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是什么(ngo组织是什么意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6)第26次缔约方大会已经闭幕,“但没有人真正感到高兴”。《自然》杂志总结说,近200个国家的代表最终达成的协议“令人欣慰”,但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在碳减排和气候融资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歧没有弥合。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气候变化问题中的政治力量。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总是吹嘘他们的各种“承诺”,并批评发展中国家“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来缓解气候变化。对于在国际舆论场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说法值得警惕,因为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为了西方的气候目标而牺牲自己未来的繁荣。

自10月底COP26开幕以来,对中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抹黑充斥了西方媒体。随着各种非政府组织与西方媒体的勾结,利用气候变化问题压制中国的战术变得越来越隐蔽。

气候非政府组织和意见领袖被渗透。

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决策者通过气候问题打压中国由来已久。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里约通过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责任、气候变化应对方法乃至气候变化叙事等问题上的分歧不断。他们通过国际气候治理表达出来的对中国的敌视和抹黑,大多是出于对科学事实的刻意曲解和对国际气候治理框架下气候公平正义原则的漠视。

西方国家对中国气候治理的批评通常来自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等一般信息传播平台。例如,在COP26期间,当谈到国际气候治理的话题时,西方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中国是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暗示中国应该对气候变化承担更多责任。然而,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有气候科学研究证实,历史累计碳排放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与气候变暖有关(约1万亿吨碳排放量可带来0.8℃至2.5℃的气温上升)。从工业革命到2020年,美国0.46万亿吨、欧盟0.35万亿吨的累计碳排放量远远超过中国的0.2万亿吨。

此外,西方媒体和政治家普遍不愿触及与碳排放相关的人均指标,无论是当前人均碳排放还是历史累计人均碳排放。以世界银行2018年的数据为例,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41吨,远低于美国的15.2吨。至于另一组表明中国经济逐渐摆脱碳排放程度的指标,即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西方媒体几乎从未报道过。

随着社交媒体和西方气候变化集体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西方对气候话语权的操纵呈现出更丰富的形式。积极渗透和动员一些非政府组织(NGO)和气候意见领袖,隐性传达利益诉求,已经成为西方政客和媒体的惯用手段。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中国和西方社会都有一些活跃的气候和环境NGO,而且大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些NGO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提供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咨询服务的科学NGO,如牛津大学的数据中的我们的世界和美国的世界资源研究所。这种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精英学者的参与,面向专业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

另一类NGO,如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外对话信托基金会等,则侧重于保护自然环境,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各方对话交流。这类NGO的特点是覆盖大量面向普通民众的内容,不断发表明确观点引导舆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两类NGO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相当数量的气候非政府组织不仅提供气候领域的专业信息服务,还积极传达自己对气候和环境的观点,如德国的Climate Analytics、德国的New Climate Institute和英国的能源研究机构Carbon Brief。上述非政府组织大多是在最近十年成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开展气候科普和公共信息服务业务,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然而,来自西方的气候非政府组织被发现发表了许多有缺陷甚至有偏见的内容。虽然《巴黎协定》明确提到,各方将在国际气候治理中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然而,Climate Action Tracker是Climate Analytics和新气候研究所生产的产品,它创建了一套非常通用的算法,可以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规模上评估中国的减排政策和路线图。通过对该产品的“客观分析”,对中国减排计划的评价是“严重不足”。但面对曾经退出《巴黎协定》和《京都议定书》,有着严重不负责任记录和空支票的美国,却得到了“不够”的评价。

实际上,这种算法只关注了某个国家口头上说了什么,而忽略了考察该国履行承诺的能力及其信用记录。可靠性可想而知。BBC是利用气候行动跟踪者的结论对中国进行压力报道的常客。

它与我们的国家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气候NGO在中国的活动甚至可能涉嫌违反中国的法律。比如,目前国内一些气候NGO会组织一些所谓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一线的气候政策研究者、科学家出席。一名科学界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上述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其实是为西方国家打探中国在气候、海洋和空等领域的对外谈判策略。许多在这些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中国员工在记录这些会议内容的同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可能参与了针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间谍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在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气候NGO,其在美国的财务所有人连续向台湾省一个反华立场鲜明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专注于提供科学数据和咨询信息的气候非政府组织也需要谨慎对待。以我们的数据世界为例。为了展示其发布的数据的优秀品质,该非政府组织在其网站首页列出了其数据产品每年被西方主流媒体和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引用的记录。《环球时报》记者查阅记录后发现,该组织引用的数据绝大多数来自西方主流媒体,其中不少与气候变化主题有关。然而,大多数使用少量数据的研究论文集中在新冠肺炎的研究主题上,气候数据几乎没有被气候科学家引用。

随后,记者详细查阅了该组织历史累计碳排放量的数据产品,发现其截至2017年的全球历史累计碳排放量为15万亿吨二氧化碳。根据Carbon Brief公布的数据,这一数字约为25万亿吨。前后数据的巨大差距,很可能是基于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是否计入航运和土地变化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而这种极其重要的方法描述信息,却被放在非常不显眼的位置,很难被察觉。气候专业人士习惯使用权威学术机构、观测中心和同行评议论文发表的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来源,而非气候专业人士往往不具备获取和分析此类专业原始数据的能力。

因此,像“我们的数字化世界”这样具备良好高效的数据整合能力和丰富可视化工具的平台,很容易吸引没有气候专业背景的人,形成用户粘性。但是如上图,不加思考的引用这些数据,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瓦解非西方国家的议价能力。

除了充分利用气候NGO维护西方在气候领域的话语权和现实利益,西方媒体和政客还在刻意引导气候运动的活跃民间成员围堵中国。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对西方民间气候运动关注较少。利用民间对话力量的缺失,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把民间气候运动的领袖变成了敢于对抗政府权威的勇士,并通过舆论引导,强行把这样的人物与一些挑战中国法律和主权的犯罪分子推到一个阵营。

由于西方气候运动领导人的巨大影响力,西方政治势力通过上述途径,间接地把在华犯罪分子变成了气候民间运动的盟友,从而进一步赢得了西方民众对其非法活动的同情和支持。

2020年,瑞典著名“绿衣少女”格蕾塔·图恩伯格(Greta Thunberg)在社交媒体上多次与与气候变化毫无关系的港反人士黄之峰互动。今年5月,图恩伯格在推特上对中国碳排放的评论引来了中国海外网民的大量批评。具有西方媒体特色的气候咨询网站Carbon Newsletter随即发文,以非常地道的西方主流媒体风格,将桑德伯格描绘成中国全国媒体和网民有组织集体围攻的受害者。事实上,“碳通讯”本身就是由《卫报》前气候编辑利奥·希克曼创建的,它具有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属性。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图恩伯格几乎没有碰过与中国有关的问题。然而,德国报纸《图片报》发表了一份文件,谴责图恩伯格对中国的“沉默”。在这次行动中,西方媒体总是尽力将气候运动中民间人士的批评引向中国,而自己则充当“中立”的引语者和观察者。

当前,一些西方政治势力越来越多地以气候问题为武器攻击中国,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和隐蔽。事实上,由于气候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和气候变化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普通人很难对气候问题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这就导致了大量通过政治家、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对气候信息的二次加工空。

所以从利益的角度来说,美国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大国做贡献,而少为自己做。这就需要从舆论的角度对气候科学和气候正义的原理进行错误的解读,从而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瓦解非西方国家的议价能力。

“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兴趣听拥有多套房子、游艇和私人飞机的富裕白人谈论为什么他们的公民需要忍受贫困,只是为了转向可再生能源。”《康涅狄格州镜报》称,由于气候变化议程中的一些政治力量,大型金融机构需要为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筹集资金。从这个角度来看,COP26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因为它构建了一个框架,让富裕的白人的钱包变得更加充实,而成本则由亚洲人、非洲人以及美国和欧洲的中产阶级承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飙升迫使穷人和中产阶级支付更多的汽油费用。

报道称,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想过奢华生活的高智商人士选择成为神职人员,并试图说服普通人,如果他们给神职人员一大笔钱,他们就会与上帝对话,帮助普通人进入天堂。今天,同样是高智商的人,却变成了一群官僚、科学家、对冲基金老板。他们正在说服普通人,如果普通人能够支付可再生能源并支付高额税收,他们将缓解气候变化并保护全人类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没有基本科学原理和人类公平正义理念的支撑,这不过是500年后同一骗局的更新版。

《时代》杂志称,尽管美国人选出了一位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总统,但他的大部分议程都受到国内政治因素的阻碍。如果发达国家想要赢得发展中国家的信任,他们可能需要做出更广泛的努力。

来源: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3642.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