组织课后服务和做作业时需要校本课程的支持。这种量化教学空需要对校本课程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考虑。另一方面,“双减”的核心本质是减负增效,这必然要求课后服务发挥更加一体化、综合化、深化化、个性化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校本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维和体系结构。

目前,各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多彩,卓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肤浅、零散、口号式的活动或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着眼于深刻而真实的定位。”吕文清说,“深”是指支持深度学习,指导学习深度知识,采用深度方法。真实是一种强调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真实情境、真实问题和真实经历的活动。为了使校本课程发挥连接国家课程与社会、生活的作用,为儿童提供真正探究的机会,必须依据科学的学习理论对其进行建构,使校本课程尽快从浅层的体验、观察、参与活动向真正的项目学习推进。”

光明日报(2022年09月06日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5163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