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多少号(万圣节是几号啊几月几号)

11月1日是万圣节,万圣节的前一天晚上就是著名的万圣节:按照“西方”的传统,这一天,孩子们会装扮成各种各样的鬼,敲门要糖果——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西方”是哪个西方?事实上,虽然万圣节可以在西方历史中找到其古老的起源,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庆祝方式都相当“年轻”,其普及程度非常有限。

最早接触万圣节的中国人,大概属于菲律宾的福建移民。早在唐宋时期,福建人就开始大量迁入吕宋岛,明朝甚至在那里授予中国总督的称号。吕宋后来成为西班牙殖民东南亚的据点。因此,菲律宾华人与西班牙人交流密切,很早就了解了万圣节,并将其命名为“番子清明”。

今天,我们更愿意称万圣节为“西方鬼节”,因为它的庆祝方式与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庆祝方式非常接近。相比之下,清明虽然祭祀,却要纯洁严肃得多。华裔菲律宾人这样翻译,正是因为他们当年看到的万圣节根本不是狂欢节,而是一个庄严的祭祀日——教会规定,所有的圣徒都要纪念,他们的美德都要受到表彰,信徒都要把他们当作效仿的榜样。

显然,西方的传统万圣节和我们今天看到的万圣节是两回事,而这要追溯到美国的建国史和万圣节的两个源头。

如前所述,万圣节的起源之一是基督教的周年纪念日,其中“诸圣”的意思是“所有的圣徒”,最迟在7世纪已经出现。

万圣节的另一个来源是凯尔特收获节。绿眼凯尔特人,出生并生活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蛮族,以各种违反礼仪和法律的狂欢而闻名。十月的最后一天是夏末的凯尔特收获节。凯尔特人认为这一天是酷暑的结束,寒冷的开始,也是一年的重要象征。夏冬交替阴阳循环,邪灵和亡灵会在这一天离开冥界去人间走亲访友,这一夜尤为危险。为了吓跑恶灵,凯尔特人会戴上面具在村子里游行——几乎和东亚的驱魔仪式一样。

基督教传入后,丰收节被视为异教节日,受到压制。然而,凯尔特人并不热衷于宗教信仰。由于长期停留在部落体系中,英国国王很难向热爱反叛的凯尔特人普及基督教的仪式和严肃的教义。基督教与当地原始的万物有灵崇拜长期共存,催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传说“杰克灯”:

传说古爱尔兰有个叫杰克的野人,不信基督教,爱搞恶作剧。在收获的那一天,他设计把魔鬼困在一棵树上,迫使魔鬼承诺永远不让他坠入地狱。杰克死后确实下了地狱,但他不能上天堂,因为他不相信上帝。于是魔鬼给了他一块木炭作为灯芯,并让他用一颗菜头雕出一盏灯笼。杰克拿着这盏灯,永远在世界各地游荡,寻找回家的路。从那以后,每到丰收节,凯尔特人就用萝卜、芜菁、甜菜头和其他植物的根,雕刻成人脸形状的灯笼,纪念杰克,给他指路。

直到18世纪,10月底驱邪、制作萝卜灯仍是爱尔兰和苏格兰特有的节日。在欧洲的其他地方,万圣节是一个庄严的圣徒节。在一些地区,向信徒分发糖果作为纪念品,收到糖果的人必须为死去的圣徒祈祷。

然而,在19世纪,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涌入美国,给美国带来了丰收节。当时恰逢美国工业革命和快速城市化。各国移民带来的节日开始融合,不可避免的商业化,最终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万圣节”。

虽然它也被称为万圣节,但主要的庆祝方式不是教会规定的11月1日,而是在10月底,这是凯尔特人的一个传统。驱魔驱魔变成了面具和服装,纪念圣人的糖果成了孩子们的节日收获。至于最初的南瓜灯,移民们发现美国本土的南瓜比菜头雕刻得好很多——南瓜本来就是空心形的,所以在表皮上雕刻空图案就不错了,菜头还得临时挖。

于是南瓜的橘色和黑夜的黑色成为万圣节的代表色,并且随着美国的影响,开始向外传播。在东亚,它终于变成了一场化妆舞会和一场简单的狂欢节——所有人都很开心,除了基督教会:大多数基督教团体认为,万圣夜是庆祝死亡和颂扬恶魔和恶灵的日子,信徒不应该参加。如果孩子们来要糖果,可以给他们一本圣经或者一个十字架作为礼物。

至于万圣节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基本没有它原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无论是基督教还是凯尔特人)。只不过是都市夜生活中男女的化装舞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648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