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是哪三国(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是继承中原王朝的正统皇帝,而蜀汉的刘备和吴栋的孙权只是独立的皇帝。这是1000多年来,包括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君主和大臣都公认的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丕是继承中原王朝的正统皇帝,而蜀汉的刘备和吴栋的孙权只是独立的皇帝。

这是1000多年来,包括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君主和大臣都公认的历史事实。

现代人单看三国地图,大概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蜀、吴幅员辽阔,加起来可以和曹魏抗衡。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诸葛亮有后悔跟刘备吗)插图

事实上,汉朝时天下共分十三州,曹魏王朝占据了中原九州全境,加上荆州、扬州的一部分,代表中央,是正统王朝;

蜀只占益州一州,占胶州大部分加上荆州、扬州。这两个国家是遥远的分裂势力。

蜀国和吴国看似地方很大,但从人口密度和发展程度来说,两国加起来只有曹魏的一半大,曹魏在世界上有七个地方。

汉代人口密度图: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大;颜色越浅,人口密度越低。

如果与近代中国的疆域相比,蜀国相当于占据了东北三省;吴相当于占领了地广人稀的新疆、青海、西藏;魏相当于中原18省的传统疆域,包括内蒙古。

那么,谁是正统,谁是独立,不是一目了然吗?

明清之前的一千年,本来就没有“三国”,只有“魏晋”。曹之所以这么说,在明清以前,这一直是官方的主流说法。首先当然是因为曹魏王朝按照“退位”的法定程序,完全继承了东汉的国家和中央官僚制度。之后称霸全国的西晋亦步亦趋,继承了魏朝的国家和中央官僚体系。

灭蜀的魏在晋受魏禅,承魏制,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基本史实。所以在《三国志》中,魏朝被尊崇,曹操被奉为太祖武皇帝,曹、魏皇帝都是本世纪正统,而蜀、吴皇帝被奉为割据政权的首领,载入列传。这也是任何后人修改三国志的必然。

魏太祖武:曹操

事实上,《三国志》也是人陈寿写的《魏徵》、《蜀志》、《武志》的合称。它本来就不是一套书,否则,把蜀汉和吴栋这两个割据政权与曹魏这一正统王朝相提并论,在晋代是政治上不正确的。

陈寿本是蜀人,以为老王,乔州为师。因此,他非常重视舒。所以,陈寿虽然只是列在传记中,但他把刘备和刘禅当作自己的祖先和接班人,这是符合魏晋所提倡的礼教道德的。否则,他会受到时代的批评。然而,蜀汉并不是益州唯一的州,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比占据了荆州、扬州和胶州的吴栋更高。

(即便如此,《陈进守传》一书仍认为陈寿对诸葛瞻的评价有失公允,有私下报复之嫌。但遗漏了陈寿担任重要职务的记载,如时任卫将军姜维,或诸葛瞻主簿,以及曾任东观书记、三七黄门侍郎等。)

华阳国治陈寿传:【年初,寿威将军任主簿,东莞郎中,三七黄门侍郎。大同后,考孝廉,为本县中正。】

晋东移安江左后,鼓吹“得中原者为正统”会比较尴尬,因为失去了中原。全桓温的幕僚带头否定曹魏的合法性,鼓吹三国是独立政权,没有正统。

但Xi凿齿的本意是主张司马懿是东汉名臣,王玄司马王心好于汉,所以晋朝可以直接继承东汉。

就这样,司马祖孙篡夺曹魏政权的一切事迹都被洗白了。魏的贬谪,其最终目的是洗去金朝建立的原罪,只是他家的理论,从未成为主流,更谈不上得到当时金朝的官方认可。

后世论者认为“学切齿,首倡蜀汉正统论”是一厢情愿的误读。

到了唐代,设立了帝王庙,魏武帝曹操,联合了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燕、北魏道武帝拓跋、北周太祖宇文泰、隋文帝文帝等开国皇帝。

唐代的曹操仍被尊称为“魏武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写了《魏武帝颂》。李隆基年轻时也以曹操的小字“阿妈”为名,以示对其英雄事迹的模仿。

李世民写了《向魏武帝致敬》

直到南宋时期,以理学大师朱为代表的一部分儒生才创立了正统的蜀汉学说。

朱在《通鉴》中把南朝视为正统,把曹魏北朝视为渎神。其目的无非是宋朝自己此时已经失去了中原,却还要冒充正统王朝。因此,它把局部的南宋与历史上的蜀汉政权和南宋的齐梁陈相比较,把北方的晋国与历史上的曹魏北魏北周相比较。

【此犹篡位近魏,而北汉南唐亦近蜀,故北宋诸儒皆避魏。高宗之后,骈安江留在蜀国附近,而中原的魏地都在晋国。于是,南宋儒学纷纷崛起,成为蜀国皇帝。】—《三国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虽然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但也未能成为南宋官方的主流意见。到了明代,朱的学说已经成为儒家的统治学说,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必考的。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直到明代中后期,学者们才逐渐认可“蜀汉正统论”。

明朝官方的皇家寺庙只供奉刘邦、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隋文帝隋文帝、宋太祖的赵匡胤和元世祖的忽必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去找隋文帝和忽必烈祭祀,却再也不见曹操的踪影。像南北朝的拓跋珪和刘裕,都被视为非统一的皇帝。

到了清朝,情况又变了。满清八旗在关外时以《三国演义》为军事教科书,以关羽为战争守护神,对蜀汉的敬仰无以复加。因此,他们在官方层面正式确立了“蜀汉正统论”,把曹魏视为类似王莽新朝、武则天周朝的暴君和傀儡政权。

在清朝的皇家寺庙中,整个三国时期,只有蜀汉皇帝刘备供奉,诸葛亮和赵云陪同。同时修建另一座关帝庙供奉关羽,可以证明。

从朱到满清的蜀汉正统,最可笑的是金朝是通过消灭东汉正统继承者蜀汉而获得政权合法性的。

然而,每个人都知道,毁灭蜀汉的不是金朝,而是魏朝。司马昭是晋国的公爵,邓艾钟会是魏国的将军,刘禅没有投降晋国,而是投降了魏国。

虽然当时的魏国皇帝曹桓和曹操当政时的汉献帝一样,只剩下一块招牌,但这是礼制,是程序正义,必须继承。

如果否定司马氏统治时期的魏国,汉献帝的政权即使完全依靠军阀曹操又如何建立?

同时,朱否定北朝的正统性,不承认隋朝继承了北魏-西魏-北周的正统性,主张隋朝通过灭南陈获得正统性。但勉强能自圆其说,却完全不能说明魏晋。公元263年蜀国灭亡,公元266年晋国建立。三年窗口期,正统王朝应该是谁?没有大笑话。

一个王朝是否正统,成败论确实高于延续论。所以王莽的新政权显然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退位过程。但在统治天下十余年后,在汉朝复辟后被刘秀强行宣布为非法政权,两千年后才被后世史家认定。然而,即便如此,为了避免大空窗的尴尬,历史学家还是以“篡位者、卖国贼”王莽的称号来记录岁月。

如果蜀汉政权有能力北定中原,攻灭魏晋,像刘秀一样复兴汉朝。当然,四川割据前的那些年也可以粉饰成“正统”。自从被魏所灭,的皇帝就成了魏国的安乐公,他在历史上只能永远是一个割据政权。这就叫输赢。

虽然到了清代,出于各自的政治目的,蜀汉的地位不断被抬高,即使改书狂人乾隆皇帝(爱新觉罗·洪礼)终究不会把陈寿《三国志》里的“蜀主”改成“汉帝”,创下刘备和刘禅的纪录。对了,曹操的《魏武帝录》被改成了《汉贼曹操传》,就是这个原因。——你不争气,却怎么能让后人吹。

清朝灭亡后,大文豪鲁迅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打破封建传统观念,主张为曹操翻案。一代伟人和开国领袖多次称赞曹操是英雄。曹操、曹魏两朝以“渎神”的罪名被处以数百年,至今不了了之。

时至今日,主张曹魏为汉晋中央政权的“魏晋派”与主张魏蜀吴割据、三国无正统的“三国派”已成为史学界并行的主流观点。

事实上,和之于曹魏,就像后蜀和南唐之于周一样,不考虑领土和人口。要么我们只承认周、秦、汉、晋、隋、唐、宋、明的统一王朝,其余都是割据政权。当然;

一方面,如果承认五代的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正统王朝,南唐、北汉等十国是割据政权,那么魏朝也是正统,曹睿是正统皇帝,和东吴是割据政权,刘备和孙权是割据政权首领。否则还是很难脱离清朝几百年的思想影响,有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403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