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又念什么(钅加田念什么)

有段时间很简单但是很充实。有一段时间,我简朴但充满激情。然而有一段时间,我坚持随性。有一段时间,我们哭了,笑了,哭了,喊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在感叹,年轻真好,那些日子真好。

那些在山里做义工的日子,回想起来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每天与地球、孩子和成堆的教案为伴…

嗯,放假了,孩子们都回家过年了。但是我们和群山以及一望无际的红辣椒田一起庆祝新年。十一月的冬天是昭觉最冷的一天。我和同事每天都在辣椒地里抢辣椒。人少,领域多。

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下,我们日复一日的继续生活,却没有人叹息,没有人抱怨,大家都在坚守一颗心。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下雪,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来年阅读用的儿童课本,写字用的铅笔,每天早上的大白馒头……想到这一切,我们更加坚定了在下雪前把红辣椒全部抓回来的决心。

田野里的辣椒红了,我们的心也红了,热了。每天早上我们20多个人去地里收辣椒,一蹲可能就是大半天。脚麻了,手冻了,跑到火边烤,然后又回到地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不知道是哪个同事,轻轻哼了一段熟悉的旋律。大家跟着唱:“从凉山到金沙江。从乌蒙山到红河两岸。母亲的乳汁甜如蜜,家乡的炊烟滋润着我的眼睛……”大家唱得越多,越有活力,越有力量;越唱越动情,越唱越长,越唱越激昂,歌声回荡在整个山野。一直唱,手不显得僵硬,脚不显得麻木,身体发热,心情放松。后来我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实际上是出自彝族著名诗人吉加的彝族歌曲。

辣椒丰收后,同事们聚在一起补彝族年。大家围坐在火堆旁,烤着猪肉,唱着《彝族歌》。天气太热了,哈默睁不开眼睛,他痛苦地四处躲藏。小木笑着说:“你什么意思,我家乡的炊烟会弄湿我的眼睛?家乡的炊烟不就是这样把我的眼睛打湿的吗?”还有人说:“难道我们彝族人不是围着火堆生活吗?做饭的烟湿了你的眼睛,所以是你做饭的时候抽的。”大家都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嬉闹着,开心地笑着。“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迪马加先生在创作时,就有这样的考虑。”我不禁感叹。

彝族年结束后,大家开始装辣椒,称重,仔细算好邀请村民的工资,然后把辣椒送到100多公里外的西昌晒干。这时,我和雷哈莫接到了一个新任务。我们挨家挨户拜访村里参加过我们培训班的同学,然后给外出打工回乡过年的彝族姑娘登记。

问问他们在外打工的具体情况,遇到的困难。然后一个一个的记录下来,总结经验教训,为来年的新生完善助教,让他们以后更好的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每天带着干粮走路都要七八个小时。那些用蛋黄派和火腿肠和老乡交换土豆酸菜汤的日子,回想起来真的很搞笑。但那时候换一碗热腾腾的酸菜汤,是一件很美味很幸福的事。

一天晚上,在家访回来的路上,我和雷哈莫坐在一个山包上吃晚饭。冬天看着山,特别荒凉,到处光秃秃的,树上没有叶子。山脊、黄土、荒山甚至草地都很难看到。天地同色,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房。只有晚上飘在土房上的缕缕青烟显得那么孤独,却又无处不在…

看到这一切,看到眼前一幕幕凄凉、萧条的场景,我不禁模糊了泪水。这个被我们美其名曰“故乡”的地方,这片曾经让我们祖先骄傲的土地,这片曾经让我们骄傲的土壤,怎么会如此荒凉?

我们如此热衷于做出改变,却显得如此无助和渺小。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硝烟和我湿润的双眼。

在每一个彝族村寨,在每一个彝族村寨,我们都在努力。每个人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广袤的山脉或者说是甜蜜的土壤里,希望认真地留下一张属于自己的自画像。

从彝村回来的路上,我觉得很平静。不知不觉中,我突然想起了吉德玛加的名诗《自画像》。这几天,得知吉德玛加先生要来我们帕格县,我非常激动。于是,我主动请传达室的负责同志为马佳小姐朗诵一首诗。同事说“你这是盲目崇拜,真的见到Gidemaga会失望的”。我有点困惑。能写出如此壮丽诗篇的诗人怎么会让我失望呢?不明白。

我从来没想过诗人真的会像肥皂剧里演的那样。优雅而雄辩…但要写出自画像这样的诗,我相信马佳的内心一定很强大。对一个民族的思考和担当会高于很多人。有了这个,我没有理由失望。

下午,我终于等到了Maga小姐。他看起来有点累,有点胖,话也不多,但是人很好。当时,当县委书记王先生向马甲先生介绍,办公室有个小姑娘很喜欢他的作品,主动要求为他朗诵一首歌时,我感到有些紧张。也许是恐慌…我受宠若惊。居然领导这么郑重的给我介绍马佳老师。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那些疯狂的追星族见到偶像会激动得不行。

什么样的欢迎词和问候,在那一刻被我扔到了一边。我走到马加小姐面前,对他说:“马加小姐,我是看着你的诗长大的。我非常喜欢你的诗,是你的超级粉丝。在这里,我要朗诵一首你早前写的诗《自画像》。马佳老师点头微笑。

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让我瞬间充满了勇气。从第一句“我是这片土地上用彝语书写的历史……”开始,我的声音越来越大,语气越来越重,感情越来越激动。连我自己也有点怪。每个人都停止了说话,声音似乎大得足以充满整个房间…

当我读到最后一句“我-我-我-满”的时候,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从不同的方向,和我同时喊出这些话…虽然不整齐,但它们有力而锋利。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可能没人相信,那是我第一次在大家面前朗诵诗歌。也有人可能会疑惑,既然你没有背诵的经验,怎么敢自告奋勇去那么多人的地方念稿呢?

这可能是人们心中潜在的一种力量。当你有强烈的欲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自然会激发出连你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勇气。马老师好像很满意,连连说好,提出要和我喝一杯。我从不喝白酒。我第一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那股暖流顺着我的喉咙,一直流到我的心里…

午饭后,马加小姐就要回来了。我拿出藏在包里的吉迪恩·马加的诗集,让马加小姐签名。马先生仔细问了我的名字后,在书的扉页上写道:

诗歌永远是人类精神世界最美丽的花朵!

阿牛牛皋镇村

迪马加

2010年9月30日

普格县鱼梁山

看到Maga小姐实现了我的夙愿。为马甲老师读《自画像》,相信赵三曲老师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欣慰。十年前,昭觉中学初三四班的三尺讲台上,赵老师满怀激情地向台下无知的人们朗诵了这首诗。他大概也没想到,有一天他的学生会把这首喜欢的诗读给诗人听。

诗歌永远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丽的花朵。有人说吉德玛加的诗有一种脚踏实地的质感,让人每每想起他背后那个淳朴善良的民族。马老师谦虚地说,不过,我只是通过文学表达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我们民族的生存状况,我们民族的人生心路历程。换句话说,其实是我的民族养育了我这个生命和诗人。

“诗歌永远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丽的花朵.”这是马佳对我们年轻一代的鼓励和鞭策。马甲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有100个年轻人,也许有99个人写过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人是诗人。希望有一天有更多的彝族人在诗歌和文学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贾,把彝族文化传播和发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像《最后的礁石》中唱的那样…

“暗礁/是一种象征/生命的象征/在它上面/风暴留下了无数/悲伤的伤口…礁石/它永远不会死/因为它自由的呼吸/会激起汹涌的波涛/它也会飞出人类的梦想/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30多年来,马佳小姐一直执着地追求诗歌文学,在创作中高度关注现实,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命运等人文视角出发,探寻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心理。2011年5月,在第三届昭觉彝族服饰文化节开幕式上,我们又见到了马佳。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缓缓走在红毯上,缓缓表达着对彝族服饰文化乃至整个彝族文化的殷切希望。他用真诚的心和真实的语言,为他的国家写下了感人的诗篇…

马甲的《鹰爪杯》、《老斗牛》、《阿忆的梦》、《初恋之歌》等诗,一度让整个诗坛哀叹。他的许多诗歌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引起了国际诗坛的关注。

有时候我也在想,无论是诗歌还是诗人,我们都应该去体味诗歌背后的意义,那就是弘扬我们的彝族文化,拯救彝族世界的每一个灵魂,细细品味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的花朵。

作者:阿武妞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446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