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口一个客念什么字(喀是不是多音字)

前不久有朋友给我发了一张面馆的照片,上面挂着红色招牌:220辣肉面馆,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杨浦味道接受来自上海的任何挑战。

传说中的220辣面馆开分店?朋友说:有,这是第二家分店,在淮海东路,离220路公交车老西门终点站不远。有意思,原来这家店在松花江路220号终点站附近!老板是不是要在220路沿线每站都开一家?在我的想象中,能有如此宏大构想,推出如此霸气口号的老板,一定是一个有腔调、身材高大、肤色黝黑、腰带上别着亮扣、脖子上挂着粗金链子的上海大老爷们…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最后,我联系上了我的老板。电话里的声音浑厚低沉,却分明是个女声:“人家叫我夏阿姨!”

在松花江路2号,我见到了78岁的夏。从1987年到今天,她和她的家人已经做了34年的面条。

延吉东路的巷子里。

夏骑着自行车来到。她个子不高,棕色摇粒绒外套,粉色丝巾,黑色帽檐帽子,身上没有名牌。她是一个整洁得体的上海大妈。她灵活,目光明亮,动作敏捷,说话也很快。她看上去只有60多岁。

砰地一声,离面馆十几米远。是市区少有的铁路,不时有火车经过。店面很简单,招牌没有淮海东路那么花花绿绿,浅灰色的背景上有几个白色的大字:220辣肉面馆。下面有五个小字:郑强餐厅。

一个黑海碗装一碗面汤。面条里全是辣肉。它们油油的,亮晶晶的,鲜红的,还点缀着几颗青葱。乍一看,让人食欲大增。这是几乎所有进门的顾客都会点的招牌辣肉面,18元。吃了一口,发现这个辣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那是肉末,一股浓烈辛辣的味道冲进我的鼻孔,入口却是甜的——上海人喜欢的甜口。又香又辣又甜,味蕾突然被唤醒,面很韧,浇头很丰富,汤很宽很好吃,一口辣肉一口汤,不知不觉一大碗面下去,额头冒汗。

夏阿姨开始说话了。

夏出生于1944年。24岁的她在杨浦区乐家福食品厂当工人,做月饼、重阳饼、萨其玛等中式糕点。她勤奋,肯干,爱学习。她曾经在上海点心比赛中获得制作桃酥的第二名。35岁时,丈夫不幸去世。她要养活三个孩子,必须努力工作赚钱。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德州食品厂以360元的工资聘她做技术员,“在上海翻了几个跟头(当时上海工资才50多元)”,于是她去了,干了两年,江西另一家食品厂聘她做技术员。后来企业生意不好,她回了上海,调到一家烟糖公司。那时候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她有技术,想自己开个食品厂,但是一个老领导跟她说,开厂资金周转慢,你很难支撑。她这样想是对的,所以她决定开一家小吃店。于是,她成了原单位第一个辞职下海的人,办理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竞技餐厅”也就开张了。那是1987年下半年。

“当时没有门面,就是延吉东路115弄。我在楼下用铁皮搭了个棚子,像马车一样,一半桌椅在外面,每个月交300块钱。当时做的是大馄饨,小馄饨,肉包,菜包,面。店铺虽小,但营业执照还挂在墙上。因为巷子就在220路公交车延吉东路终点站后面,所以经常有人说‘去220吃面’。一叫就变成了‘220辣面’。”她说。

麻辣面是怎么成为招牌面的?“大概两年后吧,那时候不流行麻辣面吗?我也会去外面考察,然后回来试生产。第一,用肉丁,但不是很入味;带花生的,也不好吃。后来有一次吃肉末,觉得好吃,就用夹心肉做肉末,然后研究调味,把几种调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我只尝了三四次,大家都说味道不错。于是,就推出了辣肉面。我大概在餐饮方面有点天赋,做的肉馒头也很好吃。没有酱油和果冻,但是有汤。面条手工揉面,老酵母发酵,加碱水……”夏对是如数家珍。

那时候小店的生意很火爆。附近有上海电缆厂和上海机床厂,都是几千人的大工厂。工人们下班后成群结队地来吃面条。巷子很小,只有六张长桌,每张四个人,经常有人站着吃饭。附近还有一所机电学校。学生中午放学后穿过巷子来吃面条。“这些孩子,他们正在吃一顿吵闹的饭。”由于面条生意红火,其他小吃就不做了。这家商店最出名的是它的辣肉面。夏记得很清楚,1.1元一碗,还领粮票。

那时候她每天4点起床,带四个苦力,炒辣肉,煮猪排,肉丸,素鸡,还有其他浇头。她一天卖了三四百根面,消耗了150斤面。一年365天,除了过年,夏一天也不休息。她发高烧咬着牙,然后关店去医院看病。

当时街边楼里有三个煤炉,一个馒头,一个炒菜,一个面在下面…日子就在面条和炒辣肉的氤氲热气中过去了。三个孩子都长大了,完成了学业,找到了工作。

搬到松花江路铁路。

这一等就是20年。2008年延吉东路搬迁,夏的店没了。此时,她也60多岁了。一个街道干部对她说,夏阿姨,你的脸在长白一带挺有名的。可惜关门了。松花江路有个门面。你会来吗?夏去看了一下,就在铁路旁边,对面有个小医院。没有其他商业网点。这生意怎么做?但是,她又不忍心苦心经营的面馆就这样消失了,就去了。新店和原来的巷子棚比,60平米,自然租金高很多。刚开始真的很冷清,但是一个月后,生意开始了,老顾客都来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说着,夏阿姨有点得意。

现在,58岁的夏的大女儿杨毅正在松花江路的店里忙碌着。店搬到这里后,规模比以前大了,夏阿姨的年龄也上去了,更难了。当时杨毅在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夏阿姨问她要不要来店里做。如果是这样,她愿意学习,从以下几点开始。杨易同意了。于是,四十多岁的杨毅利用周末在这里“当学徒”。几个月后,她基本学会了妈妈的手艺,炒出来的辣肉一点都不走样。“我女儿长得像我,做事风格和口音都像我,动作很快,连客人都会认错。”夏阿姨说。

“面馆强吗?精力充沛!很难吗?辛苦了。我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多第一个去店里。5点,其他员工到了,进货,洗菜,炒浇头,做准备。它在5点45分开门。开店容易,但要一直开下去很难。持之以恒需要毅力。十几年来,我基本上每天都待在店里,不出差。孙女十岁生日没请假。有一次出了车祸,回CT后只睡了一个小时。我不放心,冲到店里。”杨易道:“怎么说呢?想要生活的更好,总要吃苦。一方面,这家店总会传承下去,毕竟已经两代了。这么多年的忙碌,员工们亲如姐妹。另一方面,我也喜欢这条线。我是老板,以前在家买菜做饭。我好像很有餐饮天赋,就说炒辣肉吧。我加多少调料总是凭感觉。”

两者都是“天赋”和“凭感觉”。这对母女真的很像!

门口的收银员是他的儿子杨文。他是第三个和温柔的。十年前他从单位辞职后,也来到这里帮助母亲和妹妹。杨文仍然手写菜单,写满一页然后交给厨房。菜单上的字很少,几乎都是数字“密码”。看到记者很好奇,杨文一一“破译”出来:“第一圈的数字是重量,3是三两;‘干’是干挑;后面的数字是浇头的价格,16是一个辣肉,8是半个辣肉,三角形是大排,‘大’字是大肉;‘丹’是荷包蛋,圈出来的丹是卤蛋;做一个盒子,避开大葱;最后一个数字是出场顺序……”这些暗语是夏大妈的巷子面馆传下来的。这份菜单也是唯一的。

虽然店子交给了儿子女儿,夏阿姨还是时不时来,比如自己敲大排。“一大排,要敲50多次。横着敲十几下,竖着敲十几下,反过来也一样。周六大排敲两三百块,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餐馆里的刀比家里厨房里的刀重多了。夏阿姨的实力,在这个年纪,可以称得上“独孤求败”了!

而220路就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中间四张桌子,靠墙两排桌子,28个座位。中午的时候,店里坐满了30个人,门口排起了长队。

“两碗辣肉面,一碗汤面,一碗干挑,汤面荷包蛋,两个人一份兰花干。”两个女顾客点了两碗面,边吃边聊。其中一个住在虹口,另一个住在黄埔。他们坐汽车来的。“味道没有变。从18岁到现在,都是青春的回忆。”“当时开在延吉东路的胡同口。我在旁边的纺织厂工作。吃完就直接上班了。”“记得吗?那时,商店是一辆长桌子的“马车”…也没有招牌。”“他们不需要标志。”“搬到这里后,我们经常来吃饭。我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放假一回来就来这里吃面。”

来吃面的顾客中,除了怀旧的,还有很多新粉丝。近年来,220麻辣面已经成为网络名人,许多人从远方来吃面。门口停着两排汽车,夏阿姨和杨文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顾客看车。

“对了,你炖出来的是什么汤?鸡汤骨头汤?”记者问。杨文的秘密:没有。其实是开水!因为加了红烧猪排和鸡腿,汤很好吃。“带回来的汤面不一样,所以我们不做外卖。当然,有些人要打包。如果是远路,建议他直接买挂面,再给他加一大排汤,带一点葱花,回去用开水冲一冲。”

“最近有几家洋浦,自称是我们的分公司,其实根本不是。只有一点:他们都做外卖!这就是正宗220麻辣面和山寨的区别。生意更差的时候,比如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很多店都做外卖,我妈坚决不让我们做外卖。”杨文说。

令人惊讶的是,夏大妈还有很多社会职务,是个体户中的典范。她是长白新村街道个体协会理事,上海市工商联会员。她被授予“2001-2002年上海市先进个人工作者”和“2000年杨浦区先进生产者(工人)”。2005年,她还获得了上海市私营企业协会和个体协会颁发的“妇女贡献奖”。“我是主任,也为你服务。过去,长白有个叫闵的个体户,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摔断了腿。正如你们晚间新闻报道的,我们为他的治疗捐了款。很多年前,一个街道组织帮助学生,我和一个理工的大学生结对子,每个月帮他100块钱。他是黑龙江人,父亲去世,母亲是清洁工。我逢年过节请他来家里吃饭,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直到他4年大学毕业。我们也要回馈社会!”夏阿姨说。

夏阿姨热爱生活,喜欢喝茶,喝酒抽烟也有点。“我的性格像个男人。”她是个大忙人,几年前还帮忙带了三四代。现在,她喜欢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玩娱乐之类的手机游戏,眼睛根本不花。她还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了家人的幸福照片和她和孙女跳绳的视频。家庭特别和睦——这让她很自豪。“这些年来,她的经历,她的性格,她的行为,让我们三个孩子对她有了除了孝顺之外的另一种尊重和敬意。”杨文说。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面馆都开在220号站旁边?是故意的吗?“没有,当时我们在巷子里开车,大门正好是220终点站。后来搬到这里,发现220终点站也搬到了斜对面。今年别人跟我们合作的分店开在淮海路上,正好离220终点站不远。”夏阿姨说:“就是这种缘分,让我们有了感情。20司机来吃面条,我们总要照顾。人多的时候,让他们优先,哪怕来不及下车,也让他们把碗带走!”

砰的一声,火车在十米外呼啸而过。岁月也一样,像火车疾驰而过,无法挽留。但夏家两代人的生活,不知不觉就沉淀在这碗面里了。

来自:新民眼工作室(作者:邵宁)

来源: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967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