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晁海青年:中学地理课本中的黄土高原是治理的对象,所以给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干旱贫瘠、生态恶化、生活艰苦。其实这些只是黄土高原的一面;黄土高原还有另外一面。你会记

黄土高原的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晁海青年:中学地理课本中的黄土高原是治理的对象,所以给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干旱贫瘠、生态恶化、生活艰苦。其实这些只是黄土高原的一面;黄土高原还有另外一面。你会记得它孕育了早期文明的曙光,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吗?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你还会记得它的其他风土人情和不为人知的景观吗?你会回顾它从何而来,想象它将走向何方吗?

借助遥感技术,人们终于看到了持续几十年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的成果。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种变化不仅被中国卫星捕捉到,也为外国卫星所见证。这些变化给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片曾经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黄土地。

世界上,有些文明被黄土覆盖,无法被后人继承,于是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无法延续至今;黄土高原不仅孕育了古代文明的曙光,也孕育了古代文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但自秦汉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变化,现代人对黄土高原的固有印象比古代文明的摇篮还要恶化。

单调的固有印象

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区的乌鞘岭,东至太行山以西,南起秦岭北麓,北至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南缘。包括山西、陕北、陇中高原、吕梁山,还有渭河、汾河大阳池。被黄土覆盖是它们的共同点,这里集中了地球上70%的黄土,是地球上最宽、最厚、最连续的黄土覆盖高原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只是少数的宝藏。生存条件恶劣的雪域高原,让很多人向往。复杂崎岖的云贵高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遥远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奇观。然而到了黄土高原,各种想象都变成了单调的印象。印象固化后,黄土高原就成了水土流失、生态恶化、干旱贫瘠的代名词,但对于矿产来说。

单调的固有印象背后,让人忘记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就诞生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了几代人。后来不管是自然变化还是人为造成的,这里都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弄清楚这些疑惑,有必要再次回顾黄土高原的前世,以便更好地了解黄土高原日益好转的生态。

大碰撞的效果

地质学家的地质研究表明,始于240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是我国黄土形成的时期,因此黄土高原的正式形成时间应为240万年前。但是,黄土高原比较特殊。它是“黄土”和“高原”的结合体。所以黄土高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几千万年前的板块碰撞功不可没。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冲,然后撞上欧亚板块,改变了亚洲的地理格局。4000万年后,大约220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经抬升到一定高度,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受到了“欣欣向荣”的高原的抵抗。此后,亚洲内陆陷入干旱,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开始出现大面积沙漠。

至少在1500万年前,黄土高原是一个巨大的湖盆,四股水流汇聚成一个大湖。风把内陆地区的灰尘带到了这里,水把周围高地的泥沙带到了湖里,湖水变得越来越浅。另外,两个板块的碰撞也抬升了黄土高原的地质,湖盆也被抬升。然而,大湖还在,被抬升的年轻山脉和高地为许多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所以很多种类的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只有在黄土高原下才能有这么多的矿物质和化石)。

黄土从何而来?

新生代新近纪,地球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冰川活动,西风带在缓慢演化。干冷强劲的冬风卷起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推进,依次与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秦岭相遇。但真正能阻挡沙尘的只有秦岭和太行山,于是沙尘沉积在太行山以西和秦岭以北,泥沙沉积在黄土高原的大湖湖底。

印度板块继续向欧亚板块推进,黄土高原地质逐渐抬升。大约800万年前,在新近纪中新世中期,黄土高原上的大湖消失了,湖底的沉积物终于重见天日。它们被冬季的风搬运过来,被水流抓住,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沉积物,因此黄土高原将进行新一轮的演化。

经过数万年的泥沙搬运和堆积,在生物和碳化作用下,在众多的地球冷暖期和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了黄土。这个过程叫做黄土形成。第四纪更新世(距今240万年),中国黄土正式形成。正是在这个时期,地球气候明显地在寒冷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之间交替,黄土高原上开始堆积新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过程类似于以前的风沙水力输送过程。冬季风带来的内陆黄土覆盖黄土高原,季节性水流搬运的黄土堆积在低洼地区。几百万年来,这些小颗粒覆盖了黄土高原现有地表的一切。部分地区黄土层厚度小于100m,大部分地区为150-250m,少数地区。

黄土层地貌

黄土高原形成后,地质运动一直没有停止,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黄土高原上演垂直和断裂两大构造运动,大部分地区持续抬升,少数地区下沉。断裂沉降最明显、面积最大的是渭河和汾河流域,这只是黄土层上塑造地貌的一部分推力。黄土层上的另一部分景观是由风和水塑造的。水蚀和风蚀使黄土层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无数的台地、土丘、岬角连成一片,无尽的沟壑纵横交错。

如果现存地表是平坦地区,黄土堆积形成的地貌也是平坦开阔的。这种地貌称为高原(yuán),黄土高原四周是山谷或山脊,往往可以成为人类活动和农业种植区。

如果现存地表为起伏的丘陵,黄土堆积也较长,沿现存丘陵延伸,这种地貌称为Liáng;另外,台地被流水切割后,会变成土堆。

如果现存的地表是山丘,那么黄土堆积就是圆锥形的。这种地貌称为岬角(M m: O),岬角的周长以一定的坡度向下倾斜,就像一个肉包子;另外,被流水切割后,会变成岬角。

由于季节性流水的侵蚀,黄土层会被切割成长条形的洼地,或地层断裂下沉形成洼地。浅的叫沟壑,深的叫沟壑。冲沟底部是离地下水位最近的地方,有些冲沟有水源。

古代文明的摇篮

约160万年前,黄土高原出现早期人类;大约在7000-5000年前,黄土高原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仰韶文化在这里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仰韶文化遗存遍布黄土高原,其范围与黄土高原基本一致,说明黄土高原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中心之一。

如果追根究底,这一切都得益于当时黄土高原的宜居环境。有了宜居的客厅空,古老的文明曙光得以孕育。在黄土地上,小米、黍、大麦、小麦可以任意生长,支撑着古人创造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中华人文始祖的称号也染上了土地的颜色,叫黄帝。这片黄土地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由于黄土的固有特性,在曾经密林密布、水生植物丰富的黄土高原,农业生产要方便得多。被称为农耕鼻祖的后稷,擅长种植粮食作物,相传是由黄土高原淇水河畔的教民耕种的。

在《诗经》中的黄土高原,虽然传统的农耕技术更加先进,但是耕种的面积很小,森林面积还是比较大的。你可以听到鹿鸣的声音,也可以看到老虎和豹子等野生动物的形状。但秦汉以后,这些场景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起起落落,高原苦。

在统一王朝时期,建造宫殿、工程和房间需要大量的木材。地处农牧区的黄土高原需要更多的人来守卫边疆。食物需求的增加促使人们耕种更多的田地。尤其是以关中为绝对中心的秦汉隋唐时期,对黄土高原的要求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改朝换代,战乱割据频繁,黄土高原就会成为战争的前线,高原上的植被就会遭到破坏,游牧群体南下,农耕群体北上,这里的田地就会处于边缘。但是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根本无法支持像西欧那样的轮作耕作方式。最终如唐代“千里流沙”,如明代“望黄沙四周,不产粮,不贿钱,草粮皆给肚”,如清代“城中无泉,山中无薪,颇有水火不足之忧”。

追溯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层没有植被覆盖的后果不用想象。没有植被覆盖,松散的黄土对水流没有阻力。遇到大雨,黄土来不及吸水。大塬变小,小塬变小,千沟万壑进一步加重。此外,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一个石水,六桶泥”在所难免。

黄土高原何去何从?

“广种少收”“越穷越穷”曾经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写照。人们在运输、收获、牵引和发展方面遇到困难。最后,人们意识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黄土高原进入了治理时期。十年来,黄土高原从水土流失到绿色再生。

经过不同层面的多次尝试和措施,黄土高原的生态进入了恢复期。台地保护、边坡防护、沟道稳定等措施得到广泛实施,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鱼鳞坑”植树造林最为人所知。

首先,在山坡上挖一个半圆形或月芽形的土坑。土坑的水平布置大致平行于等高线,并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下雨的时候,坑里蓄水,然后坑里种树。如果项目从上面看起来像鱼鳞坑,就命名为“鱼鳞坑”,用来植树造林。这是黄土高原植树造林的好方法。

黄土高原不仅是干旱贫瘠的黄土覆盖区,矿产资源丰富,而且文化资源丰富,如窑洞、古村落、安塞腰鼓、红色旅游等。黄土高原也有丰富的地貌资源,壶口瀑布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景观就不用说了。

中生代红砂岩,经风、水、时间的塑造,成为陕西靖边县的波谷。经过几百万年的雨水侵蚀,亿万年前一次强烈地震形成的大裂缝,成为陕西省甘泉县的玉茶大峡谷。

在风化和水蚀作用下,红色砂砾岩在甘肃省永登县变成苦水和丹霞。晚第三纪抬升的砂砾岩由于河床下切、重力崩塌和风化淋雨侵蚀,成为甘肃景泰县黄河石林。

经过几百万年的风雨,有钙化层、砂岩、盐碱地的土壤“板岩”,成为山西大同的土壤森林。

黄土高原的治理非一日之功。这个庞大的“工程”要落在几代人的肩上,要经过几代人的手才能变成现实。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财富,黄土在变绿,生态越来越好。人们不再受困于高原的岬角沟壑,苦难完全消失,这才是黄土高原的应有方向。山青水秀是黄土高原最好的归宿。

参考资料: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与青藏高原隆升》,作者:吴锡浩、安芷生《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整治对策》,作者:朱显谟《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作者:史念海《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作者:苏秉琦《黄土高原农业耕作历史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作者:李勇、田积莹、朱显谟《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作者:史念海《黄土高原 帝国舞台的中央》,作者:吴曦

本文由‘潮汐地理学会’原创。未经许可,禁止携带、转载、复制,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455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