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礼仪有哪些(中国礼仪大全)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作疏时,常常将礼与俗混为一谈。例如关于“

中国常见礼仪有哪些(中国礼仪大全)插图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作疏时,常常将礼与俗混为一谈。例如关于“礼俗丧纪祭礼皆以地媺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郑玄注曰:“礼俗,邦国都鄙民之所行先王旧礼也。‘君子行礼,不求变俗’,随其土地厚薄为之制丰省之节耳。”贾公彦疏:“俗者,续也。续代不易,是知先王旧礼,故引《曲礼》‘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以证之。谓若周公封康叔于殷墟,其民还行殷之礼俗者也。”这里郑注与贾疏都将礼与俗混用。人们常把“礼”“俗”称为“礼俗”,可见礼俗关系极为密切。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注《礼》、《周礼》、《礼记》时,往往混淆礼与俗。例如,关于“礼仪、风俗、丧葬礼仪、仪式,都是以大地之恶的轻重为标准的”,郑玄注意到:“礼仪和风俗,国家和人民的行为,都是为前朝君王和旧礼所不齿的。‘君子之礼,不求俗’,依地之厚,为省之节。贾《龚燕疏》:“俗者,续也。继续下去不容易。是因为我们知道先王的旧礼,所以引用曲礼‘君子行礼,不求低俗’来证明。据说,如果周公把康舒封在殷墟,他的族人还是会沿袭殷朝的礼俗。这里的郑竹和贾赦,都是混礼入俗的。

其实习俗不等于仪式,只是有些习俗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后可以升级为仪式,有些仪式本身就源于民俗。在古代,各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习俗,这些民俗有的上升为民间礼仪。如果能得到大众的称赞,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遍遵循,具备礼仪的要素,就会成为民间礼仪。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朝代的更替和统治者的不同选择,有些仪式并没有得到官方权威的推广,只是在民间代代相传,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并得以保存下来。虽然几经变迁,面貌各异,但古代相关仪式的影子仍依稀可见。《仪礼》中记载的各种生活礼仪,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影响深远,从古代流传的习俗中可见一斑。如取冠仪式对民间通行的成年礼、丧服、士族丧葬仪式、士族婚礼仪式、喂饭仪式、鬼神崇拜、乡村饮酒仪式等都有深远影响,对尊老习俗、饮食文化、宴饮也有深远影响。因此,中国的民俗虽然不是一种系统的社会意识形式,但它们都体现了礼的精神,在一般下层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传统教育的特征。

每个人一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社会性。他总是接触和熟悉他所生活的社会,吸收这个社会长期积累后留下的各种知识,受到各种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习俗在经验和信仰中起主导作用...在个体生命的历史中,首先要适应的是他所属的共同体传下来的传统模式和规范。一开始,社区的习俗开始塑造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牙牙学语的时候,他已经是自己文化的创造物了,等到他长大了,能够参与那种文化的活动的时候,社群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也是他的戒律。”(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版)。在各种社会习俗中,成人礼是对一个人有深远影响的习俗之一。它在精神上对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形式所带来的效果。

《礼记·昏义》云:“丽芙,始于冠,以昏为基,重于祭丧,尊朝廷之任,射于乡。这个礼也是一般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其成员的成年。这是因为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意义不仅仅是自身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更在于它是社会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与生命的诞生同等重要。即使在原始社会,氏族也有正式的成年礼。《礼记》中记载的“加冕仪式”就是这种成年礼的遗风。后来经过统治者的加工改造,有了更完整的仪式流程。虽然没有作为制度实施,但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一直保留下来。虽然它主要流行于贵族和学者之间,但在许多所谓的着装,诗歌和仪式的城镇,普通人也举行这种通过仪式。关于成人礼的记载在中国的地方风俗志中有很多,不胜枚举。民间流行的冠礼与古代制度不同:一是冠礼年龄提前,多在十六岁。这可能与民间人士的早婚年龄有关。再者,加冕仪式的仪式也简化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繁琐。如嘉靖《宁波赋志》记载宁波师农商贾的冠礼,说“从简,只能得一礼”。民间的加冕仪式往往与婚礼联系在一起,只有成年人才能结婚。因此,有些人在婚礼前举行加冕仪式。冠礼流行于不同地区,往往带有各自的民间色彩。如《贾致远合志》记载元代桐乡地区的风俗云:“男子十六岁加冕,有的出嫁加冕。女人们回到奈,聚在一起吃大餐。所有的冠都是大饼,给了亲戚就开始骂人。”显然,它带有欢乐的节日色彩。

虽然通俗的成人礼在形式上与《仪礼》中记载的古代制度有很大不同,但在精神上基本上是它的延续和一致。成年仪式不仅与身体的成熟有关,还与以某种方式承认最初的孩子作为成人的新资格有关。“这种授予新地位和赋予新义务的仪式,就像地位和义务本身一样,有其自身的优点,并受到文化的制约。”(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在中国,成年礼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对成年的要求明显反映了儒家文化的要求。“见大人”的礼仪之后是“授人以柄”的要求。唐代柳宗元在《中和魏书》中说:“古人重冠礼,必训示人,特为圣人所用。”《国语》也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加冕仪式结束后,赵文子去见韩显子,韩显子告诫他,加冕仪式结束后,一个人就成了大人,就像皇宫里有围墙的房子一样,不能只保持自己的干净,还要担负起驱逐不良行为的责任。所谓“成人之道”,是指成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是和儒家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具体来说,就是在家里尽孝,在社会上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在成年礼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礼仪是婚礼。《礼记·儒者忠信》中记载的著名的“六礼”程序,即“纳才”、“问名”、“纳己”、“问日”、“问安”,对民间婚礼仪式影响很大。这个仪式程序在很多地方基本都是遵循的。“六礼”在后世逐渐简化了程序,改变了内容。如将受礼、求名、纳妾的仪式合并为受礼,将单方面求名改为双方互换男女姓名、出生日期(俗称“生辰”)、三代父祖姓名和官衔(俗称“龙凤泉铁”)的订婚仪式。这个时候,男人是不可能送订婚礼物的,俗称“放小套”。有的地方用鹅代替,但茶是必须的,所以也叫“奉茶”。但聘期和邀期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俗称“下聘”,也称“放大聘”,是正式的聘礼。一般彩礼的丰歉和节俭是根据其家庭地位和财力来决定的,一般包括首饰、衣物、食物等东西。临会程序基本保留了下来,只是时间改到了白天,“御轮”换成了轿子。这些程序,一旦成为习俗,往往不会轻易改变,否则容易招致村里的非议。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恪守“礼”的文化根源。

“人生自古谁也没有死。”人有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如何处理自己的后事,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古人往往非常重视葬礼,这不仅确认了死者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儒家文化中孝道的重要体现。民间殡葬制度基本保留了古代的礼仪。从属、礼、浴、丧、餐至丧、丧、丧及丧,还有丧及挽歌,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承。其中的媚骨和挽歌唱法吸收了更多的世俗元素,具有更多的地方色彩和随意性,也体现了礼与俗的沟通。在周代,挽歌只是一种民俗,并没有进入仪式。在汉代,它成为上层社会丧葬仪式的一部分,在南北朝时期更加流行。从俗到礼,从礼到俗,双方的相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传统的服丧制度,自民国政府出版的《礼记》到《北泉礼仪录》中有所规定以来,不时有所变化,但基本上是继承的,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即“五服”,即斩首、崔子、立功、小服、绗缝。在古代社会,服丧制度适用于从皇帝到平民的所有社会阶层。除了“五服”之外,还有一种无祖服,较轻,包括同宗同姓。随着历史的演变,丧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整个社会的丧服习俗,往往是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崇尚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宋代《书仪》说,“大贡献、小贡献、绗缝,均以生白丝为衫,黑钹角带,大贡献以生白丝为四足。女人的背和裙都是白绫做的,头上盖着白绫做大工,小工不穿花衣裳。”明显具有宋代服饰的特点。如其他悼念对象、人物、悼念时期等。,在不同朝代和地区往往不一样。

有丧必有祭,祭祖仪式和丧葬仪式一样,都是从《礼记》中传承下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要么表现为鬼神信仰,要么表现为祖先崇拜。从《礼记》和《礼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比较完整的祖先信仰体系。祖先崇拜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征。虽然孔子从来不谈鬼神:“孔子对之乱只字不提”,但他非常重视祖先崇拜,说自己是个殷,从小就学会了祖先崇拜。民俗文化中的祭祖方式仍然是祭祀,包括祠堂、祠堂等一系列祭祖仪式。这种祭祖仪式很复杂,名字很多。有家祭,节祭,村祭,家祭。“家祭”一般是给爷爷奶奶和父母祭拜的,主要是在祖先的生日和纪念日。仪式相对简单。“节祭”是“家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象仍然是爷爷奶奶和父母,但范围可以扩大到曾祖父。一般在清明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节日举行祭祀活动。至于“村祭”和“族祭”,范围更广。祭祀的对象被推到同一个村庄或氏族成员的共同祖先身上。一般把祠堂作为祭祀活动的场所。各种仪式都是人们慎独、追求未来的伦理观念的维护和体现。

在中国人眼里,宗族的血亲祖先是最应该崇拜的祖先,因为整个社会的伦理都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出发点来构建社会关系的。中国对上帝和宗教可能没有那么热情和虔诚,但他对祖先有着非常现实和深厚的感情,其中夹杂着自觉的敬仰和本能的臣服感。因此,在中国民俗中,祭祖往往是最热闹、最庄严的活动。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祖先崇拜是人们意识倾向、内心追求和精神寄托的反映,表现了人们对家庭关系的尊重。祖先崇拜虽然是对死者的祭祀,但其本质仍然指向现世的人,其精神是顺从与孝顺、和谐与亲密、家族的未来与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崇拜是从维护家族、宗族乃至民族利益的角度对祖先的一种缅怀。这种崇拜有利于调动家庭、宗族乃至民族所有成员之间和谐团结的情感和道德。这就是祖先崇拜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中国的民俗丰富多彩,但都有其历史文化根源。《仪礼》中所包含的各种礼仪对中国的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以上,尊老爱幼的民俗,宴席礼仪和饮食习俗,座次和辈分等等也都可以看到古代相关礼仪的影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3176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