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雍正剑侠图(雍正剑侠图王玥波4部)

◎辛友生

9月底,宣南图书馆迎来了第700场演出,演员王玥波演出了两个小时。参考书目是《雍正剑客图》。自2007年成立以来,宣南书店在宣武文化馆演出多年,后迁至天桥艺术大厦。疫情期间暂停和线上演出后,终于恢复了在老舍茶馆的线下演出。

十三年,十三年

《雍正剑客图》是民国说书人常以八卦掌创始人为原型,以桐林为主人公而编的一首歌谣。这本书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武侠精彩,还有很多人情世故的评论。很吸引观众,相当魔幻。从创作开始,说书人就爱表演,有句话叫《笑傲江湖图》“住过一屋一楼”。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他自己的作品,也就是“造”(曲艺行话,意为创作),没有文字,靠的是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常及其弟子蒋振庭先后在《新天今报》等报纸上连载文字,连载的同时写出新的内容。为了满足连载的需要,后期剧情过多,主线极其模糊,内容近乎玄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雍正剑客》评书文本大量出版。大多数作者都是讲故事的人,比如李鑫荃和单田芳。他们从各自的表演实践出发,将自己的故事剪裁、强化、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北师大出版社以民国报刊连载内容为基础,出版了《雍正十三剑客》,是各类文本中最完整、最忠实的出版物。即王玥波以“雍正十三剑客”为蓝本进行表演。

事实上,在9月中旬,王玥波说,当张芳回到豪宅时,这一版已经结束了,这应该是成功的。好在天津的观众提供了民国报纸连载的后续内容,王版的《雍正剑客图》才得以延续。对于王玥波的书迷来说,这场演出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王玥波说,《雍正剑侠图》13册13卷,仅用了13年时间。

一场评书表演持续了13年,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在广播讲故事的时代,袁阔成先生整整一年写了365遍《三国演义》,每天半小时。单田芳先生的《白眉武士》一年多播了400次,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民国时茶馆里说评书,据说被称为“八套针”的品正三,是书最好的一套。可以说,它可以在两个月内从隋唐写到汤灿,跨越300年。而王玥波在图书馆(聊斋除外)表演的任何长篇评书,无论隋唐还是水浒,都要花几年时间,这与当下评书表演模式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从繁荣到衰落

北京评书始于清代艺术家王红星。他的表演本来是有乐器伴奏的,唱着唱着。由于雍正死后国丧期间禁止音乐,改为只说不唱,成为北京评书的开端。从那以后,他的弟子和再弟子,如陈三、无梁、九毛和柴可夫斯基,逐渐发展了说书。清末民国时期,出现了与谭鑫培、鼓王刘宝全并称“三大天王”的说书人双厚平等著名艺人。当时北京有大量的评书场所。据北京民俗专家金寿申介绍,清末北京有八大书茶馆,但没有书棚和露天评书场所。据《江湖丛谈》记载,民国时期北京有七八十家图书馆;齐如山说,民国时期北京有近千家茶馆进行评书,每天观众20万,怕夸张。

清末民国时期在茶馆里表演评书,每天分两个时段,下午3点到6点是日场,晚上7点到10点是“灯夜”。前一天下午1: 00到3: 00玩的叫“凌晨”。演员每两个月换一次,称为“一转”。每个茶馆每年需要12个演员,除了“早生孩子”。每年过年前,图书馆都会邀请演员叫《请转身》。一个演出年度之前,要确定全年的演员和书目。演员接受邀请后不能反悔。如果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履行,就要赔偿给图书馆造成的损失。这种一天两次的不间断表演一直持续到1949年以后。据上世纪50年代北京鼓评家的网商名录,当时北京有几十家茶馆,但演出都是书店老板请的,由表演学院委派。

这种表演模式对演员有一定的要求。每次演出大概三个小时,两个月就是180个小时。这一次任何故事都不容易填满。演员加入编外和闲白子弟,还有个传说是双后平说《水浒传》“打架庆祝,打死一个嫂子”,出差的观众要求助。过了10天,宋武的刀没有落下,直到这次出差回来,他才把刀带走。“清流街王”王杰魁才说了一句“包公安”,一句“包公安喝茶”也就十几分钟。当然只是拖延时间,观众并不买账,需要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

因为在一个图书馆演讲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且图书馆的数量很大,听众转过身来,再回到这个图书馆,就可以成为新的听众。所以不要求演员掌握大量的书目。品正三有八套书,可以作为谥号。很多艺术家一生只讲一本书,比如广一生只讲善恶图。

建国后,广播评书发展迅速,袁阔成等著名艺术家通过广播取得了全国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播电视成为受众听书的主要途径。看一本书一次需要半个小时,然后压缩到20分钟左右加入广告。课外书和休闲儿童受到挤压,演员语速加快。为了适应电视表达,演员们从桌子后面走了出来,从“坐而论道今昔”到敞开心扉。

90年代中后期以来,评书不再是主要的文化娱乐,老先生们逐渐淡出舞台。全国从事评书表演的演员屈指可数,评书渐渐有了夕阳西下的感觉。

靠感觉,很多波折

即便如此,还是有观众爱讲故事。当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很多电台转向广播评书,而线下评书表演依然没有绝迹。在80年代的老电影和关于庙会的专题节目里,也能看到小图书馆里讲故事的镜头;90年代末,琉璃厂的北京茶馆聚集了一批热爱评书的新老演员。这个时候,王玥波也在一个小饭馆里讲三国,这个饭馆离火车轨道很近,只要火车经过屋子就发抖。南方说书人保持着奔向码头的传统。比如江苏说书人会在杭州演出一两个月,然后换到其他地方,今天依然如此。

后郭德纲相声市场,曾是京味茶馆的一员,在相声园附近开了德舒云馆,并邀请天津老演员金文声进京演出。金文声一直在天津石楠一个只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小屋里,给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观众讲故事。书是3块钱写的,每天下午两个小时。十几年来,除了春节,全年无休,风雨无阻。云书馆延续了金文声在天津的表演模式,每天都在延续。不幸的是,金文声先生偶尔生病,在北京演出没多久,在德舒云馆演出的频率就逐渐减少了。

宣南图书馆成立于2007年,每周六下午演出。创始人连丽如先生曾在后海月明楼开了一家图书馆,说是在表演家里传下来的《东汉演义》这本书。后来因为场地原因,他停止了表演。南图书馆虽然是剧场环境,但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茶馆评书的风格。观众可以喝茶,每个演员表演一个小时,一个故事可以讲多少遍没有限制。可以坐在桌案上,铺垫,讲故事。在宣南书店得到观众认可后,连丽如团队陆续开设了崇文书店和东城书店。这两家书店更接近传统茶馆,场地小,演员更接近观众,形成了每周五周六日演出的格局。

由于场地、疫情等原因,连丽如队的演出从三场变成了两场,回到了宣南图书馆一家独大的局面。在宣南图书馆的带动下,北京陆续出现了一批评书表演场所。随着发展,现在北京有三四个评书团体。

有很多书,模仿前人。

王玥波是南图书馆的骨干。之前他更多的是以相声演员的身份出现,偶尔会进行评书票房,他也为德云社进行过几次评书表演。随着南书馆的出现,王玥波终于可以系统地展示他的讲故事能力,人们对他的认识也变成了讲故事。

王玥波能读的书很多,有《隋唐演义》、《郑洞传》、《简化书》、《雍正剑客图》、《侠客行传》,擅长《聊斋》。戏剧专家翁欧鸿先生说,评书有三派,一派以“透口”争取观众,酣畅淋漓,气势磅礴;一种是用“方口”取悦观众,整齐、干净、清晰;一派以“现场”吸引观众,有酷有幽默,也有酷有热。王玥波的表演接近“活”,经常有巧妙的包袱。至此,王军已自鸣得意地轻笑,台下哄堂大笑。王玥波也擅长描述细节。比如一个人晚上爱数钱,就拿出一个元宝,用小嘴抽。他嘴里念叨着你怎么来的,配合发卖画像真的细致入微。说到战争的开始,干净利落,精力充沛。

王玥波的课外阅读和休闲是一大特色。虽然很少跑题,万还是把它拉了回来。每当他讲一个书外的故事,观众都不会觉得无聊。而是他的思想跟着他的节奏走,甚至不在乎他说的是真是假。以前如果观众文化水平低,听知识的都是讲故事的闲孩子,如果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没有独到之处,就很难吸引今天的观众。也有说书人假装会讲书外的故事。它们又长又无聊,观众如坐针毡。

至于讲故事对原著的再创作,我听王玥波说《聊斋》能有一些了解。他一个小时说的话,往往只是书上的十几个字。如果把一场演出的录音编成文字,总要几万字。有对原文的比喻、分析和引申。这种超越原故事的创作,就是评书的魅力。通过王玥波的表演,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或追忆从前的评书表演。

新媒体,新模式

论评书表演方式的转变。在南图书馆保留周演模式,大概是目前观众最适合的方式,是保证观众能现场观看的最有效方式。王玥波说,他不擅长使用互联网,甚至拒绝它,但自从疫情发生后,他先在网上表演,然后在网上直播。可重播可回看的网络内容太适合需要连续观看的讲故事了,聚集了更大的受众群体。虽然现场可以提供最好的欣赏体验,但毕竟没有人能在互联网时代独善其身。在传统文化复兴、文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环境下,出现了常规的现场评书、鼓乐、评弹,票友们也出于兴趣爱好上传了自己的作品。音视频平台为专业和非专业演员提供了被认可的机会。单田芳先生回忆说,在20世纪50年代,他可以用讲故事表演的收入轻松拥有自行车和瑞士手表;现在网络平台提供的收入也为演员继续走下去提供了一些保障。

讲故事从来没有走远过。它在行车广播里,在晨练里,在趣跑读者的手机里,在图书馆的笑声里。当年在火车带来的共鸣中表演评书的年轻人,可能不会想到他们未来会花13年的时间来表演一部作品,观众也可能无法想象他们会跟随一部作品13年。这就是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双向走,陪伴和长久的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504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