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简介(独龙族的民族来源)

缅北话题突然火了,很多coser都在跟风那个莫名其妙的梗。

其实这是巴总写的一部小说里的一句台词,很可笑。

不知道缅北有没有“龙傲天”,但是真的有“龙”人。

【祖国历史】第五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叫龙的民族,独龙族。

独龙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怒江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

民族只有7310个,在56个民族中排名倒数第五。

和我们前面说的民族类似,独龙族也有很多居住在国外的民族。

那是缅北的“龙”人和他们共用一条河(独龙江/恩美开江)。

其实独龙这个很霸气的名字,是建国后才产生的。

1952年,我国总理接见了当时的独龙族代表表,听取了其自身代表的意见后,决定了这个名字。

之所以叫“独龙”,是因为龙真的与它无关。这个词来源于生活在独龙江流域的独龙族自称的音译(Tvrung)。

这个词很可能是从独龙族语言中的短语“Taq rung”演变而来的。

相比之下,生活在独龙江下游(恩美开江)的缅北独龙族自然不会自称独龙。他们一般称自己为“日(麦)昌盛”,字面意思是河流。

所以缅北独龙族和前面说的珞巴族、赫哲族是不一样的。不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他们与国内的同族分离,而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靠水生活,自然地向(独龙江)下游迁徙。

但是,和那两个民族一样,独龙族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故事也是口口相传。

由于地处偏远,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王朝对独龙族居住地的统治都是由西南土司间接管理的,所以在中国文献中对他们的记载并不多。

独龙族的直系祖先很可能是今天已经消失的氐人和羌人。

氐族和羌族(西)虽然是两个民族,但很可能是同源的。

至少在秦汉时期,狄和羌通常是合写在一起使用的。

关于独龙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元代,元代官方地理志《大袁遗通志》中首次出现了独龙的身影。袁遗通志说漓江路有八个少数民族,其中一个叫“撬”,就是独龙族。写这个字是因为独龙族曾经叫“秋”,是一种不同的音译方式。这种情况在古代文学中很常见。

“漓江路有八大类,如磨子路、白路、路、闷路、义昌路、撬路、吐蕃路、鲁路,还有住错了地方。”——《大通志》,残卷十一丁(元)

到了清代,记载越来越多。

雍正年间修订的《云南通志》说,独龙族居住在丽江府(明代改为府)。那时候还不开化,住窑洞,穿树叶,吃生肉。(照片,标注:云南通志卷二十四景墨道(清))

道朝修的《云南通志》记载得更为详细,说独龙族居住在女山之外,是聚集在今天大理(大理鹤庆县、石河清州)西部和丽江(丽江市、石灰江县)的未开化民族(如图)。他们披着头发,光着脚,穿着短裤,住在草房和农场里,却不用交税和捐税。甚至还有人住在山洞里吃生肉。(图,注明:云南同治稿,卷89-99阮元(清))

可见,即使在清代中期,独龙族聚集地的管理在行政上仍有合法的权利,但行政方面只是间接管理。这种状态直到光绪年间才有所改变。

清朝后期,周围强敌林立,东南西北战事不断。

云南也不例外。来自缅甸的英国人和以传教名义进来的法国人经常惹事。

因此,朝廷决定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检查和管理,一位名叫胡夏的基层官员起身巡视了云南的边境地区。这个胡夏也是千百年来作为朝廷官员游览独龙江的第一人。皇权终于下乡了。

胡夏的访问不仅仅是一次视察,他还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政策,使边境地区的人民成为国王。特别是对于像独龙族这样当时已经被周边其他部落入侵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优势。终于有人认真对待它们了。

真正彻底改变独龙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除了上述根据自己民族的意愿确定民族名称之外,还直接把自己以前维持的半奴隶制半封建社会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质的飞跃。

不仅摆脱了千百年来受人欺凌的命运,还终于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下次我们再回到东北,去大兴安岭的山里找一个驯鹿的种族,鄂伦春族。

参考资料:

杨、将军,中缅跨境独龙族:自名与他名的阐释

略论1910年前独龙族的社会经济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张可佳独龙族研究综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3626.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