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是外国吗(蒙古为什么不归顺中国)

2021年9月10日,官方网站,蒙古国总统办公厅发布消息称,蒙古国总统苏赫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当天举行的在线视频会议上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

2021年9月10日,官方网站,蒙古国总统办公厅发布消息称,蒙古国总统苏赫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当天举行的在线视频会议上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多人可能还记得,上一次收到关于蒙古的消息是在去年疫情期间,他们向中国捐赠了3万只羊。就国土面积而言,蒙古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但在国际新闻中很少能听到关于蒙古国的消息。

蒙古国是外国吗(蒙古为什么不归顺中国)插图

可能很多人对蒙古的印象还停留在“于谦老丈人任海军司令的国家”这个梗上。真实的蒙古是什么样的?这个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因为我们接收蒙古的信息太难了。1992年以前,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取代蒙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蒙古国边境到渤海的最短距离为650多公里,首都乌兰巴托距离海岸线1300多公里。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被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邻国所包围。蒙古国作为一个内陆国,在陆地上从来没有出过海,也没有可以在空自由飞翔的国际领空。缺乏出海口的内陆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时有着先天的缺陷: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约29%是陆地,海洋在表面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甚至一公里的海岸线都可以进入海洋,进入海洋就意味着可以到达150个国家的家门口。

蒙古连一寸海岸线都没有,蒙古很难进入海洋。不能出海的蒙古不方便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客观上造成了蒙古在国际事务上的相对封闭。内陆国家在对外交往上有着先天的困难,而蒙古这个内陆国家的困难可能比其他内陆国家更多:蒙古不仅缺乏海权,还缺乏陆权。只有两个邻国,蒙古,中国和俄罗斯。

这意味着蒙古与任何第三国通信都要经过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土。同样是内陆国的哈萨克斯坦,在这方面比蒙古更胜一筹:哈萨克斯坦可以向东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向北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向南与中亚国家沟通,向西通过里海与欧洲相连。其实在蒙古国这样封闭的国家,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人气,有存在感这种东西,但如果没有,也没必要强求。

新加坡国土面积虽小,但GDP总量排名第37位,人均GDP第8位,全球竞争力第2位,人类发展指数第9位,与丹麦、新西兰并列国家清廉指数第一位,固守马六甲海峡,关乎国际贸易和能源安全。可以说,想出名很难。新加坡的国际声誉源于其高度发达的经济。如果经济不够发达,那么军事实力可以出名。

虽然俄罗斯在经济领域并不十分耀眼,但它拥有113.4万现役部队、400枚洲际弹道导弹、2.5万多辆坦克、6000架各型现役战斗机、146艘大型水面舰艇、核武器和航空母舰,以至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忽视俄罗斯的存在。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发达的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出名:日本和韩国通过电影、动漫、音乐等文化娱乐产业闻名世界。

如果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娱乐产业不发达,在某个领域有专长就可以出名。虽然巴西和阿根廷的经济水平和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并不处于非常耀眼的位置,但当世界杯来临的时候,巴西和阿根廷就像美国、中国、俄罗斯等世界强国一样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新闻中。如果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只有一种可能让它占据国际新闻头版——那就是身处国际热点。

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我们来看看蒙古与上述观点的联系。虽然蒙古国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但在这么大的土地上生活的人口只有300多万。时至今日,这300多万人中,约有30%仍在从事游牧生活。蒙古国经济总量只有129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26位,人均GDP只有4100美元左右,世界排名第116位。

相比之下,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国75.51%的国土面积,养活了约8倍于蒙古国的人口,创造了16103.2亿元的经济总量。按照目前的汇率,1元人民币约为0.1445美元,这意味着内蒙古的经济总量约为2326.91美元,约为蒙古国的20倍。事实上,中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中所占的份额相当有限,蒙古人出国旅游一般也不会首选蒙古。

蒙古现役部队6900人,现役空部队1600人,预备役部队137000人。蒙古的地面部队有650多辆战车,约100门自行火炮,80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450件机动反[/k0/]武器,1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等军事装备。空部队中有米格-21战斗机、米-24武装直升机等。至于蒙古海军仅有的7名船员,他们之前从未见过大海,因此被网友戏称为“龙下七武海”。可见蒙古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国际上并不强。

同样,蒙古也没有日韩那样的文化传播手段,也没有巴西、阿根廷那样的特定领域的专长,更不是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那样的乱国。像蒙古这样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基本与世隔绝的国家,自然保持着平静的状态。那么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否导致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尴尬地位?人无法选择父母和出身,国家也无法选择地理位置。

但是,地理环境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东亚的韩国,因为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中东甚至欧洲都不是弱国。然而,它被一大群世界级强国如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包围着。所以韩国人一直认为身处“东亚怪房”的韩国,地理环境相当恶劣。韩国位于延伸到海洋的东亚半岛上。这种地理环境使得韩国不得不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地缘压力,但实际上却给韩国提供了两者兼得的机会。

假设韩国位于中东、非洲、南美等地?没有美日的支持和中国的巨大市场,韩国能成为发达国家吗?韩国虽然被一大群世界级强国包围,但今天能不依赖东亚市场吗?如果真的要换地方,会比现在好吗?韩国的地理环境有其劣势,但也有其优势。其实蒙古的地理环境和韩国一样,有利也有弊。

上面我们提到了蒙古国地理环境的缺陷,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蒙古国地理环境的优势。蒙古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第一个好处是国防安全:作为一个内陆国,蒙古完全不用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因为即使是美国的11艘核动力航母也不可能在蒙古1000公里以内。蒙古只需要集中精力应对来自陆地和空的入侵威胁,即使是它面临的来自陆地和空的威胁也是相当有限的。

蒙古完全被中俄两国的领土包围,那么哪个国家的军队可以越过中俄两国的领土入侵蒙古呢?就算不从陆路派兵进攻蒙古,而是从空发射导弹,又怎么能让你的导弹不经过中俄领土就打到被中俄包围的蒙古呢?如果要攻打蒙古,首先要征得中俄的同意,但是中俄怎么可能开放自己的领土空和领地给其他国家攻打蒙古呢?

就算中俄真的能达成一致,打下蒙古又有什么好处?但它增加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而这块飞地仍在中俄形成的天然包围圈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铺设这样一块土地有什么意义?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地理位置使蒙古几乎不受外部威胁。蒙古国的地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抵御他国入侵,也有利于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

一般国家对外交通可能有海运、陆运、空三种方式,但没有出海口的蒙古自然没有水路通道。同样,蒙古国也没有自己的“国际领事职位空”,因为所有进出蒙古国的飞机都需要向中俄报备。蒙古要想在空“来去自如”,除非发展到“飞行器”可以直达“威泰空”的程度。空中航航班在其他国家起飞时已被“层层安检”。蒙古人只要在航班降落的乌兰巴托机场做好检查工作,就能把病毒传播的隐患控制在最低限度。

病毒从海上渠道传入蒙古的概率完全不存在;乌兰巴托机场是空病毒传播的唯一通道,陆路通道是病毒传入蒙古国的主要通道。因此,蒙古国实际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陆地边检站的管控。即使病毒进入蒙古,也比在其他国家更难传播:蒙古大约一半的领土是山地,四分之一是戈壁滩,300多万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首都乌兰巴托,剩下的一半生活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高原上。

蒙古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几乎只有一个人,约30%的人口维持着原始的游牧生活。这种人烟稀少的环境,客观上有利于遏制疫情的蔓延。可见蒙古的地理环境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蒙古人自己如何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如何扬长避短。虽然内陆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与外界沟通的问题,但蒙古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内陆国家,更何况蒙古国的资源禀赋在内陆国家中尚可。

蒙古作为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在苏联时期一直保持着完全倾向于苏联的外交立场。这种外交立场的倾向也深深地影响了蒙古的文化遗产。当时蒙古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高度受制于苏联,而且由于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蒙古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遭到了破坏。藏传佛教(喇嘛教)是蒙古人的核心精神文化:佛教僧侣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宗教信仰,还记录和传承了蒙古人的历史。

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蒙古的佛教寺庙一度遭到破坏。虽然蒙古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喇嘛教信仰,但它是正统的喇嘛教。今天,我们不难在蒙古族的婚丧嫁娶中看到正统礼仪的影子。这是历史上蒙古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标志之一。除了藏传佛教的宗教信仰外,成吉思汗崇拜是蒙古族民族精神的重要核心。但在苏联时代,蒙古为了维持与苏联的外交关系,按照苏联的意愿重新定位了成吉思汗。

历史上俄罗斯被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金帐汗国统治了200多年,所以苏联的历史教科书对成吉思汗持批判态度。当时蒙古也跟着苏联的步伐批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名字在蒙古甚至成了禁忌。共同语言是促进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同一种语言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才能交流思想,为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创造基本条件。

能坚持亲苏外交立场的蒙古政府,在国内实行了全面学习俄语的政策,用俄语的西里尔字母取代了传统的回鹘蒙古语。其实现阶段可以说蒙古在文化上是高度苏联化的。苏联解体后,蒙古的外交路线开始多元化——在致力于发展与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积极寻求第三邻国。基于这一理念,蒙古发展与美国、日本、欧洲联盟、印度、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系。

1990年,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尔在访问蒙古时首次提出了“第三邻国”的概念,并迅速在蒙古得到广泛认同。美国是蒙古国“第三邻国”中的重要国家。2001年11月,蒙古国总理恩赫巴亚尔在“9·11”事件两个月后访美,成为“9·11”事件后首批访美的10位外国领导人之一。在这次访问中,蒙古表示全力支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反恐行动。其实蒙古不只是这么说。

此后,蒙古加入了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参与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2004年7月,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与美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正式承认两国关系为“全面伙伴关系”。1994年,美国将蒙古纳入太平洋总部的“同盟战略体系”。1995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正式签署命令。95-38,其中将蒙古列为美国军事援助国。1996年,蒙古与美国先后签署了《蒙古与美国军事领域交流与互访协定》和《蒙古与美国安全合作协定》。

2001年后,蒙古国开始以观察员国身份参加美国在东南亚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金色眼镜蛇行动”。自2003年以来,美国和蒙古每年都举行“可汗探索”联合军事演习。虽然“第三邻国”这个概念是美国人发明的,但蒙古要找的第三邻国显然不是美国。早在苏联解体时,蒙古国就与印度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双方签署了国防领域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定期就地区安全问题交换意见的机制。

日本和韩国这两个亚洲发达国家也被列入蒙古第三邻国的范畴:日本和韩国是海外蒙古民工的主要集中地,日本和韩国与蒙古的投资活动和军事合作也在不断加深。蒙古还与土耳其签署了国防领域的合作协议:派遣军官在土耳其军事学院学习,并接收土耳其用于维和的物资。近年来,蒙古国与欧盟、北约、OSCE等国际组织的关系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蒙古在各种国际维和行动中积极发挥作用。

除了向阿富汗和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外,蒙古还向西撒哈拉、刚果和海地派遣了维和人员和军事观察员。2000年起,蒙古部队开始派队参加“中亚维和营”的演习。由蒙古和美国主导的双边军演“可汗探索”从2006年开始转变为多边军演:迄今已邀请印度、泰国、斐济、汤加、孟加拉国、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韩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和中国等20多个国家参加。

本质上,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扩大蒙古国的朋友圈,同时发挥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作用,从而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存在感。这是蒙古克服自身地理劣势的努力。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与保持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并不矛盾:在蒙古国的外交框架中,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蒙古国外交的首要政策。

蒙古很清楚,它只有两个邻国,中国和俄罗斯,而这两个邻国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大国。发展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被蒙古国视为外交工作的首要方针:现在蒙古国已经与两个邻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去年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蒙古国工商会为中国疫情防控捐款1.4亿图格里克(约合人民币35万元),蒙古国佛教界也纷纷捐款,并向周边国家祈福。

2020年2月13日,蒙古国向呼伦贝尔市红十字会捐赠1500个口罩和100瓶洗手液。2月18日,蒙古国发布公告:“暖心帮永远邻居”募捐活动,号召蒙古国企业、机构和个人向中国捐款。2月27日,蒙古国总统巴图尔加访华时表示:蒙古国将在已向中国捐赠的基础上,再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蒙古在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始终注意保持与俄罗斯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

2019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时任蒙古国总统巴图尔加签署了新的俄蒙友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份根据1993年友好合作条约起草的文件将是无限期的,”普京在接受蒙古报纸Insoning,Houdry的采访时说。新协议将使双边关系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俄罗斯和蒙古签署了10项在不同领域发展合作的协议。可以看出,蒙古国非常重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

在此基础上,蒙古想要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是客观事实。因此,近年来,蒙古频繁参加各种国际维和行动和各种双边和多边联合军事演习。蒙古已邀请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前往乌兰巴托,讨论东北亚的安全问题。蒙古是东北亚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弱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蒙古对各方保持中立,所以更容易被各方接受。可见蒙古在东北亚的地理环境中确实可以发挥一些独特的作用。

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转向,蒙古国也掀起了一股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复苏的浪潮:藏传佛教信仰、成吉思汗崇拜、传统语言文字都被视为需要复苏。蒙古放弃了对北方大国的一边倒外交政策,转而试图发展独立的多元外交。要真正实现国家的政治独立,就必须实现文化独立。文化独立本身就是一个强大国家最基本的体现。

因此,蒙古政府把恢复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曾几何时,祭祀成吉思汗是蒙古国内只能悄悄进行的禁忌,但现在蒙古官方已经开始用公平的方式恢复对成吉思汗的信仰和崇拜。上世纪80年代,外国记者在蒙古旅游时发现,这个国家似乎忘记了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这里没有成吉思汗的雕像和画像,人们在这个国家也谈不上他的名字。

然而现在,蒙古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像,成吉思汗的头像也被印在蒙古货币上。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西南郊的4E级国际机场被命名为成吉思汗国际机场。2019年,蒙古国总统亲自出席纪念成吉思汗诞辰的活动。正是在这次纪念成吉思汗诞辰的活动上,蒙古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发表讲话说:从2025年起,蒙古文将被改造成由传统的回鹘蒙古语和西里尔蒙古语组成的官方文字。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蒙古政府多次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使用维吾尔蒙语的决议。根据2015年生效的《蒙古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蒙古国政府的公文将全面恢复使用传统的维吾尔蒙语。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会议通过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文化、艺术、科学、传媒等领域共同努力,在2020年至2024年提高传统蒙古文字的应用水平。

恢复传统的维吾尔蒙语是蒙古全面恢复其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历史上,蒙古人征服了广袤的领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成吉思汗崇拜、回鹘蒙古等这些蒙古族传统文化因素,象征着蒙古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恢复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蒙古实现团结国内民众的目标,也有助于蒙古拉近与海外蒙古人的关系。

蒙古是一个世界性的国家,跨越国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除了蒙古和中国,还有数十万蒙古人居住在俄罗斯、日本、韩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恢复传统文化可以使蒙古与海外蒙古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蒙古被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邻国所包围。这意味着蒙古与任何第三国通信都要经过中国和俄罗斯的领土。

事实上,蒙古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与内蒙古的边境贸易。长期以来,虽然蒙古族的口语与内蒙古的蒙古语基本相同,但双方使用的书面语却有很大差异。蒙古恢复使用传统的回鹘蒙古语后,解决了两种语言的差异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两地的区域经济融合。但回鹘蒙古语的恢复并不是完全废除西里尔字母,而是回鹘蒙古语和西里尔蒙古语同时使用。

从蒙古近年来的多元化外交和恢复民族传统文化的措施可以看出,蒙古确实想增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对外交流渠道上的先天劣势,但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赋予了它一些独特的优势。正因为蒙古是一个没有纷争,没有波澜的国家,所以在东北亚事务和上合组织事务中可以处于相对超脱的状态。

蒙古国的两个邻国都是在上合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大国,但蒙古国至今仍是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非正式成员)。在2021年9月17日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蒙古国总统苏赫表示:蒙古国将与本地区国家在经贸、投资、人文、荒漠化防治等领域密切合作,防止沙漠流动,减少沙尘暴影响。蒙古国也希望在本国举办招待会、会议等相关活动。

事实上,多年来,蒙古参与上合组织事务的态度是加强与上合组织成员在安全、经济、荒漠化防治等领域的合作。然而,蒙古从未积极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蒙古的目标是依靠其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优势,成为国际贸易、货物运输和物流网络的核心枢纽。然而,蒙古无意加入任何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或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

事实上,被中俄两国领土包围的蒙古没有被其他国家入侵的风险,所以蒙古对加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缺乏足够的兴趣。蒙古国外交部长Battsetsetse明确表示:“蒙古国对其在上合组织中的观察员国地位感到满意。上合组织成员国提出要提高中国的参与水平,让蒙古国成为正式成员。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国家政策制定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开讨论,并得出结论认为,最好保持现状”。

很明显,蒙古想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与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美国、中亚和欧洲国家的多边外交。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把握中立的平衡:乌克兰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是因为对自己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外交立场没有把握;哈萨克斯坦可以同时与俄罗斯、中国和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为蒙古提供了经验教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915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