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

先秦的百家争鸣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今天介绍的这些人物都是法家的代表。法家,顾名思义,其基本思想是依法治国,与

先秦的百家争鸣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今天介绍的这些人物都是法家的代表。

法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插图

法家,顾名思义,其基本思想是依法治国,与儒家的德治正好相反。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

孔子认为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法家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谋利,试图以德感化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相信,在奖励之下必定有勇敢的人,在压力之下必定有善良的人。以下三个人物都是法家的代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发现只有秦国才能实现自己的野心,但奇怪的是,他们都死在了秦国,而且都没有好下场。

李四

李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下面这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当时的秦王嬴政脑子一热,认为“非吾族,心必异”,要驱逐一切非秦本土的客人。李斯出生在楚国,所以也被驱逐。但他在《谏书》中以过人的辩才使嬴政回心转意,使自己得到重用,逐渐做到了丞相的位置。

李斯作为秦国的宰相,是秦国灭六国的总策划。他精心策划了吞并六国的顺序,在秦灭六国后,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同书同文,同列同列,统一度量衡,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

这样的人物值得大加赞扬,但他的命运却极其悲惨。秦始皇死后,陈广起义,李斯长子李佑镇守三川郡,赵高诬陷李佑勾结叛军,将李斯及其幼子斩首于市。真相是,李友在与刘邦作战时英勇牺牲。

杨二

商鞅对秦国的崛起功不可没。可以说,如果没有商鞅,秦国哪里会张牙舞爪?秦孝公登基之初,秦国一穷二白,是战国七雄中最不专业的角色。连秦孝公自己都说“诸侯不如秦,其貌不扬”,正是商鞅改变了秦国野蛮落后的局面。

商鞅时期,法家分为势、术、法三派,商鞅属于法家学派。法家三家中,商鞅最注重法律的权威。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严格执行法律。他曾经一天之内在渭河岸边杀了700多人,渭河完全红了。即使是当时犯法的王子也难逃被制裁的命运。

在法家的另外两个学派中,或多或少都有被别人治理的后门。比如申不害作为武学派的代表,在韩国也建立了一套法律,实行政治改革。但他的一套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在君主,商鞅的法律甚至可以得到君主的制裁。

法治学派是法家最注重法治的学派。他们建立的法律严格终结了人治,不依靠任何人。所以一个国家只要接受了他的治国理念,这套理念就有生命力,不依赖任何人。即使君主没有办法,也有法律约束,才不会很快灭亡。执政派还是执政派做不到。他们依赖上级执行者。君主英明,法律才能执行,国家才能强大。君主不智,法律就成了摆设。

商鞅建立的法律使秦国迅速强大,但商鞅的命运却极其悲惨。他建立的法律脱离了人治和人的情感。萧公死后,即位,以谋反之罪,在城中破其车。

韩非

我之前说过,法家分势、术、法三派。商鞅主张法家,法家的缺点是没有人情味,而韩非是三家之主。

韩非的老师是荀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儒家大师教了一个法家大师不觉得很奇怪吗?更诡异的是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韩非,一个是前面说的李斯。

荀子也够惨的。因为这两个“逆徒”,荀子不被视为正宗儒学,也不被请到孔庙享受祭祀。这里先不说荀子,先说韩非。他虽然师从儒家,但他讨厌儒家,他认为儒家极其虚伪。在《五只飞蛾》中,韩非列举了社会上五种像飞蛾一样的人,包括儒家。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五蠹》

韩非子认为儒家思想很奇怪。比如父亲错了,儿子就应该举报。儒家认为儿子应该受到惩罚:你举报你父亲是不孝!鲁有些人打仗总是逃跑。他们问他为什么,说家里有个老父亲,怕死了没人照顾。儒家认为应该奖励他们:孝顺的人就应该当官!

韩非觉得都是扯淡逻辑。那些军人,家里没老婆孩子照顾,都跑了就打不起来了?这样的国家,据说只有一个黄帝,就算十个黄帝也治理不了(黄帝,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韩非的法家思想有利于治国。秦始皇读了他的作品非常高兴,邀请他去秦国做特使。结果被李四陷害。他死在了另一个国家,没能展示他的抱负。难道不是最不公正的死亡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4454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