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什么遗址(鱼纹彩陶盆是什么遗址出土的)

要说人类史前文化遗迹和社会文明,Xi安的半坡遗址是不能绕过的。位于Xi市浐河东岸的灞桥热电厂是前苏联“一五”期间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于1951年开工建设

要说人类史前文化遗迹和社会文明,Xi安的半坡遗址是不能绕过的。

位于Xi市浐河东岸的灞桥热电厂是前苏联“一五”期间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于1951年开工建设。1953年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彩陶。随后,中央考古培训班西北文物清理队在半坡村附近发现了红烧土、红烧土层、灰坑、灶坑、灰土层等混杂在文化层中的斧、斧、刀、针等生活用品。

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什么遗址(鱼纹彩陶盆是什么遗址出土的)插图

西安半坡博物馆xi安半坡博物馆

为了调查半坡遗址的范围,经过精心准备,从1954年秋到1957年夏,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先后五次主持了半坡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和清理工作。在为期三年的发掘工作中,考古队发掘了40多处房屋遗址、200多个坑、6处窑址、250多座墓葬、2处汾兰遗址,出土了数万件生产工具和家用电器。

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遗址发掘出一件彩陶面鱼纹盆。这种陶盆是用红陶的细泥制成的,开唇,底部有扁腹,口边有一条断裂的黑带。盆的直径近40厘米,盆的高度近17厘米。

这种彩陶先做一个陶瓷坯体,再用铁、锰等矿物质做原料。陶瓷坯体用软头工具手工上色后,入窑烧制。由于当时水平的限制,烧制窑的密闭程度不高,导致烧制出来的产品呈红黑色。经过考古发掘,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最常见的遗物,仰韶彩陶的工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美人鱼图案盆内壁涂成黑色,形成两个对称的美人鱼图案。人的脸是圆形的,头顶有三角形的装饰物,人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人的嘴两边各有一条小鱼,而鱼的嘴好像是托着人的耳朵。画面简洁,灵活,自由,精彩,对称,不闷。

在半坡发现了七件像这样的彩陶。为什么半坡人普遍使用面鱼纹盆?这些器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浐河、沣河附近。半坡人住在山谷中的第二个平台上。当时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渔猎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鱼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鱼喂养人的身体,也支撑人的精神。半坡人脸上的鱼纹可能成为了一种信仰,或者说鱼已经成为了半坡人心中的神。

简单的线条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半坡发现的人面鱼纹一直让人猜测到今天。

但是,这种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考古学家发现,这些彩陶壶在出土时就在儿童的骨灰盒上。原来这些艺术价值很高的彩陶壶是用来做棺材的。

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是母系氏族社会。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儿童受到了重视,他们的过早埋葬自然是成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不难猜测半坡人埋葬孩子的仪式感、神秘感和神话感。

1955年,鱼面盆作为标本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发掘并带回北京。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对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1956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来到半坡遗址,详细了解遗址发掘情况,并提议修建半坡博物馆,展示半坡人的原始村落和生活状况。

人鱼盆后来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月,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被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2006年初,Xi安半坡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协商,双方决定让这件珍贵的国家文物“回老家探亲”。人鱼纹盆像“流浪者”一样离开陕西半个世纪,人们不禁要问:“你在另一个国家还好吗?”

当年6月9日,鱼面盆在Xi安半坡博物馆正式展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一睹为快。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文明。当我们探究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时,鱼面盆真的是一本无字的书,让人充满好奇和质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362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