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安徽)

①图为陵阳河遗址陶器上的彩绘图像。②图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彩陶图案。③图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白陶。排版:赵寅如

中国考古历经百年,很多考古文化都有自己的命名方式。很多原本极其普通的小地名,因为和重要的考古文化有关而出名,比如大汶口。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和建立是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这种文化将中国东部已知的史前历史比龙山文化提前了1500多年。持续的科学考古也揭示了大汶口文化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完整发展过程,从而为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提供了佐证。

丰富的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空分布以太乙山为中心,包括黄淮下游的山东省、苏北和安徽、河南东部,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时间可分为三期,早期约为距今6000-5500年,中期约为距今5500-5000年,晚期约为距今5000-4500年。

1959年,为了配合津浦铁路复线工程,考古人员在山东泰安大汶河南岸包头村西发掘了133座史前墓葬。墓葬中随葬品丰富精美,墓葬之间差异巨大。出土文物随后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1962年曲阜西溪夏侯遗址的发掘,从考古视界上证实了以大汶口墓地为代表的遗存早于龙山文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耐先生适时提出了大汶口文化的名称。利用国内公布的第一批碳14测年数据,夏乃估算出大汶口文化的绝对年龄在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

1974年,考古报告《大汶口》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公布了几幅从莒县陵阳河遗址采集的陶器图像。基于这些新的考古材料,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于1976年发表了题为《六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一文,掀起了探索大汶口文化社会性质的热潮,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拉开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序幕。1979年,山东省博物馆主持了莒县陵阳河等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有出土图像和文字的大型墓葬。古文字学家余、、李学勤、邱希贵、高明等。,先后研究了陵阳河等遗址出土的图像和文字,认为它们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汉字关系密切。

21世纪以来,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大汶口文化考古工作的重点转向聚落,许多地方发现了反映社会结构变迁的大汶口城址和贵族墓地。其中,2017年发现的章丘焦家大汶口中城址及墓地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实际上,海岱地区早于大汶口文化,存在于后李文华和北新文化时期。此时属于原始农业时期,人口较少,是典型的地广人稀。此外,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采集、渔猎构成了这一时期人们的主要生计,而农业经济仍处于辅助地位。从大汶口文化开始,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考古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演变过程。

丰富多彩的文明内涵

大汶口文化早期,人口数量和分布密度增加,分布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状态。在一些环境较好的地区,如东部沿海的胶东半岛、鲁西湖泊,渔猎经济仍是最重要的生计。比如胶东半岛沿岸的遗址,保存着大量的贝壳和动物骨骼,俗称“贝丘”。这种以采集、渔猎为主要生计的遗址,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内陆湖滨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

到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农作物方面,除了此前驯化的旱作物黍稷,还从南方带来了水稻,甚至还有野生大豆被独立驯化,成为“五谷”中的重要一员。从这一时期良渚文化中大型水坝和大型“井”字形稻田的发现来看,同等发展水平的大汶口文化应该也有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来自南方的稻作经济,在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登陆后,与其他文化因素一起跨越渤海海峡,传播到辽东半岛乃至更远的东北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大汶口文化中最突出的手工业生产是玉器、骨牙工艺品和陶器生产。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形成了北(红山系)、中(大汶口龙山系)、南(良渚系)三大玉文化体系。大汶口文化早期玉器数量较少,中后期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器文化。大汶口玉器多为片状玉器,切割技术由线切割变为片状切割。玉的功能由装饰变为礼仪和装饰;玉玥、玉刀、玉璧和张瑜是二里头文化玉礼器的主要来源。

大汶口文化的骨牙制作技艺也达到了空之前的水平。大象、鹿、野猪、熊等大型动物的骨骼和牙齿都是通过切、磨、刻、刻空和钻孔等方法精细雕刻而成。大汶口墓地出土的象牙梳子和骨雕筒,雕刻着各种图案,镶嵌着绿松石等彩石饼,令人叹为观止。

大汶口文化中瓷土制作的洁净白陶,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陶器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几千年的探索,陶器的制作技术和工艺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用白、黑、红三种颜色绘制的各种复杂彩陶图案,在早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平;快速轮拉成型技术的发明,使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达到了中国陶器生产的高峰。

大汶口文化早期,聚落群内部开始分化,出现了中心聚落与一般聚落的区别。也就是说,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大小两级结构的初级分层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出现大中小三级结构的聚落形态。大型中心聚落一般会修建防御型的护城河,而普通的小型聚落则没有防御设施。

大汶口文化中后期,聚落群体规模不断扩大,金字塔结构的三级聚落格局成为流行格局。中央聚落在原有护城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有墙的新聚落:护城河遗址。目前,考古工作者在海岱地区至少发现了6处大汶口城址,遍布山东和苏北、安徽,包括山东北部章丘焦家、山东南部滕州尚钢、安徽北部固镇夏耕、山东东南部日照王耀市和五莲丹徒、江苏北部连云港藤花落。这种由城市、周边壕沟和普通聚落构成的聚落三级结构,可以对应文献记载的“都城、城、集”模式的早期国家结构。

泰安大汶口、章丘焦家、邳州华亭、莒县陵阳河遗址等。,都是在大汶口墓地中晚期发现的。墓地中的墓葬既有棺椁齐全、陪葬品丰富、礼器高档的大中型墓,也有家境贫寒的普通小型墓,证明当时社会阶层分化十分突出。

互动从未停止。

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达到了高潮。

中原庙底沟的彩陶艺术极大地丰富了大汶口文化的内涵。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和晚期,东方彩陶的数量、纹样、图案和色彩类型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大汶口人在吸收外来因素的同时,很快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彩陶艺术,如绘有各种颜色的八角星、云雷纹和各种风格的几何图案等。

随着实力的增长,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开始增强。前期大汶口文化还局限在京杭大运河西侧。中期,大汶口人开始了向西部中原地区的迁徙开发浪潮,占据了皖北、鲁西南地区,并迅速向豫东的商丘、周口等地推进,极大地扩大了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域。文化传播的地区更远,达到了河南中部郑州到平顶山一线。在仰韶文化晚期和庙底沟二期的一些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典型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在豫西、陕西东部、山西中南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其文化因素。基于此,我们可以画出一幅大汶口文化向西传播的图景。

不同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促进了地域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文明。

(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栾石丰)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952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