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亮斑(泊松分布和泊松亮斑)

光的故事(6)

前情提要托马斯·杨做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引发了第二次光的波粒之战。

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一个征文比赛的题目:

1.用精确的实验来确定光的衍射效应。

2.根据实验,用数学归纳法推导出经过物体附近的光的运动。

法国科学院

大赛的评审团由众多知名科学家组成,包括拉普拉斯、泊松和毕奥等粒子理论的倡导者。

在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安培的鼓励和支持下,波动理论阵营的新星菲涅尔向科学院递交了申请论文。

在论文中,菲涅耳采用了波动理论的观点,用严密的数学推理完美地解释了光的衍射。

菲涅耳

这篇论文提交给委员会时,遭到了委员会中坚持粒子理论的科学家的反对。在委员会的会议上,科学家泊松指出,根据菲涅耳的理论,通过数学计算应该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

如果把一个不透明的圆板放在光束的路径上,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圆板阴影的中心应该会出现一个亮点。

这在人们的意识中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背面怎么出现亮点而不是用板子挡住光?所以泊松认为他已经反驳了波动理论。

泊松

在此之前,菲涅耳还没有发现这个亮点。从数学的角度来说,这需要很高级的数学技能来计算。泊松是当时伟大的数学家,换一个人可能也算不出这个亮点。

陪审团中的另一位科学家阿拉戈在关键时刻坚持用实验来检验。

阿拉戈

我用菲涅尔和阿拉戈做了这个实验,实验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计算好的亮点真的出现了。因此,这个亮点被称为“泊松亮点”。泊松理论,原本是用来打击波浪学派的,结果却成了支持波浪理论最有力的武器。

泊松亮点

这个著名的实验也成为了第二次光的波粒战斗的决定性事件,菲涅尔获得了那一届的科学奖。

用数学和物理的魅力同时出击,让光粒子理论开始节节败退,无力还手。

泊松亮点

但是粒子说,总有一个堡垒,就是光的偏振。惠更斯之前认为光是纵波,但这不能解释光的偏振。

之后,菲涅耳创造性地提出了光是一种横波的理论,解释了光的偏振,并在战斗中攻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堡垒。此后,光波理论日渐胜出。

纵波和横波

末日来临了,那就是光速。按照粒子的说法,光速在水中比在真空中要快。波动理论一直认为,光速在水中比在真空中慢。但由于光速如此之快,之前一直难以测量。

1850年,福柯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他关于测量光速实验的报告。在精确测量了true 空中的光速后,他对水中的光速进行了测量,发现这个数值只有true 空中光速的四分之三。这个结果彻底谴责了粒子理论的死刑。

true 空中的光速是299792458m/s。

波终于在100多年后推翻了粒子王朝!

没过多久,另一个领域传来了更具爆炸性的发现,让“光是一种波”的结论牢不可破。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这个发现是什么?我们下周再谈。

推荐阅读:

光的故事(1)几何光学

光的故事(2)光的第一次波粒大战

光的故事(3)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相继出现。

光的故事(4)牛顿赢得了第一场波粒大战。

光的故事(五)史上最经典的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本文由三个爸爸实验室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586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