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军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红军精神是什么)

来源:学习兵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合媒体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条路”精神,把两条路修好,确保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永远是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

来源:学习兵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合媒体

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条路”精神,把两条路修好,确保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永远是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习近平

雪英雄路,天堑变通途。

■解放军报记者钱宗阳

通讯员闫孙同凯报道

什么是红军精神(红星照耀中国红军精神是什么)插图

世界屋脊,山高路险。

大自然赋予了这片土地摄人心魄的风光,同时也设置了只有藏鹰才能飞翔的雪山峡谷。解放前,这片土地上没有路可以走汽车。

1954年12月25日,历史上的一天。经过10多万筑路军民的多年奋战,川藏公路(史称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拉萨这座阳光之城与祖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4年8月,习主席在庆祝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促进西藏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谁帮我们修的路?谁帮助我们建造了这座桥?是解放军,是共产党的救星……”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造了一种不怕苦不怕死、艰苦奋斗、甘当拦路虎、舍生忘死、团结民族的“双向”精神。

日前,记者踏上这条“神奇之路”,追寻矗立在雪域的精神丰碑。

通往奇迹的道路-

“进藏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沐浴着高原金色的阳光,拉萨河上的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熠熠生辉。

碑文开头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政府下令解放西藏,修建川藏、青藏公路。”

几句旁白的背后,是一场震惊世界的伟大进军。

1950年,毛主席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进军西藏的伟大命令,指示在行军的同时,要修建道路。

道路是西藏的血脉。

回望历史,茶马古道的蹄声悠扬。70多年前,从内地运到西藏的物资,都是人驮马运到拉萨,往返将近一年。1930年的《西藏历史概要》一书将西藏的交通描述为“乱石嶙峋,寸步难行,险象环生,难以形容”。

西藏和平解放前,反动势力企图借助护城河阻挠解放步伐,外国势力急于暗中介入。

"进藏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走进川藏公路博物馆,刘伯承元帅的话映入眼帘。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一针见血地说:“如果道路不通,我们就无法立足”。

但是,修路难,上天难。

全长2144公里的川藏公路,穿越了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等14座连绵起伏的雪山,穿越了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十余条咆哮的河流。

在筑路大军面前,物资匮乏,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工具简陋...当年施工现场没有完整的地图,也没有地质水文资料,修路条件极其艰苦。

在四川公路博物馆的玻璃展示柜里,静静地陈列着锈迹斑斑的筑路工具,讲述着那个艰难时代的故事:道路的奇迹,始于徒手敲石头。

当铁锹和鹤嘴锄磨钝了,筑路工人和战士们就在工地边上搭起铁匠铺,就地锻造,迅速投入施工。抡锤是最重的活。士兵们在晚上睡觉,但是他们试图把锤子藏在被子下面。高原上的山峰终年冰雪覆盖,战士手中的钢钎像“冰棍”。时间长了,就粘掉一层皮...

由于地质条件恶劣,筑路工人和战士经常遇到大小不一的塌方和滑坡。有修路官兵说,当天修好的路,第二天可能就没了,因为山没了;那天趟过的河,第二天可能就消失了,因为变成了堰塞湖。

1951年12月10日,在雀儿山建筑工地,年仅25岁的张福林被巨石击中,倒在血泊中。“我伤得很重。恐怕不行。不要给我打针。为国家省一针。”牺牲前,严重受伤的张福林拒绝了卫生员给的药。

为了修建川藏和青藏公路,3000多名战士献身于公路建设。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人更长的路。1954年建成的川藏、青藏公路,全长4360公里,桥梁400多座,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间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当年有公路专家用“五个最好”做了一个评价:中国公路建设史上,最高、最险、最长、工程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

两条非凡道路的成功铺筑,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奉献之路-

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

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交通枢纽。

如今的格尔木是一座“半城绿树半塔”的重要城市。然而,67年前,格尔木在哪里?

“我的帐篷扎在哪里,格尔木就在哪里!”面对茫茫戈壁滩,穆仲胜将军把铁锹插进沙子里,给出了答案。

1954年,穆仲胜带领19名干部和1200多名民工来到荒芜的格尔木河畔,用铁锹在楚玛尔河边开辟战场,开始了修建青藏公路的伟大壮举。

“如果我死在这条路上,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到哪里,我的头一定在拉萨方向。”筑路工人发现将军插在路边的铲柄上刻着五个字:“穆仲胜之墓”,不禁恍然大悟他的意思...

努力,甘愿做石头。在修路过程中,哪里最危险、最困难,哪里就会出现“穆仲胜”。

努力,甘愿做石头。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了无尽雪道的精神血脉。

伴随着贯穿全线的“两条路”,川藏、青藏兵站部门和护路组织不时应运而生。在60多年保路保运的漫漫征途中,那些雄伟的雪山、冷傲的冰川,见证了“两路”一次次的绽放。

麦田险曾是川藏公路最危险的路段之一,但盛开的花朵格外引人注目。高原车兵说,是烈士的鲜血滋养了它。

麦段上,经过“十大英雄”纪念碑广场的官兵总会前来祭奠。1967年,川藏兵站某汽车团执行任务路过,道路被泥石流阻断。为了引导车队突围,疏散受灾群众,包括副教导员李先文在内的10名官兵投入到这场特大山体滑坡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川藏交通线十大英雄”荣誉称号。

尽管川藏线沿途险象环生,但一代代汽车兵无怨无悔,默默肩负起运输进藏的任务。在蜿蜒的进藏路上,长长的解放军车队是无数游客眼中的一道风景。

某部二级军士长赵家田,奋战在川藏线22年,执行进藏运输任务数百次。山体滑坡、飞石、泥石流……赵家田遇到过几十次险情,每次都以过硬的驾驶技术化险为夷。他无私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同志,培养了70多名合格的驾驶员,其中20名成为教练。

川藏线上,一路风霜。从这位满脸黝黑的老兵口中,记者没有听到一句抱怨。“比起常年驻守‘两路’的护路队,我们吃点苦也不算什么。”赵家田动情地说。

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这里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夏天不到海平面的50%,冬天更低。

“养路是行业,路班是家,人在路上,路在心里。”青藏公路建成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班”的109班工人像铺路石一样坚守在这里,维护着高原大动脉的畅通。巴布的父母和哥哥,109班的班长,曾经在109班工作。1984年,父亲退休,17岁的巴布接过了接力棒。

有一次,唐古拉山顶突然下起了暴风雪,公路班的工人们日夜奋战。开道时,工人们的手套被冻得血肉模糊,只能用刀一个一个地割下来,鲜血淋漓。

两条英雄路,奏响永恒的精神赞歌。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官兵和路班工人驻守云端,用生命守护天空,用牺牲和奉献唱响生命的赞歌,确保了钢铁运输线永不中断,他们也在传承和坚守,不断充实着“两路”精神的根基。

通往财富的道路-

“快乐的歌曲到处传播”

西藏曾经是一片贫瘠封闭的土地。西藏的变化是从道路开始的。

从空俯瞰,川藏、青藏公路像一条蜿蜒的哈达,连接着沿线的城市和集镇,形成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民心相通的现代化城镇。

沿川藏公路南线由东向西行驶,先后经过昌都市的芒康、左贡、巴须,林芝的波密、工布江达等地。随着西藏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这些县已是高楼林立,街巷纵横,公共设施齐全,旅游旺季一片繁忙...

昌都,位于川藏公路北线,是藏东重镇。自古以来就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地处深山峡谷,交通不便,缺乏合理规划,昌都的发展长期受到制约,城市功能不完善。

现在,在昌都干部卿振东眼里,昌都的变化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城市空数量增加了近3倍,跨河桥梁只有13座,全市城市化率达到35%。”

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也是军民之间的情感纽带。

当时十八军“进藏不吃饭”,为避免物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禁止向群众大量收购粮食,促进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

沿着天路一路进藏,10多万军民同甘共苦,在雪域高原修建了第一个机场、第一座电站、第一座桥梁、第一个邮局、第一所医院、第一所小学...

千辛万苦被记为英雄,所有的苦难都变成了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驻藏部队官兵积极投身“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事业,帮助130个贫困村、2886户贫困户、9551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美丽的西藏,就像雪山升起的朝阳,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正如歌曲《天道》所唱:“这是一条神奇的天道...快乐的歌到处传播。”

今天,新一代建设者继续奋战高原,推动西藏交通快速发展,不断为“两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今年6月,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藏东南没有火车的历史。快速行驶的复兴高原袁爽动车组将两个城市之间的运输时间缩短到了三个多小时。

拉林铁路16次穿越雅鲁藏布江,桥梁121座,隧道47座,桥隧比75%,创造了铁路工程建设的奇迹。

今年7月,习主席在考察川藏铁路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时指出:“要继续发扬‘两路’精神,敢打敢拼,一个一个拿下。好好干。”

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相继通车,以拉萨为中心的高等级公路网逐步完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营,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1.88万公里...雪域高原逐渐形成了覆盖公路、铁路、航空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进藏难”成为历史。

“让山低头,让河让路”。血汗锻造的“两路”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在地球之巅书写壮丽的奋斗篇章。

谈精神

这座纪念碑代代相传。

■王伟强

人不能没有精神,国家不能没有精神,军队不能没有精神。可以说,没有“两路”精神,就不会有如此神奇的“天路”。

雪山铭记,高原河流为证。道路建设者的崇高志向和道路维护者的牺牲,在雪域高原铸造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进取,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的又一颗璀璨明珠。

新形势下,继续弘扬“两路”精神,既是忠实履行使命的时代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迫切需要。

弘扬“两路”精神,就是锻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意志。“无论什么时候,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都不能丢。”习主席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和实践要求。现代战争条件下,危险性和残酷性比空前有所增加。面对更加复杂的考验,这种精神必须贯穿于备战打仗的全过程。从实际需要出发,从难从严摔打部队,突出急难险重任务磨砺部队,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和危险性,使官兵在恶劣复杂环境中锤炼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弘扬“两路”精神,就是要培养“顽强拼搏、甘当石头”的责任感。在没有完整地图和任何水文地质资料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在“世界屋脊”上建造“金桥”,全靠敢于担当的感觉。新时代强军路上,呼唤更多敢于“铺路架桥”的“奠基者”。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只有牢记使命,以铁肩担强军重任,才能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无愧于前辈的牺牲奉献,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弘扬“两路”精神,就是要强化“军民一家亲、民族团结”的深情。“依靠人民群众不是美丽的政治口号,而是战略思想”,这是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的历史经验。时代变了,人民战争的作风可以变,但依靠人民打胜仗的道理不会变。现代战争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人们参与战争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只有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与共,增强军地合力,实现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军民团结,促进民族团结,才能把握胜利之基,获得力量之源,赢得未来战争。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某部)

传递火焰

带着一匹铁马走向世界。

■嘎拉甘亚东

11月初,川藏线车流不断。一批运输车满载着大米、面粉、油、罐头食品等。,从成都出发,翻越雪山,把这些过冬物资运到边防点。

当运输车缓缓驶入通麦乡时,汽笛声响彻山谷,这里埋葬着10名车兵的英灵。

1967年8月的一天,车队经过危险地带时,该部10名党员干部遭遇山崩地裂的壮烈牺牲,化作川藏线上永恒的雕像,被中央军委授予“川藏运输线十大英雄”荣誉称号。

桃柳绿沾霜,哨响送丧。每次上线执行任务,车兵总要鸣笛向纪念碑致敬。如果时间充裕,他们会自发组织祭扫,向烈士献花。二等兵哈珀说,“这是传统,也是遗产。”

哈珀的父亲王兵也是川藏线的一名车兵。小时候听父亲讲过川藏线上的故事,英雄的车兵事迹深深打动了他。1999年,他的父亲王兵在西藏执行运输任务时牺牲。22年后,哈珀骑着父亲的“铁马”,继续奋战在川藏线上。

先人回首时要微笑安慰,执旗者随后而来。哈珀的战友说,川藏线上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川藏线通车60多年来,在“两路”精神的感召下,老战士倒下了,新战士补上了;父母走了,年轻人上来了……千里川藏线上涌现出数百对夫妻、父子、兄弟、战士。

为边防运送物资,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藏区繁荣稳定,近2000名官兵负伤致残,3000多名官兵终身病残,近700名官兵长眠雪山之巅,为藏区官兵运送物资500多万吨。

“现在川藏线的路况改善了,兵站保障设施更齐全了。”该部领导告诉记者,虽然川藏线上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但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没有变,繁重的任务没有变。新一代的汽车兵应该多想想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苍茫的天路,重新开始新的旅程。该部某营官兵开着满载物资的汽车奔赴西藏林芝,长途机动。他们沿途不停车宿营、不临时停车,以49小时机动1622公里成功创造了“川藏线军事运输新纪录”;某汽车团探索无保障实战化运输保障训练,用血汗换来高寒地区野战保障的宝贵经验...

"交通质量提高了,保障能力也提高了."哈珀说,今年,他们多方面齐头并进,加足马力。这是最后一批冬季物资,到货时间比以前提前了近一个月。

当我们再次出发时,哈珀坐在驾驶室里发动了汽车。此刻,一等兵已经做好了迎接途中风暴的准备。骑着铁马到天涯海角,他们的目标很远,在天道的尽头。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容传媒学习总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2584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