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属什么生肖(属龙的人今天多大)

诸城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水波纹痕迹化石和大型恐龙足迹化石。民间传说导致了“中国龙城”近日,诸城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调查时,从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发

诸城新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水波纹痕迹化石和大型恐龙足迹化石。

民间传说导致了“中国龙城”

近日,诸城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调查时,从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恐龙足迹化石,让诸城再次迎来了“高光时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城发现了30多个恐龙化石埋藏地,面积近千平方公里,赢得了“中国龙城”的美誉。

龙骨溪的秘密

诸城拥有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龙化石,裸露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美国犹他州国家恐龙公园的10倍,陆丰世界恐龙谷的6倍。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足迹群,占地约5000平方米,11000多个,世界罕见。同时,诸城恐龙化石属于白垩纪晚期,距今约7500万年,是白垩纪地质事件最典型的见证。

关于“龙”,诸城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

诸城市吕表镇库沟村有一条名叫贺娟的河流。据传说,在古代,贺娟河中住着一条善良的白龙,它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天,一条黑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黑龙脾气暴躁,兴风作浪。白龙决心为人民消灭害虫。它梦见了人民,说它已经准备好和黑龙战斗了。希望民众准备馒头和石灰。当河里翻起白浪时,白龙饿了,所以他会把馒头扔进河里。看到黑色的波浪在河中翻腾,黑龙上来觅食,他把石灰扔进了河里。第二天,老百姓按照计划行动。黑龙吞下石灰后,内脏全部烧焦,疼痛难忍。头一抬身一低头,南北之间爆发出一条大沟,最终力竭而死,葬身骨中。当地人把这个地方叫做“龙沟”和“黑龙沟”。

有趣的是,在龙骨溪和周围的农田里,不时露出一些巨骨。当地一些农民发现这些骨头有奇妙的功能,可以止血消炎,于是把它们当药吃,叫龙骨。人们认为龙骨溪是风水宝地。渐渐地,村民死后会选择葬在离龙骨溪最近的土坡上。

龙骨里有龙吗?那些巨大的骨头,是不是属于村民传说中死在涓河里的白龙?多年来,龙骨的真正起源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64年古生物学家的到来,终于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

1964年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龙年,它注定与龙有关。今年10月,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在诸城进行地质调查时,龙骨溪中奇特而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后来,他们把一些化石运回北京,请古生物学家鉴定。鉴定结果证实这是一具恐龙骨骼化石,而且是一种恐龙——巨型鸭嘴兽的化石,这种恐龙以前从未被发现过,生活在大约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早期。

鸭嘴龙是鸟脚类中较为高级的一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的晚白垩世地层中,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四川等省。1914年,俄罗斯人在黑龙江省嘉荫县龙骨山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鸭嘴龙:黑龙江省的东北龙。

诸城的惊人发现立即在古生物学界引起轰动。1966年5月,地质部派出以著名古生物学家胡承志为首的科考队,在诸城龙骨尖进行了第一次恐龙化石发掘。到1968年6月,共采集到30吨鸭嘴龙化石,长15米,高8米,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鸭嘴龙中最高的恐龙。1972年,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先后刊登了题为《山东省发现巨型恐龙化石》的新闻。当时世界上还没有晚白垩世早期的鸭嘴龙化石的报道,恐龙化石骨骼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空白。后来,胡承志把它命名为“巨山龙”。

打破吉尼斯纪录

1988年6月至1991年12月,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诸城联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著名恐龙专家赵锡进带领团队在龙骨尖和侯家屯西山坡两个化石点采集了一批鸭嘴龙化石。

化石采集后,经过4年多的清理、修复和复原,加上第一次发掘未叠放的化石,组装成了3具恐龙化石骨架。其中,长16.6米、高9.1米的“巨型珠城龙”再次成为世界上发现的最高鸭嘴兽,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它甚至比著名的霸王龙(暴龙)还要大。

1992年5月23日,《巨型诸城龙》在诸城市政府礼堂首次展出,引起广泛轰动。5月30日,人民日报以《诸城展出世界最高恐龙化石》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央视也在新闻联播中播报了该消息。此后,各界人士来诸城看“龙脸”的络绎不绝。

后来,根据科学研究和化石保护的需要,中国科学院诸城市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聘请著名恐龙专家徐星为组长,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和队伍。从2008年1月开始,在龙骨尖、臧家庄、黄龙沟等7个化石点组织了第三次恐龙化石大规模科学调查和发掘,在臧家庄化石梯级区、龙骨尖化石走廊、化石隆起带、黄龙沟发现了恐龙足迹。

龙骨中的化石走廊长500米,深30米,呈45度斜坡分布。近万块化石裸露在外,密密麻麻,像一个巨大的浮雕,错落有致。龙骨化石隆起带长300米,宽20多米,出露1000多块化石。化石不规则地散布在沟底。在臧家庄化石堆积区,3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出露着2000多块化石。化石分布七层,错落有致,层次感强,蔚为壮观。龙沟5000平方米的面积里,有11000多个恐龙足迹。形状、大小、深浅不一的兽脚亚目动物和蜥脚类动物的脚印在岩层上层层排列,仿佛是一个恐龙舞池。其中,小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只有7cm,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直径超过1m。在一个地区同时发现如此大而集中的恐龙化石群和足迹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

令人震惊的不仅是恐龙化石的数量和规模,还有恐龙的种类。其中,大型角鼻龙化石、角鼻龙骨骼、霸王龙化石、鸭嘴兽化石、蜥脚类化石、偷蛋化石等重大发现填补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

“大家伙”家庭

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鸭嘴兽化石大多长度不到10米,但诸城鸭嘴兽可以长到18.7米。人们甚至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其种群中最大的个体。毕竟保存下来的化石不多。可以说,诸城发现的鸭嘴兽化石一般都比较“大”。

诸城鸭嘴龙体型庞大,体积庞大,这就决定了它不擅长长距离迁徙,也不可能像鸟脚恐龙一样擅长奔跑。所以它的生活半径有限,只能在很小的区域内生活。在诸城龙驹尖和臧家庄发现的恐龙中,几乎90%的骨骼都是鸭嘴龙。大小骨头不仅代表了它们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也说明诸城的鸭嘴龙是群居恐龙。

在恐龙时代,诸城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河流交织,湖泊广阔,植被茂盛,生机勃勃。湖泊、河流、山麓周围生长着各种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还有成群的蜥脚类、角鼻龙类恐龙,体型较小。在遥远的低山丘陵上,生长着高大的针叶树、银杏、苏铁、棕榈等植物,生活着成群的巨型鸭嘴兽和蜥脚类动物。凶猛的霸王龙和小型兽脚亚目恐龙四处游荡,总是在寻找它们的猎物。

丰富的优质苏铁、棕榈、松柏、银杏等植物,虽然热量低,但足够满足鸭嘴兽的胃。毕竟成年鸭嘴兽一天至少要吃1吨食物。细长的脖子让它们在站立不动时可以上下左右进食,而数百颗有珐琅质的牙齿被骨组织牢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洗衣板般的“磨坊”,可以帮助鸭嘴兽对付富含纤维素的坚硬植物。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重叠的牙齿具有替代效应,就像大白鲨和鳄鱼的锋利牙齿一样:它们一生都在生长,并且不断被替换。只是大白鲨用它们来做一些血腥的事情,而温顺的鸭嘴龙用它们来啃植物。

人们认为鸭嘴兽具有独特的、无限的生长模式。动物的生长模式分为有限生长模式和无限生长模式。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会在个体发育的某个阶段停止生长,然后逐渐衰老,最后死亡,这就是所谓的有限生长模式;但是,一只能生长一辈子的鸭嘴龙,属于无限生长模式。也就是说,如果鸭嘴兽活得长,就会长得很大。有研究者认为,诸城鸭嘴龙的平均年龄在150岁左右,长寿者甚至可以活到200岁。

诸城鸭嘴龙新陈代谢速度快,生长速度快,所以体型巨大并不奇怪。快速的成长一方面可以让它们成长为巨人,另一方面可以让鸭嘴龙幼仔快速拥有巨大的身体来吓唬敌人。要知道,鸭嘴龙是温和的食草动物,没有锋利的角,没有坚固的盔甲,也没有飞行的速度。有些只是看起来虚张声势的“傻大个”。

发现诸城保存这么多恐龙骨骼是有特殊原因的。专家想象了这样一个场景:某年夏天,诸城连续几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突然,远处的山里传来一阵轰鸣声,一场可怕的山洪爆发了。洪水在山谷中咆哮,卷走沙子、泥土、树枝、植被等等,铺天盖地。

看到这一片混乱,鸟类、翼龙、昆虫等飞行动物在乌云下盲目地飞翔;各种各样的恐龙在山里乱窜,试图找到逃跑的方法。然而,奔腾的洪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无情地吞噬着天地间的一切,恐龙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恐龙大量死亡后,阳光暴晒尸体迅速腐烂,整个诸城盆地很快就被白骨覆盖。随后的大雨冲走了恐龙的骨头,使我们今天很难看到完整的恐龙化石;同时,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掩盖了一切,将龙骨深埋地下。几千万年后,地壳的变化从未停止。经过地球锤炼的恐龙,今天又以化石的形式和我们见面了。

(东华)

来源:齐鲁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914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