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学派的(孔子是哪个学派创始人)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中国的哲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始分享道家的另一位代表思想家庄子的哲学思想。在介绍庄子的道家思想之前,我们先简单比较一下同为道家思想家的老子和庄子的区别。

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他姓周庄,所以我们经常称之为“周庄”。众所周知,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老子开道以后,庄子更出名了。我们可能会认为庄子和老子年龄差不多。但实际上,他们相距甚远。虽然老子的生年不详,但大约是公元前571年,而庄子是在公元前369年,基本上相差200年。就像现代的我们和19世纪初的两代人,其实社会环境大不相同。庄子生于战国中期的宋国,老子生于春秋中后期的陈国。一般来说,春秋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是指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秦朝。

春秋时期,周朝虽然开始衰落,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但相比战国时期,社会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众所周知,周朝以“礼乐”治国。所以大家对战争都很克制,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大家就没那么克制了。有两次著名的战争,一次是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左右的春秋时期的“洪水之战”,另一次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通过这两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历史时期的差异。

洪水之战是宋襄公和楚国在宋朝争夺霸权的一场战争,虽然这场战争以宋朝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过程很有意思,因为其实一开始,宋国是有地理优势的。宋襄公聚集了大量的军队在红水河边等待楚国作战。楚国的军队正在过河,宋国的一个军官对宋襄公说:“楚国的军队比我们的多。我们应该在他们过河时立即攻击他们,这样楚国就会被打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宋襄公说,“不行,这不符合战争的‘礼仪’。而且他发表了长篇大论,大概意思是君子不能趁人之危,而要等所有楚军都过了河,排好队再进攻。但结果,楚军全部渡河后,宋军最终寡不敌众,惨败。宋襄公受伤了,第二年就去世了。如果你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宋襄公真的有点傻。但在春秋时代,非常注重“礼教道德”,这也无可厚非。

但300多年后,战国长平之战就完全不同了。当时秦国军队在长平带领赵国军队进行了一场激战,最后赵国被打败,秦国取得胜利并占领了长平,秦国军队前后杀死赵国士兵45万,其中大部分被活埋。可见,这个时候,战争是没有“仪式”的,非常残酷。

当然,这是春秋战国的两个例子。我只是想解释一下,老子说春秋和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背景完全不同,导致了他们思想上的差异。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简单来说,老子的思想更“外向”,更倾向于“治天下”,更自然;但庄子的思想更“内向”,更倾向于“治己”,更具人文性。

老子的时代,虽然周朝的礼制崩溃了,但礼仪制度还存在,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老子的《道德经》中很多章节也论述了君王的治国思想,比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对待老百姓等。,甚至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但是,战国中后期,庄子生活在一个更加残酷的战乱社会,人民在挣扎。虽然他们都寻求回归自然及其自然生存状态,但庄子的思想具有消极的“避世”倾向,表现出对现实的软弱,而老子的思想则是积极的“避世”。

《庄子》里的很多故事都表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在《庄子》的外篇、内篇、杂篇等几十篇文章中,很少有人对如何治国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有时候,他们干脆继承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庄子》中的名篇《享乐》、《万物同治论》、《养生大师》、《人生》等,都是关于庄子对人生哲学的论述。所以,如果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有最大的区别的话,那就是老子偏爱自然哲学,庄子偏爱生命哲学。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老子的思想中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思想,庄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关于治国的思想。

其实这种差异并不奇怪。在古希腊,历史惊人的相似。在西方,公元前5-6世纪是古希腊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自公元前600多年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起源”以来,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提出火的起源的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等。公元前4-6世纪是西方思想奠定的时代。他们和中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差不多大。

然而在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腊,经过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古希腊文明开始走向衰落,后来被亚历山大领导的马其顿帝国征服。在亚历山大时代,古希腊有许多哲学流派,包括犬儒主义、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犬儒主义和怀疑论。这些学派的思想与苏格拉底和泰勒斯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幸福和快乐,而很少关注外部世界。这样的意识形态差异,当然也与当时古希腊文明衰落、被外族入侵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没有交流,但思想倾向其实是相似的。在轴心时代,他们的思想从自然主义转向人文主义,而在这背后,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好了,简单比较一下老庄思想和东西方思想的区别。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庄子。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左右,战国时期的蒙古人,是今天山东和河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国。庄子是宋国的官方后裔,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宋国第十一任君主公,是庄姓的祖先。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又称“老子、老子”,是先秦七子之一,他们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

庄子是孟子的同时代人,也是古代著名学派创始人惠施的朋友。《庄子》思想的原书已经找不到了。著名的《庄子》一书是郭象在公元3世纪重新编辑的,郭象也是一位伟大的《庄子》注释者。《庄子》原书52部,现存33部,与《老子》、《周易》并称《三玄》。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宇宙起源等诸多方面。此外,《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和美学著作。它对中国文学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短短几万字,收录了上百则寓言,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东学》、《邯郸学步》、《怔怔》都出自《庄子》。

好了,今天我简单介绍了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差异,以及庄子的短暂一生。接下来,我将用一系列的文章来介绍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经典之作《庄子》。今天到此为止。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阅读”。下一篇文章再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416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